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為什麼這麼蕭條?
我有十多年紡織行業從業經驗,在從業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今年情況比較特殊,旺季很短,一晃而過,紗線生產商庫存加大,採購商採購熱情也不大。也不知道6月怎麼樣了。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1、行情的特殊情況。今年旺季很短,這是最大的原因。純棉紗、純滌紗最近一個月都是下降的趨勢。
2、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消極預期。特朗普被人調侃為「特不靠譜」,從他上任以來就展開對中國的圍剿,6月情況未明,長期的預期也加劇了旺季後的黯淡。
不過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打起氣來,勇敢迎接挑戰。
圖片來源於:中國紗線網《一周要聞》
歡迎關注我,紡織行情是中國紗線網旗下唯一頭條號,發布最新紡織行業的政策、形勢分析、行情分析、技術探討等文章。
這些年來,紡織業面臨不少的問題,外有東南亞紡織業崛起的衝擊,尤其是越南和孟加拉紡織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陰影,內有轉型升級和環保政策下的雙重壓力,原材料成本攀高,人工費上漲等問題困擾。
但總的來說,從整體上來看其本質還是集中在中國製造業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問題上,畢竟在改革開放數十年以低成本低價格的產品優勢佔去市場生存空間的粗放型發展,我國紡織業已然達到了發展的瓶頸,競爭同質化現象嚴重,產品附加值低下,利潤被壓榨等等,內力和外力因素下,都逼迫著紡織業脫胎換骨。
這些年,確實有不少紡織企業倒閉、破產,即便是中國500強民營紡織企業都有倒閉的,更是傳出一周之內,山東兩家500強紡織企業破產倒閉的消息,但個別現象並不能代表紡織業整體,畢竟決定一家企業的生產,除開市場、政策外,還在於企業自身因素,譬如企業管理理念缺失,經營管理不善,資金鏈斷裂,盲目擴張等等問題,不能以篇概全。
----------------------------------------------------------------------------------------------
目前來講,紡織行業形勢嚴峻,問題突出,融資難、招工難、惡性競爭、市場紊亂、企業負擔重、盈利水平低下等問題屢見不鮮,紡織行業面臨嚴峻考驗,市場洗牌加速,產能過剩紡織行業轉型升級下,陣痛明顯。
1. 環保政策常態化,行業洗牌加速
自2017年環保政策全面爆發,2018年各類環保政策法規密集落地,2019年環保高壓持續,各類環保政策規則相繼實施,新一輪中央環保督查全面啟動,環保常態化成為必然趨勢。
2019年1月1日,我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實施。
同日,號稱為「史上最嚴」,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諸多「令人乍舌」的嚴格規定的《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也開始施行。
環保政策持續發力,剛邁入2019年,汕頭183家沿江印染企業已全部關閉停產,印染市場衝擊較大,印染成本材料價格應聲上漲,譬如分散黑ECT300%價格緊急上調42元/kg,漲幅2000元/噸,其他常規品種染料也隨之上漲。
需要指出的是,環保政策壓力下,「散亂污」企業的淘汰顯著,凈化了市場行業,助力行業有序的發展,促進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助於紡織行業的脫胎換骨,但陣痛不可避免。
2. 國際原油市場動蕩,PTA水漲船高
國際環境錯綜複雜,中東局勢,風雲變化,美國撤軍,巴以衝突等問題,以及歐佩克組織,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幾大原油出口國協議減產歧義不斷等問題上,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但近期反彈明顯,2019年1月1日後,國際油價更是迎來七連漲,PTA行情也是水漲船高,現其內盤市場報價上漲至6420-6500元/噸左右,成交商談則走高至6270-6350元/噸附近。
雖然原油的價格並不能完全決定PTA行情,但兩者存在一定的聯動性。
3. 中美貿易摩擦休戰,未來趨勢不明
2018年12月中美兩國宣布達成共識,停止相互加征新的關稅,但不排除美方仍會加征新的關稅的可能性,畢竟特朗普政府完全有可能重演他們已經一再表現的「棄約精神」。
其次則是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下造成的紡織原材料的供應問題。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國,同時也是中國進口棉花最多的國家。
一直以來,我國棉花市場都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需要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滿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國共進口棉花115.3萬噸,其中美棉進口量就有50.63萬噸,為進口總量的44%。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我國棉花總供給量(含期末庫存)1245.4萬噸,總需求量711.5萬噸,棉花進口量115.3萬噸,而美棉進口數量僅占我國需求量的7.1%,佔總供給量的4.1%。
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8年度累計簽約進口了150萬包美國棉花,這依然表明美國在中國棉花進口市場中佔有重要地位。
不過,中美貿易戰陰影已然存在,對於一些嚴重依賴進口棉花的紡織企業來說,防患於未然,選擇多方渠道供應也成為必然趨勢。
4. 東南亞紡織行業崛起,產業轉移
近些年,東南亞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紡織服裝業風頭最勁,得益於不斷完善的產業鏈,以及薪資水平僅為我國一半的勞動力成本優勢,越南紡織出口企業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歐美客商的青睞,部分來自歐美市場的訂單轉向東南亞。
憑藉著國內成熟的紡織技術,依託東南亞勞動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以及東南亞特惠關稅待遇,譬如孟加拉的紡織品銷往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等市場可享受零關稅待遇,其中還包括中國在內。正是如此,在產能過剩和國內環保政策的壓力,部分紡織企業紛紛轉戰東南亞一帶。
但於此同時,東南亞國家當地工人文化低、紀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員工技術培訓成本高,工資薪資漲幅過快,政府營商環境不佳,行業開放水平還有待提高等問題不少,且對紡織企業來說,東南亞轉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負擔,同樣的還有東南亞局勢安全問題。
------------------------------------------------------------------------------
有的朋友認為,紡織市場整體不景氣,市場嚴重萎縮,除開成本的上漲外,還在於訂單的大幅下降,賺不到錢了,本該是旺季卻成了淡季,停工,放假成了常態。
不少人都說紡織業已進入了凜冬時期,但我認為並不是行業進入了凜冬,而是紡織行業加速洗牌,開始了新的一輪淘汰賽,我們正面臨著一場關於生死的考試。
紡織業,我個人認為是從來沒有凜冬的,紡織業絕對的萬年常青行業,畢竟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四樣,如果連這四樣不再吃香,那我就無法想像社會將會是怎樣的頹廢光景了。
而且從國家統計數據中心得到的數據來看紡織業整體發展穩定,其國民經濟的支柱地位從未動搖,截止2018年12月份,我國紡織業2018年1~11月份營業收入27363.8億元,同比增長1.9%,利潤總額1164.1億元,同比增長4.9%。而據海關數據,2018年10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32.56億美元,同比增長7.26%。
其實,無論是環保政策,還是行業內外的嚴峻形勢,對於我們來說,都只有一個突破點,也就是紡織產能過剩下的行業轉型升級的問題上。
不單單紡織業存在這個問題,國內實體製造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
我有多年的行業經驗,讓我來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大家都說今年紡織生意不太好,其實這是一個全世界範圍內的情況所造成的。從18年開始特朗普揮動關稅的大棒,打亂全世界的貿易平衡,今年全世界貿易戰是導致訂單下滑的重要原因。
每年市場的需求量都是相對平均的,一旦發生很大幅度的變化,有可能就是再透支以後的市場,對於美國來說,這種情況他們可以利用前期所採購的量來消化自己的庫存而對於我們來說訂單就減少很多了。
二、近期PTA一波上漲,催生下游老闆補貨狂潮,但其實從18年9月份到現在PTA大趨勢是不斷下跌的。
這次的下跌級別至少是月線的級別,也有季向級別的導向。
說到抄底,近期下游市場補了很多貨,但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前段時間堆積的剛需,和18年的漲幅還是有區別的,現在國內的需求還是在的,所以長期性的一個看漲還是要謹慎些。波動率越高,風險越大。
歡迎關注我,老王漫談是中國紗線網推出的爆款欄目,發布最新的紡織趣文,用多年的經驗讓你發現不一樣的紡織,每天都有不一樣的驚喜等你~
從宏觀數據來分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7.2%、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0%的情況下,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消費卻同比下降1.1%。這是1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終端衣服賣不出去,就造成了產能過剩的情況了。供大於求,庫存越多,行情越蕭條。宏觀經濟數據並不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它對紡織行業的反應就非常準確。我們通過製造業數據其實就可以看到我們紡織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
從國際情勢來看,中美貿易戰的確造成了不少的影響。據《環球奢侈品報告》報道,早在2009年,就已經有60%的國際奢侈品品牌在中國進行代工生產。有的在中國生產成品,有的在中國完成大部分工序,運至品牌國完成最後工序。像百純羊絨這樣的代工廠,在東莞、深圳、杭州、溫州、青島等地還有很多。紡織行業代加工減少,也是一個原因。
從政策來看,環保壓力越來越大,停產淘汰接連不斷。近日,應急管理部近期開展了第二輪全國化工企業明查暗訪。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伴隨著環保整治和供給側改革的推進,紡織產業經歷了一場「騰籠換鳥」的產業轉型。江浙地區大量噴水織機被淘汰,僅秀洲和吳江兩個地區,2017年便淘汰噴水織機總數超過73000餘台,而在2018年及2019年,每年還將淘汰超過30000台織機。
在2012年,紡織產業也面臨過行情轉冷需求萎縮的困境,不過最終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慢慢迎來了復甦和繁盛,而這一次的紡織寒冬,紡織人需要堅持多久呢?
關注紡織青鳥,了解更多關於紡織行業的資訊~謝謝。
紡織行業是否蕭條,還沒發準確的說。
有部分原因是過年的時間問題,去年1月27日就過年了,今年則是2月15日,前後差了19天。去年這個時候工人早已過完年回來正常上班了,今天還會有很多人沒回來,或則回來了還在各個工廠之間觀望。工人沒回來工廠的生產就受影響,紡織行業的生產環節很多,有一個環節不能正常後續都會收到影響。
還有面料生產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月份前後往往都是女裝類面料生產的旺季,上市時間往往四五月份。時間很緊迫,往年一月份過年,訂單來不及做,年後會有部分剩餘。剩餘做完有一些銷量好的翻單又接著過來,所以顯得很忙。而今年過年時間較晚,年前已經消化絕大部分,年後正常生產已經三月份了離上市時間較近,沒法及時完成交期,訂單量相對較少。
也來試試回答。其實,現在的世界慢慢地在走向物聯網,信息的快速反應,生產效率的提升,讓產品的備貨量減少,市場的多元化也讓決策推延。行業的訂單系統在發生著改變,如果一旦技術可行,成本夠低,個人定製將是未來服裝的終極。所以訂單量肯定是越來越少,是一種趨勢。快時尚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已經開始被很多國家認識到,人類需要在貪婪消費和失去環境之間找到平衡點。蕭條未必是壞事,優勝劣汰的時候,坦然接受,如果在紡織行業里,你沒有足夠優秀!
原來的紡織廠大都倒閉了,給人的感覺就是紡織行業不行了。
別說紡織業蕭條了,環保查的所有行業都大蕭條,現在老百姓和小老闆都不敢亂消費,金字塔的底端不消費,看到金字塔的頂端也就不遠了。中石油會降價,工業用電費也會降,原材料也會降,汽車會降,奢侈品會降,房價會跌,實體店關了,網店銷量降,失業率提高,閑雜人多了,國家會打黑除惡報社會穩定。
我是搞紡紗的。這個行業發展不是到了夕陽而是永遠朝陽。就普遍性而言它的生存根本在原料電,和棉花及各類纖維,運力,但在些都被國企所空有定價權,而作為勞動密集性企業工資高,而量大稅高,導致在國際市場上變冰出口為進口,而下游紡織,布廠,制衣廠,印染廠,大多為民企,環保及各種投入遠遠大與利潤,所以目前難易生存。如果從電力,燃料,出口退稅等方面加大措施,一部企業還可以活著。
首先我覺得紡織行業入門要求較底,稍有一點資金即可辦個小作坊,看看江浙的紡織小作坊遍地都是,而小作坊只能二十四小時運轉以底價格競爭市場,基本沒有產品開發能力,只能盲目跟風,這就導制整個市場產品基本都一樣,造成供大於求,而有能力的大公司每年花重金開發新品種也只能是給他人做嫁衣,,這樣開發熱情就會降溫,年復一年惡性循環,要改變本人覺得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工廠要正常用工,良性競爭,才能好轉。順便說一句再多的訂單也架不住咱中國人24小時連軸加班的。
推薦閱讀:
※在奧數不被官方提倡的今天,你會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學奧數嗎?
※難過的時候你是怎麼安慰自己的?
※不喜歡旅遊的人,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有人特別喜歡吹牛逼,整天裝逼,不累嗎,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