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
中秋,是一部古老民族的風俗史詩
中秋節,源於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祭月習俗的遺痕,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是盛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為秋季的中間月份,亦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三秋之中,所以稱「中秋」。唐朝初年,中秋節已成固定的節日,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之七,已有「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之詠,宋代中秋節日文化開始繁盛,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秋》載:「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至明清時已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以月之團欒兆人之團圓,寄託思親、思鄉的情懷,祈盼豐收、幸福,人、月常圓,是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成為凝聚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
(圖片來自網路)
光陰荏苒,時序時節輪轉,很快又將迎來秋分時節和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
其節正值仲秋,為三秋之中、日夜平分之際,寥廓清肅,秋高氣爽,碧水藍天,月明星烯,且田野金黃、碩果滿枝,一片容平祥和豐收之象。
「中秋」一詞雖出現於《周禮》,但至唐朝初年才正式成為固定節日,慶典盛行則始於宋代,明清時期即已成為與年關歲首的春節齊名的主要節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正是花好月圓之時,以月之圓兆人之圓,喜慶豐收,祈盼太平盛世,闔家團圓,寄託故鄉思念和想念親人之情。
有文獻記載表明,隋末唐軍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其將領裴寂以圓月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響,解決了因大量吸收隋朝起義軍而產生的軍糧缺乏問題。
另有一說是,朱元璋將約令8月15日起義的時間寫於紙條後,藏於所做的食用餅內,派人分送於各路起義軍,一舉推翻了元朝,朱元璋當上皇帝後則決定,每逢8月15日,必以吃餅為紀念。
有關中秋節的起源、慶賀紀念或是祭祀的內容、方式方法,雖所依版本和說法不盡一致,但幾千年來均被奉為重要節日。
無論達官貴人、士農工商、平民百姓均會依習爭取和享受這種容平、和諧、團圓、豐慶之樂,並相沿形成了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節日文化遺產。
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尚將8月15日中秋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自2008年起將中秋節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如此更增添了節日的喜慶和歡樂氣氛。
各種文藝慶典和遊園活動呈現,民間的賞月、拜月,品嘗月餅、花茶、美酒醇漿;以及橘、柚、石榴、梨子、柿子、楊桃、蘋果、鮮棗、荸薺等各類水果。尤其是桂花茶、桂花酒的品嘗更為源深綿長,故本文特予節日同話。
相傳,桂花的由來是由月宮的吳剛將桂花樹的種子賜於仙酒娘子,由仙酒娘子在其庭院內種下,長出桂樹,開出桂花,其香滿園,其樹姿飄逸、碧枝綠葉、四季常青、頗具仙氣。
據資料查證:桂樹為木樨科植物,為常綠喬木或灌木,原產我國西南,現在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其品種有金桂、丹桂數種之分。
文獻中最早提到桂花是舊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山海經·南山經》,謂「招搖之山多桂」,屈原的《楚辭·九歌》即有「援北斗兮酌桂漿,辛夷東兮結桂旗」。
自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桂花已成為名貴花木與上等貢品,唐、宋以來即開始普遍栽種,其花被譽為「天香」。
以桂花為名引為藥物使用,見於清代《本草綱目拾遺》。
其味辛香,其性微溫,其功主在溫肺化飲、散寒止痛,且能健胃、生津、散瘀、平肝,可用於痰飲咳喘、脘腹冷痛、腸風血痢、經閉痛經、寒疝腹痛、牙痛、口臭,尚可用於潤發、美容、開胃、生津,以及窨茶造醬和引作膳食調料。
至於桂花酒,其史亦如中秋節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中即有記載,到明清時中秋飲桂花酒已成既定習。
清代潘榮陛在所著《帝京歲時記勝》中,除載有八月中秋吃桂餅外,尚有對飲「桂花東酒」的記敘。
桂花酒的配方為:桂花適量、米酒2000克、紅棗100克、龍眼肉50克、白人蔘10克、白糖200克。採用發酵方法製成,系一種發酵酒。
具體製備方法是:在收集到新鮮桂花後,放置通風陰涼處,風乾一夜,然後以每斤桂花加四兩白糖(或碎冰糖),與花拌勻後,放入酒缸內任其發酵2~3日。
加入4~5斤35度以上米酒或高粱酒,密封窖藏,一年後啟用,啟用前月余,再加入白人蔘、紅棗浸泡即可。
方中桂花含羅勒烯、芳樟醇、降蒎烯等成分,香醇開胃、益陽消陰;米酒的賴氨酸含量很高,能補養氣血、助消化、健脾養胃、舒經活血、祛風除濕。
紅棗和龍眼肉均能健脾養血而安神;白人蔘功能重在益氣生津,故可認為此酒的營養補益作用是肯定的,醇香宜人,口感極佳。
在皓月當空的寧靜之夜,能飲上一杯有如瓊漿玉液的美酒,確能令人神爽,增添快樂。
(網路圖,僅供參考)
湖南醫聊特約問答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劉紹貴教授中秋意味著團圓,過中秋節,其實是給一家人一個歡聚一堂的理由,在現在這個忙碌而奔波的時代,這個節日顯得尤為重要。中秋節這種團圓的含義,至少在唐朝時就已經形成,但誰也說不清中秋節本身,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張澤咸在《唐代的節日》中講到中秋節,但未說清中秋節產生的時間和原因。孫機認為中秋節和唐玄宗的壽誕千秋節有直接關係,當時還有唐玄宗八月十五游月宮的傳說。有學者認為中秋節是唐代時從朝鮮傳入中國的,敦煌學者高國藩則推測唐詩中出現的望月習俗似乎受到印度婆羅門望月習俗的影響。
如此等等。不論形成原因,形成時間一般認為是在唐代或宋代。推測可能和道教的長生之術有關,唐玄宗時,神仙怪異之風十分猖獗,因月宮中有玉兔、蟾蜍、桂樹,都是長生、靈異之物,所以當時借著千秋節的勁頭,興起了觀月、賞月、玩月的熱潮,並逐漸被固定為中秋節。
也因為中秋節有這一層內涵,所以全家人團聚,為老人祈壽,為兒童祈平安,也就順理成章了。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百科上其實解釋的也很全面,因古人祭拜月神作為一種祭祀祈禱的活動流傳了下來,而中秋節真正始於唐朝,盛於宋朝,然而便一直傳承到今天。
那麼就要說說中秋節的不同之處啦,在我國中秋節被當做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那麼意義必然不同。
蘇軾曾有詩云「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有著和春節一樣的意思之一,那就是家庭團圓,正如春節來時,不管人在哪裡,都想著要回到家中和家人團聚,而中秋節也有著同樣的意義。
同時中秋節又是為了祭月,所以我們也就有了賞月的習俗,而我們都知道中秋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在一起團圓,有的人在外不能回家,便會通過中秋之月來寄託自己的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因而在古代也就有了很多的中秋佳節思念親人的古詩,而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便是極品。
當然啦,作為第二大節,中秋節遠遠不止這些。我們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很講究禮儀的國家,每逢過節必會相互間的走動,那麼作為第二大節,在人們看來還是很重視的。所以一到中秋,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會看來來來往往的中秋走訪。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但不得不說這對親戚朋友之間關係的維護起到了一個重要作用。而且在通過中秋禮品的心意也能體現出兩者關係的輕重。
因為在如今,人與人之間的走動似乎都變得越來越輕啦,很多人都在拚命的賺取自身的利益而忽視了親戚與朋友之間的交流,那麼一個中秋節其實對這方面的維護就起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啦。
現在即將到中秋了,大家是不是很興奮呢!國慶和中秋連在一起放假,一共有八天,這麼長的假期,大家可以盡情去享受了,可以去旅遊,去聚會等等,放鬆身心。
為什麼我們要過中秋呢?首先,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從古代就已經存在,中秋節就像春節一樣,都是必過的節日之一,中秋節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對家人來說也是最美好的節日之一。我們小時候過節日,更多的是為了好吃的,但是隨著長大,過節日更多的是可以回家看看家裡的父母親。
你還知道哪個國家過中秋節嗎?事實上,亞洲很多國家也有中秋節,但他們的中秋節又有其他的名稱。
日本人稱中秋節為「月見節」,他們以前在這一天會一邊吃月餅,一邊慶祝豐收,但是現在日本只有少數地方還保留著這個節日,大多數地方都不過這個節日了。
說到月,又想給大家講個趣事,日本人表白比較含蓄,很少直接說我愛你,一般表白的時候,男生會說今天的月色很美。在韓國,中秋節是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放三天假,他們會祭祖,喝酒賞月,不同的一點是,他們不吃月餅。
在泰國,他們把中秋節叫「祈月節」,我覺得與中國的過節方式很接近,他們在八月十五那天,很多村莊會舉行拜月儀式,然後大家會行跪拜禮,祈禱。
在越南,人們在中秋節會聚在一起吃月餅,而孩子們,則要在中秋夜提著鯉魚燈,盡情嬉鬧,預示長大後「跳龍門」。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活動,比如舉行花燈表演,猜燈謎,舞獅,這些活動中國同樣也是有的。馬來西亞,大家都知道馬來西亞是一個華人非常多的地方,當地華人會在中秋節時一般做三件事:賞月、吃月餅、提燈遊玩。
很多商家也是利用這個節日,推出各種月餅。而且這一天,首都吉隆坡會安排各種提燈遊行活動,也有舞龍舞獅和花車巡遊,十分熱鬧。新加坡基本和馬來西亞一樣,都是華人在過節,非華人一般不過這個節日。一個小區的華人們會聚在一起舉行中秋晚會,還有各種文藝表演活動。
關於中秋節的來歷,可謂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甚至有人說是從朝鮮傳過來的。
其實,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已經開始進行祭月、拜月活動了,但比較分散、隨意,與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節日還相去甚遠。學界比較認可的說法是,中秋節形成於唐宋時期,而且與道教有密切關係。
現存唐代文獻里,還沒有發現明確記載中秋節的史料,像內容極為豐富的《唐會要》提到的節日包括寒食、上巳、端午、重陽、中和節等節日與千秋節(天長節)、天平地成節、慶成節、慶陽節、壽昌節、嘉會節、乾和節等諸帝誕節,唯獨沒有中秋節。
但是,唐代卻產生了大量吟詠中秋或八月十五的詩句,甩前代好幾條街。為什麼呢?自盛唐開始,所謂上流社會開始流行「玩月」,被看作是一種風雅之舉。唐玄宗就帶頭玩月,史書記載:
「玄宗八月十五日夜,與貴妃臨太液池,憑欄望月,不盡,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於池西岸加築百尺高台,與吾妃子來年望月。』」
好像修個高台,就能登月似的!城會玩!
隨後,就出現了玄宗游月宮的神話傳說,這個大家比較熟悉了。《唐逸史》記載:
「公遠(指道士羅公遠)奏曰:『陛下莫要至月中看否?』乃取拄杖,向空擲之,化為大橋,其色如銀,請玄宗同登,約行數十里,精光奪目,寒色襲人,遂至大城闕。公遠曰:『此月宮也。』見仙女數百,皆素練寬衣,舞於廣庭,明皇問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也。』明皇密記其聲調,遂回,卻顧其橋隨步而滅,且召伶官,依其聲調作霓裳羽衣曲。」
列位看官注意,這裡的重點不在於玄宗和仙女如何如何,而在於帶玄宗登月的是一位道士!
玄宗崇道,世人皆知。有位學者這樣評價:
「玄宗極力提高道教有關人物的政治地位;尊崇道教經典;優待道士、女冠; 廣交道士,對其深加禮遇;廣興道觀廟宇,屢度道士,遍封靈山仙跡;迷戀於『長生術』等各種道術。玄宗神話老子,扶植道教,具有明顯的政治目的;並認為道教具有『懲惡勸善』、『訓導氓黎』等妙用……在他和他的道教政策影響下,道教勢力空前發展,官僚士大夫乃至妃嬪公主等崇尚道教之風盛極一時,神仙怪異之風十分猖獗。」
宗教和政治從來都是不分家的,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種道術叫——長生術。這可是所有帝王夢寐以求的事,因為他們雖然手握天下生殺大權,卻唯獨無法主宰自己的生命。
月宮,恰恰被道教認為是仙界的象徵之一!
月宮裡很熱鬧,不僅有嫦娥,有兔子,而且還有蟾蜍(馬王堆帛畫的月宮)。嫦娥負責貌美如花,滿足天下男人的幻想,她的兩個萌寵則負責煉製仙丹。看看下面這些句子:
「虎及鹿兔,能壽千歲。壽滿五百者,其毛色白。能壽五百歲者,則能變化。」
「月中何有? 玉兔搗葯。」
「玄陰多缺,爰感厥兔,不形之形,唯神是類。」
「白兔長跪搗葯蝦蟆丸。」
「入河蟾不滅,搗葯兔長生。」
「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中秋玩月與崇道求仙的風氣一結合,就產生了玄宗游月宮的神話,而這個神話又反過來讓中秋玩月更加流行,成為一種社會風尚。
玄宗還腦洞大開,發明了一個節日,叫千秋節,定在每年的八月五日,也就是他的生日。這個節日的習俗是,相互送鏡子,叫千秋鏡。千秋鏡里有一類是月宮鏡,畫著嫦娥、玉兔、蟾蜍、桂樹等,寓意正是道教所追求的長生、成仙!有首詩寫道:「千秋題作字,長壽帶為名,月向天邊下,花從日里生。」
千秋節共存在長達80年之久,毫無疑問強化了月亮與長生在人們心目中的關聯。詩人戎昱曾作《八月十五》云:「憶昔千秋節,歡娛萬國同。」在八月十五回憶千秋節,說明千秋節在玄宗時期是多麼深入人心。當千秋節被廢止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願需要一個新的依託。由於玄宗以來望月、玩月之風的流行,千秋節與月宮鏡所傳播的長壽含義,均使得對月宮的神往由文人雅士遍及黎庶百姓,那麼很自然,人們選擇了與千秋節僅差10天,且為一年中最佳月夜的八月十五作為繼續玄宗朝道教長生追求的支點。
換句話說,中秋賞月慢慢普及到了大眾層面,為中秋節的產生奠定了條件,而其中的道教意味十分濃厚。劉禹錫曾作《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雲??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唐以後,中秋明月在詩文中隨處可見。這一時期關於八月十五月亮的詩文,除了長生以外,又增添了團圓的寓意。這是因為,「安史之亂」後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對很多人來說,看似簡單的團圓竟成了一種奢望!杜甫《千秋節有感二首》詩云:「自罷千秋節,頻傷八月來。」《月夜憶舍弟》寫道:「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 不達,況乃未休兵。」
最早明確提到「中秋節」名稱並介紹其節俗的,是南宋吳自牧。他說:
「八月十五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怡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
這說明,到了宋代,中秋節已成為全社會各階層共同的節日,政府也在此夕放寬了夜晚出行的限制。
與唐詩相應,關於中秋,宋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一代文豪蘇軾的詠月名篇《水調歌頭》,最為人熟知的是下面幾句: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一般人只看到了其中的團圓含義,其實還包括長生。而蘇軾的長生觀念,也與道教密切相關。近年來,已有學者證明道教對蘇軾的生命觀產生了重要影響。
宋代以後,中秋節的活動越來越豐富,但仍然能夠看到唐朝的痕迹,比如最初的月餅像銅鏡般大小,所繪圖案亦為嫦娥、玉兔等;山東濰坊以前過中秋,有互贈月形物品的習俗;山西太原過中秋,常於庭院高處擺八仙桌,桌上正對明月放一面鏡子,鏡前點燃兩支蠟燭,月燭交輝,相映成趣。以上種種,都能讓人不自覺地聯想起唐玄宗千秋節、月宮鏡,以及道教。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在當今社會中,不是所有人,都是闔家團圓的,有那麼一部分人,遠在他鄉拼搏打拚,他們經常背井離鄉,只有到節假日才可以回家團圓。所以中秋節也是「團圓節」
還有一些孩子也盼望著過中秋節,過節就可以和父母待在一起,粑粑麻麻會買好吃的,甚至可以和粑粑麻麻一起出去玩……
中秋節過的是團圓——團團圓圓、圓圓滿滿,就像天上的那輪如同玉盤一般晶瑩圓月。
當年少年李白從四川下長江到全國遊歷,曾寫下——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最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寫的大概就是中秋之夜的月亮吧。而且詩句裡面寫的對故鄉的思念正是中秋之夜團圓的永恆主題。
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誰人沒有故鄉?大家都要過中秋。中秋節為的就是讓大家有一個契機來和故鄉、來和家人有一個團圓的機會。中秋永遠和故鄉、和家人聯繫在一起。
就如同杜甫在《月夜》裡面寫的——
今日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不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看見天上的月亮,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親人兒女。中秋節的月亮最圓、最明亮。人們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也最強烈。
所以人們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月圓人不圓」,最美好的願望一定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個願望從一開始過中秋節就已經註定了的。
相傳中秋節的產生與射日的后羿以及奔月的嫦娥有著必然的聯繫。
故老相傳,嫦娥和后羿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后羿是一個大英雄。他見天上有九個太陽,人民苦不堪言,就以大法力射出八支神箭將其中的八個太陽射落,僅僅留下一個做為必須。
功德圓滿之後,后羿在昆崙山找到了西王母。西王母心心相惜,贈予后羿不死葯。
后羿興高采烈地準備和嫦娥一起服下不死葯做那神仙眷侶。
然而天不遂人願。有個小人乘后羿為飛升外出做準備的時候,持刀闖入后羿家中打劫不死葯。在歹人即將得手的千鈞一髮之際,嫦娥趕緊服下不死葯免得壞人得逞。服藥之後,嫦娥不得不離開人間,然而她又不想離后羿太遠,只好在離人間最近的月宮住下。這樣也許能夠眺望到人間的后羿。
后羿回家之後手刃了歹人,然而卻從此與嫦娥仙凡有別,不勝痛苦。
時值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后羿在後花園擺香案水果點心,算是和天上的嫦娥做徒勞的溝通。
從此以後,月圓的八月十五就定為一個節日,而主題就是團圓。即便這一天不能團圓,大家也算是通過「海上生明月」的圓月,遙遙寄託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所以中國人一定要過中秋節。因為在這個月兒圓圓的夜晚,連月亮都團圓了,人們有什麼理由不團圓呢?
這題對於吃貨寶寶來說就是吃呀吃呀吃呀!
你看,在家的吃貨寶寶就是可以吃到大餐吃到月餅可以拜月然後變美美美;而不在家的吃貨寶寶中秋節可以回到家鄉,這樣家鄉的特色菜特色美食都可以吃到了,還可以吃麻麻菜,不過中秋節也是花錢的節日,結婚送紅包都要不少。還有待時間久了在家麻麻還會嫌煩,中秋節就三天假期不多不少恰恰好。至於中秋節的來歷那些,也不是那麼重要了,記得吃月餅賞月登高就好,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拜月可以讓自己更漂亮喲!
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因為歷史的長期積澱,我們的民族感情在其中,所以這個節日在我們的心目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另外,中秋節有著各種各樣的活動,習俗,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字,所以很多人在這天能獲得極大的快樂,放鬆與幸福。
推薦閱讀:
※天下最善之人
※從中東到中亞,橫跨土耳其和哈薩克的探秘之旅(4.1萬字攻略 深度歷史整理 美圖 乾貨Tips)
※小傳——埃里希·馮·魯登道夫
※歷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剛繼位即和敵人同歸於盡,以死報國
※歷史上17個最出人意料的神回復,笑中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