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當上了皇帝,那麼清朝還有可能入關嗎?
我很喜歡回答這類假設性的問題,雖然有些人會認為「歷史沒有假設」,並對假定之問嗤之以鼻,然而我卻認為,假設歷史彷彿沙盤推演,有助於了解歷史發展的多向性,更真切地、多角度地理解某一段歷史。
今天這個問題,是假設李自成當上皇帝,清朝是否還可能入關。
事實上,假設性提問,對提問者也是一種考驗,他必須對某段歷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存有一些疑惑,希望換一種方式來更深入理解。應該說,這個問題很好,但可能表述不夠充分或準確。
事實是,李自成確實如願當上了皇帝,而且是兩次稱帝:一次是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在西安稱帝建政,定國號為大順;隨即東征,闖軍勢如破竹,在當年三月十九日攻破北京,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率潰兵退回北京,二十九日,於紫禁城武英殿再次即位,但第二天就退出京城,往西撤退。
李自成二次登上龍椅,心慌慌,意切切,很有點「死也要過把皇帝癮」的味道。
李自成可謂功敗垂成,但他確實是做了一段時間(自封的)皇帝的。
或許有看官要問,哪家開國皇帝不是自封的呢?我在這裡強調他是「自封」,是因為李自成最終失敗了,在歷史上落下「流賊」之名,而不是「大順王朝」的太祖皇帝。
「大順王朝」失敗的關鍵,是吳三桂東旋投向了關外的清國。
吳三桂原為山海關總兵,掌握著明朝最後的精銳,在歷史的特殊節點上,一時之間竟成為可以改變歷史的人物:他如果歸順李自成,為大順堅守山海關,則有利於李自成鞏固對京畿甚至廣大北方地區的佔領,只消半年時間,形勢將大為可觀;他如果投降清兵,則將為清國爭奪天下奉上最佳機遇。無論是右袒還是左袒,對吳三桂都是艱難的選擇,因為他的背後是弒其故主的「流賊」,正面則是屢屢入侵、不共戴天的仇國死敵。他無論如何選擇,都將背負巨大的道德包袱,倉促之間,他選擇了投靠清國。隨即關寧鐵騎和強大的滿洲八旗組成聯軍,聯軍從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都強過李自成臨時拼湊起來的「十萬大軍」,故李自成在山海關前之敗是不可避免的。
吳三桂降清的原因很複雜,但李自成入京後政策的失誤是一個重要原因。不知什麼原因,李自成坐鎮北京後,竟然以「追贓協餉」為由,對歸順的故明勛戚百官和普通商民實行了殘酷的拷掠勒索(可能這就是闖軍的常態,而在過去的「農民起義」的論說下,都被刻意淡化或忽略了)。騷擾京師,大失人心。李自成雖然稱帝了,但他毫無人主氣象,完全就是流賊的作為。過去由於種種原因,對李自成這麼做的原因缺乏深入討論,但如此舉措的後果卻不難判斷,飽掠之後的闖軍,已經失去了銳勇之氣,他們根本不可能是關寧鐵騎和清軍的對手。然而當李自成得到吳三桂拒降的消息後,必不可免地要率師東征,冀望於挫敗吳三桂,佔領國門,並與陌生的清朝大軍交手。
這是李自成最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因為他軍隊的人數並不太多,且一路挾裹來的降眾頗多,而且輜重糧草武備都準備不充分,他還要留下相當人馬控馭京城,只能分兵勉力與吳兵一戰。他想要成功,恐怕只能倚靠上天保佑了!對付關寧鐵騎,李自成尚無十足把握,當戰力強大的清軍突然出現在戰場時,他就更無還手之力了。也就是說,當吳三桂拒絕李自成的招降後,大順已不可改變其失敗的命運了。如果還有阻止清軍入關的一線希望,那就是吳三桂易幟,為大順守邊。可惜,李自成根本沒有辦法令吳三桂心悅誠服。
從當時的戰略形勢來看,李自成是流動作戰,幾乎沒有後方基地,北京一失,吳、清聯軍進迫,必然棄京西奔。他沒法往直隸(今河北)和中原腹地撤退,是因為大順在這些地區兵力薄弱,山海關戰敗後,當地官民紛紛誅戮大順官吏,地盤很快喪盡。而明朝在淮河以北還有四鎮軍力,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仍為明朝所有。李自成腹背受敵,只能順原路經山西往荊襄(湖廣、河南、川陝等省邊地)和陝西地區敗退。然而這些地方經戰亂多年蹂躪,早已殘破不堪,它們也從來不是大順的後方基地。李自成一旦失去北京,形勢必然徹底翻覆,他將迅速從爭奪天下的英雄榜上跌落。
李自成對山西、直隸地區的殘破,以及他倏來倏往的敗退,在北方留下了巨大的政治軍事真空,這就大大便宜了清人。清軍入關後,輕而易舉就掃除了反抗者,並鞏固了對淮河以北地區的統治,隨即西驅李自成,南征南明,成為真正有能力一統天下的逐鹿者。
只在那短短一個月時間裡(從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北京失陷到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兵敗),中國歷史的走向就改變了。這固然是李自成的失敗決定了的,但李自成失敗的最直接原因,是吳三桂降清。
那麼,下一個假設將是,如果吳三桂投降了李自成,李自成能夠抓住這個機遇,將歷史上的「唐宋元明清」一舉變為「唐宋元明順」嗎?我很願意繼續回答這個問題,就看有沒有人問啦,哈哈,意猶未盡,期待~~
有,可能性更高。因為農民軍壓根打不過清軍。
假設你站在月球上來看1640年-1644年的東亞大陸,會有這樣一幅畫面:李自成通過開封、郟縣之戰迅速崛起,佔據陝西後,風捲殘雲,掃蕩整個北中國;而贏得松錦決戰的大清,只在1643年9月才出兵攻佔寧遠周邊的三座城池,它的版圖並沒有太大變化。
也許,你會得出大清成為強弩之末,李自成是新興強權、東亞大陸新主人的結論。但事實是。1644年4月底,農民軍在山海關之戰中慘敗,之後潼關、太原防禦戰亦被清軍大敗,從此一蹶不振。
這給後世留下了太多遺憾與傳說,其中,吳三桂衝冠一怒、引狼入室,大順政權自身腐化墮落被認為是農民軍失敗的原因,但問題是,撇開這些因素不談,農民軍也打不過清軍。
要點▼
● 農民軍步兵不行,其優勢是擅長奔襲的輕騎,往往利用明軍後勤弱點一戰而勝。
● 清軍原已很強的野戰、攻城能力,又獲得紅衣大炮,能步騎炮協同作戰,這點,是農民軍所不具有的。
● 與明軍精銳較量中,清軍升級了裝備與戰法。而農民軍遇到的官軍並非精銳,作戰能力提升有限。
農民軍的實力
李自成麾下的農民軍在碰到清軍之前,基本上只和明朝官軍交戰,其實力亦是在雙方戰鬥中成長起來的。
農民軍起於1627年陝北王二的民變①,當時並沒有成為流寇,而以占城池圖享受為目標,但這樣很容易被官軍聚而殲之。1630年-1632年,農民軍在陝西中部縣、山西遼州作戰就被官軍「共進力擊」而敗。
鑒於此,農民軍遂徹底改變「襲取城池—據守」模式,轉為「襲取要地—劫掠」,並擴大騎兵比例,機動作戰,攻官軍所不備,取官軍所急需,即曹操(羅汝才)所言「縱橫天下」。在這一作戰方針指揮下,農民軍在澠池強渡黃河,1635年正月,又成功襲取鳳陽(中都)。
農民軍這一階段的作戰特點不妨概括為:「高機動性、裹挾、劫掠、協同作戰」。
由於具備「高機動性」,農民軍能在作戰不利的條件下迅速退出戰場,再迂迴、轉移到官軍薄弱的地方,獲取更多物資、人員。而「裹挾」之舉,能讓農民軍壯大己方勢力,起到震懾效果,即便不利,也可以將包袱丟給官軍。官軍作戰途中,經常上報所收回的「良民」,實際就是農民軍丟下的「包袱」。至於「劫掠」,則是增強部隊戰鬥慾望的核心要素,可以吸納更多人加入,並破壞官軍的行軍補給,高效的「劫掠」甚至能起到「兵來如篦,官來如剃②」的效果。
而在農民軍多頭林立的情況下,相擁取暖是常態,這種戰術能使看似脆弱的一支,在短時間集聚很多的作戰人員,沖亂官軍陣型。明季第一良將曹文詔即死於這種戰術。不過這種戰術也有兩種弊端,一是沒法陣地戰,二是遇到協調性很強的統帥時會雪崩,高迎祥當年遇到孫傳庭的那一場大敗,就是吃了這個虧。
▲影視劇中的李自成農民軍。
總兵曹文詔戰死、張全昌被俘之後,朝廷大為震動,意識到單個總兵統領部隊作戰已不合時宜,遂決定組建一定規模的兵團,很快,朝廷建立了兩個大的作戰系統,讓總督、總理各領兵三萬剿寇。這時明朝全國野戰軍也就40萬,而剿寇兵力就佔了12萬。調整起到的效果很明顯,1638年,農民軍在官軍的剿殺下進入低潮。
左衝右突之下,1640年,李自成率軍進入鬧饑荒的河南,一呼百應,攻取河南府,開始了對開封的漫長圍困,在這期間,又殲滅陝甘總督汪喬年部,擊敗督師丁啟睿部。第三次開封圍城戰後,明軍遂一改之前的戰術,集結多軍團一塊兒作戰,1642年5月,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岳偕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等率兵18萬(號稱40萬)會師朱仙鎮。李自成的形勢大為不利:
「十三日辛巳,左總兵及丁楊二督師領大軍援汴,前鋒至朱仙鎮,賊遣三千騎往偵。十五日癸未,左總兵屯營朱仙鎮。總兵率大軍取土宼劉扁子等,連營四十里,號四十萬,賊騎三千俱被擒斬。十六日甲申夜,闖賊踉蹌移營,馳拒左兵。闖賊知偵探賊被殺,懼甚,盡丟營中器物而走。」③
然而,明軍糟糕的後勤保障救了李自成一命,明軍後勤線斷裂之後,李自成趁左良玉移師就食(轉移、退卻)時攻擊,明軍大潰。
這是農民軍的第一次大會戰,經此一役,戰鬥力大為提高,不過若非明軍戰場多頭指揮的弊病,農民軍也不會取得這麼大的勝利。
相比之下,糟糕的後勤供給更讓明軍吃了不少敗仗,1643年的郟縣作戰,孫傳庭部也在移兵就食中被攻擊,導致全軍崩潰。農民軍因此獲得豫西、陝西,來年東進山西、京師,此後再無大戰。
可以說,農民軍經歷1638年的低潮後,往往利用明軍的後勤弱點,擊敗其諸鎮合營的野戰部隊。兩次大會戰中,農民軍在陣戰中步兵節節敗退,說明這一兵種不佔優勢④,其優勢是擅長途奔襲的輕騎⑤。
不過,農民軍遇到的對手,並不是明朝最精銳的野戰軍,其精銳在遼東及沿邊,應對清軍。
清軍的實力
清軍在與李自成交戰前,亦多和明軍作戰,實力如何,不妨以明軍為對象來進行比較。
清軍打仗的策略,脫胎於努爾哈赤時期頻繁的攻寨(小城)作戰與狩獵行動,遇敵以「楯車—弓箭手—重甲步兵」模式攻堅,並輔以強悍的格鬥能力,頻繁的狩獵,亦讓部隊長於奔襲。
這些戰術在與明軍作戰中,屢試不爽。譬如清河攻堅戰中,明軍薊遼精銳邊軍6000餘堅守,只一日,後金軍即破城;在撫順追擊戰、薩爾滸戰役的馬林營盤中,後金軍在楯車掩護下攻入格鬥戰勝明軍;薩爾滸之戰中的明軍杜松部之敗,乃因碰上了後金軍重騎。
可以說,這一時期,明軍在與後金軍的野戰與守城中根本不佔優勢,戰線得以持久穩固,根本原因是其不錯的後勤補充能力。
明軍引入西洋大炮後,防線益固。
清軍看到,遼東的明軍防禦城池時,用紅衣大炮擊毀了其楯車,再以鳥槍射殺沒有掩護的女真步騎兵。1626年初的寧遠之戰,努爾哈赤即因此受重傷。在野戰中,明軍依託車營,以火炮火槍輪番射擊敵軍,或依託城上火力,在城外與敵軍作戰;1627年的寧錦作戰,明軍就是這麼乾的,明廷上下因此相信「奴酋勢衰」。
▲入關前的滿洲騎兵。
然而,清軍亦逐漸研發、引入紅衣大炮,嘗到了新技術帶來的甜頭,1631年正月,紅衣大將軍炮成,《清太宗實錄》說,「先是我國未備火器,造炮自此始⑥」。這一技術轉變迅速體現於同年進行的大凌河之戰:
「大凌河克成厥功者,皆因上創造紅衣大將軍炮故也,自此凡遇行軍,必攜紅衣大將軍炮雲⑦。」
明清雙方的武器差距迅速縮小,而明弱清強的野戰能力卻一直未變⑧,松錦決戰中,洪承疇率九邊精騎加陝西秦兵,合營訓練近半年,然而在作戰中,以格鬥著稱的陝西秦兵格鬥能力遠弱於清軍,幾次接戰均傷亡眾多。至於騎兵突擊能力,明軍更弱,總兵楊國柱即被斬于軍陣。可以說,明軍最精銳的主力兵團在和清軍作戰時處於劣勢。
關鍵的是,清軍的攻城拔寨能力也很強,1643年9月,濟爾哈朗稱:
「二十四日薄暮移軍城北,填平壕塹,以雲梯,挨牌,及紅衣炮急攻之,至二十五日城頹,敵不能支遂奔潰,我軍隨拔其城」。
「周視戰壘,立營柵,是夕,運挨牌雲梯,紅衣炮於城西,自亥刻發炮攻之。十月初一日午刻拔其城」⑨。
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城戰,清軍的步騎炮三兵種協同能力似乎已達到東亞軍隊的最高水平。
對手的實力
清軍與農民軍的實力都是在與對手交戰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而不同對手的實力差異,也影響著二者自身的成長程度。
清軍的對手是明朝傾全國之力打造的關寧禁旅及各邊、各地抽調的精銳,還有合營訓練的大兵團⑩,也正因為這樣,清軍仿照對手,建立了高效的炮兵,而步騎炮協同作戰更是升級了作戰能力。
農民軍的對手是抽調的部分邊軍與就地招募邊練的行軍,稍麻煩一點應對的也只是朝廷臨時合營訓練的兵團。
裝備上,清軍之敵——遼東的明軍既有良馬又有精甲。自袁崇煥開始,明邊軍騎兵大量裝備鐵甲,馬匹也裝備甲胄;火器步兵也裝備綿甲,並且一改車營步兵不著甲的習慣。所以,重甲騎兵在廣渠門之戰中,能讓袁崇煥等人「兩肋如蝟,賴有重甲不透?」,也打響了「鐵騎營」、「關寧鐵騎」?的赫赫名聲。明「火器專家」孫元化在1630年就主張,騎兵部隊中,馬甲、騎甲比人、馬還要重要。
而李自成面對的內地官軍,著甲率卻很有限,如1638年京師戒嚴,西兵入衛,其最精銳的曹變蛟部4000餘騎,穿的竟都是棉衣,沒有著甲。孫傳庭向朝廷請示之後,才獲得京營甲胄。清軍遇到的明朝邊軍,其裝備則多有重甲,當時明軍與清軍作戰:
「死兵在前,銳兵在後。死兵披重甲,雖死而不退,後又接輕甲善射之兵。最後為……精騎,人馬皆重鎧,待我(清軍,筆者注)銃炮擊發,急突而出,尤擅左右突擊」。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遼東各城都有裝備紅衣大炮,李自成似乎在內地作戰,似乎並沒有遇到(《守汴日誌》與《豫變紀略》沒有提及)大炮,農民軍的「炮兵」用到的武器,更像是投石機。
▲山海關之戰。
「我兵之強天下無敵」
在與同一個對手明軍的較量中,農民軍的優勢是高機動性,而這一點,清軍更不在話下,其步騎炮協同能力,更是農民軍所不具有。兩者的差距之大,無疑是明朝內部不同的軍力差異一手造成,投降清軍的洪承疇在山海關戰前說:
我兵之強天下無敵,將帥同心,步伍整肅,流寇可一戰而除,宇內可計日而定矣。況流寇初起時,遇弱則戰,遇強則遁。今得京城 ,財足志驕,已無固志,一旦聞我軍至,必焚其宮殿府庫,遁而西行?。
投降前的洪承疇與清軍、農民軍都交戰過,他的這一番話並不是吹牛。隨之而來的山海關一役,清軍將農民軍「追殺至四十里」,此後農民軍又在太原、潼關防禦戰中被紅衣大炮一觸即潰。
注釋①明史列傳197,流寇傳。
②劫掠作戰完全打破明軍的行間軍事補給制度
③《守汴日誌》
④並非是誘敵深入,而是其步兵作戰能力有限,
⑤輕騎兵迂迴戰術,之後民軍在山海關作戰與潼關作戰都採用過,但都無效。
⑥清太宗實錄,卷八
⑦清太宗實錄,卷十
⑧除了袁崇煥對清作戰接近野戰的水平,孫承宗、楊嗣昌、盧象升都堅持「勿浪戰」。
⑨清世祖實錄,卷二
⑩洪承疇的合營訓練。參照《論洪承疇軍事作戰的理論與實際——以松錦之役為例》
邊事小紀,卷一。
今人所說的關寧鐵騎其實成軍於袁崇煥督師時期,而不是孫承宗時期。
清世祖實錄,卷四
這是我在騰訊文化「彰考局」的文章。在這裡分享一下
打了十八年的天下,坐了十八天的皇帝
這個問題問的就是不對的,在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順,史稱李順,定都西安,年號永昌,三月十九日在攻下北京後就遷都北京。在初入北京時李自成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這樣京城秩序尚好,店鋪營業如常。但從三月二十七日起,農民軍開始拷掠明官,四處抄家,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棱,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城中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並且讓魏藻德、方岳貢、丘瑜、陳演、李遇知等,勛戚冉興讓、張國紀、徐允楨、張世澤等八百人追贓助餉。
李自成在進入北京城以後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將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以及一大家子人都殺死了,並且劉宗敏強佔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並且這個消息走漏讓正往京城趕得吳三桂得知,殺父奪妻之恨,豈能咽下。因此就在半路就宣布反了,並且返回山海關。李自成得知這消息後大怒,就帶集人馬前去討伐吳三桂,吳三桂怕不敵就開關放進了清朝,自此清朝入關,勢不可擋。可憐李自成打了十八年的天下,就坐了十八天的皇帝啊!
針對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歷史評論當中不提倡對於兩個已經成為歷史的人物進行比較,然後根據比較結果來判定誰是誰非,或者說對於既成事實做假設性分析,那往往會形成一些悖論,當然我相信提出這個問題的重點不在於此。
二、李自成與朱元璋畢竟所處歷史環境不一樣,那麼相對於他們接觸的歷史境遇和個人發展也不一樣。簡單在此評說一下朱元璋,明太祖是一代雄主,雖是放牛娃出身,也干過和尚,但是他參軍進入行伍這事情確實他一輩子乾的事情,前期是如魚得水,一帆風順,當他中期遭遇元軍或者陳友諒等勢力時,個人的軍事實力相當雄厚,至少正規軍可以支撐他稱霸一方,同時在多次的戰役中朱元璋都是軍事指揮官和軍機決斷的角色,可以說他的軍事才能和軍事素養相當高。另則太祖既殘忍又隱忍,既狠毒又堅決,既兇殘又仁愛,他的關注點永遠都沒有脫離自己的出身,太祖一朝士族階層和官僚集團相當凄慘,因為太祖要對付的不僅僅是淮西勛貴,而是那些不讓他滿意不讓百姓滿意的士族勢力,所以他用重典治國。可以說朱元璋成事既是個人的偶然也是歷史的必然,但是有時個人的偶然往往成為了個體存在的實際價值。
三、說李自成就應該先看明末的江湖亂局。首先廟堂之上是擁有皇權庇佑的宦官集團不斷打壓文官勢力,而文官勢力內部又出現了極為可怕的黨爭,弄的國家政局糜爛不堪,幾個皇帝都是沒有長全的玩意兒,所以沒有良政實施自然國家就要亂;即使是崇禎這樣的偏執狂上台,也沒有改觀這種狀況,然而將手伸向了社會的基層,崇禎一朝十七年,賦稅就徵收到崇禎五十五年去了,民不聊生自然不言而喻。其次以李自成為代表的貧苦階層從頭到尾的訴求都是吃飽飯,所以他們對朝廷最開始是忍讓和小規模的衝擊,幾次招安下來才覺得不是辦法,決定組建團隊集體哄搶,內部戰事一起生產發展就無從談起,加劇了內鬥的進程。再有,東北戰事從萬曆十五年開始就一直沒有停止過,朝廷花了不少銀子,既不見成效還要不斷增加負擔。最後,面對如此困局,崇禎有心完成復國大業,可是整個團隊已經老僵化了,例如崇禎為了籌集東北戰事的銀子,向官僚集團徵調銀子,可惜等來的是哭窮,就連自己最知根知底的老丈人周仁都玩了一招暗度陳倉裝傻充愣沒有錢,崇禎氣急敗壞之下也是無奈又無奈。所以明末之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流民作亂不生產,集團內部互鬥爭,東北戰事不停歇,大明王朝終將被拖垮。所以應該說明末的亂局中李自成只是其中之一。
四、李自成的個人分析,首先他從來沒有遠大的志向,即使說他有那也是最後被逼無奈之下清晰認識自己之後才萌生的志向。例如李自成攻進河南境內時,他沒有想過用更多的兵力鎮守河南,因為河南是中原大省,糧食生產和軍需物資都需要一個實實在在的基地,他想的卻是填飽肚子,烹了福王就分量,殊不知要進退兩守。再例如,闖王旗號打出去以後,天下流民蜂擁而至,李岩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可是在實施過程中他卻更加關注分糧,也就是說制度化的管理沒有成行,這就是個大問題,人越來越多,力量越來越大,可是需要的糧食也越來越多,之前不建立根據地,現在來彌補就杯水車薪,沒辦法之下就縱容流民作亂。其次李自成學習能力極差,幾次三番被盧象升、孫傳庭、洪承疇打敗,他沒有學會以戰養戰的思想,他僅僅是想通過人多的優勢來對陣正規軍,失敗的次數很多,他卻沒有完全培養自己的軍事才能。用兩個例子說明,一個是洪承疇圍獵滁州,高迎祥被抓捕,直送北京,得以僥倖逃脫的李自成主張派人一路上劫持囚車,李岩多番提醒這是莽夫的做法,他才作罷重建勢力。另一個是李自成與吳三桂對陣在一片石的時候,李自成的愚蠢再一次讓農民革命失敗,他企圖以人數佔優的劉敏隊伍去正面廝殺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他更沒有想到吳三桂的背後還有精銳的八旗鐵騎,所以一天之內李自成就敗了。再有就是李自成的容人之能極低,同時抗打擊能力也不強。說他的容人之能低下就是說他既看不得別人比他好,他與張獻忠鬧掰了;在佔領北京之後他聽不進任何不同的意見,而戰敗之後李岩再一次痛陳一系列問題,只是希望他能振作起來,可他卻認為李岩要逃,轉機就將其殺害;在與吳三桂結盟失敗之後他將吳的家人全部看管起來,戰敗後卻將幾十口人全部殺死。說他抗打擊能力不強則是表現在數次失敗後,尤其是滁州之敗,他一度想投靠張獻忠在西部發展,有礙於闖王的名號,表現得十分沮喪。
五、所以,對於李自成可以這樣評價:他志向不遠大,但是被才名所累,不得已決定一條道走到黑,但是又沒有充分的準備,自己的能力才智和氣度在沒有充分培養的情況下遭受外界的劇變,所以失敗是註定的。甚至有時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李自成只適合做「闖將」。
李自成失敗就失敗在劉宗敏等一干人手上,同甘共苦,太難了。出身問題決定了,他們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共享榮華。
農民起義勝利了百姓也沒好潔果。起義勝利後當權者又成了壓迫人民百姓的新貴族。只有公民民選才能有出路。就是選錯了領導人。下回再選一個好的。起義軍一旦勝利當權者為了自身權利,還會壓迫百姓。更會為了權利打壓民意。為了手中權利打殺對手。為了錢剝削百姓。
在李自成攻打北京時,京城-帶已流行-種瘟疫,使人畜皆易生病轉弱,相信此疫症源自家畜轉形的病毒,但滿州的人畜皆來自關外,未有在其軍中爆發此疫症的紀錄,故在此持殊情況下,已被病毒感染的李闖王兵馬,絕對不是處於健康狀態的清軍的敵手,他們還最終可入主中原。
如果李自成當上了皇帝,還是和明朝同樣的處境,內憂外患,南有南明,北有蠻夷,二者絕不會輕易罷手;如果李自成當了皇帝,就看他怎麼看待時局,是和南明結盟共同抗擊蠻夷,還是和蠻夷結盟共同擊潰南明,總之,他是絕對不可能同時與二者為敵,自找死路,可是第一種可能較小,他起義的原因就是因為要滅亡腐敗的明朝,又怎會聯合南明呢,這樣到最後江山很可能還是會具有明朝正統的南明政權來接替,第二種的可能性大一點,就是聯合蠻夷擊潰南明政權,但同時也就讓清軍入關了,最後的江山控制在清軍手裡的可能還是很大,因為大西是農民政權,他們在後期軍紀散亂,被物質所迷惑,是為驕兵必敗。所以說如果李自成當了皇帝,他將面臨兩難的選擇,如果不讓清軍入關,只能選擇和南明結盟,最後的江山很可能還是我們漢人的,只不過是大西還是明朝就不好說了
李自成一個起義軍的首領,根本就沒有政治頭腦的人,這些一起跟李自成的人只是當時社會階段以謀溫飽,根本就沒有什麼經驗去坐有江山,國家機器怎麼個運轉,打打殺殺憑著當時起鬨起義的人多,還能堅持一個時間段,其實這些起義部隊沒有多少敵系隊伍,都是東拼西湊的雜牌軍,如果李自成利用這部隊打勝了坐天下,大家想想能成嗎?根據當時的歷史情況,李自成起義部隊文化素質低下,政治組織散亂,吃飽就睡覺淫亂,沒有嚴明紀律,一個爆發戶現象在李自成的組織里普遍的存在,就像楚漢劉幫佔領徐州時,六十萬的雜牌軍被項羽的三萬軍打敗,李自成起義部隊就是這種現象,所以李自成如果坐江山,中國將會岀現一片混亂,諸侯割據,自立為王的格局肯定會出現,四海群雄爭霸是不可避免的,你看,北有皇太極八旗子弟兵,明朝的主力部隊還存在,吳三桂鐵騎雄風駭世,能人在神州大地躍躍欲試,憑李自成的智謀遠不極其各路英雄,只是盛勢打勝戰而巳,馬背打天下李自成可以,馬下治天下李自成就不行了,從進京幾天的時間就可以看出來了。所以李自坐天下的話,這個國家將是一個極度腐敗的國家,四分五裂,窮凶極惡的國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