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在教育上孩子心理到底重不重要?
很重要!
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比關注孩子的學習更重要!
現實中有太多血淋淋的事件在警醒著我們,作為一個家長,要高度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當年轟轟烈烈的葯家鑫事件,是因為葯家鑫的心理問題。最近熱議的江歌事件,同樣存在著心理問題。
心理出了問題,其他都是徒勞。
國家大力倡導心理健康,大力推進心理健康的相關工作,就是在不斷的做出努力,希望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家庭。
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心理,關注每一顆脆弱的心靈,讓孩子身心健康都得到保證,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都是,我相信,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有意識,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
我是宸媽,小學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懂點心理,懂點教育,懂點藝術,喜歡我的頭條歡迎關注!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李娜(頭條號 專註教育li):
李 娜,多倫多國際心理中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中國心理學會認證的情緒管理師,高級家庭教育導師,正面管教家長課高級導師;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研究和實踐工作十餘年,全國進行線上、線下數百場家庭教育講座,讓數萬家庭受益。
很重要。孩子的教育不僅是要讓他們多掌握知識技能,這些外顯式的東西,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力量足不足?健不健康才是最終決定這些知識技能到底能發揮出多少的關鍵因素。
人與人從知識技能的層面,本無多大的差異,但是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信心、意志力、思維能力等都存在著本質的區別,這些區別最終決定了人最終的成果,也是一個人潛在的能力。
2004年美國著名學者路桑斯提出心理資本這一理論。心理資本是除了財力、人力、社會三大資本以外的第四大資本。
心理資本強調"你是誰"及"你想成為什麼",關注的重點是個體的心理狀態,包含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樂觀、堅韌、情緒智力等。
一、0-3歲是心理資本存儲時期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對外界產生強烈探索欲的階段,此時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塑造時期。他們對外界的認知與對自我的認知都來自父母的評價。
如果在這個階段,家長能給予孩子很多肯定、鼓勵、支持、接納、無條件的愛、信任,這都是對孩子的心理進行資本積累、資本儲蓄的過程。 很多人在成年後,遇到一些困難、逆境時,時常會想起童年時媽媽的話、媽媽的鼓勵與支持。這就是在困境中去支取童年時期儲存的心理資本來幫自己渡過難關。
就像喬吉拉德成功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幼年生活在貧民窟中,爸爸對他的咒罵讓他從一個健康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口吃的孩子,但他的媽媽卻一直安慰他,鼓勵他,告訴他,「你可以成功,因為機會是平等的------。」成年後,他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從一個負債的人變成了汽車銷售大王。
二、3-6歲防止心理資本流失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體機能已經成長的很成熟,身體協調性、獨立性、靈活性都非常成熟。他們的自我意識與求知探索慾望變的更加強烈,他們也喜歡獨立思考一些事情,再加上第一叛逆期的到來,他們會自我主張的去做許多事情。
自然就會犯下很多的錯誤,親子衝突與矛盾就會增多,這時最容易招來家長的責難、批評甚至是粗暴的打罵,這些言行都會導致孩子心理資本的流失。
他們敢違背父母的命令去做,是因為他們相信父母是愛他們的,但當父母真的很嚴厲的責罵甚至暴力對待他們時,幼小的心靈一下子就接受不了了。幼年的孩子還處在單項思維模式階段,他們還無法理解,父母這樣嚴厲的訓斥與打罵他們是因為「愛」,是為了他們好。
當這樣的事情發生時,他們心理對父母的那份信任開始削減,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孩子喊著對我們說:你們根本不愛我,我也不愛你們了,我再也不愛你們了。然後就哭的一塌糊塗,好幾天或是好幾個星期不會理睬我們。這時就是孩子的心理資本在流失的一種表現。
這個階段孩子更加需要接納與認可。他們的錯並不是本質上的,而只是一種不可自控的衝動行為,他們的這種主動探索與動手實踐的強烈慾望驅駛著他們非常想去償試。家長若能多給予一些理解、包容,接納他們試錯的行為,孩子內心的心理資本不但不會流失反而還會增加,讓心理資本的存款越來越多。
三、6-12歲心理資本易被忽視階段這個階段,孩子開始步入學校,各科的學習任務接種而來。各種輔導班、興趣班的培訓也將孩子所有空閑時間佔據滿了。
家長也不在像幼年時那樣去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況,認為你都這麼大了,有些事也該懂了,有些情緒自己也可以控制了。對孩子的期望值也變高了,要求也多了。
但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對突然而來的規矩、要求,和逐漸加大的壓力開始不適應,開始反抗。這個階段又正逢孩子們的叛逆期,他們認為自己是小大人,也懂了很多,甚至有些事物自己懂父母都未必能懂,這都促進了他們的叛逆行為。
家長面對這種行為時,自然要採取鎮壓式教育,很多家長常常認為現在孩子就這樣不聽話,如果不管教過來將來就無法無天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正處在對事物的懵懂狀態,對家長的行為更是似懂非懂。
所以,有的孩子會選擇離家出走。有過離家出走經歷的孩子一般都會說: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受不了這種愛。我寧可他們不愛我! 在家長的一些不理解與鎮壓的做法下,他們往往會對生活失去希望。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青少年自殺率高的一個原因了。
家長此時若能多給予他們信任、愛的關注、尊重他們的自主權、留給他們更多的自由的空間,這就是給孩子們的心理資本再一次的注資。
四、12-18歲心理資本支撐社會適應能力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完全的走出父母的保護圈,完全獨立的進入大學生活,完全踏入社會的關鍵期。他們所經歷的環境開始變的越來越複雜多變。
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去處理,同時很多事情也不會像父母在身邊那樣有依靠感。在同事中,更多的是競爭關係,坎坷與挫敗正式開始向我們走來。 當一個個挫敗來臨時,能不能在這些挫敗中走出來,能不能還保持著原有的樂觀心態,對未來是開始灰心喪志還是希望滿滿,都取決於他們早期心理資的存款有多少。
心理資本越多他們對社會的適應性就會越強,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達到屢戰不敗的地步,憑著堅韌的性格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孩子心理健康了,才會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正確的面對生活。
健康心理如何塑造呢?
首先,和諧的家庭關係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個家庭的關係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前段時間,我的父母經常為了些瑣事吵吵鬧鬧的,孩子的情緒波動就比較大,我發現苗頭後,和父母溝通協商後,孩子的情緒就有了明顯的好轉。
其次,家長要讓孩子多接觸社會,了解父母,更要了解自己。
只有對自己、家庭、社會有比較客觀的了解和認知,才會明白自己處於什麼角色,該做什麼事兒,不至於好高騖遠,盲目前行。
最後,家長要讓孩子多參與社會,參與生活。
孩子或許有恐懼心理,不願與人接觸,害怕參加社會活動等之類的事兒。這時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心理。例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進行一些戶外活動,或聚會活動,讓孩子從活動中得到樂趣,得到友誼和信任。
有句古話說得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七歲是人格形成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如果父母教育的當孩子受益終身,如果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就難糾正了,據我多年教學經驗得出,成績好的孩子不是最聰明的那個而是習慣好的那個,再從心理上講,就是心裡品質好的那個,如果不注重孩子心理的家長到了青春期(尤其初二階段)好多本來成績很好也挺聰明的孩子,會突然變得厭學,和父母頂嘴,更有甚者打罵父母,所以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心裡品質非常重要,要從小樹立孩子自信心,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只要努力去做都能做好,自己是很棒的,最近我接觸一個孩子小學奧數曾拿過獎,但是中學後討厭數學,導致現在數學成績差,沒有自信心。他就是在上初中時出現了問題
非常重要,一個孩子的心理活動直接影響他的整個人生,我們很多家長往往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關心他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他的心理成長過程,很多時候因為孩子的性格,情緒,環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學習成績無法改變的,因此我覺得,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能理解孩子在每個階段的中心思想,就無法教育好他。還在的認知是不斷的在成長發展的,在孩子幼年時,如果總是用一種反諷的口氣和孩子說話,孩子不僅聽不懂你教育他的理由,對事物的看法也會產生偏差。
推薦閱讀:
※現實中有純純的紅顏知己藍顏知己嗎?
※嘴上說要離婚卻又看你扣扣動態是什麼心理?
※春節七天,年輕人怎樣做到不熬夜?
※如果兩個人見面很尷尬,該怎麼化解呢?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