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中醫藥知識進校園?


中醫藥知識進校園,對中醫藥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利益,具體如下:

1)傳承與發展,中醫藥文化具有豐富的辯證哲學內涵和人文關懷。「天人合一,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醫藥知識進校園,從青少年開始把它繼承好,再不斷地發展與創新,才能讓中醫藥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2)自用與分享,好的東西只有自己用得好了,分享他人才有說服力。中醫藥具有悠久的歷史,在我們歷史進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發展,但是到了近代,卻有停滯不前或倒退的現象。目前,國家在推動中藥出國門,但唯有全民的普及與推廣,形成全社會「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局面,才能得到全世界人民的認可,中醫藥知識進校園,從孩子抓起,就是為了更好的推廣與普及。

3)科學與現代化,科技與現代化是中醫藥未來發展的根本,中醫藥是古代科學的瑰寶。但是在當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中醫藥靠經驗的學科以遠不能適應時代的疾病譜,唯有利用科學技術不斷地創新與發展,走現代化的道路。教育是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武器,唯有與教育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展中醫藥科學,實現現代化。

4)人才與國家戰略,目前我國中醫藥知識教育出現了斷層,只有在中專或大學才能得到比較系統的教育,這對於國家中醫藥戰略來說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對人才培養後繼不足。所以,唯有改變思維,發展中醫藥持續性教育,才能符合國家戰略需求。

綜上所述,中醫藥知識進入校園,是國家戰略的有力舉措,是發展中醫藥文化的重大機遇。

如果您有更好的見解,歡迎您關注或者留言,我是認知相對論,讓我們一起相對論!


謝邀!我認為是好事。中醫知識進校園可讓這些孩子們從耳濡目染中感受到祖國傳統醫學針灸、拔罐等療法的神奇,從而開闊視野和增加興趣,説不定還可有助於一些沉溺於虛幻的遊戲和動漫世界中的孩子走出來呢!

我這麼說肯定會有人噴,因為在一些非專業的網站上確實有小數非醫學專業人士為了博眼球和點擊率,以百度來的一些黑中醫的言論複製粘貼來達到目的,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現象。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估計這些人大多是50歲以下的人,沒親身經歷過上世紀一根針,一把草的年代,但別瞧不起傳統醫藥。也可以這麼跟你說吧,如果是農村出生的,在那個年代如果沒有這一根針、一把葯,興許就沒有現在的你。

我這樣說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說做為一個中國人不要歧視和抹黑自已國家的傳統醫學和文化,有本事和精力就多用在科學研究或傳承和弘揚傳統醫學和傳統文化上;要不然也可以像醫學泰斗樊代明院士那樣去為現代新醫學而探索呀。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多做少說,並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才能振興中華,實民族的偉大復興!希望大家都為之努力吧。


謝謝邀請!中醫藥知識進校園整體上是個好事情,值得鼓勵,總結經驗並進一步推廣。

習大大強調我們要堅持文化自信,可以說中醫藥是最好的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沒有之一!中醫學傳承了很多古代文化的知識,包括哲學,數學,天文,曆法,生物,詩詞,民俗等,是一部活的傳統文化百科全書!中醫藥進校園,進入的不僅是中醫藥本身,更是整個的傳統文化。試問無論是黃帝內經,易經,還是陰陽五行,二十四節氣,這些哪個是中醫學獨有的?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東西,但是在中醫學中得到了更多的保留。

其次,中醫學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學科,雖然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但一直還在行之有效的指導我們的臨床實踐,繼續為守護國民健康發力。甚至比如中醫學的整體理念,個性化的治療觀念也都在深刻的影響著現代醫學,某些領域甚至已經出現了交融。

最後,中醫藥進校園還存在著一些需要探索的問題,比如從哪個年齡段,以什麼樣的形式切入?有沒有合適的讀本和教員?這些都需要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不斷去完善。然而不管怎樣,踏出第一步總是最重要的,這樣才能夠不斷的去探索和完善!


非常感謝悟空問答邀請我。

對於這件事早就該如此了,中醫教學從娃娃開始。讓更多的人了解中醫,比較中醫是我們國家自己的醫術。


已經說過多次,中醫專家都模模糊糊的說不清楚就進入校園,誤人子弟,禍害無窮,高度懷疑西方社會的陰謀,這是要毒害我們接班人的節奏,是我們中國人始終被困在中醫里走不出來,阻礙中國崛起的腳步。


有這資源,遠不如讓科普教育更多進入校園。學生接受更多的科學普及,遠遠比中醫藥知識更有實效。


中醫藥知識進校園,很顯然是一件好事,中醫的理論是天人合一,很符合現代社會的愛護環境一樣,應該受到重視。

中醫的理論知識或許有點玄妙,甚至有些看起來很霸道不講理,但是卻很注重實踐,這與現代的教育追求有很一致的地方。現代要求孩子們要學會理論,同時還要會實踐,提高綜合素質。可以想像,某天在看到某個或是在吃某樣東西的時候想到這個好像有什麼作用,是怎麼來的,很容易融入到自然中去,熱愛自然 熱愛生活。

把中醫藥知識帶入校園,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幫助中醫在將來的發展去偽存真,一遍遍的去懷疑,去驗證,發揚祖國醫學必不可少。中醫的研究需要很多代人共同努力。


推薦閱讀:

幾種補腎中藥及配方速收
眼部細紋、黑眼圈、眼袋暴露年齡?430年的非遺中藥眼膜,一敷就見效!
中醫中藥治療上熱下寒
如何煎中藥?
430年的非遺中藥眼膜,一敷就去掉眼袋!

TAG:教育 | 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