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歲九個月的寶寶,只會說爸爸媽媽等簡單的詞語,不會說完整的句子,這樣正常嗎?


孩子說話有早晚,而且這種早晚和智力無關。

我家孩子就是兩周歲的時候才會簡單的說爸爸媽媽這樣的疊詞,但是從開始說之後,就一天一個樣,會說的越來越多,現在完全是小話癆一枚,學習成績也很好。所以寶媽們不用擔心說話晚就怎樣,這個跟寶寶自身體質啊,遺傳啊都有一定的關係。

每一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啊。

還有哪些問題是寶爸寶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用過分擔心的呢?

出牙的月份

我自己是四個月的時候就出第一顆牙了,我兒子也是在四個月的時候長第一顆牙,算是比較早的,這個就和遺傳有關係了。

有的孩子出牙就晚一點,正常是六個月左右長第一顆牙,但是我見過一周歲才出牙的,看了醫生,大夫也說沒關係。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先長的也會先掉啊,雖然不知道是否科學,但是我們不用過分擔心這件事。

走路有早晚

同事家男孩兒一周半會走路,而我的孩子在一周歲的時候就已經走的很好了,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睡眠各有不同

總有寶媽抱怨怎麼人家的孩子特別愛睡覺,吃完奶就睡了,我們家的孩子特別精神,總也不睡覺,很愛瞪著大眼睛看呀看的就是不睡覺。

這個和孩子自身就有關係了,愛睡覺的可能特別疼媽媽吧,我小時候就不愛睡覺,白天晚上覺都很少,直到現在也是不愛睡覺,可能我就是這樣的孩子,天生的。

胖瘦沒關係

孩子瘦一點的寶媽可能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怎麼胖乎乎的,圓嘟嘟的,太可愛了,怎麼自家的孩子不胖呢?

其實只要孩子吃飯和同齡孩子相比是正常的,身體很健康,各種營養物質也不缺,那他瘦一點也很好啊,就是有那種從小到大怎麼吃都不胖的人,但未必身體素質就不好啊。

性格外向內向不重要

有的孩子安靜一點內向一點,當然就有比較愛說愛鬧外向的孩子,這個不是父母怎樣培養的,孩子就是這樣的性格。

而且性格並沒有好壞之分,心理積極健康陽光快樂就很好。

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發現原來那些焦慮的問題再也不是問題,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有他自身成長的規矩,我們,靜待花開就好。


我家也21個月了,現在什麼都會說,還會跟你反著說,你說煩死他了,他會回我,我煩死媽媽了。一直是我一個人帶,每天電視不看,手機不玩,平板開著聽國學,陪他玩遊戲,出去散步逛街,逛公園,從不會說話看到他注意關注的東西,就告訴他那是什麼,走到哪就教到哪,雖然很辛苦,但是發現這方法確實很不錯,現在的寶寶不光什麼都會說,還會給我幫忙做事情,自己的垃圾自己丟,我洗好衣服幫我晾衣服,自己把地上弄濕了,自己拿布擦,看到我拿掃把,就趕緊拿簸箕等著我往裡面掃。最近才給每天看幾集動畫片,每天自己會主動看書,讓我陪他看,並且還有要求,我拿手機都不讓,說媽媽不要玩手機。出門也很有禮貌,坐個車下車了會主動跟司機說,謝謝叔叔,拜拜!現在自己會背兩首詩,會唱七八首兒歌,三字經都可以說很長了。小孩子說話早晚,不是智商有問題,而且你要陪他說,陪他玩,發現他感興趣的點在哪,然後告訴他,每次都告訴,他就知道了,他想要某個東西的時候,不要他還沒說你就遞上來了,一定讓他說出來才給他。教他怎麼說,次數多了,他自然就會了,這純屬我自己的經驗之談


親身體驗,我認為只要寶寶和你們有正常對視,可以理解家長指令,正常哭笑,運動能力正常,會走會鬧應該就沒什麼問題。我兒子一周十個月時還不會說句子,只會爸爸媽媽之類的,並且會說的也不多,連喝奶都不會說,我著急的不行,每天教每天教可是他還不學,後來突然開竅了似的,學會了一個新詞,然後就突飛猛進,現在兩周一個月,簡直就是話癆,什麼都會說,語氣詞什麼的,他可以一直說一直說,說到我崩潰,所以你也不要著急,想一想是不是和寶寶交流少,是不是看電子產品較多,祝寶寶安好


孩子個體差異化很大,能說「爸爸」、「媽媽」,就說明孩子聽力和發音這些沒有病理現象。而孩子的語言發育有快也有慢,所以完全是正常的。語言發展有一個高速期,只要寶寶進入這個高速期,很快就能說完整句子了。

我家孩子說話早,1歲8個月的時候能說完整句子。但在1歲4個月之前,連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都還不怎麼會。

1歲半開始,學會有意識的叫人,不但會「爸爸媽媽」,「婆婆爺爺」也會叫了,我們還沒來得及高興,很快就會說「不要這個」、「不要那個」。就這麼2個月的時間裡,感覺沒幾天就會多說幾個字,沒幾天又會多說幾個字。

最讓人驚訝的是,1歲7個月時,有一天回家,寶寶看見我,突然對著她媽媽說了一句話:「爸爸回來了」。

我一個同事,他孩子也是在2歲時開始進入語言高速期,過程差不多,2個月左右的時間就能說完整的句子,而且基本上說的話就是他想表達的意思。

所以,題主不要擔心,平時多和寶寶交流,說話的語速慢一點,最好讓寶寶懂得你說的話的意思;也可以盡量引誘孩子說話,比如給寶寶感興趣的東西,對寶寶說:「寶寶想要嗎?你說想要就給你……」之類的。

然後,就等著你寶寶給你驚喜吧。


我認為說話的早晚與家長的引導息息相關!

雖然孩子小,什麼都聽不懂,但是作為家長要慢慢、耐心的說,說多了孩子自然就可以慢慢跟著學習了!

拿自己寶寶舉例吧!

我是寶媽,初為人母什麼都不懂,孩子一歲前每個月有體檢,醫生會很耐心的教我不同月齡要怎麼引導孩子。

寶寶滿月後,每次換尿不濕她躺著的時候,我都會看著他的眼睛,慢慢的說「媽媽,爸爸。我是媽媽」,說的很慢,她逐漸的開始觀察我的口型,在我說話的時候回應我「咿咿呀呀」。5個月13天的時候,我依舊是邊換尿片邊對她說話,他說了「爸…爸」,我特別高興,又教了幾次,她就會叫爸爸了!當天她也會完整的叫媽媽了(之前特別急的時候之後蹦一個字)。

現在孩子一歲三個月,稱呼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婆婆、叔叔、阿姨、姐姐、弟弟、妹妹、姑姑、伯伯!數字自己能說1到10,別人問她幾歲,她可以一口回答:1,而且比一個手指頭!兒歌童謠和其他句子方面,因為辭彙量差異大,所以會的不全且比較少,比如:白又白、蹦蹦跳跳可愛、媽媽好、洗腳腳、拉臭臭……

說了這麼多,總之一句話:多說多引導!

雖然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對著還在自言自語像個瘋子,但是長久耐心的引導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每個孩子發育情況不同,語言發育也各有不同。有的小孩一周歲就能說很多,有些小孩三周歲了甚至四周歲才開始說。我曾經聽過一個媽媽說他兒子五周歲了才會說話,一直以為是啞巴,現在7周歲,語言表達很豐富,也很愛問問題。

一歲九個月的寶寶,只會說爸爸媽媽等簡單的詞語,不會說完整的句子,如果發音清晰,而且這些詞語說的是準確的,就是看著爸爸喊爸爸,而不是亂跑的,平時會跟別人用眼神,表情,動作交流,那就基本沒事,家長多跟他交流交流

個人建議最好帶他去醫院檢查,排除聽力,口腔,自閉等病理性問題。這樣你也可以放心去正確的引導孩子更好的說話。

排除了病理性問題,我建議家長多做以下內容:

加強認知。認知是語言表達的基礎,孩子不知道這是什麼他當然就不會表達。平時看到什麼就說這是什麼。比如去超市可以跟他介紹各種物品,去菜市場跟他介紹各種蔬菜等,他知道了才會表達

感受自然。在平時生活種,家長多帶孩子出來感受自然。比如看到一片綠葉,就可以跟孩子說這叫樹葉,這片樹葉是綠色的,這片樹葉是圓形的,樹葉是長在樹上的等等,把你會的統統告訴孩子。

創造機會。創造孩子表達的機會,無論做什麼,鼓勵孩子用語言代替動作。比如他要喝水,你就問問他要幹什麼,他指水壺,你就讓他嘗試說我要喝水。從簡單開始,切勿操之過急。


寶寶的語言表達的能力需要一個過程,就像一棵小草一樣,首先要經過長期的能量和力量的積累,然後才能發芽,而小草破土而出之後,就會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

現在孩子已經能簡單的說「爸爸,媽媽」等詞語了,孩子已經非常棒了!因為可以排出孩子聾啞等問題,家長可以放心了,接下來就是通過引導和刺激孩子的表達能力,增加孩子的辭彙,讓孩子勇於表達。

家長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說話溝通。可以通過繪本的引導,教孩子練習,看著圖片教孩子發音,指著??的圖片,引導孩子說「蘋果」;指著??的圖片,引導孩子說「西瓜」……通過這樣反覆的刺激孩子的視覺和聽覺,來達到刺激孩子的語言表達的效果。當孩子發出正確的音節的時候,家長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以增加孩子的信心。

可以多給孩子放好聽的兒歌,輕快的節奏,簡單易懂的歌詞,很適合孩子學唱。聽兒歌,能夠刺激孩子的聽覺,引導孩子張口唱歌,進而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門前大橋下,游過一群鴨,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八……」「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這些經典的兒歌都很受小朋友的喜歡。

同時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的事物。寶寶小時候正是對外界充滿好奇,喜歡探索的時候,綠綠的小草,好看的小花,可愛的小蝴蝶,都能吸引孩子的目光和注意力。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小花??開了,小鳥飛飛」等。戶外活動既能讓孩子進行「日光浴」,進行鈣質的補充,也能開拓孩子的視野,增加孩子對大自然的認識,刺激寶寶的視覺,聽覺和語言的表達。

寶寶剛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很喜歡說疊詞,比如「好多鳥鳥,吃飯飯,喝水水」等,家長不必糾正,這是這個時期,孩子語言表達過程中的特點,等孩子再大一些,自然就會改掉了。

我家小寶兩歲的時候,還只能說簡單的詞語,不會說整句話。結果經過一個假期,小寶的語言表達能力突飛猛進,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

所以家長不必著急,耐心的引導,耐心的等待孩子長大就好。


有個女性朋友,是我發小,她小的時候,到四歲才開口說話,她的父母都懷疑她是不是啞巴。但自從開口說話之後,她的語言能力就漸漸地跟正常的小朋友一樣了。

正常的孩子,1歲左右就開始說話,但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可能到了四五歲還一句話都不會說,比如,我那位發小,就是語言發展遲緩的典型案例。 家裡老人常說有句俗語叫「貴人語遲」,但這種想法其實是不對的。應該及時帶孩子到專業兒童醫院檢查。 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障礙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要首先給孩子排查這些疾病因素。

如果不存在上述的幾種問題,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語言環境因素了,比如家長對孩子的語言教育差,父母平時不愛說話,不懂得啟發孩子天性。孩子愛模仿,喜歡模仿父母說話。但如果父母沉默寡言,那孩子就失去了模仿的對象。還有就是孩子的不良語言習慣未被及時糾正,導致會有語言發育遲緩和發音不清、口吃等問題出現。

回到題主的問題:兒子一歲九個月,只會說爸爸、媽媽正常嗎? 說實話,這了屬於語言發展遲緩了。如果你們平時經常有跟小孩說話,依然不見成效,那建議到專業兒童醫院去檢查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一個於環節出現了差錯。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註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與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感恩遇見!


一、多晚算晚

有些家長在孩子不到一歲的時候就教孩子說話,教不會就懷疑孩子有毛病,這可真不是孩子有毛病!一般而言,孩子1歲左右會說一些簡單的單音節單詞,爸爸媽媽之類。隨著腦部的發育,能說的也就越來越多。

有一種東西叫做天賦,有些孩子說話早有些孩子說話晚,快2歲的孩子應該會說200來個詞,但是要他們組成通暢的句子還是有一定難度。所以寶寶只會說爸爸媽媽,並不算說話晚,只是比大多數小朋友慢了一點。

在孩子說話這件事上,要講究度,不要操之過急。

二、缺乏交流環境

孩子自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始學習語言了。他們需要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有後續的語言輸出。家長們可以回憶一下,在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之前,寶爸寶媽們經過了多長時間的教學。有些家長喜歡玩手機,有時候還會給孩子手機玩,至於和孩子交流,更是少之又少。

父母與孩子溝通少,語言環境不好,孩子很少開口說話,就變成了家長眼中的不會說話了。所以,家長們,在面對寶寶的的時候,儘可能開啟你的話癆模式,把大量的語言信息輸送給寶寶。

三、包辦語言

有些家長對孩子關懷備至,孩子眼神瞟向杯子,家長就給孩子喝水;孩子指指水果,家長馬上給孩子洗水果切水果;孩子對著玩具啊啊叫,家長立刻心領神會遞給孩子......面對這樣的優待,孩子覺得不說話也可以,於是漸漸喪失了學習語言的動力。

還有一種家長,喜歡代替寶寶說話,別人問,寶寶幾歲啦?家長立刻回答;遇到一些不好回答的問題,家長也立刻幫忙回答......這些家長,有些是喜歡說話,有些是覺得寶寶說話說不清楚,說得慢了,於是什麼話都幫寶寶代勞了。長此以往,即使寶寶會說話了,也懶得說了。

所以說,有時候寶寶不喜歡說話,這鍋得家長背,是不是操之過急了?是不是和寶寶交流太少?是不是總是幫寶寶把該說的話都說了......

更多早教育兒資訊,請關注「小評果快樂育兒」。


謝謝邀請!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總覺得孩子跟大人生活在一起,總有一天會學會說話的,事實上,學習說話並不是這麼簡單的。

一般情況,在10個月以後,孩子會逐漸意識到語言和事物之間的聯繫,這個期間,他們學習說話的慾望會越來越強烈,很多小孩都是在這個階段,逐漸開始學習語言表達。

一歲半左右,孩子逐漸可以用一些辭彙來代替具體的事物,能夠正確的分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和工具等等,

二歲之後,孩子一般可以掌握一些常用的形容詞,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也能夠更清晰,能夠使用更長一些的句子和人交流。比利時心理學家研究發現,2歲半的孩子辭彙量一般是二百到三百個。

所以,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一般在兩歲。那麼,在這個階段,父母應該做什麼準備呢?

1、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學習語言的基本要求。孩子在這個階段,有很強的和成人交流的慾望,但是,他們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父母要試著把自己變得更「話癆」一些,把生活中看到的事物,孩子感興趣的東西,儘可能耐心反覆的解釋給孩子聽。

孩子聽得多了,自然會去模仿和學習,孩子是在模仿的過程中逐漸掌握語言和辭彙的,因此,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必須要用正確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的學習說話,掌握語言表達能力。不要為了好玩和搞笑,在學習初期,就教孩子學習錯誤的發音和辭彙。

2、幫助孩子完善語言表達

由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很多時候並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時候,多數父母會採取兩種辦法。

一種是因為父母從小陪伴和教育孩子,所以對他們非常了解,在孩子還沒有說出自己的需求的時候,父母已經可以完全猜出來,並及時的滿足孩子。

另一種是孩子表達不清楚,父母置之不理,孩子發脾氣哭鬧吼叫,父母反而認為孩子不懂事,進而採取暴力或者吼叫的方式,對孩子進行管教。

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不正確的。當孩子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父母最好不要剝奪他們這種學習的權利,讓孩子試著去說,如果說不明白,可以給孩子補充完整或者教給孩子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孩子模仿著說,而不是在還沒有說之前就不用說了。

長此以往,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也會退化的較弱,由於長期養成的及時滿足習慣,也會對孩子的性格發育帶來一定的影響。

所以,良好的環境和正確的方法,對於語言的學習非常重要。當然,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僅是後天培養不同,還跟語言天賦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導致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階段都有差異。兩歲多只會說簡單的詞,不會完整的句子,也是正常的。父母可以多陪寶寶說話,讓孩子多模仿大人說話,刻意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


推薦閱讀:

冬天汽車水溫到多少度時開空調比較好?
當下遊戲這麼火,對青少年影響到底是好還是壞?
如何讓自己變得男性化?
新年第一天需要幹什麼?

TAG:育兒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