如何解讀蘇軾的《定風波》?
《定風波》作為蘇軾豪放風格詞作的著名代表作品,也是作於他文思泉湧、盡出佳篇的被貶黃州期間,原詞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詞序)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簡短有力,辭約義豐,充分體現了作者遇到困難不畏逆境、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對後世人有著莫大的鼓舞作用。
先看詞序。
「三月七日」點名時間,與下文「春寒」對應,指出此時是溫度猶寒的早春,而非接近夏天的溫暖的暮春初夏。「沙湖道中」指出時間,「沙湖」在現在黃岡東南三十里處,又名螺絲店,其時是蘇軾因震驚天下的「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的第3個春天。「遇雨」說明了環境,「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指出了現實條件,沒有傘和帽子的大家紛紛躲雨,倉促狼狽。「余獨不覺」體現了作者與眾人的不同,「已而遂晴,故作此詞」,寫明了等雨過天晴後,寫下的這首詞作。
我們來看上闋。「莫聽穿林打葉聲」,即作者勸說身邊倉皇避雨的眾人,不要去在意這瘮人的雨打樹葉之音,「何妨吟嘯且徐行」,我們不如放開喉嚨,一邊吟唱一邊緩緩地繼續往前走。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拄著竹拐杖,穿著芒草鞋,比騎著高頭大馬還要清閑自若,風雨這點小事又有什麼好怕的呢?「一蓑煙雨任平生」,且就憑這一身輕便的蓑笠讓我在廣闊的煙雨浮塵中快意人生吧!
詞句轉入下闋。「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春寒料峭,冷冷的風吹得作者酒也醒了,還覺得有些身寒,這時,卻驀地看到遠處山頭上露出來夕陽的笑靨,彷彿正在迎接著作者的目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此時此刻,再回過頭來想想方才風雨中蕭瑟前行的路途,卻只留淡然歸去下的一種平靜心情:晴有何喜?雨有何懼?心境平和的內心,已是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了。
這首詞作於北宋神宗元豐五年春天,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首句如驚雷乍響,一方面烘托出了人物所處的具體場景是風雨忽作,一方面開頭的「莫聽」二字又強有力地表示了風也罷、雨也罷、被貶也罷,這些外物尚不值得掛懷的瀟洒暢快胸懷。「何妨吟嘯且徐行」以反問句的句式令人精神一振,同時呼應了詞序中「余獨不覺」一句。上闋主寫景,下闋主抒情。以「輕勝馬」的心態,傳達出一種逆境而生,敢於迎接挑戰、搏擊風雨的酣暢淋漓的豪情與放達,可見作者樂觀豁達,超然物外的絕塵心境!
「也無風雨也無晴」,一語雙關,蘇軾在「烏台詩案」中受挫被貶,本應意志消沉,如柳宗元作《小石潭記》冷寂清怨,然而這區區風雨,又如何奈得了我們天性豪放的東坡!鄭文焯在其著作《手批東坡樂府》中評點此詞時說道:「此足征是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筆寫胸臆,倚聲能事盡之矣。」
途中遇雨又如何、仕途坎坷又如何?蘇軾留給後人最大的財富,便是一腔無畏逆境的豁達與豪闊。此樂觀適然的力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戰勝困難,不忘初心。正應此詞之境:任他風雨雷鳴去,我自瀟瀟世外天!
在欣賞蘇東坡最達觀的這首詞之前,我們還是來看看蘇東坡這個人,和創作這首詞的背景。
蘇東坡是在中國文化史上極為少見的大師。單從他的各個藝術領域的深厚造詣上來看,號稱是坡仙的他,比號稱是謫仙人的詩仙李白還要更高一籌。他的詩書畫詩詞在宋朝甚至是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都屬於頂級水平。
為什麼蘇東坡在各種學術門類,都能取得洋洋大觀的成就?
為什麼蘇東坡在宋朝的黨爭中屢次被貶,直到天涯海角,每一次都能實現精彩的蝶變?最終走向風凰涅磐之境?
原因有二。
第一,蘇東坡的大大咧咧的神經大條的性格。蘇東坡於人於事,既認真又不認真。認真是他認準的事情,就是九頭牛也拉不回來,對事業和理想有著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執著與決絕。不認真是說蘇東坡並非那麼小心翼翼之人,面對困境面對挫折,他往往都能揮揮手一笑而過,從來不把困厄放在心上。性格決定命運,這種性格讓蘇東坡在每一次的困境面前,都是大大咧咧,也許事到臨頭時會內心兵荒馬亂,但是真正到了緊要關頭,蘇東坡反而能放下心結,一塊東坡肘子,一串美味的荔枝,都能讓他滿血復活,又恢復了一個說說笑笑愛開玩笑風趣幽默的蘇東坡。
第二,蘇東坡身上集中了中國哲學的智慧。儒家教會他要努力進取,實現理想,為老百姓服務而九死未悔的精神,道家教給他齊萬物齊生死齊榮辱的曠達,佛家教給他放下就是解脫的方法。在三家智慧的加持下,蘇東坡變成了金剛不壞之身,變成了捶不扁煮不爛的銅豌豆,縱然是紅塵滾滾縱然是萬丈懸崖,我心不為所動,你又其奈我何?
人生最難的是看透生死,看透是非榮辱。蘇東坡自己都說,「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閑散難。忍痛易,忍癢難。人能安閑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漂泊天涯時,他「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如閑雲野鶴般自得其樂。
這首詞是蘇東坡被貶到黃州第三年寫的。當年被貶到黃州的時候,蘇東坡甚至連住的地方都沒有。但是有什麼風雨能讓蘇東坡亂了心情呢?又能有什麼打擊能讓蘇東坡主動認輸一蹶不振呢?沒有,三年以後,蘇東坡有了幾十畝山地,有了房子,還很浪漫地叫雪堂,有了大批能和自己吹牛喝酒的朋友,有了赤壁的濤聲,有了承天寺的夜月,大自然的一切似乎都為蘇東坡準備好了,大自然的一切不是蘇東坡的,也是蘇東坡的。因此,蘇東坡自得其樂。當然,條件還是很艱苦的,這叫窮開心。蘇東坡就喜歡這樣的狀態。在黃州,蘇東坡對酒當歌,經常爛醉如泥。酒醉之後,他揮毫寫下《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彀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第二天,就有謠傳說蘇東坡寫了告別詞,駕著小舟偷渡跑了。太守大驚,急忙派人尋找,而此時蘇東坡正坦然酣睡,鼾聲如雷,人生達觀如此,唯東坡而已。
那麼我們再來看這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東坡在前面還加上了序,有點自吹自擂的樣子。說了突然下了一場春雨,別人都驚慌失措四處躲雨,而他勝似閑庭信步,頗有一切看開的樣子。這種寫法不言自明,大概的意思是,看你們,真沒有境界,有點雨算什麼?我蘇東坡可是見過大風浪倒過大霉的人。然後蘇東坡就開始抒情了,然後蘇東坡就開始拽哲學了——宋朝人大概都喜歡做哲學家,無論是詩還是詞,都能弄出點哲學,搞出點意味深長的句子來: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何妨放開喉嚨吟唱從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麼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春風微涼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風雨蕭瑟的地方,我信步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我們在上文說過,蘇東坡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響,所以在他的筆下,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表露出來。上片基本上寫實,主要是運用對比的手法,寫自己的鎮定自若,在風雨之中的怡然自得。這是號儒家的境界。儒家總是能在挫折面前變得更加主動,這是孔子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竹杖芒鞋一句,其實是大有深意。蘇東坡當時介於官民之間,介於半官半隱之間,但蘇東坡覺得,竹杖芒鞋的輕,顯然是無官一身輕。這樣反而更自在。蘇東坡更進一步地說,要是一直這樣,像個老漁翁那樣寄情山水,那就更美了。
下闋其實體現了他的佛家和道家的思想。佛家是講虛空的,道家是講齊物的。其實這二者殊途同歸,都是要我們看透人生,看透是非榮辱,放下執著立地成佛。所以在蘇東坡看來,料峭春風不要緊,還能讓我的酒醒大半,稍微有點冷也不要緊,你沒看到山頭的夕陽,在笑著迎接我嗎?總的來說,這場雨算什麼,就是人生的悲歡離合一起湧來,又能算什麼?在命運的起伏面前,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的道路上漫步輕吟、自得其樂。「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和「世間無常,多少事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佛性有妙,古今來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減不增」的禪宗妙悟異曲而同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詩、文、書、畫,無所不精,人品、文品、官品無可挑剔,堪稱兩宋時期最完美的中國文人。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獵》可謂蘇軾一生最為豪放的三首詞。
蘇軾也因為這三首詞,被奉為宋詞豪放詞派的開山鼻祖,與以南宋詞人李清照為代表的婉約詞派分別佔據了宋詞的半壁江山。蘇軾也因此被後人拿來與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並列為豪放詞派最具代表性的「蘇辛」組合。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蘇軾和幾個朋友相約出去踏青,在沙湖道上遇到大雨,雨具被僕人先行帶走了,大家被雨淋成了落湯雞,狼狽不堪。其他人都在抱怨僕人走得太快,只有蘇軾處變不驚,提筆寫下了《定風波》這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寫作這首詞的時候,是他因為「烏台詩案」被貶黃州的第三個春天。
蘇軾二十歲考中進士,走上仕途之路。但是蘇軾的官場生涯,卻非常不順利。一生三落三起,晚年被貶嶺南,再次被朝廷召用,卻在遇赦回朝的途中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因為反對王安石主持的熙寧變法,蘇軾的官場之路變得異常坎坷。蘇軾的一生,始終繞不開「烏台詩案」,蘇軾因此險些丟了性命。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貶黃州,擔任團練副使。說是當官,其實就是個閑職,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甚至連俸祿都養活不了一家人。
因為沒錢,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蘇軾只好務農,自耕自足,開墾了一片坡地種麥子,並且自號「東坡居士」,這也是為什麼後人稱他為蘇東坡的原因。
暫時解決了溫飽問題,蘇軾就開始了陶淵明似的隱士生活,尋道訪友,因為他的名聲太響亮了,很多人都來投奔他,和他交朋友。
在一幫朋友的陪伴下,蘇軾的日子倒也過得有聲有色。往事隨風而逝,他已經完全忘卻了官場的勾心鬥角,忘卻了「烏台詩案」帶給自己的倒霉處境。
對待「烏台詩案」,以及過往官場之中的惡意中傷和讒言,還有那些一直將他視為眼中釘的王安石餘黨,蘇軾就像對待這場意外的雨一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定風波》通篇表現的是一種曠達超逸的胸襟,同時又寄寓著他獨到的人生感悟——寵辱不驚,瀟洒自然。
人生的沉浮起落,如同路上遭遇的風風雨雨,蘇軾雲淡風輕地化解了——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樂知天命,逍遙豁達,他的飄逸和洒脫,近乎而為神仙之姿了。因此,蘇軾又被人們稱為「坡仙」。
END.
蘇軾是一個真實的人,他敢說敢做,正直不迂腐,這也是蘇軾讓人喜歡之處,也許有人看不慣李白的狂妄和浮誇,有人覺得杜甫有些苦大仇深,但是蘇軾的洒脫的確非常讓人欣賞。蘇軾的一生中充滿了坎坷崎嶇,他的一生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這是他的貶謫之路,也是他的磨難之路!黃州是蘇軾去過的地方,也是他詩中經常出現的地方,也是他從蘇軾變成東坡居士的地方!究竟蘇軾是怎樣成為東坡居士的呢?今天我們就通過蘇軾的一首詞來了解一下。
打開百度App,看更多圖片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 ·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詩很像蘇軾寫的一篇日記,日期是三月七日,天氣是晴轉多雲,地點是黃州的沙湖道中,而事件就是這首詩的故事了。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蘇軾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寫了這首詞。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拄竹杖曳草鞋輕便勝過騎馬,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麼可怕?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自己的一生。春風微涼,將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了笑臉。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
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剛到黃州的時候他的生活很貧苦,這時他寫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寫下了「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此時的蘇軾是悲涼的,從物質到精神,都是一貧如洗,但是蘇軾就是蘇軾,眼前的一切不會將他打敗,只會讓他愈挫愈勇。
黃州有一位叫馬正清的讀書人,就向官府申請下城東一片撂荒的舊營地,交給蘇軾開墾。放下讀書人的矜持,他和家人一起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吃苦耐勞。他想起唐代白居易當時被貶中州的時候,也特別喜歡中州城外的東坡,而如今自己便躬耕黃州東坡之上,所以一時頓悟,自號東坡。從此蘇軾成了蘇東坡,人生境界再不一樣。
蘇東坡先是反思人生,反思自己曾經的過往,絕往日之非,才能找到對理想、信仰的堅持。就在這種反思和尋找之中,曾經的蘇軾,現在的東坡居士,放下了那些自以為是的浮華,找回了自己的初心,和自己,和整個社會達成了和解。
從黃州窮鄉僻壤里站起來的東坡居士慢慢的開始成為超脫的人。標誌著這種改變的事件,就是這首詩記錄的故事。元豐五年的三月,蘇軾和朋友到黃州附近的沙湖去買田,途中突然遇雨,這一偶然發生的事件改變了蘇軾,改變他的命運,原來能夠拋開一切煩惱、拋開一切束縛,回到原始的狀態,尋找自己的初心,這就是真實的自己,就是最美好的、最自然的狀態。他大聲長嘯「一蓑煙雨任平生」,他最終發現「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一種超脫的人生境界!人到中年最怕的是看不透、想不明白,看透不說破是人的境界,人要活得通透,要活得明白,也許難得糊塗也是看得通透之後的人生哲學吧!一場大雨成了蘇軾的人生轉折點,也許你也在經歷低谷,在經歷磨難,不要放棄,要相信此時的你也需要像蘇軾一樣,等待那場大雨,等待一個轉折的機會,磨難過後你將會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
定風波
公舊序雲: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南歌子
日出西山雨。無晴又有情。亂山深處過清明。不見彩繩花板、細腰輕。
盡日行桑野。無人與目成。且將新句琢瓊英。我是世問閑客、此閑行。
南歌子
帶酒衝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鍾鼓報天明。夢裏栩然蝴蝶、一身輕。
老去才都盡。歸來計未成。求田問舍笑豪英。自愛湖邊沙路、免泥行。
滿庭芳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裏,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宋】?蘇軾
如何解讀蘇軾的《定風波》?
遭遇烏台詩案,「自分必死」的蘇軾居然最終度過了劫波。於是,大難不死的經歷自然升華了人生的境界:什麼金錢、名利、地位、俸祿等等,全都是身外之物,早置度外。至於眼前呼嘯而來的風雨,又有何可畏懼?監獄我都坐了,還怕你瀟瀟風雨?下吧,隨便下,任憑你下它一輩子,我正好淋著玩玩,腳穿草鞋,手拄拐杖,比騎馬還輕鬆嗎。
………
《定風波》藉助途中遇雨的小事兒,尤其通過與同行狼狽不堪的對比襯托,展示詩人隨遇而安、從容鎮定、笑傲風雨、泰然自若的恬淡心境。——此乃烏台詩案、大難不死而引起人生境界的升華!!
提及蘇軾,大家都不陌生,他可謂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他的詞文縱橫恣肆,題材廣闊,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他也擅長書畫,為「宋四家」之一,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宋·蘇軾《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是蘇軾因為「烏台詩案」,被貶至黃州。在黃州的三月時節,他與朋友出去遊玩,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而他卻毫不在乎,緩步而行。
這首「定風波」,就是他在沙湖道中遇雨所作的記事抒懷之詞。
開篇兩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全篇樞紐,描繪出三月時節瓢潑大雨的景象。又以「莫聽」二字,表現自身屢遭挫折而不畏懼的堅強性格;在雨中,蘇軾緩慢踱步,徐行而又吟嘯,再加上「何妨」二字,可謂稍具俏皮。
竹杖芒鞋,本是一種艱辛的生活,然而蘇軾從容前行,以 「輕勝馬」的感受,傳達出一種不懼風雨、笑看人生的輕鬆、豪邁之情。對於這種生活,他進一步以「誰怕?」激勵自己,意在強調這種不畏坎坷生活態度。
詞的下闋,轉到三月雨後的感受。一邊是「料峭春風」,詞人感到絲絲冷意;一邊是「山頭斜照」,詞人又感到些許暖意。這既是蘇軾對生活的一種積極觀照,又是經歷磨難後在靈魂上的升華。三月的凄風苦雨之後,一切終會放晴。
據傳,鄭文焯看過蘇軾的詞,評價他「翁坦蕩之懷,任天而動」,作者也喜愛蘇軾這種曠達豪放的精神。由此給大家分享出來。只有當一個人閱遍人生,可能才能有用這樣的情懷!
讀者們,關於蘇軾這首「定風波」,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和見解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定風波(公舊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大意是:不要在意這瓢潑大雨,以及雨滴打在葉子上的聲音。在雨中緩緩漫步,縱聲長嘯,這不也是人身心愉悅的事情嗎?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大意是:拄著竹杖,穿著草鞋,雨中漫步,比騎著馬還舒適。風風雨雨又有什麼可怕呢?
一蓑煙雨任平生。:披著一件蓑衣,一生的風風雨雨都不讓我感到害怕。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寒冷的春風吹到臉上,自己從微醉中清醒。
山頭斜照卻相迎:陽光從山頭那邊照射過來,迎接我們。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回過頭來看過去那段風雨飄搖、隱晦冷落的旅程,已經過去了。在我心中,既無風雨,也無晴天。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是蘇軾被貶黃州的第三年。詩人一行走在沙湖(今黃岡東三十里)中遇到的大雨,拿傘的人已經先行離去,同行的人被雨淋到,狼狽不堪,怨聲載道,只有詩人不為所動,不久放晴後,蘇軾有感寫的詞。展現了蘇軾豪邁、自我勉勵的風格,體現了蘇軾樂觀、豁達、洒脫的性格。
東坡一生多遭困頓躓踣,仕途幾經沉浮,貶謫生涯居然佔去生命的三分之一。而對蘇軾打擊最大的大概就是「烏台詩案」了。1079年,正直的蘇軾因為寫詩批評新法的弊端而被逮捕,並被下獄,被關押數月之久,這就是「烏台詩案」。政敵們欲置蘇軾於死地,賴多方營救,蘇軾才得以免罪。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雖然出獄,但被貶黃州。在被貶謫黃州期間,蘇軾的思想是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過程。剛被貶謫時,詞人尚在嘆息「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臨江仙》)。可見,當時東坡的心裡,有的是對仕途的失望,對未來的迷惘,對人生的無奈。其悲觀的情緒充盈於詞句之中,直至發出「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西江月》)的喟嘆。但畢竟蘇軾在人格方面最大的特點就是寵辱不驚,隨遇而安,無論遭遇多大的人生磨難,都能夠樂觀面對。所以儘管其一生宦海浮沉,但始終表現出曠達、豪放的性格。被貶黃州期間也是如此,三年的謫居生活,長官同僚的厚待,鄉野村夫的尊愛,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顆孤獨受傷的心。漸漸地,東坡的心從剛被貶謫的絕望中緩和過來,重新開始變得樂觀。當然不是那種膚淺的樂觀,而是經歷了人生波折後的樂觀。而這一在他當時所作的散文、詩、詞中都有相應的表現,比如下面這首作膾炙人口的《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全詞是緊扣「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一主旨展開描寫、抒情的。「穿林打葉」的雨聲說明風急雨驟,但詞人的態度卻那麼從容不迫,瀟洒自得,且吟且嘯,徐步向前。「竹杖芒鞋」表明了他著裝的輕便與簡陋,更重要的還在於他那種冒雨徐行的心情,他認為竹杖芒鞋還輕快勝於騎馬,可見他對風雨的無所畏懼。我們知道,竹杖、芒鞋(草鞋)本是村野農夫所用之物,如今都出現在詞人身上,客觀上也說明了詞人早已混跡平民之中,穿著行為與百姓無二;主觀上也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我本願作一介百姓,我更愛這竹杖芒鞋,它們比皂靴寶馬更輕便、更好。僅一個「輕」字,便刻畫出東坡那滿身、滿心的輕鬆來。「誰怕?」的反詰正是建立在他面對風雨的態度之上的,「一蓑煙雨任平生」則進一步寫出了他的任達與倔強,並將自然界的風雨與人生道路上的風雨聯繫起來。其中的「一蓑煙雨」既表明詞人願將自己比作農人,同時又暗示他一生頂笠披蓑都出沒於政治風雨之中。詞人在序中有言:「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為何「余獨不覺」呢?東坡正是在感受這風雨,借這風雨來沖刷心中的塊壘。這裡似乎在表達,政治上的大風大雨都挺過來了,這自然界中的小風小雨又算得了什麼,更何況還有「山頭斜照」在前方相迎呢。因此此時東坡的心態已與剛貶謫時大不相同了,少了一份迷惘、哀嘆,多了一份豁達、平和。可見,在這首《定風波》里,「一蓑煙雨」象徵著社會生活尤其是仕途中的風風雨雨,作者對於它們都淡然視之,風雨不驚。
二
在這首《定風波》的下闋,作者轉入寫雨後的景色與感受。早春三月,寒風料峭,經歷過急風驟雨的洗禮之後,人變得更為清醒,而在感到微冷之後卻又迎來了山頭的斜照。自然界的景色尚且如此,人生與仕途中的歷程又何嘗不是這樣?雨霽後是天晴,微冷後是太陽的笑臉。正是在這種景色與心情的轉換之中,詞人回想起剛才所經歷的風雨蕭瑟,只是淡然一笑,「也無風雨也無晴(情)」正表明了他那種隨緣自得的寧靜心境和曠達的胸襟。
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曾指出「一切景語皆情語也」。蘇軾的這首《定風波》就是如此。「莫聽」兩字劈頭而來,便將那些風風雨雨全部拋在一邊。「何妨」「徐行」二詞似在勸別人,實際是在勸自己:這樣的小風小雨又算得了什麼呢,它不但不值得逃避,反而可以讓人好好地享受一下。真是不一樣的襟懷,不一樣的感受啊!不是經歷大風大雨,焉能如此?「誰怕?」以反問句出之,乾脆利落,擲地有聲。什麼樣地苦都吃過了,還怕什麼?「微冷」一詞則準確地傳達出詞人此時地感受——這些風雨是輕微的,不但不令人害怕,反倒可作欣賞。最後,全篇的情感都歸結到「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句上。這一句是眾口流傳的佳句,詞人巧用雙關,以「晴」諧音「情」,巧妙地將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結合起來,了無痕迹。而「無」字在一句之內地重複使用,不僅音韻鏗鏘,更是將詞人那種無牽無掛,無欲無求,沖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來。虛詞和動詞的巧妙結合使用,有效地傳達出詞人內心地平靜與沖淡。人生必須有堅定的信念與堅韌的意志,要相信驟雨急風后定會有山頭斜照迎。尤其在處於人生逆境之中時,更要有坦然、超然、安然的態度。當然,「也無風雨也無晴」之中也透露出佛教泯滅有無、超然得失、不牽憂樂,不著於懷的處世思想,但正是在這種思想和任運自在的人生態度的支撐下,蘇軾才安然地度過黃州時期的貶謫生涯。也正是由於達觀、豪放與超然的人生態度,使得蘇軾的詞能經常超越一己之得失和現實之困境,從更高更遠以及更主動的層次上提升了人生的意義,讓晦暗的生命變得一片澄明。
蘇軾的這首《定風波》之所以妙絕千古,受到無數讀者的喜愛,就在於詞人表面上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風雨陰晴,但實際上卻在寫他所遭遇到的政治上的磨難,並從中寄寓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歷程中總會遇上坎坎坷坷,遭遇些挫折與磨難,但只要能夠坦然面對,保持樂觀的情緒,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又何必過於在意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呢?
喜歡蘇軾《定風波》中做人的豁達與對事的淡然。最喜「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生活態度,但「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表明還是對事有些看不開,心中有憾。不過在蘇軾的詞中大部分都是這樣,前面豪邁,結尾蕭瑟,給人心中隱隱留有淡淡悲傷。這也主要與他平生經歷有關吧,政治上得不到抱負,又屢造貶謫,人生價值不能實現,便縱有千言萬語只能寄情于山水,但貴在他生性豁達,雖有遺憾但總歸能看的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