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除了名字還有字?是不是只有名人才有而普通人沒有?
07-12
《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在古代,稱對方的字表示尊稱。對於尊敬的人,一般稱字。比如劉邦稱張良一直都叫他的字,也就是子房,而對於其他人都是直呼其名,顯示劉邦對張良的尊重。
但是在古代,人人有名,但並非人人有字,一般有權或有錢的人以及知識分子有字,而對於貧苦百姓,一般不會有字,也沒有必要取字,當然如果貧苦農民經過拼搏成為有權有錢或有影響力的人了以後,可以自取字或者找別人幫他取字。
準確的說是基本上只有讀書人才有,而且一般是有名字,有字,還有號。
古代直接稱呼名字是不禮貌的。
讀書人冠禮之後,老師會「賜字」,之後平輩和長輩會以「字」稱呼或覺親切或覺尊重。
有成就或年老後會有「號」,平輩及晚輩一般會以「號」稱呼,以表示尊重、尊敬。
通常是貴族和知識分子家族的人才會由師長起字,而普通貧窮人家,沒條件念書,有字的寥寥無幾。
起名起字也得有經濟實力的。平民也會有,但得富裕一點的,才有這個實力,女的也有,但是女的不受重視,多不傳下來。推薦閱讀:
※「感情深,一口悶」,你如何看待往死里喝的這種中國酒桌文化?
※下聯:花開蜜散引蜂狂,上聯怎麼對?
※上句:靜聞魚讀月,下句如何對?
※新加坡為什麼叫獅城?
※徵求下聯。上聯:孩兒洱海買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