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關心父母呢?


關心父母就是從小事上對父母多一些關注與理解,能夠認真的傾聽他們的講話,時刻關注他們身體的變化,多帶父母出去參加一些聚會,緩解因為長期居家與社會造成的脫節與空擋,帶他們出去旅遊,不一定非得去很遠的地方,或者很名勝的地方,可以是居住城市的花園公園或者超市,主要是能夠陪他們散散心,多做做戶外活動,過年過節的時候,主動帶父母出去吃飯,也給他們一些儀式感。在父母身體有病痛的時候,多去醫院陪伴或者照顧,消除他們的恐懼與孤獨感。主動幫父母購置衣物,父母年紀大了,愈發節省,不捨得買,兒女幫他們添置一些衣物,他們會非常高興的。


和父母好好說話,就是一種關心,很簡單卻也很難做到。

出門在外,上學也罷,工作也好,總是需要經常和父母聯繫。而多數情況下,每次跟父母打電話,總要爭吵幾句,掛了電話又開始自責、內疚...

首先,從父母的角度來說,他們的年齡越來越大,心理反而越來越簡單,而且上一代人,普遍比較認死理,是非感比較強,所以,跟他們爭論是很難勝出的,順著他們是最好的應對辦法。

第二,你可能會說,你就是做不到順著父母,所以才會有爭吵。那不妨試試把他們當做「別人」,這是龍應台對待自己孩子的一種調節態度,一般來說,孩子在父母面前抽煙,父母一定是要制止的,但是龍應台認為,孩子既然已經成年,那就有自己的權利那麼做。假如她不能制止她的朋友或者陌生人抽煙,那她又憑什麼就可以制止自己已成年的孩子抽煙呢?雖然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別人」很難,但她也不得不這麼做。同樣的,如果你不能順著父母,多數是因為你把他們當作是自己家人,如果是當作「別人」,其實也沒有那麼多可計較的,爭吵反而會減少。中國家庭的多數問題,就是成員之間的關係過於緊密了。

第三,即使你沒有和父母好好說話,也沒必要過於自責和愧疚,因為這樣傷害的是你的自我認知和心理成長,這在接下來和父母的溝通中沒有任何積極作用。所以,要小心提防自責、不滿這種負面情緒的蔓延。


平時有空時,打個電話,發個簡訊,盡量在節假日帶著孩子趕回家。即便是在一起吃頓飯,聊聊天,老人也是很欣慰的。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想著自己的父母和對方的父母,在買東西(無論是吃的還是穿的用的)時,多考慮有沒有父母(和對方的父母)所需要求的,盡自己最大努力去考慮他們的需要,盡自己最大努力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他們所說的話,即便有些話語我們可能不太喜歡,但不要表現在臉上,多和他們溝通。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兒女能時常想起他們,並能關心他們,雖然他們口上總是很理解我們的忙碌。


我們要常懷一個感恩父母的心

每天給以我們父母一個親切的問候

每年帶我們的父母去醫院檢查身體狀況

有空多陪陪他們聊聊天

平時多了解我們父母的興趣愛好

每個星期都要買點好吃的給他們

每年最好陪父母去旅遊一次

給父母多添置一些生活用品


推薦閱讀:

孩子長高的秘訣居然這麼普通!
比喪偶式育兒更過分的是——詐屍式育兒
父母老去,工作纏身,這家公司能否解決你帶娃的後顧之憂?
24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學習大量辭彙的寶貴時期到了
寶寶一天要喝多少牛奶?注意這3方面,你也是金牌好媽媽!

TAG:教育 | 育兒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