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當著孩子面吵架,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我今年 28 歲了。
卻依然活在 3 歲時父母留給我的陰影中。
從上幼兒園起,爸媽就開始隔三岔五地吵架,很多時候都是在飯桌上。
記得 3 歲時,有一次在外面吃完飯,他們相互威脅要把我「扔掉」,然後越罵火越大,真的把我帶到馬路邊,我站在路邊,他們竟然氣鼓鼓的各自就走了。
我當時真的被嚇壞了,雖然是很小的時候,但給我的記憶特別深刻,還好有附近的門衛大叔一直有注意到我,看見了他們倆吵架,然後就把我帶到保衛室休息。
小學二年級,有次媽媽因為和爸爸鬥氣,脾氣特別火爆。
我正好撞在槍口上。那天放學的途中,我在路邊摸了一隻野貓,不小心就被抓傷了,手臂上很大一個口子。
我哭著跑回家,媽媽非但沒有關心我,反而是一頓破口大罵,把頂嘴的我橫抱到陽台的窗檯邊,說要把我扔進江里。
我當時真的以為我要掉進江里了,還好奶奶把她攔了下來。但因為這件事,我的迫害妄想症愈來愈深...
反反覆復地吵,他們也終於在我上初三的時候離婚了。離婚後的我爸媽,和重組的家庭也經常在吃飯的途中吵架,以至於我現在和別人一起吃飯有時都莫名其妙慌張。
我今年 28 歲了。
雖然已沒有待在原生家庭里,但我依然帶著恐懼和不安生活著。不想結婚,不想戀愛,不想重蹈上一代的覆轍。
28 歲了,也不知道如何與自己和解,如何與世界和解。
當有人向我示愛,第一反映不是欣然接受,而是猜測其背後的動機,進而否定自己的優點,認為自己配不上對方,覺得對方另有所圖;
明明非常喜歡一個人,恨不得每天和對方在一起,卻說著相反的話,做著讓人不解的行為,最終將那個愛我的人越推越遠;
我真的想要好好地去愛,用盡生命去善待別人,可表現出的卻總是無理取鬧,將最糟糕的自己留給了親密的人……
很多父母在爭吵的時候總會不顧所以,忘記了孩子,甚至是故意在孩子面前揭對方的短處。
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不安和恐懼,以至於令孩子缺乏安全感,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別人提到家庭,產生的是幸福感。而在父母爭吵聲中長大的孩子,提到家庭只會產生恐懼和不安全感。
孩子長期處在焦慮之中,性格變得越來越暴躁,影響學習成績和身心健康,還會導致抑鬱和睡眠障礙。
面對父母爭吵,許多孩子都會害怕、驚恐,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他即將失去一個家。這時候一定要幫孩子紓解好情緒。言語安慰下,抱抱他。
當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你看到剛才爸爸媽媽吵架,你是不是感到很害怕,或者剛才爸爸媽媽吵架,讓你難過了,你有什麼要說的嗎?
吵完架後,記得告訴孩子,在生活中有一點爭論是正常的,藉此鼓勵孩子把壞情緒釋放出來,順便也做了一次情商教育。
當孩子問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可以用簡短的語言進行解釋,並和他們說「這不是你的原因」、「問題會解決的」。
這樣既可以給孩子安全感,也能給他們一個觀察婚姻發展變化、學習處理問題的機會。雖然一些夫妻吵架後會自然關係緩和,但如果影響到了孩子,建議儘快當著孩子的面和解。
雙方彼此道歉,然後向孩子說下對不起,不需要多麼正式的過程,只是讓孩子意識到,爸爸媽媽還是相愛的,也是愛自己的,你們依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而且人與人之間是有分歧和矛盾是正常的,錯了就勇於承認,不要害怕犯錯。
要培養有幸福力的孩子,做家長的自己先要有幸福力。
什麼是幸福力?簡單來說就是獲得幸福的能力,幫孩子獲得幸福,幫家庭獲得幸福。
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需要跟他最親近的人進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如果父母僅僅滿足於常常「陪」在孩子身邊,卻不能給他們積極情緒和正向思想的引導,孩子們會感到不滿意。
因此如果夫妻雙方忍不住在孩子面前吵了架,正確的安撫措施是:
父母一方先離開現場,與憤怒情景隔離;
父母向孩子道歉,正視爭執的原因,給孩子合理的解釋;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拍拍他、抱抱他,帶他出去散散步,安撫緊繃、恐懼的孩子。
各位寶爸寶媽,要記住:
成年人的吵架,不管誰贏了,輸掉的都是孩子。
父母難免因為一些分歧而吵起來。
熱血上涌,
不顧孩子在場,
連珠炮般地用言語攻擊對方,
甚至大打出手。
吵完之後,
你們可能當個沒事人一樣,
可是孩子的幼小心靈
卻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一、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
攻擊性行為的成因之一是由於學習,也就是模仿。夫妻吵架過程中,不僅僅是合理的爭論,往往會喪失理智,許多刻薄的話、粗話乃至髒話也脫口而出,有的夫妻甚至大打出手。幼兒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態、姿勢、語氣語調、用語他們都有可能學到。日後小孩子在遊戲時,就對著洋娃娃嫩聲嫩氣地罵,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對小朋友說粗話、髒話。
二、使孩子的情緒受到強烈的衝擊,產生消極情緒如恐懼,悲傷,無助感等。
父母吵架時往往吵得臉紅脖子粗,用高八度的嗓門大喊大叫,常常把孩子嚇的不知所措,對孩子的哭喊也聽而不聞。
孩子不由得以為爸媽不要自己了,倍感傷心和無助;
看到自己認為最親密的人之間也針鋒相對,孩子會感到自己認為最安全的避風港也不復存在,內心湧起深深的恐懼。
三、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攻擊性行為的壞榜樣。
攻擊性行為的成因之一是由於學習,也就是模仿。父母吵架過程中,不僅僅是合理的爭論,往往會喪失理智,許多刻薄的話、粗話乃至髒話也脫口而出,有的夫妻甚至大打出手。
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吵架時的神態、姿勢、語氣語調、用語他們都有可能學到。日後,孩會養成用吵架來解決問題的壞毛病。
四、使孩子的情緒、性格、行為出現問題。
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除了攻擊性顯著增強以外,孩子的情緒、性格發展都會出現扭曲,變得感情冷漠,對他人缺乏信任,為人刻薄,愛挑剔,脾氣暴躁,或者性格內向,壓抑,容易退縮,對外界事物喪失興趣。這樣長大的孩子,容易走入歧途。
五、有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孩子是敏感的,父母間的互相指責、互相貶低、甚至謾罵和人身攻擊,會使父母在他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受到嚴重的損害。
如果你已經在孩子面前吵過了,
別急,
請做這些事來彌補:
安撫受驚嚇的孩子
鼓勵孩子把當時的感受說出來,比如害怕,你要弄清楚孩子害怕的是什麼,是父母吵架的腔調和表情,還是怕父母分開不要自己了。
你可以適時使用肢體語言,如擁抱、親吻來傳達
對寶寶的關愛,同時向寶寶保證不會不要他,讓寶寶安心。
當著孩子的面和好
明確無誤地向孩子表明,吵架的事情已經過去,爸爸媽媽不再吵架了。然後向孩子解釋,你們當時是一時衝動,沒有控制住自己。
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平心靜氣地講話,自然會平靜許多。時間久了,只要父母一直不再吵架,孩子就會漸漸淡忘的。
勸解孩子不要把吵架原因歸於自己
吵架後要告訴孩子,大人間吵架的事跟他無關,不要讓孩子認為是自己不好,產生自責心理。
讓孩子知道,不論你們之間是否爭吵,那麼都是非常愛他的。
不知道您的孩子多大,就嬰幼兒期開始,父母爭吵對孩子就已經可以造成很大的影響了。
不知道您有沒有聽說過,依戀關係。
父母的抑鬱情緒和孩子的不安全依戀有著很大的關聯。抑鬱和情緒沮喪的父母,因缺乏良好的反應性與敏感性,對孩子的依戀造成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簡單的來說,就是孩子和父母無法建立一個很好的溝通,比如孩子對父母笑的時候,父母因為自己心情的問題,無法及時給他一個微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慢慢的開始不需要父母,也就在這時孩子會形成不安全依戀。
安全性依戀:
有父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可以正常玩耍
當父母離開時,孩子會表現出不安,試圖尋找父母。
當父母回來時,很快能平靜下來,繼續玩耍。
( 此類嬰兒約佔65%-70%)
維持安全性依戀模式的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中,更願意去相信大部分人的善意,願意信任他人。
可以去依賴別人,也非常值得別人依賴。
有很多的朋友,可以和朋友、愛人關係親密、和諧。也願意付出。
迴避型依戀:
孩子和父母之間聯繫很少
對父母的離開,他們不會表現出特別的緊張或憂慮的情緒。
父母回來時,他們一般不予理會。
偶爾會歡迎父母回來,但很短的接觸後,就會走開。
(約佔20%)
維持迴避性依戀模式的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中,會很難真正相信自己的朋友或者戀人,也不會去依賴身邊的人。
只要跟別人的交往中遇到困難,他就會退縮,想要放棄。
會去懷疑世界的善意,並覺得,真正的感情並不存在。
這一類的孩子,往往給人遊戲人間的感覺,別人跟他過於親近,他就會覺得不舒服。
抗拒型依戀:
對父母的離開大驚小怪
父母離開會顯示出非常苦惱和極度反抗
但是當父母回來時,孩子會想尋求接觸,又會反抗接觸。有時還會顯得發怒的樣子。
(約佔10%-15%)
維持抗拒性依戀模式的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會非常的沒有自信,非常敏感。
會覺得世界對他充滿惡意。
想和別人保持親密,但是總會覺得別人不喜歡他,不敢去信任別人。
老是懷疑戀人對自己的感情。很難維持感情的和諧。
由此看來,父母的抑鬱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希望家長引以為鑒。
如果孩子在一個和睦有愛的家裡成長,那麼他就是陽光的、開朗的!
如果孩子在一個整天吵吵嚷嚷的家裡成長,那麼他是自卑的,叛逆的!
其中的利弊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去避免這樣的現象呢?這就取決於父母如何去做了!
每當我們在孩子面前吵架時,孩子會非常害怕,沒有安全感!而且孩子會動不動就會發脾氣,任性,固執!有時候孩子還會以發脾氣來引起大人們的注意,模仿我們吵架的樣子,慢慢就成為習慣!以後孩子遇事就會直接發脾氣!
所以還是提醒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發脾氣!為了孩子身心健康!
很多人認為,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近些年來國內外的研究給出了一些相反的結論。研究認為,只要父母把握好吵架的分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對於孩子倒是有著相當的正面作用。
是否要當著孩子的面爭吵?各有利弊
如果父母從來不在孩子面前爭吵,當然有很多好處,許多人也都想像得到。比如,孩子的日常生活會面對較小的壓力,不會時常感到緊張、焦慮。比如,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表現出相同的態度,有利於各種家庭規則和管教措施得到一以貫之的貫徹執行,這也有助於孩子形成明確、一致的規則意識和是非觀念。
但是,父母從不在孩子面前爭吵就只有利而無害嗎?那也不見得。從不在孩子面前爭吵的父母,至少會在如下三個方面,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
第一,在有些孩子看來,父母從不當著自己的面爭吵,意味著他們在管教孩子方面結成了強大的聯合,而自己在這種聯合面前只能任其擺布,這會讓孩子產生一定程度的無助感。
第二,從來沒有見識過父母爭吵的孩子,會在無意識中形成這樣一種認識,即認為意見不統一和發生衝突是一件極其糟糕的事情,應該極力避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孩子長大以後,總會面臨和別人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和別人利益不協調的情況,因而需要和別人爭吵的情況。此時,那些沒有見識過父母爭吵的孩子,要麼特別害怕爭端,要麼極力迴避爭端,要麼在與人爭吵的時候無法自制,很容易讓自己處於被動的不利位置。
就本質而言,目睹父母爭吵,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經驗。孩子通過目擊父母爭吵,了解如何表達自己,如何解決爭端,也學習如何釋放自己的壓力。倘若孩子從來沒有見識過父母爭吵,從來不曾體驗過與他人爭吵,當他們進入遍布分歧和衝突的社會,必將面臨困惑和不適應。
最新研究:為爭吵正名
許多人反對當著孩子的面爭吵,是不想讓孩子知道大人在爭吵,並盡量降低父母爭吵對子女產生的負面影響。但是,有一點需要告訴大家的是,孩子的第六感比我們想像的要強大得多。即使父母避開孩子,關在屋子裡爭吵,孩子通常也能感受到家裡的緊張氣氛,並因此產生孤獨感和無助感。這種無助感和孤獨感,有時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
此前的研究顯示,童年時代經歷衝突的人更有可能在將來的情侶關係中爭強好勝。此外,還增加了他們出現沮喪、苦惱和焦慮的危險。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得出了與之相反的結論。2014年12月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每日郵報》等媒體的報道稱,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讓孩子目擊父母爭吵可能對他們有益。科學家們發現,孩子時經歷父母語言攻擊的人可在日後生活中更好地解決分歧。
研究結果顯示,情侶爭吵的強度越大,他們體內皮質醇上升的水平比討論前更高。但那些報告說童年時代經歷更多爭吵的志願者,對爭吵作出不太嚴重的反應。這一新發現表明,童年經歷爭吵可能改變了人體對壓力情形做出反應的方式。研究認為,觀察衝突可以幫助人們釋放壓力,發展出更好的溝通技巧。
關鍵:把握正確爭吵的基本準則
不過,並非所有當著孩子面的爭吵對孩子都是有益的,只有正確的爭吵才會產生正麵價值。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爭吵呢?正確的爭吵,至少應該堅持如下一些基本準則:
1.不宜當著嬰兒的面大聲爭吵。因為爭吵會使嬰兒感到恐懼。等孩子到了兩三歲、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之後,父母在孩子面前爭吵,只要不過於激烈,一般不會有什麼大礙。
2.爭吵時避免人身攻擊、身體攻擊和威脅。人身攻擊、身體攻擊會讓孩子習得錯誤的衝突解決方式,而威脅則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和恐懼。許多研究表明,真正讓孩子感到害怕的不是爭吵的高分貝,而是一方對另一方實施的威脅。
3.不要經常發生爭吵,更不要讓家庭處於隨時可能爆發爭吵的狀態之中。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持續或隨時可能爆發的爭吵會讓孩子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並對其長期的情緒調節造成不利影響。
4.別試圖將孩子拉入統一戰線之中。大人的事情,應該由大人自行解決,不應該將孩子拉入衝突之中。另外,孩子往往無法判斷自己該支持哪一方。如果邀請他加入統一戰線的一方正是他反對的那一方,此時孩子會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當孩子試圖介入衝突時,父母不應該喝斥孩子,而應該告訴孩子:大人的問題,大人可以自己解決好。
5.不要在孩子面前就直接與孩子有關的問題進行爭吵。否則,會讓孩子感到不知所措,或者認為大人爭吵是自己的錯。
6.如果大人的感情出現問題,此時爭吵應盡量避開孩子。
7.爭吵過後儘快和解。夫妻過日子,爭吵不可避免,但衝突過後,應避免出現長時期的沉默僵持。長期的沉默僵持會讓孩子覺得衝突可能隨時再次發生,使他們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
影響很多,很難預測會往哪個方面方向發展。
先想一個這樣的問題,敘利亞的孩子看見戰爭,他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恨,是要拿起刀槍反抗?應該是恐懼吧。在孩子眼裡,父母是天,是地,吵架或打架,那不亞於發生了一場無能為力的戰爭。被蛇咬了,你還有怕井繩的恐懼呢,那父母是有血緣關
系的家人,那恐懼難道會是暫時的嗎?
在孩子有思考能力的年齡中,孩子雖然能聽懂語言,但是他沒有太多的能力和經驗,恐懼會讓他認為父母吵架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好,行為可能會變得膽小怯懦,說話唯唯諾諾,常伴有惡夢等,敏感。可能周圍人大聲說話都會對其有驚嚇的影響。
若孩子是上學的年齡,會注意力不集中,會把父母的交往模式帶到與同學的交往中,比如打架。成績也會有所下降,也可能會出現毀壞東西的行為。
若是高年級的孩子,可能會自卑,拒絕與人交往,尤其是與異性接觸,會有障礙,也會影響以後孩子的家庭交往模式。
成年以後的孩子還好些,對父母會有一定的理解,有的還能進行勸解,但是如果孩子發育比較緩慢的話,可能會出現與高年級孩子一樣的情況。
但無論哪個階段的孩子,都有可能出現暴力的傾向。當有人對其適當的關心,也會有與其交往的傾向,如果是好孩子還好,如果是社會上不良青少年,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另外,如果父母吵架結束後,對孩子有一定的安撫,還能好一些,情況不會太嚴重,但是對孩子的性格還是會有影響。但是經常吵架安撫也是沒用的。
無論怎樣,孩子都是無辜的,有什麼問題是不能通過溝通的解決的呢,一定要在傷害後代的前提下才能解決?
掌上心理特約諮詢師
張昕
打開心結 發現更好的自己
更多關注 更多互動
有的觀點認為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其實是過度保護,隔絕了人性中壞的一面,只展示好的一面。
我們還是不建議當著孩子的面吵架,但怒如潮水,脾氣上來的時候擋都擋不住,在孩子面前發泄一下情緒,總比小情緒憋成大火山危害力小很多。與其咬牙切齒忍到孩子入睡,還不如把話說個明白。
小園子支招
如果爭執在所難免,為了保護孩子,還得遵循「吵架守則」:
不打架,不摔東西,不飈髒話。
告訴孩子父母吵架不是他的錯。
讓孩子明白即使父母再怎麼吵,也會永遠愛他。
吵完被忘了安撫孩子,還要把最後的結果告訴孩子。
吵完就完,馬上翻篇,不記仇,不翻舊賬。
除了日常的小爭執外,如果父母之間真有一些很深的矛盾,那劇烈的爭吵還是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
研究表明,家庭內高頻率的劇烈爭吵,會對孩子形成長期的、慢性的創傷,影響孩子情緒調控能力,導致孩子變得更脆弱。
嬰幼兒經常會誤解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如果看見父母經常爭吵,他們可能會將爭吵的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責怪自己沒有做好,不聽話,擔心家長不要自己了,會很害怕,缺乏安全感。
相關推薦:
比起「能不能當著孩子面吵架」,更重要的是這3點!
請點擊下方 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知識。
崔玉濤育學園 查看官方網站 育學園-崔玉濤醫生權威懷孕育兒助手婚姻生活幸福、家庭關係和諧是每個人都期望的,但是生活中難免存在一些矛盾和誤解,甚至導致爭吵。而父母的爭吵往往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當父母爭吵時被孩子聽到或看到,父母該怎麼安撫孩子呢?婚姻家庭心理諮詢為您支招。
父母大吵的時候,讓6歲的女兒聽到了,孩子嚇得哇哇大哭,做父母的該怎麼處理?
錯誤應對一:不安撫孩子
有些父母或許對兒童的心理發展不太了解,總是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和情緒。但大人自己處於情緒狀態中,難以照顧到孩子,不去安撫孩子,繼續爭吵,甚至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哭鬧很煩而呵斥孩子。
其實,大人也許覺得激烈的爭吵不過是漫長的婚姻道路上的一點小波折小點綴,但孩子卻馬上會跳到最壞的狀態:我們的家要散了,爸爸媽媽不要我了。看到最親愛的爸爸媽媽爭吵打架,孩子早已經嚇壞,覺得整個世界都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正確的做法是家長儘可能地停止戰爭,在心理數數將自己的情緒控制下來,先安撫孩子。
錯誤應對二:把孩子拉入父母的戰爭中
一些家長在吵架時還拉上小孩子,要孩子回答「你要跟爸爸還是媽媽?」。儘管這只是你一時的氣話,但孩子那時是難以分辨真假的,他十分恐懼自己將要失去爸爸或媽媽的愛了,無助的他只能大哭起來。即使你們事後和好了,但孩子心理已經難以避免地蒙上一層陰影。
正確做法:如果夫妻間發生矛盾了,要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孩子面前爆發出來。如果已經不吐不快,非吵不可,那麼也請家長顧及一下孩子的小心靈,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出來,也不要在孩子知道的情況下關上門在房間吵,最好是能在不驚動孩子的情況下,做好私下溝通工作。
錯誤應對三:講道理,把所有情況都讓孩子知道
在這個開放的年代,我們有時候讓孩子知道得太多了。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如果知道了爭吵的來龍去脈就不會胡思亂想了。沒錯,聽到父母發生激烈爭吵孩子會害怕、悲傷,但是把大人之間的事全盤托出反而會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擔憂。以孩子的理解能力,無論你怎麼解釋清楚問題,他都摸不清你們的邏輯和思路,更不要說理解你們了。而在他們的小腦瓜里,會覺得生活像他們在電視電影里看到的那樣混亂、易碎,他們會感到非常困擾。
那麼,夫妻吵架,被小孩聽到,怎麼安撫孩子?
正確做法: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剛才火氣都太大了,這跟他沒關係。因為聽到父母在大吵,孩子跳出來的第一個念頭是「這爭吵是不是我引起的?爸爸媽媽還會和好嗎?」
同時請求孩子原諒父母的一時衝動,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是愛他的。當孩子看到父母爭吵,孩子會很恐慌,擔心家長會因此而分開,以致自己失去父母的愛,無依無靠。你可以這樣解釋:「剛才爸爸媽媽吵架是因為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你不要擔心哦!爸爸媽媽剛才都太生氣了,所以語氣會不好,說話很大聲,但爸爸媽媽都很愛這個家,很愛你。以後爸爸媽媽會注意不這麼大聲吵架了,請你幫忙監督爸爸媽媽,好嗎?」
爸媽在好好安慰孩子情緒的同時也要鼓勵孩子把心裡壓抑的感受說出來,針對性地加以撫慰解釋,以防孩子憋在心裡留下陰影。
孩子已經知道你們吵架了,那麼家長事後要在孩子面前主動和好,不妨在孩子面前同你的配偶來個簡單的擁抱或說句調侃的話,這樣孩子才放心,知道爸媽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著他,愛著這個家。
婚姻家庭心理諮詢提醒:父母如果無可避免地在孩子面前吵了起來,事後對孩子的心理建設是十分重要的。
關於這個問題,想先說說我一個鄰居的故事。
因為年歲相仿,我們經常在一起玩。她爸媽就喜歡吵架,不管她在還是不在,吵著吵著就砸碗砸盤子,家裡叮叮幫幫的,白天還好,她有時候能悄悄溜出來,跟我吐槽她爸媽,晚上,只能自己躲被子里,捂著耳朵哭,還不能哭出聲。
最糟糕的是,吵架是由她引起的,媽媽先批評她,慢慢就開始怪爸爸起了不好的帶頭作用,然後兩人開始相互指責,她那時候都希望自己趕緊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後來我們搬走了,慢慢也斷了聯繫。有一次十一放假回家,聽媽媽說,她現在也是天天跟老公在家吵架,不由唏噓!
父母這個原生家庭,為孩子創造了一個理解和感受世界的基礎環境,她小的時候,覺得世界都是圍繞自己轉的,因為自己,才導致父母吵架的,看著自己兩個最親密的人,因為自己而相互像仇人一樣吵架,互相指責,孩子是恐懼的,她覺得自己就是這個罪魁禍首,除了哭,她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哭還會引來更大的責罵,於是她無處宣洩,無路可逃!
到了自己長大結婚,容易用同樣的方式來跟另一半相處,就像骨子裡的東西,在著急的時候,就容易被引發。除非她刻意通過學習來克服自己本能,或者有別的更好的例子,讓她學習,否則,她也只能陷入這個怪圈,無法自拔!
{!-- PGC_VIDEO:{"thumb_height":272,"vname":"父母吵架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mp4","neardup_id":3928559170383498742,"thumb_width":480,"src_thumb_uri":"12f200094a23fe94d83e","sp":"toutiao","update_thumb_type":"1","vposter":"http://p0.pstatp.com/origin/12f1000eab71437116c3","vid":"f31d89fc24e6498aab5c0f8384960d2e","video_size":{"normal":{"h":272,"subjective_score":3,"w":480,"file_size":2641701}},"duration":88,"hash_id":3928559170383498742,"thumb_url":"12f1000eab71437116c3","md5":"28e39502ad67beff4c1a514c9cc19841","vu":"f31d89fc24e6498aab5c0f8384960d2e"} --}
推薦閱讀:
※不強迫,不哄騙,給寶寶洗澡就這三步,輕鬆搞定
※帶娃漫畫日記(38)帶娃的日常(1)
※寶寶坐飛機應該抱著嗎,寶寶坐飛機對耳膜影響大嗎?
※你這麼調皮,就該滾出教室
※0-3個月:用語言和撫摸刺激寶寶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