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又自負,社交恐懼,覺得沒人能理解自己,怎麼走出自我?
在你覺得自卑、自負、社交恐懼,還覺得沒人理解自己的時候,你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希望積極的尋找方式和方法,這本身,就已經是在改善的第一步了。
但是,我從你的表述中感受到的是,你覺得自己「不好」,因為你希望的是「走出自我」。
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好了,你可能會說的是,「綻放自我」或者「表達自我」,或者「自信起來」。
所以,對你而言,讓你自己「好起來」,總共分三步。
第一步,找到對你而言,你覺得自己「好」的地方。
你不可能完全沒有值得肯定、值得表揚、值得誇讚、值得驕傲的事情。至少,在我看來,在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能夠上網找到問答這樣的平台求助,就是很多人所不具備的技能,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靈活變通的方式,更是敢於嘗試的勇氣,這本身就值得肯定。
但你的「好」肯定不僅於此,你需要繼續找到你「好」在哪裡。
如果你不知道,那就想想看,你最有成就感的是什麼時候,你最開心的是什麼時候,那些曾經誇獎過你的人,最多的是誇你什麼,從這些信息里,你會獲得一些啟發。
第二步,將你的這些「好」放大。也就是說,將你的這些優勢,更加深入的,更加刻意的運用下去。
比如,你是一個非常細緻的人,那麼在對待所有事情的過程中,你都可以嘗試細心一些,再細心一些,比任何人都細心,細心到別人會說,「你真是一個很細心的人啊!」
第三步,告訴別人,你是這樣的人。當你能夠做到這些的時候,因為你真的做到了,所以你理直氣壯,你不會心虛。
哪怕當你告訴別人的時候,可能會有人不理解,可能會有人不認可,但你沒有對不起自己,你可以獲得自己的心安。
當你自己認可自己的時候,那才是別人認可你的開始。
事實上,你比你以為的自己,好很多。
試試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荻老師,新生代溝通教練,成就未來的管理者。
自卑和自負都是一種病態心理。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自我評價過低;自負卻是盲目自大,過高地評估自己。
自負和自卑容易成對交替出現,形成自卑又自負的心理。
自卑又自負的人容易缺失信心,社交恐懼,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怎麼走出自己,首先要找到產生自卑自負心理的原因,對症下藥,走出自己。
一、自卑又自負產生的原因性格內向、孤僻、悲觀的人是產生自卑自負心理的多發人群。
有的因為生理缺陷而自卑;
有的因為失戀或是工作、生活不如意而自卑;
有的受到重大打擊一蹶不振而自卑。
究其根本原因,主是信心缺失,心態消極造成的。
二、克服自卑自負心理,走出自己的方法
(一)消除消極情緒,正確認識和接納自己
保持樂觀心態,消除消極情緒,凡事要從好的方面去想。
情緒低落時多聽音樂、多進行體育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淡化得失心理,平靜而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正確認識自己。
人無完人,接納自己的生理缺陷和不足,不卑不亢,多交正面積極的朋友,努力使自己變得開朗,保持陽光心態。
(二)客觀評價自己,增強自信心
探索內心世界,審視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動機,通過反省自己,分析自己,客觀評價、充分肯定自己,放大自己的優點;
多看多學,內外兼修,提升自己的形象氣質,多與自信的人交往,增強自己的自信心理。
(三)培養興趣愛好,提高情緒調節能力
轉移注意力,發掘和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多參加社交活動,克服社交恐懼。
讀書是沉澱自己的好方法,多讀書,腹中有書氣自華,自信心提升了,情緒的調節能力也就增加了。
(四)多溝通,爭取得到理解
多與積極向上、性格外向的朋友溝通和交流,爭取支持和理解。
(五)化解困惑,走出自己
積極化解內心的自卑自負的困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天塌不下來,時刻都要充滿希望,只要對自己有信息,夢想和願望一定能夠達成。
自卑自負不可怕,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心理狀態,關鍵是調節和管理好情緒,增強信心,提升自己,走出陰霾,走出自我。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說實話,自負其實就是自卑的保護傘,但它並不能完全對於自卑起到保護作用:有時覺得自己很好,有時又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A.所以自卑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於用一點去放大成全部的去看待自己。
一個成熟的人,看事情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正面反面去看待。如果說自己某件事情沒有做好,他會想一想沒做好的原因是什麼樣?是什麼問題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如果我換一種方式會怎麼做?如果自己不明白該請教什麼樣的人?等等!
相對來說,成熟的人會更加關注於事物本身,而非因為做不好去否定自己。
B.自卑的關鍵因素之二,花費時間來否定自己、消極的暗示自己,而不是用付出和耕耘去補償。
可以積極行動,用一點點不斷的成功加強自信。
比如社交恐懼:先要搞清事情的原因,自己主要恐懼在社交的哪些方面?是社交的資源不足?還是有社交資源,但是不能融入?不能融入的原因是什麼?
和世界上所有事情一樣,只有找到了源頭,才能順利的去解開那些看似複雜的問題。
看看是否缺乏勇氣。如果缺乏,先找出辦法,激發勇氣,因為任何事情都必須要人擁有主動性才能完成。
如果有了勇氣,試著跟別人去交往,但別人不接受。就可以用各種方式方法去搞清楚,每一個不接受你的原因。
直接問別人也好、向朋友請教也好、在網上查詢、找專業諮詢師也好。搞清楚一回就實踐一回。再搞清楚,再實踐。
這樣慢慢的,不知不覺中不光可以溝通別人,更會成為溝通的高手。
C.自卑的關鍵因素之三,目標不明確。就是目標太大,要麼特別完美主義。有的人內向,還偏偏想跟所有人都關係相處特別好,這是不可能的。
看一看自己的目的,自己是出於什麼目的社交?是擺脫孤單,是學會為人處事,是為了拓展自己事業相關的人群?只有明確了自己哪一種目的,才能夠明確和人去交往,有明確的信念。
沒有具體目標,會容易發展成為無所適從。那些在生活中必須相處的人、工作中、娛樂中碰到的人才是相處的對象。
交朋友的目的:在於找到歸屬感,不是漫無目的的合群。歸屬感的作用是一個人的時候都不會覺得孤單,感覺他就是你的後盾,所以找跟自己性格愛好相似的朋友。
溝通的目的:不是讓所有人喜歡我,而是說能與他人有效溝通。說話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思想,邏輯不混亂。如果有主次,那就更好了。
自卑的本質是對於自己的能力、天賦不如別人的一種消極情感。每個人都有自卑。
自卑感是指在和別人比較時,由於低估自己而產生的情緒體驗。嚴重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種缺陷。簡單點來說就是對自己不自信,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自卑的人有幾個特徵:
1.自尊心特彆強
2.喜歡壓抑自己
3.不善於表達
4.躲避群體活動
例如《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事事要強,不接受他人的幫助,即便他人好心好意去給她意見,也會受不了,這就是深深印在骨子的自卑,平時不顯,關鍵時刻卻又令人憐憫,她的自卑來源於她的家庭。越是自卑的人,她的自尊心越強,神經也就越敏感。
古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理論上來說,大家在某一方面總會有點自卑,只是嚴重程度的不同,當然答主也是。答主也有幾種方法,雖然不精明,但勝在實用。
1.做自己喜歡的事。前幾年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做自己喜歡的事,就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因為自己喜歡做的,往往比他們了解的更多,知道的更細,在這方面自己有優勢。
2.立下自己的小目標,去完成它。個人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目標不需要太高太大,例如多長時間讀完一本書,最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這樣既能養成好習慣,又能肯定自己,讓自己有成就感,削弱內心自卑。
3.多聚餐,多吐槽。多和自己的朋友聚聚餐,交流一下,畢竟看到他們也會很開心。吐槽的話,可以去網路,反正沒有人認識你,也不必擔心身邊的人發現你自卑。
4.心理醫生。一個行業的出現,必定有著它的道理。自卑很嚴重的話便是病,病了就去看醫生。
希望這些可以幫到你,也祝福自卑的人早日走出陰影,享受生活是每個人的權利。
在《自我》這本書里的自尊章節,提到了一種「不穩定的高自尊者」:他們只有在獲得好成績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有能力,如果成績沒達到自己目標,他們馬上就開始懷疑自己。
這看起來和提問者說的「自卑又自負」是很一致的。——也就是說,世界上肯定有一群人跟你類似。
社交恐懼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只是不一定表現出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極其嚴重的社交恐懼,影響了生活造成了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那就可能是社交焦慮障礙(英語簡稱SAD)
基本上每個人肯定會有「覺得沒人能理解自己」的時候——區別只是在於時間點不同而已。
基本上提問者的提問我都看明白了,雖然沒有具體細節。
但不過有一點,我想不明白——「走出自我」是什麼意思?
是指改變自我?
是指改變「自卑又自負」的情況?
是指改變「社交恐懼」的情況?
還是指在現有基礎上發展、保留原樣的情況下讓自己進步,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這裡我忍不住要訴苦一下——
我此時此刻很想理解你,但是你沒有任何細節、沒有任何具體描述,我怎麼理解呢?就算我想像出了各種情況,我又怎麼確定你是哪一種情況?——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啊!
當然,訴苦歸訴苦,理解歸理解——
也許對於提問者你來說,你並不習慣跟人詳細溝通。
很有可能是你小時候並沒有被別人耐心的對待。
因為實際上每個孩子,都需要被別人耐心的對待。孩子一開始講話是不好理解的,大人們要耐心聽著,慢慢孩子溝通,同時教會孩子更好的表達。
如果大人們沒有耐心,孩子其實也就失去了「練習溝通」的機會!既然沒有好好練習溝通的機會,自然溝通能力就不會好了。
這裡要強調一點非常重要的知識——
人的絕大多數能力,都是可以鍛煉提升的,只要有充分的事件和恰當方法「自卑又自負」——自尊的穩定性不夠高?可以提升!
「社交恐懼」——社交技巧不夠好?可以提升!
「社交恐懼」——焦慮和恐懼情緒難以忍受?情緒調節能力可以提升!
「覺得沒人理解自己」——人際關係不夠好?可以改善!
你需要練習的第一件能力——具體而清晰的描述比如「自卑又自負」具體表現是什麼?
你在什麼情況下自卑?
你在什麼情況下自負?
是所有事情,還是只是特定的幾件事情?
比如說,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吃飯。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吃飯不夠快而自卑」又「感到自己細嚼慢咽是很好的而自負」?
事實上,你總會發現有些例外的事情。總會有些事情裡面,你的自尊心是比較穩定的(穩定的高或者穩定的低)。
一個具體而清晰的描述,需要用四個方面去描述「客觀上發生了什麼」
when:什麼時候發生的?
where:在哪裡發生的?
who:和事情有關的人是誰?
what:發生了什麼事情?不同的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然後用情緒、想法、表情、身體感覺四個方面,去描述「主觀上,我體驗到了什麼」
情緒:事情發生前情緒如何,事情發生時情緒如何,事情發生後情緒如何?現在回顧這些事情,情緒如何?
想法:事情發生前我在想什麼,事情發生的時候我想到什麼,事情發生後我想到什麼?現在我又想到什麼?
表情:事情發生前我表情怎麼樣,事情發生時我表情怎麼樣,事情發生後我表情怎麼樣?現在我表情怎麼樣?
身體感覺:事情發生前我有什麼身體感覺,事情發生時我有什麼身體感覺,事情發生後我有什麼身體感覺?現在我身體感覺怎麼樣?
當你可以把這些內容都清晰的描述出來後,你心裡會覺得舒服些,而且別人也容易理解。
這種清晰具體的描述,是隨後要進行的一些改變的基礎。
第二件你要練習的技能:對程度進行細分
很多人都有一種思維習慣:非黑即白、兩面極端化——只能想到兩種可能性,彷彿沒有中間狀態。
比如
「自卑」和「自負」
「社交恐懼」和「外向開朗」
「漂亮」和「丑」
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事情、很多東西都有程度的不同。
就好比,從0-10之間至少有123456789。如果你進一步細分,還可以分出無數小數點。
當人們用一個非黑即白、兩極的思維習慣去判斷自己和他人的時候,就會陷入一種很不穩定的情緒裡面。——要麼過度讚揚、要麼過度貶低。
除了「自卑和自負」,還有「不卑不亢」
除了「漂亮和丑」,還有「不漂亮也不醜」
所以我們要練習:用一個程度去描述一件事情或東西。
比如說:
「我現在覺得有3分的自負(最自負就打10分)」
或者
「我現在覺得有1分的自卑(最自卑就打10分)」
這種練習會鍛鍊出一種不同於非黑即白、兩極化的思維方式: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走極端、耐心地評估現實。
第三件你要練習的技能:允許多種想法同時出現
很多人會對上一件事情有誤會:
「我練習對程度進行細分,那麼就是說非黑即白、兩極化的思維是錯的,我必須徹底消除非黑即白、兩極化的思維。如果我再次出現非黑即白的想法,那就證明我失敗了、我錯了。」
實際上,我們要做的是允許各種不同想法的存在和出現。然後有耐心的去選擇對自己比較有幫助的想法。
「我的生活只有好和不好,兩種可能」——這種想法,會讓人情緒在來兩個極端搖擺。特別開心和特別不開心。
「我的生活有很多的不同狀態,不是絕對的好或者不好」——這種想法則會讓人心態更平穩一些。
在我們練習新的思維習慣的時候(上面說的第二件事),舊的思維習慣肯定會出現(否則就不叫做習慣了)。
關鍵是不是完全消滅舊習慣(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是給新習慣騰出一點空間。當你腦子裡出現「非黑即白」和「程度細分」的時候,你可以有意識的選擇「程度細分」。
允許多種想法的同時出現和存在,也意味著一種更靈活的態度。
比如說「發脾氣一定是不好的」這是一個想法。另一些想法是「發脾氣得看情況」「發脾氣也有好處」。
我們有時候會用一些很單一、少數的標準去衡量人。這很容易導致極端的自卑(誇獎)或自負(貶低)。
比如說「成績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這可能是很多家長、老師傳遞的態度。那一個人就很容易因為「成績不好」而自卑。哪怕他有其他優點,比如「樂於助人」「有運動技能」「勇敢」……等等。
第四件你需要做的事情:有一個整體、循環因果的思維;做出最小可持續的的改變我們要看到有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就類似於:
因為社交技能不好,就社交恐懼
因為社交恐懼,所以迴避社交進一步導致社交技能不好……
或者
一個人很自卑,所以難得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自己,就突然變得很自負
一個人過於自負,就容易犯錯、或者失望,然後打擊很大又變回自卑……
也就是說,哪怕事情一開始有一個原因,但是事情之所以會「持續下去」,實際上很難說是哪一個環節在起作用,
換句話說,我們在任何一個環節的任何小的改變,其實都是能夠打破循環的。——這就是四兩撥千斤了。
所以,我們可以做出一個最小的,可持續的改變。
比如說,你可以每天給自己的自卑和自負程度打個分。
0分代表極其自卑,10分代表極其自負。
這個很簡單,你每天晚上睡覺前寫一下就可以了。
自卑自負,往往是社交恐懼症的核心問題所在。但在你覺得自卑、自負,甚至感覺沒人理解自己的時候,你沒有選擇放棄,而通過視頻里專家的專業建議解決現狀,就已經是在改善的第一步了。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4590006ba354f20798e", "vname": "", "vid": "v02019dc0000be6b9mvm1hfcr3rq4avg", "thumb_width": 640, "src_thumb_uri": "b4590006ba354f20798e",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b4590006ba354f20798e",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100.52,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3265993}, "ultra": {"duration": 100.52,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6081988}, "normal": {"duration": 100.52,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2470754}}, "md5": "10c8e6f6504d31dc605992a6ffee67f3", "duration": 100.52, "file_sign": "10c8e6f6504d31dc605992a6ffee67f3", "thumb_uri": "b4590006ba354f20798e", "vu": "v02019dc0000be6b9mvm1hfcr3rq4avg"} --}
以上視頻由「知我心理學」和「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與諮詢中心」聯合出品。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很多人都會經歷一段陰霾期,在這段期間通常表現為拒絕走入人群,與別人溝通。在情緒很不好的時候,甚至會覺得沒有人理解自己,然後迷茫又孤獨。菌菌認為首先應該找到自己糾結的點在哪裡,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怕遭人嫌棄,還是覺得與他人無話可聊,反倒尷尬。我們可以嘗試一步步走出社交恐懼的陰霾。首先,可以在網上做一些嘗試,對一些不認識的人敞開心扉是一種奇妙的體驗。既不用擔心對方知道自己是誰而帶來困擾,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釋放自己不良的情緒。在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後,可以在自己的真實生活里慢慢走出去,比如參加健身,進行解壓,身體上的勞累會讓大腦放空,不再糾結那些瑣事。嘗試參加小範圍的聚會,可以知道大家的話題,然後慢慢融入進去。最主要的是自我解壓,要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不斷變好,不要自怨自艾。在空閑時可以出去走走,感受不一樣的風景。我們通常把一個人的旅行當作一次心的修行,開始可能會不安,會惶恐,但當看過了潮起潮落,雲捲雲舒,當看過了別人的人生,有時會覺得自己眼前的這點苦惱確實不算什麼。
我想很多人一定程度遇到過這種情形、感受,在其中的時候很無奈、倍感無力!
你這種情況比我那時候好多了,你知道自己的問題,而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是什麼,更沒有想過類似的事情,也沒有感覺和意識。
知道問題,然後將問題能夠弄清楚、條理,答案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我們來一起分一下。
問題的根本是什麼看起來你的問題很多,實際上有一個根連帶著多個枝葉而已,找到根解決根部問題,其他問題自然解決。
我的理解,你的根源在於「自卑感」。如何講?
所謂自負,你可以理解為在自卑感之下,自己內心平衡而生出的一種策略——自己覺著自己還行,有些方面還是很強的——1,自負的感覺。
但是你懂,這種感覺只有你自己這麼認為,但是!期望別人也能認同你這個行的方面!——這個引發出的問題就是:2,你覺著沒有人能夠懂你。
倘若,你自己內心又自卑,感覺自己沒有信心能夠做好事情,比如與人交往交流、溝通,同時外在的你又認為別人不懂你——讓你會感覺不喜歡與這些人交往,無話可說嗎!
於是——3,社交恐懼——自然就會存在!
所謂的社交恐懼,於你而言,一個是沒信心交流,二是又同時認為無話交流,雙重內在因素之下,你就會選擇不去交往。
但是人有社交性的心理需求,你還是會想去交流,然而自己感覺上不想、不敢,於是你才會認為自己「有問題」——社交恐懼。
對於你說的「4,走出自我」,是不存在的!自我在內部,我們沒有辦法走出自我,而恰恰相反,我們不是走出來,而是走進去!了解自己、深入的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自己的偏好,了解自己為什麼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了解自己的追求,了解自己應該怎麼做做什麼。
從中你弄清楚,自己真的喜歡社交呢?還是安靜?
你需要別人了解你,還是只是希望自己也能有個朋友——只有彼此平等的交流,大家才有可能了解。如果你總是裹著深深的外套(自卑讓自己著上外衣)去與人交往,那誰會喜歡一個不真實的人呢?
有倘若,你只是為了跟人交流而有無話可說、不知說什麼,結果仍然是無法交流。
自卑?何物?通過上面的分析,你可以看到,很多問題在於自卑!
自卑,就是自己對自己的一個評價、感受,都比較差!這是最通俗的解釋。
核心辭彙:自我評價、差!
不是能力的問題!也許你認為,甚至客觀上你的能力比較差,我想問一句,是最差的一個嗎,在你周圍之中?
如果是,請提高能力!同時請曾你的任何方面都比別人差嗎?身高、體重、長相、謙虛、不那麼多廢話、某方面的能力……
如果不是,請問你認為的那個差的人一定比你自卑嗎?
自我評價是一個關聯的問題!我們成長的環境、經歷,讓我們養成了一些習慣:思維的習慣、感受的習慣、行動的習慣等,這些東西在過去是有助於我們成長。
可是在偏離我們的目標時,不要太把習慣當回事,需要有勇氣來按照自己想要的走,否則,誰會替我們自己實現目標呢?!!
自我評價也一樣!如果自我評價差,那就具體出來!哪兒差,如何補做!
你只需要有自己想改變的決心——這個根本源——我們一切討論源於此,沒有這個什麼別談。
找出具體的問題了,有決心改,那麼方法你可以找到一大筐。
別去找最好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這是一個陷阱,跳進去就忘記了要解決的問題。找一些對比一下,做起來、堅持下去——這是關鍵所在,方法是個屁,行動才是香饃饃!
只要你做起來,就一切都會好起來!
記得,自卑——是你心裡的感覺、是自我評價。
你如果能夠理解,你直接就可以扔掉!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告訴自己,我想要什麼,然後勇敢的帶著那份「不自信的感覺」勇敢去做流行——這句話很好理解,99.99%的人做不到。——這是禪宗的思想,你需要能夠做到頓悟才行。這個也是最快、最徹底的方法。根源上徹底解決人自卑的方法。
很難做到,你還是慢慢來。你還是按照上面的分析,一點點來做吧!別著急,慢慢來,習慣十幾二十年,別指望一下子你會怎麼樣。
自卑又自負的人一般是比較內向的人,內向的人一般只看到自己不好的個性,看不到自己的優點。如何走出自我呢?
首先,不刻意給別人好印象,或在意別人的看法。
其次,全神貫注於自己的興趣或想做的事,忘卻自我。事實上人不會在意別人的事,自己對自己的在意才是最大的敵人,所以盡量忘卻自己。
最後,要確立目標,不論大小,朝著目標努力。
重要的是踏出那「一步」。下定決心,克服恐懼,迎接下一個挑戰。記住,一般成功的人往往因為有自卑感。
你能認知到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也有想要改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先捫心自問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你現在這種性格,理清楚順序,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順著根源去解決問題,我覺得我自己哪裡不好那我就去改變那裡,讓自己更有自信!
當然也不要想著這是一兩天就能改變的事情。首先有一顆堅定的心,既然決定要改變,也知道如何去改變,那就麻麻溜溜的去做。
其次一個人有自卑自負心理那是因為你長期跟別人攀比造成的,要是想真的改變那你就要學會慢慢的不去在乎別人怎麼看你,這點是很重要的,學會轉移自己在乎的那個點,相信你慢慢會好起來的!
推薦閱讀:
※上聯:恨意綿綿情難消?
※你的人生是如何「跳一跳」的?
※隨筆丨人生在世,真的只是吃喝二字嗎?
※在你心中,最具正能量的是那一句話?
※上聯:一山一水山水圖,怎麼接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