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學生聽課感覺能聽懂,一做題就蒙圈了?


聽課時所掌握的知識能否融會貫通。能否熟練運用到做題上去?看到、聽到、知道和動手是兩碼事。所以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情況。這是大家知道的一種常識。

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

因為普通學生的聽課思維與做題思維不是同一回事。

聽課是知識面方面的梳理。寫題是知識的運用的實際操作。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思維構建模式,而這個是一般學生沒有靈活掌握的。

答案的組織,有自己的固定套路。因為考試是按點得分的。答題思維所需要的一些「答題點」不能夠寫上的話。是不能夠得滿分的。

我以自己一篇文章中內容,對於答題思維作些詮釋:

有一種思維叫答題思維

十多年的學習與努力,你對付的不是你自己,也不是老師,也不是知識障礙,而是「出題人」。

從出題人身上,我們是想看到一種一種思維,就是「答題思維」。出題人答題的思維軌跡是什麼?他的思維有沒有固定的模式?

為了能夠在高考中答案盡量「靠近」標準答案,我們選擇角度或者切入點時,一定要力求與出題人的思路一致。

「答題思維」也許是很應試化的一種提法。而答題思維是每一個優秀高考人所必備的。

培養優秀的「答題思維」的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多做、多研究高考真題,從中找出一定的確規律性,並加以利用。

學霸們會有這麼一種感覺:最近五到十年全國各地的高考真題看完了,研究透了,你就有可能成為高考的專家。

知己知彼:研究出題人 

知己知彼,了解閱卷人需要什麼,出題人需要什麼?他只需要試題的答案。那麼,你就該研究答案。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研究透了試卷與試卷答案的規律,也就不怕考試了。

研究答案的謀劃:他需要什麼樣的元素?他喜歡什麼樣的元素?他的思考特點有哪些?他的思考角度有哪些?他的思考規律有哪些?其中,有哪些角度、思路、規律是我所不具備的?

研究答案內容的分布布規律,從答案中看大題得分點的位置。你注意到答案的組成細節與組合規律了嗎?你看到題目中的設分點與答案中的得分點了嗎?它們是如何存在的?有何規律性分布?

從知識點、思路、步驟,每一步都要仔細對待,總結出題目的類型、解題技巧,與以前自己所總結的基本方法相對照,進一步形成完全適應高考的屬於自己更屬於高考的每類題型的答題模式。

研究透一道題比生搬硬套做十道題要好得多

「研究型」學習本身也是一種態度。

對於每一類題型,你都需要研究幾張卷子,之所以稱之為「研究」,是因為你不僅要看題做題,更應該引發開來去想,想想這道題考的是哪個知識點,而它又涉及到哪些其它的知識,然後開始翻閱課本或筆記,把它徹底搞懂。

找來每道題的解答過程,反覆研究,將其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就是吸納、萃取、創造。

從答案中找規律的好處是:研究透一道題比生搬硬套做十道題要好得多。

譬如對數學,你能夠把近幾年曆屆高考數學題目反覆演練,並發現其中的考查點,歸納其共同之處,就有可能推出今年高考會考查哪些知識點,某類試題可能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

這樣一來,就可以很快找到高考的感覺。

最後的時間裡不能搞戰術,只需做最接近高考的甚至是歷年高考的原題,注意總結高考的答題技巧,形成對各類題目的完整的答題模式,也就是系統總結各類典型題例的思考角度、切入方法、規範性答題技巧,從中找到各科考查能力、考查知識點、解題方法與規律。


這個問題問得好!大多孩子都存在這個情況。原因其實也就兩個:一是自己讀題的能力差,不能夠把題設所給的條件完全聯繫或提煉出來,影響思維的展開;二是基礎概念和定義掌握的不夠深入和全面,很難領會文字的內涵,感覺無從下手。在聽課時,老師會引導、提示學生層層深入自然就沒有了前面的障礙,稍加分析就聽懂了。要改變這種狀況,可以從兩個方面注意:一是精讀概念,形成深度認知,成為自身知識結構的一部分;二是學會獨立學習,扔掉任何依賴和輔助,強調專心無旁念,慢慢的就能夠清晰明了了;三是可以嘗試著給他人講解,養成全面分析的習慣。總之,學會信息儲備、信息搜集和加工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很正常,尤其物理和數學這兩科。截至今年,離我帶的第一批學生,已過去整整9年。我說說我的見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 聽不聽得懂?這不是個問題

課程剛結束,手機微信響起:「周老師,我們家**課上狀態如何?能聽得懂嗎?」

被問的次數多了,一時半會兒我居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因為,這絕對是個系統問題。於是,我們後來形成了一種機制,每次課程結束後都對家長和孩子們關心的問題進行系統整理和集中反饋。這樣既讓家長和孩子心中有數,也讓我節約了很多時間。

聽不聽得懂,這根本不是一個問題,一對一或者小班培優課堂上,孩子不可能睡大覺或者走神,我們也不容許孩子不認真聽,只要排除這兩點,孩子就肯定能聽懂,這不是個難事兒。

2. 考試和開車一樣

大家都學過開車,師傅帶你從機場去火車南站,直接開著走,堵車或者紅燈就停,變道注意打燈…… 每個單項都很簡單,沒有誰不會。

但考試做題是這樣的:你自己開車,依然從機場去火車南站,走到神仙樹發現前方施工,需要繞行,老司機刷刷的繞個道就過去了,新手說不定還得開個導航弄半天。你倆都會開車,結果你遲到了不得分,老司機滿分。於是你默默抱怨了一句:「我怎麼就這麼倒霉呢?」

現在的考試,各種Mr.牛頓、Mr.阿基米德、Mr.洛倫茲,知識都是幾百年前的,知識是難不倒我們現代人的,但是我們的考試是選拔性的,考人的是兩個方面:(1)知識是否深入理解?(2)應用是否非常熟練?

變道為什麼要打燈3秒?轉彎為什麼要減速?離合為什麼不能猛抬?這個叫理解。老司機為什麼不需要開導航?這個叫熟練。

3. 方法很重要,但並不是我告訴你你就會了

同學經常會說,解題我是沒明白方法,看到題目找不到思路,老師,你能不能給我總結下有哪些物理解題方法?

百度一下,一大堆解題方法「專家」就出來了,哪裡還用得著我來講「方法」?

「臨界值法、比例法解題、轉換法、假設法、模型法、排除法、圖像法、隔離法、整體法……」

看到這些方法,是不是都聽過?熟悉又陌生?如果有個老師在課堂上直接挨個這樣講,某某同學內心深處其實、可能、肯定是想打他的。

方法不是沒用,而是方法永遠是在實戰中得出來的,如果遇到題目你就去硬套方法,那你的虧就夠吃的了。這便是為什麼在中國有了馬克思主義,還得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原因。

那如何才能把解題方法自身化呢?沒有疑問,理解+熟練,拿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來說就是:理解是熟練的基礎,熟練是理解的加深。

就我的講課風格,除了講知識講方法外,我更願意拿著典型題目,或者學生不會的習題,引導孩子如何根據題目問題導向,如何分解思路,如何否定思路,如何選擇思路,如何清晰準確計算,如何總結歸納,這些東西才是我們每個同學在解決每個題目中真真正正需要面對的問題。

另一方面,量變才能質變,只有在實實在在的題目中理解知識才能更加深入,只有在一次次回顧和重複練習那些典型題目中才能讓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熟練。

對知識懂了,不一定會解題,會解題了也不一定能得高分(考試是限時的)。這裡邊藏著兩個關鍵的步驟:深入理解+非常熟練。

4. 學習為什麼是痛苦的?

然而,深入理解+非常熟練,說著簡單,這其實也是個兩個很大的難題,學習中的「痛苦」其實就是來源於這兩個方面。人性都是懶惰的,都會本能的去避開痛苦。

「這個題目,我用我的方法解出來了,為什麼還要去想其他的思路?」「這個題型我都會了,為什麼還要去重複或者練習相似的題目?」這是懶惰思維,也是僥倖思維,這就是考試時間不夠,考試得不了高分的原因!

學生不僅需要懂知識和用方法,還需要多角度深入理解所學知識,還需要對所學所用知識非常熟練,因為,這是我們考試需要的!!!

因為,這兩方面,將來會演變成為你的工作能力(孩子不明白,但家長肯定是清楚的),從而,決定你的社會層次。

我是周庭,物理老師一枚,我把我的初高中原創講義公開出來,希望能夠更多孩子更高效的幫助。覺得回答有用,記得點贊和分享給大家


聽課是聽老師講,是跟著老師的教學思維過程走,當然能聽懂老師所講的課,把學生講懂這是老師必備的基本功,是老師能力的體現。那麼為什麼能聽懂課,而下去就蒙了呢?關鍵是沒有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已的能力。簡單說來,就是讀書不動腦筋。因此就無法解決實際問題,所以腦袋裡就是一片空白。那麼怎麼辦呢?

就是下課後,必須對老師本堂課如講了哪些概念,你對這概念理解必須深刻。概念應注意那幾點,概念存在的條件是什麼,假如條件變化,又對這個概念的存在的有什麼影響等等,既要挖掘內涵,又要拓展外延,只有通過深入探討,才能將概念深刻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應用,能應用大腦就不矇了。又如老師課堂上講的典型習題,首先看這道題,是怎樣解答的?假如變換已知條件,這題又如何解答。這題除了可以這樣方法解,還有哪些方法解。對題目深入研究,把例題真正理解,只要理解了應用就沒有問題了,然後就這樣多加以練習,思考、分析,問題就自然解決了,頭腦自然就不蒙了。


典型的題型不熟造成的。

學習的四個過程:

1 知道了嗎。通過課堂學習,老師在教,學生在學,對知識有了初步的印象。這個過程相於複印機在工作,僅僅把知識複印頭腦里,想變成活的能解決問題的工具,還需要進一步加工。

2 記下來了嗎。在知識在課本上,並沒有存在於腦子裡,離開課本,腦子就空,印象不深刻。考試,或平時做題離開課本就發矇,這樣的知識只是膚淺的,表面知識。記在腦子裡是變成自有知識的是解決問題的基礎。不重視記憶(背),腦袋空空,何談應用?

3 理解了嗎。這是對知識的再加工,通過思考,變為自身的理解。把握知識的完整性,準確性,力爭做到理解無偏差。

4 會解決問題了嗎。主觀的認為對知識的無偏差並沒有得到檢驗,只有通對知識的應用(做題),校正認識的誤區,才能說初步掌握了知識。真正的掌握知識的檢驗標準應該是,能解決多種多樣的實際問題,即多做題,各種題型都做的對。這樣才能說知識掌握牢固了。

六個大字要記牢:

原理清,題型熟。


大部分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把一道題目如何計算從頭到尾很細緻地講了一遍,大部分學生當然都能聽得懂。問題在於老師並沒有注重從思路上給予引導,所以學生聽明白,做另外一道題目時就又不知道如何答題了。


因為課堂上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的,這類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舉一反三能力和理解能力。

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主要採取的是循循漸進式、引誘式講題,所以相對而言,學生在聽課的時候總像有根繩在牽著,思路也是完全跟著老師的思路。加上老師有時候講的比較快,自己沒有時間去慢慢、細細思考,所以「離開了老師」,很多學生都覺得束手無策了,不知道從哪開始、不知道步步怎麼走。

所以這類學生就是典型的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老師講的都是例題,一種類型的題可能只會講解一兩題,但是學生下課後再遇到這樣的題可能就不會按照老師的套路去走了。

另外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因為老師就在課堂上陪你45分鐘,下課後一旦沒有老師的引導和輔助,自己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會自主地去思考去捋順思路。

還有就是理解能力,有時候在課堂上的聽懂了,並不一定代表著學生就真的理解了,換言之,就是給他個同樣的例題,他可能就不會解了,所以還是缺乏理解能力,並沒有在課堂上真正理解老師的例題。

總之,對於老師的講課要抓住關鍵點,45分鐘不一定目不轉睛的全身心投入,這樣不一定達到最大聽課效果,最主要的還是學會汲取關鍵點,找到這道題的導火索,後邊的按照公式和慣例解題就行。

所以學不在量在質,習不在解在心。願天下學子皆成棟樑!


我認為,這種現象最主要的還是基礎知識不牢固所致,因為每一道題有可能都涉及到以往學過的知識。「蒙圈子」這一問的解決,唯有講課的老師能夠通過畫圖畫線的直觀教學方法使之學生真真正正知道解題的來龍去脈。例如,講分數,如果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什麼叫分數,你就是讓他機械記憶把定義背下來了也沒有用。如果他通過你的直觀教學方法深知原來分數是這樣的啊。他自己就會記住了分數的定義。要想達到觸類旁通,必須舉一反三。多做類似的應用題。

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蒙圈子。時間關係,說得不算透徹。


謝謝邀請!

這可能涉及到每個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在課堂上,老師的講解是比較詳細並且大多是有舉例子講解的,所以學生們在課堂聽了之後感覺都是懂的。但是有部分學生的理解吸收知識的能力不強,無法做到舉一反三,所以一做題就會蒙圈了。


推薦閱讀:

天塹變通途,解讀助力職場官運的另類玩法
未來線上教育何去何從
現在敬業的老師真的越來越少了嗎?
教師資格考試萬能教學設計模板,分數手到擒來!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