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理論基礎是陰陽五行嗎?
陰陽五行是自然的構成元素,而道家以研究自然為目的,將陰陽五行支配在一切物質上。如人之毛髮為草木,雙目為日月,呼吸為風,落淚為雨,骨骼為山,血脈為河,謂之天人一體。
漢初諸儒盛宗之,道教以以陰陽、儒術為煉丹根據。所以當時的中醫都先學儒術,再涉及陰陽五行。像後來的李時珍、孫思邈、葛洪這些中醫學家實際上都以陰陽五行為主。
後世學中醫者皆知五臟為陰,六腑為陽。木肝、水腎、火心、金肺、土脾。肝以膽為腑,腎以膀胱為腑,肺以大腸為腑,心以小腸為腑,脾以胃為腑。
腑臟相連,有病相互。
這個問題首先要看你說的是後世中醫學還是遠古中醫學咯,前者很少說陰陽,後者陰陽是基礎,如果你要學中醫學,建議你學後者,後者我喜歡叫遠古中醫學,陰陽包括所說的東西太多了,天為陽地為陰,白天為陽晚上為陰,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男人為陽,女人為陰,氣為陽,血為陰,還有很多。中醫應用於人體治病用的是氣血,陽為主導,陽主陰從,氣帶動血,沒有氣身體血再多也是一杯冷水,秋冬之像,如果氣比血多很多,人容易功能太過,容易失眠多夢,煩躁不安,要說的東西太多了,腦袋是好東西,只要你入門了,一切都好說。
中醫是我國古代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的經驗智慧的結晶,經過一代代的傳承,早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系統。
陰陽五行是中醫的理論基礎,但其理論基礎遠不止於此,還包括藏象,氣血津液,經絡,病因與發展,病機與防治原則等等。
陰陽五行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具有唯物辯證的特點。中醫運用它來闡明人體的結構、生理、病理,並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
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相互關係,以及它們與外界環境相互關係的學說,是指導臨床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
氣血津液主要闡述氣血津液的生成、作用及相互關係。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相互關係的學說。
中醫的理論基礎,堅實而系統,這也奠定了中醫在我們生活中不可否認的作用和影響。
嚴格來說,陰陽五行是中醫理論的總綱,萬物分陰陽,萬物不離五行。五行囊括了山川河流靈飛走獸。不明陰陽難辨真像,不解五行,難知生克。臟腑之間的生克都體現在五行的生克上,不知陰陽五行,何以解困。中醫治療上有很多都是運用五行的生克去調節人體內環境的平衡來得到治癒的目的。
以四季陰陽五行相互轉換互為表裡的基本辨證邏輯關係為基礎。因為中醫是古人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記錄,實踐總結延伸出來的理論。宇宙萬事萬物都是處在不斷運動過程中,斗轉星移,四季轉換氣候變化,金木水火土伴隨著天地陰陽的交替變化,風雨雲雪霜雷電等天氣變化。而人正是生活在這樣不斷運動變化的環境中,必然受到其中變數因素的影響,所以人的健康就是與各要素保持陰陽平衡相協調。而拋開天地陰陽運動變化的因素單獨討論人類個體無疑是本末倒置的。
陰陽五行是一個抽象概念。它包括天下萬物萬事的存在本質及其運動規律!中醫就是以它作為基本指導的!
至於某些人故意(或不懂)。把某個具體問題替換這個抽象概念。我看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陰陽五行是中醫的主要內容之一,
全面來講,五運六氣來涵蓋中醫的核心內容會更加全面概括。
黃帝內經偏向於五行分類,傷寒論偏向於三陰三陽分類。
陰陽五行是中醫理論的基礎,在中醫理論里世上萬物均如此歸類,彼此關聯,循環往複,周而復始,相生或相剋,人體如同小宇宙,和大自然息息相關,亦是如此,所以對患者診療也是要根據季節,時辰及相生相剋道理綜合考慮,進行對症下藥,和西醫理論走的不是一個思路。
推薦閱讀:
※一個很常見未解決的問題,健身完都九點多了,消化快六點吃的感覺空腹,該不該吃點,具體到底該吃能吃什麼?
※洗潔精到底對人體有危害嗎?
※這幾樣食物還有其他作用嗎?
※慢性咽炎患者不可以吃什麼?
※人體需要什麼樣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