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看待給老師送禮的事情?


關於給老師送禮的事情,我們需要從多方面看待和分析。

有違師德的老師

如果老師明白直說或者暗示且證據確鑿,確實這是老師的職業道德和人格品質的問題,我們不再說任何家長的問題。建議大家可以聯合起來向有關部門反應,可以匿名,組織家長會,最大可能保護孩子不受到老師不良行為的傷害和影響,堅決抵制這種不正之風。

無法甄別事實的父母

另一種情況,比如說家長們看到老師格外對幾個孩子好,而且又通過某些渠道得知這幾個受優待孩子的家長給老師送過禮,恰巧老師對她自己的孩子特別不好,她也從來沒有給老師送過禮,這個時候家長肯定會琢磨著那我要是給老師也送禮老師是不是就會對我的孩子好一些呢,就算家庭條件不允許,可為了孩子,豁出去了!

抱有這種擔憂的家長,那如果還在猶豫要不要送,也許本來只是對要給老師送禮物不滿意,可是當某天孩子又被批評了,家長會有一種先前擔憂應驗的衝動,不管自己的孩子做的對不對,反正就是我沒有給老師送禮,老師才另眼對待我的小孩的。可想而知,此時家長的心中一股無名火啊,「這樣的老師還是為人師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嗎!簡直就是敗類!」

或者當老師確實因為孩子錯誤的行為進行批評時,家長沒有從小孩自身問題出發,害怕批評對小孩以後自信心又打擊等,把矛頭指向老師。特別是當批評較為嚴厲導致孩子出現哭鬧害怕上學等情況,家長一著急就會如此看待,拿送禮物作為緩和之法。如果此時老師恰好不夠堅定而收了禮物,也就自然成了一種事實。孩子本身的問題將會被徹底掩蓋。

逃避現實的孩子

繼續往下講,如果家長單純向外部的老師(包括學校)來歸因,那孩子本身的行為就會被正面化和去責任化。往後,比如孩子說:老師不好好講,我都沒聽懂;這種題老師沒有講過我怎麼能會做呢。。。。等等,大家猜想,這位家長有多大可能會迎著孩子說:你們這個老師不好,不好好講,就知道搞小動作,收錢!

我們的孩子就徹底淪陷為這種莫須有的、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行賄-受賄」成人遊戲了,孩子心中老師的尊嚴和形象蕩然無存,試想你會向一個你默許為人格底下的老師虛心求教嗎?就算孩子覺得自己需要更加努力學習,回頭一想自己爸爸媽媽又沒有給老師送禮,老師也不會好好給我指導的,算了吧。一旦如此,就算老師有再大的人格魅力,恐怕也無法免除家長教給孩子的這種有色眼鏡吧。更進一步說,打壓了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從而把矛頭指向老師的失職,父母們也拖不了干係,因為孩子繼續不正視自己的問題,很快就會從看不起老師變成埋怨父母。

孩子本身是趨利避害的,孩子看不清現實,我們做父母的難道也看不清嗎?

太過焦慮的家長

還有一種可能性,現在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那孩子不可避免的成了我們的心頭肉,對於孩子的教育那簡直成了家中的頭等大事。連啟慧益家都經常被誤認為是培養孩子的一個早教輔導機構。 「小王子、小公主」的待遇,比如:孩子有單獨的書房,避免打擾TA寫作業,需要什麼教輔、pad、買!孩子挑食就只能做TA愛吃的。起床要催,吃飯要哄,學習要盯著,還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坐在後排看不清黑板,擔心孩子靦腆不敢發言,想要老師多提問孩子。更有甚者,私下請老師做家教,希望能給孩子補補課。。。。。。這絕不是少數情況。

那麼,我們的家長想要操心學校里的事情怎麼辦呢?自然是拜託班主任老師,給我們孩子坐前面一點,多向孩子提問,要求對孩子嚴格一點。。。。。。送禮就成了自然的事情了。中心朱老師指教(執教)近30年,在高中任班主任期間就遇到過這種家長,更不要提年紀較小的小學或者初中了。對於多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小編想替他們說一句,這個受賄的鍋我們不背!

坐在你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 其實是某些人的全部世界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

教室里有五十個孩子,每位老師只能分給每個孩子五十分之一的精力,來教他們識字、算數、畫畫、唱歌。

可是每一個孩子,對於TA的父母,卻是整個世界。

當老師用五十分之一的精力去照顧父母們的百分之一百時,老師會會遇到「多疑、挑剔、多事、僑情」,也自然會招致「戒心、疑心」。

解決五十分之一和百分之一百的矛盾其實很簡單,雖然精力只有五十分之一,但是老師的愛會和父母們和家人們一樣。

我們相信,教師一直是一個偉大的職業,不應該被個別現象抹去對老師的信任,抹殺孩子對老師的尊敬。我們做父母的也都要時刻記得傳遞給孩子一份正向的力量,教會他們辯證地看待問題,面對現實種種,能清楚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價值取向。


就我個人來說,還是並沒有給老師送過禮。但是我也見到過這樣的現象。現在教育行業,不管是幼兒園還是初高中甚至大學,可能都有這種現象的存在。但是我們不做,不代表別人不做。可能每個家長的心都是好的,都是希望老師能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多花點時間,多用點精力,但是實際效果是這樣嗎?我們也無從知道。這種現象的存在,單憑我們個人的努力,可能消滅不了這種情況,但是我們從自身做起,可能就會一定程度上減少這種現象的出現。

在小學階段,給老師多送點禮,可能送的那些禮就會轉化成老師對孩子的多加照顧。尤其是在中學階段,初中和高中,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很是看重,而且孩子正處於人生的重要階段,所以很多家長捨得給孩子花錢。有的老師不收禮,家長就會變相給老師送東西,這種現象在電視劇中我們也經常看到。

可能我們今天說的是一種收禮的現象,但是實際上可能討論的是討好對於目標行為的作用。這種作用受到很多情況的影響,討好行為、討好對象、以及目標的特點和需求等等。以一種低姿態來實現自己目標,是否會對目標達成有促進的效果。我想這可能是在很大程度上成立的。

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不是個例,但是我們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有時候可能怨不得老師,有時候可能也怨不得家長。但是這個環境促成了這種現象的發生。

鴨梨心理 查看官方網站 心理學專業解決方案提供商陽光易德榮譽出品


推薦閱讀:

去美國留學就讀遊戲設計專業有哪些優勢?
Exercise benefits health這句話對不對?
第一周總結

TAG:教育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