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蒙古國如何分裂出「大汗帝國」與四大汗國?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國」,沒有命題中的「分裂」,只有「分封」。蒙古帝國,擁有版圖面積3300多萬平方公里是由「中央汗國」及四大「分封諸子汗國」五大部分組成。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窩闊台汗、貴由汗、蒙哥汗「四任大汗」的統領下,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開始,東戰西征70多年,創建了華夏最大版圖帝國。成吉思汗「西征」結束後,直接分封了「諸子汗國」――中央汗國,大汗成吉思汗。由幼子拖雷「守帳」、監國;欽察汗國,大汗長子朮赤主持;察合台汗國,大汗次子察合台主持;窩闊台汗國,大汗三子窩闊台主持;伊兒汗國,大汗是拖雷兒子旭烈兀打下的,由旭烈兀主持。諸子汗國的臣服國,為附屬國,統一受「中央汗國節制」,受「蒙古大汗統一領導與指揮」。此外,「諸子汗國」還必須向「中央汗國」進貢、納稅等。後來,「四大諸子汗國」的名稱也有小的變化。直到蒙哥任大汗後期,因為征戰太多,對四大「諸子汗國」有「失控」現象。到忽必烈任大汗時期,因兄弟爭「大汗位4年之多」和「推行漢化」,諸子汗國逐步脫離了中央汗國的「領導」。部分汗國也因「民族融合問題」 ,「汗權更替問題」,「戰爭問題」等震攝力、統治力也退化。 直到1271年忽必烈奪取「中統」之後,推行「行漢法」主張,取自《經.乾篇》「大哉乾元,萬物資治」,改國號「大蒙古帝國」為「大元」(其前身是120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統一漠北後而建立的蒙古國),史稱「元世祖」,尊其祖父鐵木真為「元太祖」。 當今世界有40多個國家或地區被「蒙化」過,是蒙古族「血統」,講過「蒙語」或仍然在使用蒙語,尊「蒙文蒙語為國文國語」,尊成吉思汗為「始祖」。蒙古族建立的「大元王朝」是以主宰中原為主的大一統王朝,是中華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大融合歷史的重要一頁,是中國史的重要一章。


要想搞清楚大蒙古國是如何分裂出大元大汗帝國和四大汗國的,就首先要弄明白大蒙古國是如何建立的,都包括哪些地方?

大蒙古國是鐵木真1206年在斡難河河源創建的,尊汗號為成吉思汗,國號是大蒙古國。大蒙古國建立後,便開始了其長達數百年的對外侵略擴張,最著名是便是成吉思汗及其後人進行的三次西征。

成吉思安在位期間,便開始了對外侵略擴張,先後在幾年間就吞併了諸多部落。1217年滅西遼,1227年滅西夏,1234年滅金國。至此,蒙古帝國把周圍的國家全部吞併。

後來由於一股蒙古商隊在花剌子模國被扣留並殺害,於是在1219年成吉思汗開始了蒙古帝國的第一次西征。花剌子模國是位於今天的烏茲別克和土庫曼兩國的土地上,位於中亞西部。蒙古鐵騎長驅直入、大殺四方中亞後,於1220年攻佔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干,花剌子模國國王向西逃竄,成吉思汗下令速不台、哲別等一隊人馬窮追不捨。因此蒙古鐵騎便向西越過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將鐵騎足跡深入到了俄羅斯,於1223年大敗欽察和俄羅斯的聯軍。成吉思汗親自率領另一隊人馬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蘭丁,直到追到在印度河流域,將其打敗。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 。 蒙古軍隊的第一次西征使蒙古勢力深入到中亞東歐等地,為後來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和伊利汗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927年,成吉思汗在征西夏的途中病逝,由其三子窩闊台繼位。窩闊台繼續對外擴張,1231年征服高麗,1233年滅東真國。1235 年,窩闊台召集諸王大會,準備第二次西征,這次征伐的對象是欽察、斡羅思等國,諸王以成吉思汗長子朮赤之子拔都為首,以老將速不台為主帥。蒙古鐵騎依然利用其強大的戰鬥力,於1236 年秋,滅不里阿耳;於1237 年春,滅欽察;1238年,攻破莫斯科、羅斯托夫、弗拉基米爾大公國;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前鋒直指維也納。這時,窩闊台的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還。1243 年初,到達伏爾加河下游的營地,從此拔都就在這裡立國,史稱欽察汗國。至此,蒙古帝國的勢力範圍已擴展到中亞和東歐。

窩闊台死後,1251年,由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之子蒙哥繼位。蒙哥繼位後,繼續對外擴張,於1254年滅大理國。同年10月,蒙哥命其弟旭烈兀為統帥,進行第三次西征。這次西征的主要對象是木剌夷國(即現今伊朗北方),因為當時的木剌夷國不肯對蒙古稱臣和朝貢。經過兩年多的戰爭,1256年12月,木剌夷國全部被旭烈兀佔領。1257年9月21日,旭烈兀率軍向阿拔斯王朝(即現今伊拉克)進攻。隨後,1258年1月,圍攻東巴格達。2月,阿拔斯國正式滅亡。之後旭烈兀繼續向西進攻,進入阿拉伯地區,戰勝巴爾蘇丹。1258年9月,大軍進軍敘利亞阿尤布王朝。1259年3月21日,蒙古大軍圍攻大馬士革,於4月6日大馬士革投降,蒙古帝國佔領了敘利亞大部份國土。同時,蒙哥於合州戰死,怯的不花受旭烈兀命令,固守敘利亞,而旭烈兀則班師。9月,埃及的軍隊在大馬士革南大敗蒙古軍,制止了蒙古帝國的擴張野心,至此蒙古帝國的第三次西征正式結束。同年,旭烈兀在波斯等地建立伊兒汗國。

而在我國的中原地區,忽必烈則跟隨蒙哥在與南宋作戰。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訊時在鄂州作戰,後聽說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準備稱汗,立即與南宋議和並北上回到開平,爭奪汗位。

蒙哥死後,1260年由於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位而走向分裂,大蒙古國隨之解體。四年後,到了1264年忽必烈最終擊敗阿里不哥後奪得汗位後,原屬大蒙古國的朮赤後王封地、察合台後王封地、窩闊台後王封地和忽必烈之弟旭烈兀的封地取得了事實上的獨立地位,分別成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

忽必烈坐穩皇帝寶座後,開始南下統一全國。經過數十年的戰爭侵略,於1279年,在崖山海戰消滅南宋,建立了大元蒙古帝國。


不邀自來答。我是天長水秋,歷史問答達人,歡迎關注點贊。

首先大蒙古國從來沒有分裂出一個大汗帝國。四大汗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大蒙古國的附屬國。

其次,四大汗國不是分裂出來的,更不是從大蒙古國分裂出來的。朮赤的欽察汗國,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國,伊爾汗國,窩闊台汗國,都是成吉思汗時代分封的大致範圍,尤其是長子朮赤的欽察汗國,凡是蒙古馬蹄所到之處??就是給他的領土。

第三,四大汗國在忽必烈成為蒙古大汗之後,還保持著禮節上的附屬國與宗主國的關係。當然彼此之間的戰爭狀態是不記入其中的。到已經開始越來越獨立,走上了各自獨立的快速列車。

所以題主說的從蒙古帝國分裂出來??抱歉不是這樣的。

總結:蒙元帝國與四大汗國就是老子死了,分家產給兒子們。兒子們各自頂門立戶過日子的過程。結果就看誰過的好。


大蒙古國是在其擴張的過程中,受其中央控制力無法完全控制如此廣大領土,而產生的類似分封制的佔領體制。其中主要為

1.宗主國大汗帝國(元朝可汗直接管理),

2.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六子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

3.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兒子拔都建立金帳汗國。

4.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國。

5成吉思汗第三子窩闊台建立窩闊台汗國

這些被分封的四大汗國其國王都被稱為汗,而元朝的皇帝被稱為可汗,這就表明四大汗國與定居北京的大汗帝國是隸屬關係。但由於其疆域極其廣闊,基本上在四大汗國建國起,四國就已經脫離了中央王朝的控制,甚至五個國家之間還相互攻伐。


大蒙古國沒有分裂成大元帝國和四大汗國,大元國就是改名後的蒙古國,四大汗國是蒙古國的汗國,四大汗王歸蒙古大汗管轄。

鐵木真統一草原建立蒙古國,蒙古國的汗位稱大汗,國號大蒙古國,號成吉思汗,鐵木真是蒙古國第一任大汗。

之後成吉思汗、窩闊台大汗南征北戰,消滅了包括中國在內的眾多亞歐國家,如俄羅斯、西遼、西夏、大金國、波蘭等國,建立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

蒙古國的大汗是蒙古國最高領導者,下面分為四大汗王,建立四大汗國,四大汗王聽命於大汗,大汗和汗王由鐵木真的黃金家族產生。

窩闊台大汗死後,大汗位空缺六年之久,導致四大汗國的汗王各自作大,大汗的權力受到各汗王的挑戰。

1260年,蒙哥大汗病逝的第二年,阿里不哥大汗在眾黃金家族成員的支持下登上大汗位,可是東方汗國汗王忽必烈公開反叛,要與阿里不哥大汗爭奪大汗位,大蒙古國內部發生內戰,最後忽必烈戰勝阿里不哥,成為大蒙古國的大汗。

忽必烈將大蒙古國國號改為大元國,遷都大都(今北京),出兵消滅了中國的南宋,然後遠征東南亞國家和日本。

由於戰線過長,大元國在遠征東南亞和日本的戰爭失利,被佔領區的國家紛紛起來反抗,1368年,中國的朱元璋率領反元勢力攻佔大元國都城大都,中國光復,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元璋率領中國人民將大元國驅除到漠北,大元國在各被佔領國的反抗下,四分五裂。

1388年,大元國去國號,稱蒙古族,繼承人被殺害,大元國亡。


蒙古大汗鐵木真,在統一蒙古各部後,被尊為成吉思汗。然後開始了四方的征伐。窩闊台汗繼位後,蒙古繼續西侵,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率軍入侵歐洲,橫掃俄羅斯,匈牙利,波蘭,奧地利,保利亞和塞爾維亞等地區。蒙哥汗統治時期,旭烈兀又對中亞,西亞地區大舉征服,滅阿拔斯朝,攻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地區。成吉思汗生前曾把生前征服的土地分給了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做國王。而後又經過子孫的征伐四大汗國窩闊台汗國,伊爾汗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紛份建立,土地超過了當初分封的面積。

四大汗國雖在名義上服屬大汗,但只是形式上接受冊封,各自成立為獨立的政權,不受大汗控制。蒙古滅金和南宋後,逐漸漢化;而察合台汗國爾伊兒汗國日益突厥化;而原屬於窩闊台汗國的蒙古屬地依舊崇尚嗽嘛教;同時疆域廣大的蒙古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的,被征服地區人民不斷反抗,又無共同經濟基礎,無法形門義鞏固集中的統治。而各大汗國成立後,宗教,文化以及社會習慣相去甚遠,政治上的關係日益疏遠。

蒙哥汗死後,其弟忽必烈自立大汗,1271年改國號稱元,1279年滅南宋,後開始征討日本,越南,緬甸,爪哇等地。由於忽必是從侄子手中奪取的汗位,遭到了阿里不哥和海都的反對,而其他汗國也對忽必烈的汗位頗有微詞,當忽必烈消滅阿里不哥,並推進漢化後,其他汗國最終和忽必烈翻臉,不再向忽必烈汗覲見納貢,聽從號令,最終分道揚鑣,從此蒙古走向分裂由於窩闊台汗國的領地一部併入察合台汗國,一部併入欽察汗國。最後形成了大元王朝,和金帳(欽察)汗國,伊爾汗國,察合台汗國。四個國家雖然血脈相連,但又有強的獨力性,四方經常爆發邊界衝突。


這是蒙古軍三次西征和蒙古帝國幼子繼承製造成的結果,第一次西征蒙古人消滅了花剌子模,獲得了河中地區,1225年成吉思汗對諸子進行土地大分封,河中地區和西遼國部分領土被成吉思汗分封給察合台;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即原乃蠻部領土和西遼部分領土,分封給窩闊台,作為窩闊台成為蒙古大汗前的駐地;長子朮赤的封地在額爾齊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包括額爾齊斯河流域和阿爾泰山地區),1235年,蒙古發動第二次西征,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為統帥,消滅了基輔羅斯,並長驅直入東歐,擴展了欽察汗國的領土;1251年,旭烈兀統率蒙軍發動第三次西征,佔領了阿姆河以西大片土地,後來他所佔領的廣大土地,因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權奪汗位,被忽必烈正式承認,是為伊利汗國;而在蒙古本土,由於拖雷監國和窩闊台繼承大汗,造成了窩闊台系後人和拖雷系後人的矛盾,雙方對蒙古大汗之位展開爭奪,最終以蒙哥汗成為蒙古大汗,拖雷系獲勝,控制了蒙古本土而告終。


推薦閱讀:

The Real McCoy
「精日」讓人恨,「精明」的傅山卻讓人敬仰
漢麻印記帶你領略漢麻之美
吃瓜群眾,必備常識!
讀研日記(14)

TAG:元朝 | 蒙古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