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朦朧到懂事,都是在接受別的思想,為什麼?
這樣的說法有些過於絕對化了。
首先,人在剛出生的時候,是最接近自然的狀態,這時候確實是朦朧的,並沒有什麼太多的自我意識狀態。所以會有天真無邪用在小孩身上表示單純,很少有雜念,這就說明受周邊環境的影響不多。
其次,當孩子開始漸漸適應他所來到的這個世界,自我的意識開始慢慢形成,這時候對事物的認知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啟蒙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就是家長和他生活的家庭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家庭氛圍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到他性格的形成,更是他理解認識生活的重要因素。懂事這個詞此時只能放在一部分小孩身上。
現在很提倡早教,多數是把自家孩子送去教育機構,意思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提前挖掘孩子的天性,同時也免去自己照看小孩的精力。這種狀況其實過早的開發了孩子的情智育,統一化的管理和照顧,雖然可以讓孩子與別的小朋友有一定程度上的交流,但是此時和父母的交流會產生隔閡,特別是家庭教育的溫情。
再次,當孩子漸漸長大,入學升學,這時候受學校教育的影響最多,老師學生都是他們下意識會模仿的對象。各自已經有了輕微成熟的標誌,對於事物的理解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更多的還是叛逆。懂事的形成並不能完全歸功於別人,也有自身對外在的一種反饋。
最後,成年以後,工作,結婚,生子,各種人生大事提上日程,此時經歷了人生和生活的很多事情,漸漸懂了不少真理,不論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面對挫折處理事情的能力,這時候更加的成熟。而我們或多或少會在年少時接受過一些儒釋道文化的影響,在成年後這樣的思想會更多的自行去接受。但是也有部分人接受的思想是比較物質化的,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謝邀。因為人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從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能感受到母親的心跳情緒,感受到外界的冷暖。這個過程其實就已經在接受別的思想了。隨著年齡的漸大,你需要更多的認可,渴望更多的交流,懂得了更多,而這些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從別的思想中自己體會學習得來的。
從出生,接受的並非是思想,而是事務知識。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決定了可以將接收到的知識和現象轉化為自己的想法。
可能在早期你會覺得小孩子都是在接受別人的思想,其實已經是具有自己的想法了。
因為人從落地的那一剎那開始。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因為潛意識的都在學習。三生變的影響非常重大。從學會開始說話吃飯!董事以後你在慢慢學習,大人的思想。心中想的做的前一會潛意識裡都被身邊的人影響。
推薦閱讀:
※有哪些現實又犀利的經典語錄?
※老人們都說「人富莫交友,人窮莫尋親」,你怎麼看?
※一個人為別人著想,盡量照顧每個人感受會有多累,被人欺騙、被現實欺騙會有多受傷?
※有哪些關於憂傷的句子?
※在走路的時候總有陌生人和你對視,這個時候我們該怎麼做?
TAG: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