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鄉春節有哪些禁忌?


我們家鄉過春節以前禁忌挺多的,不過很多現在人都不在禁忌了。

從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開始,祭灶需要用芝麻糖,粘住灶王爺的嘴,不讓他上天說壞話,民間也是,吃了芝麻糖,到過完年就不許說髒話了。初一到初五還不能泡饃,過年一泡饃,出門天天下雨。

到了初一,按老規矩是不能走親戚的,這個禁忌在我們家還是,我們家必須過了初一才開始走親戚。過年忌諱打碎碗、盤、杯子等易碎製品,寓意來年不吉利,不過現在人都化解了,現在寓意「歲歲平安」,把「碎碎」同音字了。

初二是回娘家了,要在中午12點前到家,禮物要拿成「雙數」。

初三都是走親戚了,也是上午走親戚,禮物??雙數。

初四,民間傳說是灶王爺回來查戶口(灶王爺臘月二十三上天彙報工作了),要都在家不能出門,不過這一條,家裡親戚多,過年都走不過來,所以沒有按照過。

初五,俗稱「破萬」,「五窮」,打掃衛生,把垃圾送出門稱「送窮出門」。

初六,初七,初八。。。。。。還有很多。。。。。。

往年,過年要五掛鞭,臘月二十三「祭灶」一掛鞭。「除夕」(夕是大怪獸)一掛鞭。過年初一(年幫著人們清除怪獸「夕」)一掛鞭。初五(破五)一掛鞭。正月十五一掛鞭。出了正月十五「年」就過完了。2017年開始整治環保,也不讓放鞭炮了,支持國家環境整治,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更好,就不放鞭炮了。


我們家小時候過年,要說吉利話,不能亂說話,蒸饅頭的時候不能說太多了或不夠吃之類的,還不能數饅頭的個數。油炸東西的時候,第一份熟的東西,不能吃,要先給灶王爺吃,往往會扔到鍋底洞的火裡面,

如果是東西不小心打碎了,要馬上說「碎碎」平安,春節放的鞭炮不能掃,要過幾天才能掃,一般是初五之前不能動掃把,不能動剪刀之類的。走親戚要逢雙數日子,單數日子不能走親戚。

在我的印象里小時候如果臘月23也就是小年,又叫祭灶,在小年之前家裡人不能在外面,都要在小年之前趕回家。印象中也就這些禁忌了


已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

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飯、葷食及藥品

過去的傳統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裡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

4.忌跟還在睡覺的人拜年

年初一時對方還在睡夢中不要跟對方拜年,等對方起床再拜年,因為這樣會讓對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5.忌吃藥

說是「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藥。

6.禁忌動刀子和剪子

說是「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7.忌動針錢

說是「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針眼」。

8.忌斧子劈木柴

說是「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

9.忌借錢

說是「初一借了別人的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

12.忌倒污水、垃圾、掃地

過年期間不要從事洒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

1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

過年期間不要讓人從自己口袋掏東西,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15.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這兩天不要洗衣服。

這就是我們濟寧的禮俗????


我的家鄉以前過春節是有不少禁忌。

春節期間,像熬粥禁忌一樣,磕頭拜年、初一不掃地倒垃圾、正月禁止理髮、買鞋等曾經「盛行」的春節老理兒,如今卻漸行漸遠,不過還有不少傳統的人還會遵循。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好的傳統我們就讓它傳承下去,不好的禁忌我們就要摒棄,總之一句話: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端正思想,走正確的路。

感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我的家鄉,山西,雁門關這裡,忌諱的東西還是比較多的,掛春聯是雙數日掛,年夜飯吃的是素菜,也叫接神菜,還要吃元寶饃喝紅糖水,等等,感覺這些風俗習慣就是一種年味,全家人,全村人,全城的人,都是這樣的習慣,沒有這些老的風俗,感覺過年都沒有氛圍,年過得就是團圓,就是氛圍,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


我的家鄉在北方,記得小時候過年時,大人會告訴我們不要亂講話,尤其是不吉利的話比如煮餃子時餃子皮破了不能說破要說漲開了,年夜菜都會有道魚,飯後這魚要放回鍋里,做家務時要千萬小心不能打碎了杯子和碗,因為那樣不吉利,如果真的打碎了要趕緊念叨碎碎平安。初一到初五不讓動針和剪刀之類的,說是會刺到龍眼。有舅舅的正月不能剪頭髮,要等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才能剪頭髮......現在的年輕都不太在意那些了,所以感覺年味淡了很多。


我們家鄉春節三天忌開生、忌動剪、忌用針、忌掃地、忌潑水,忌動土,忌人說「死」、鼠」、「家敗」之類不吉利的「破嘴話」。除夕晚上忌早睡,全家要「守歲」接財神。除夕和春節,忌打碎器具。


推薦閱讀:

怎麼追回前女友的心?
99%的做選擇時,都不是來自主觀判斷,你相信嗎?

TAG:民俗 | 社會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