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宋代特別流行寫詞?


宋代流行寫詞,跟宋朝重文輕武、優待文人與市民文化發達有關,也跟文人在一個積貧積弱的時代難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借詞這種不太「正經」的文學形式抒發一些極個體化的情感有關。

宋詞都有詞牌,詞遵循一定的格律,這就決定了詞既具有文學性,也有音樂性。兩宋對文人非常優待,士大夫的生活比較優渥,很多人家裡蓄歌伎,不少人喜歡流連於花間柳巷,與青樓女子交往甚密。詞最早源於民間,由教坊歌女演唱,算是一種節目,有點像現在的流行音樂。但是那種詞比較俚俗,文人給歌女寫的詞就比較雅緻、有情調。宋詞的發展,是一個逐漸文人化、高雅化的過程。

現在流傳下來的詞,有很多抒發家國情懷的,但當時的詞,格調並沒有這麼高。宋詞以描寫艷情為主。張炎說:「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於詩。蓋聲出於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可也。」「詞為艷科」都是宋詞這種創作主流傾向的歸納。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與「艷情」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歐陽修、蘇軾都寫過不少艷詞。

兩宋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不是很強硬,基本屬於守勢。兩宋的文人無法建功立業,無法像唐朝的詩人一樣對未來有一種信心,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對宋代文人來說是奢侈的。整體看,官場上的宋代文人是失意的、萎靡的,一些有抱負的人總是處在被貶官狀態。這時候,能安慰他們的就是溫柔而善解人意的歌女。他們文學創作的題材,自然也偏於兒女情長,難見盛唐時豪邁和樂觀的基調。

另一方便,宋代的物質生活比較發達,百姓的娛樂生活增多,說書人開始出現,話本小說就是那時說書人的演講稿。在這種整體的文化氛圍中,文人們也受到影響,寫一些男歡女愛、飲酒唱和的詞也變得普遍。


首先,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是宋代不流行寫詩而流行寫詞了。而是詞更加能代表這個時代。

宋代的文學藝術非常繁榮。陳寅恪先生有一段話,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從文學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詩詞,散文,話本等等哪一個不值得一說?

具體分析,唐詩宋詞,但是古代文藝理論裡面有一個探討,就是唐詩與宋詩之爭。到了錢鍾書的《談藝錄》裡面就是「詩分唐宋」。唐詩多以丰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維見勝。由此可見,唐詩和宋詩都是詩歌發展史上重要的內容。

而宋詞更是一代之文學,宋詞由伶工之詞逐漸變成士大夫之詞。由民間流行的藝術形式逐漸到士大夫案頭文學。你能想到的大部分詞人都生活在宋代,比如:晏殊,晏幾道,柳永,蘇軾,周邦彥,李清照,辛棄疾,蔣捷,姜夔,張炎等等。

至於散文方面,唐宋八大家裡面有六個是宋代的,宋代的古文運動影響也是很大的。

宋代流行的說唱藝術話本,更是為後來一些小說,戲曲提供了素材。

近代大學者王國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

那為什麼宋詞代表了宋代呢?

其實,詞沒有詩更加拿的上檯面,詞從一開始更像是我們的流行歌曲,由於市民階層的壯大,宋詞不斷的繁榮。但是,詞主要內容是寫兒女情長,感情就是離愁別恨。這種東西,傳統文化裡面很難拿的上檯面,傳統更多是儒家溫柔敦厚,中正平和,文以載道這些思想。所以,才有了蘇軾,辛棄疾對於詞的風格的改造。

那麼為什麼說詞代表宋代呢?宋詞有比較強的抒情性,宋詩尚理趣,很明顯,抒情性相對較弱。你覺得是你一本正經寫的東西能代表你的性格還是私底下寫的東西更加能代表你的性格?

而且越是那種俗文學更加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喜好,詩這種東西,普通老百姓肯定欣賞起來困難,但是詞,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


宋代文學的主要文體是詞、詩、文、小說、戲劇,其中詞的創作成就最高,詩、文次之,話本小說又次之,戲劇尚處在萌芽狀態,成就較差。

宋詞可以說是「一代之文學」的標誌,就全部詞史而言,宋詞的創作無疑已臻頂巔,名家輩出,佳作如林,流派紛呈,風格各異。宋詞在題材、手法、風格的演變上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

北宋前期,主要詞人有晏殊父子、歐陽修、范仲淹、柳永等。晏殊、歐陽修拉開了有宋一代詞作的序幕。他們的詞乃是五代特別是南唐柔軟綺麗詞風的延續,同時又有局部拓展,多以小令抒寫男女情事,閑雅清曠,秀麗精巧。晏幾道兼融晏殊、歐陽修的詞風,在迴環曲折的筆致中透露出哀怨感傷的情調,深婉蘊藉,真摯動人。

范仲淹則突破了晏、歐婉約之格局,另樹一幟,其邊塞詞蒼涼開闊,豪放悲壯,下開東坡之詞風。此期詞壇成就最大、貢獻最力者首推柳永。

柳永自創新調,以長調慢詞取代先前的小令,擴展了詞的容量;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風情取代先前精緻典雅的貴族格調,開拓了詞的領域;講究鋪敘,喜用白描,豐富了詞的藝術表現手法。這些創造性的貢獻,使柳永成為詞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詞人是蘇軾。宋詞至柳永而一變,至蘇軾而再變。蘇軾以詩為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打破了詞體的題材內容的局限,拓新了詞的意境;衝決了詞為艷科的藩籬,在婉約詞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詞的品位,使詞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縛,成為獨立的新詩體。

蘇軾全面改革詞壇傳統風尚,給詞史的發展直指「向上一路」,南宋的愛國詞派與辛派詞人為其嗣響。北宋後期,主要詞人有秦觀、黃庭堅、賀鑄、周邦彥等。秦觀詞一向被認為是婉約派的正宗,多寫男女情愛的悲苦與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韻兼勝,詞境凄婉,自成一家。

周邦彥被推崇為北宋詞的「集大成者」,注重音律法度,風格醇雅渾成,章法縝密圓熟,語言典麗精工,是後來格律詞派之先導。南宋前期,主要詞人有張元干、張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這些作家大都由北入南,在神州陸沉、國難當頭之際,他們繼承蘇軾的豪放詞風,開始突破以往吟風月弄花草的婉麗流轉,給詞作注入了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戰鬥性,詞風慷慨悲壯、沉鬱蒼涼,為中期愛國詞高潮的到來奏了先聲。

此期詞壇成就最高、卓然自立的是女詞人李清照,她主張詞「別是一家」,進一步確立了詞體的獨立地位。其詞化俗為雅,清婉疏淡,語言功力深湛,既自然清新又精美雅潔,號稱「易安體」,與秦觀等一起被推為「當行本色」的婉約正宗。南宋中期,主要詞人有辛棄疾、陳亮、劉過、姜夔等。

辛棄疾橫世傑出,奏響了愛國詞的最強音;他以文為詞,空前地解放了詞體,增強了詞的藝術表現力;辛詞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以抒寫報國之志與失意之悲為主調;詞風不拘一格,多種多樣,沉鬱、明快,悲壯、嫵媚,兼而有之,但以豪放雄健為主。

辛棄疾憑其獨創的「稼軒體」在兩宋詞壇「屹然另立一宗」,陳亮、劉過都屬辛氏同調,風格之激越雄壯與辛詞相近。姜夔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格律謹嚴,詞風清空峭拔,詞境虛靈幽冷,語言瘦勁疏淡,在辛派詞人之外別標一格,他上承周邦彥之精工,下開吳文英、張炎之風雅,被奉為雅詞之典範。

南宋後期,詞壇出現了兩大流派。一派是稼軒之遺響,主要詞人有劉克莊、劉辰翁、文天祥等,他們繼承蘇、辛詞風,詞作感時傷世,情調沉痛悲鬱,詞風豪邁粗獷。另一派是白石之羽翼,重要詞家有吳文英、周密、王沂孫、張炎等,他們奉姜夔為圭臬,重視格律技巧,詞作凄涼哀怨,格調空靈低婉。總的看來,這兩派詞人因襲過多而創新不足,他們作為兩宋詞史的終結者,寫下了重要的最後一頁。

宋詩創作是在唐詩的巨大影響下進行的,唐詩的燦爛輝煌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宋人的創新意識。宋詩的發展歷程,從跟本上說就是對唐詩不斷突破和超越,逐漸形成自己獨特面目的歷程,從而創造出足以與唐音相抗衡的宋調。北宋初期,主要是中晚唐詩風餘韻的沿襲,大致可歸為三體。

最初是效法白居易詩風的白體,主要詩人是李昉、徐鉉、王禹偁等,其中王禹偁成就最高,他自覺學習白居易諷諭詩的現實主義精神,關注民生疾苦,風格平易通俗、樸素流暢,有些方面已昭示出宋詩發展的新方向。

白體稍後,流行詩壇的是師承賈島、姚合的晚唐體,主要詩人有林逋、潘閬、寇準等,就中林逋詩名最盛,擅長近體,其詩多寫幽靜清苦的隱士生活,清淡閑遠。此期詩壇聲勢最為浩大的一派是推崇李商隱的西昆體,代表詩人有楊億、劉筠、錢惟演,西昆體用典精巧,詞采縟麗,雍容華貴,豐贍穠艷,但缺乏深刻的思想內容與鮮明的時代精神。

北宋中期,隨著詩文革新運動的展開和深入,歐陽修、王安石、蘇軾等大家巨擘開創了宋詩的新局面,宋調已趨於成熟並基本定型。

此期詩壇,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首唱於前,梅堯臣詩風平淡深遠,意新語工,為宋詩開山之祖;蘇舜欽筆力雄放軒昂,超邁橫絕,啟宋調風氣之先;歐陽修格調平易疏暢,流麗宛轉,有新變導路之功。

凡此三者,既廓清了西昆體綺麗浮艷的習風,又奠定了宋詩散文化、才學化、議論化、功利化的審美風貌,為宋詩開闢了與唐音迥然相異的新天地。隨之有王安石、蘇軾等應和於後。王安石的早期之作注重現實民生,精於議論,峭刻簡勁,晚年之作講求技巧法度,詩律精嚴,興象玲瓏,皆獨步一時。

蘇軾才思橫溢,轉益多師,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各體兼擅,無事不可入詩,無言不可入詩,大大開拓了宋詩新的境界,代表了宋詩的最高水準。北宋後期,主要詩人有蘇門四學士和陳師道,他們一方面以繼承蘇軾詩風相標榜,另一方面在審美取向上又與蘇軾趨向分流。

黃庭堅提倡「點鐵成金」、「脫胎換骨」,推重學識技法,詩風瘦硬峭勁,生新奇拗,具有獨特的宋人氣象,最突出地體現了宋調的藝術特徵。陳師道耽於苦吟,刻意求新,詩風樸拙生澀,自成一體,二人都對後來的江西詩派產生了重大影響。

南宋前期,江西詩派形成並壯大,主要詩人有陳與義、呂本中、曾幾等,他們以黃、陳為宗,墨守成規,創作成就不高,南渡以後題材開始擴大,詩風逐漸轉變,對詩派的創作理論也有所修正,創作實績最為突出的是陳與義。

江西詩派在兩宋詩歌的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中興四大詩人都曾經出入於此派門下。南宋中期,宋詩在北宋中期之後又一次出現鼎盛局面,代表詩人就是號稱「中興四大家」的楊萬里、范成大、尤袤、陸遊。

楊萬里師法自然,詩風活潑,意象生新諧趣,語言通俗流暢,形成了別開生面的誠齋體;范成大面向生活,風格輕巧工緻,溫潤流婉,其田園詩在中國詩史上獨樹一幟。

陸遊是此期也是整個南宋最為傑出的詩人,他的詩取材廣,用力深,詩風雄健悲壯,意境開闊宏大,各體兼工,不囿一格,陸遊和辛棄疾共同成為這個時代最嘹亮的歌手。經過中興諸詩人的努力探索與積極創新,盛行一時的江西詩派逐步淡出了詩壇。

南宋後期,是宋詩的頹敗和終結期,主要是出現了反對江西詩派、取徑晚唐的永嘉四靈與江湖詩派,另外還湧現出一批發揚杜甫現實主義精神和陸遊愛國主義傳統的愛國詩人。

永嘉四靈尊賈島、姚合為宗主,專攻五律,取材狹窄,雕琢瑣碎,氣格卑弱。江湖詩派格局較四靈更為開闊,題材也更為廣泛,但除劉克莊、戴復古等能自出機杼、成就較高外,大多表現平平,整體風格偏重於細巧滑熟,未脫晚唐舊習。

宋、元鼎革的滄桑巨變,使南宋末年的詩人更多地投入到殘酷的現實中去。文天祥、汪元量等愛國詩人或高唱慷慨悲壯的戰歌,或低吟沉鬱蒼涼的哀思,為兩宋詩史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中國古代散文在宋代最後定型,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占其六。其間名家輩出,群體蜂起,他們各樹一幟,競辟新境,共同構築了宋文發展的繁榮景觀。與唐代散文相比,宋代散文的特色在於:內容上,和現實緊密結合,多論政與論道之文,其中又帶有強烈的憂患感與危機感;風格上,趨於平易自然、條達疏暢;藝術表現上,喜好議論並善於議論,一些政論、史論還往往借題發揮。

宋代散文從總體上看以古文為主,宋代古文實現了實用文章的全面藝術化,達到了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高度統一。首先起來倡導創作古文而力排浮華艱澀文風的是柳開與王禹偁,王禹偁的散文具有強烈的現實性,風格古雅簡淡、自然明快,有宋一代的新文風漸露端倪。能夠徹底清掃西昆派浮靡之風與太學體險怪之態的,是繼之而起的文壇領袖歐陽修。

歐陽修的文風平易紆徐,自然精妙,語言簡潔凝練,圓融輕快,確立了宋文文風的發展方向,同時他團結同道,獎掖後進,形成了古文運動的強大陣容。其間曾鞏為文簡古質樸,平正雅重,不事辭采;王安石為文曲折暢達,議論精警,筆力峻健;蘇洵善策、論,雄邁老辣,縱橫恣肆;蘇轍精書、記,沖和淡泊,深醇溫粹。

蘇軾是歐陽修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文壇領袖,向與韓、柳、歐並稱,代表了宋文的最高成就。蘇文貫通古今,縱橫六合,揮灑自如,姿態橫生,廣備眾體,新意無窮,對促進宋代古文主體風格的成熟與定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一舉奠定了古文在散文創作中的正宗地位,北宋後期的作家大都是沿著歐蘇開闢的道路繼續前行的。

南宋散文發揚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優良傳統,胡銓、李綱、陳亮、陸遊、辛棄疾等人的作品,雖風格不一,但都呈現出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熱情,筆勢浩蕩,議論縱橫,慷慨激昂,沉痛執著,令人蕩氣迴腸。

南宋末年,文天祥、謝翱等人,皆寫出了表現民族氣節的散文傑作,或記敘艱苦卓絕的抗元經歷,或彰揚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或抒發深沉悲涼的亡國之痛,把宋文的發展推向了最後一個高潮,以悲壯雄勁的旋律結束了兩宋散文的歷程。

此外,宋代的通俗文學也極為繁榮。宋代的話本與戲劇雖然流傳後世的作品並不多,但它們的出現與成型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代的話本小說是在當時說話藝術的基礎上產生的,內容的世俗化、語言的口語化、體制的程式化是其基本特點。它是中國白話小說的開端,標誌著「小說史上的一大變遷」,開闢了中國小說的新紀元。

王國維曾指出「真正之戲劇,起於宋代。」宋代戲劇的表演形式已相當成熟,表演要素日臻完善,其典型範式是宋雜劇,包括北宋雜劇和南渡以後在南方民間流行的「南戲」。宋代戲劇為元雜劇創作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簡單的說,宋詞之所以流行和當今流行音樂的很快推開是一樣的。少不了有一些專業創作(流行)詞的詞作家,他們的詞更合當時市井人的脾胃,比如柳永,他的詞、藉助當時的有名歌手(主要是一些歌伎)在一些宴會,聚會上演唱,迅速傳開,一點也不比現在通過媒體發表快。


實屬無奈之舉!盛唐把詩推向巔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宋想要超越已經很難,倒不如另闢蹊徑,將詞推向巔峰!

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現在是網文??


題主問「唐代流行寫詩,宋代為什麼就不流行了轉而流行寫詞了呢?」,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宋詞雖然地位很高,成就也大,但宋代文人主流還是寫詩,而不是詞。為什麼我們感覺宋詞比宋詩影響大,一是宋詩超不過唐詩,被唐詩光芒蓋過了,而宋詞的成就在歷代卻是最高;二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稱唐詩宋詞元曲,容易忽略宋詩。

為何說宋代文人主流還是寫詩,而不是詞?這可以看具體數據:

首先比較一下《全宋詞》與《全宋詩》的作者和作品數量:

1、《全宋詞》共收兩宋詞家1330餘人,詞作約 20000首;《全宋詞補輯》收錄作者140餘人(其中41人已見《全宋詞》,詞作430餘首)。

2、《全宋詩》共收兩宋詩家1萬餘人,詩作約27餘萬首;《全宋詩輯補》約22000首,殘詩零句3600餘則,所得佚詩有名姓作者近2800人。

以上可知,現在可知的宋代詩人是詞人的近十倍,作品更是超過十倍。

本人又從《宋詞三百首》作者中選取重要詞人29人,另選中小學便知曉的詩人朱熹,共計30人,根據搜韻網每位作者現有詩詞量進行了數據統計,統計結果如下:

代表作者共30人,詩詞總計:21088首,詞:4169,詞佔比:19.77%

數據分別如下:

1、蘇軾 全部 (2381)

詞 (369) 佔比:15.5%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2、王安石 全部 (1458)

詞 (19) 佔比:1.3%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3、黃庭堅 全部 (1610)

詞 (142) 佔比:8.82%

清平樂·春歸何處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4、范仲淹 全部 (238)

詞 (5) 佔比:2.1%

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5、張先 全部 (171)

詞 (147) 佔比:85.96%

天仙子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6、晏殊 全部 (174)

詞 (51) 佔比:29.31%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7、歐陽修 全部 (924)

詞 (137) 佔比:14.83%

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8、柳永 全部 (169)

詞 (165) 佔比:97.63%

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9、晏幾道 全部 (65)

詞 (58) 佔比:89.23%

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10、秦觀 全部 (406)

詞 (87) 佔比:21.43%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11、周邦彥 全部 (192)

詞 (156) 佔比:81.25%

少年游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12、賀鑄 全部 (687)

詞 (224) 佔比:32.61%

青玉案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台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13、岳飛 全部 (16)

詞 (3) 佔比:18.75%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4、張孝祥 全部 (501)

詞 (181) 佔比:36.13%

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


15、陳與義 全部 (528)

詞 (17) 佔比:3.23%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16、范成大 全部 (1494)

詞 (73) 佔比:4.87%

水調歌頭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老子個中不淺,此會天教重見,今古一南樓。星漢淡無色,玉鏡獨空浮。

斂秦煙,收楚霧,熨江流。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想見姮娥冷眼,應笑歸來霜鬢,空敝黑貂裘。釃酒問蟾兔,肯去伴滄洲?


17、辛棄疾 全部 (654)

詞 (566) 佔比:86.54%

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18、姜夔 全部 (191)

詞 (79) 佔比:41.36%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19、劉過 全部 (323)

詞 (70) 佔比:21.67%

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20、史達祖 全部 (104)

詞 (102) 佔比:98.08%

綺羅香·詠春雨

做冷欺花,將煙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住。驚粉重、蝶宿西園,喜泥潤、燕歸南浦。最妨它、佳約風流,鈿車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極,還被春潮晚急,難尋官渡。隱約遙峰,和淚謝娘眉嫵。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21、劉克莊 全部 (2541)

詞 (224) 佔比:8.82%

沁園春·夢孚若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喚廚人斫就,東溟鯨膾,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車千乘,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嘆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涼感舊,慷慨生哀。


22、吳文英 全部 (330)

詞 (330) 佔比:100%

唐多令·惜別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23、劉辰翁 全部 (508)

詞 (320) 佔比:62.99%

律詩 (14)

絕句 (9)

排律 (147)

古風 (13)

六言詩 (4)

贊 (1)

西江月·新秋寫興

天上低昂仰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24、周密 全部 (478)

詞 (150) 佔比:31.38%

高陽台·送陳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車馬,平沙萬里天低。寶帶金章,尊前茸帽風欹。秦關汴水經行地,想登臨、都付新詩。縱英游,疊鼓清笳,駿馬名姬。

酒酣應對燕山雪,正冰河月凍,曉隴雲飛。投老殘年,江南誰念方回。東風漸綠西湖柳,雁已還、人未南歸。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25、蔣捷 全部 (91)

詞 (89) 佔比:97.8%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26、張炎 全部 (292)

詞 (291) 佔比:99.66%

清平樂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 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27、李清照 全部 (70)

詞 (52) 佔比:74.29%

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8、楊萬里 全部 (2754)

詞 (13) 佔比:0.47%

昭君怨·詠荷上雨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29、戴復古 全部 (793)

詞 (34) 佔比:4.29%

滿江紅·赤壁懷古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30、朱熹 全部 (945)

詞 (15) 佔比:1.59%

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江水浸雲影,鴻雁欲南飛。攜壺結客何處?空翠渺煙霏。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風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節,須酩酊,莫相違。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暉。無盡今來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機。與問牛山客,何必獨沾衣。


為什麼宋代特別流行寫詞,並發展到了非常的高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與唐詩並稱,也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顆耀眼的恆星。這怕得從詩歌的源頭說起。


詩歌是從民間歌謠發展、演化而來,成了文人墨客抒發情懷,言詞達志的一個文字載體。大約一開始,人們並沒想到要傳之於後世在青史上留名,只是便於傳唱吟詠而已。才有了漢樂府民歌。樂府詩要配合不同的音樂,便於不同的人吟唱,分類有歌、行、曲、辭等。到了唐代,人們根據漢字特有的音韻功能,在古體詩基礎上發明了律體詩。大約律體詩比古體詩還好玩,唐時的文人們都願意撫養這個「嬰兒」,大家你貢獻乳酪,他貢獻糖果,我送束鮮花,他又給置辦嫁衣……唐詩在唐代就發展到了頂峰,再難突破……


因為唐詩的出現,使文學面貌煥然一新,但發展到極致,總要歸於平淡。不甘寂寞的文人,在五、七言上不能突破,就又「下鄉」去找營養了。在坊間「鄉下」找到了音樂曲調,結合唐律和古體詩中的長短句,便又開發出了一個新的文學詩歌形式:「詞」。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天地。和對待唐詩一樣,文人又都紛紛踴來擁抱這個「新生兒」……

脫離了曲之後,詞牌便僅作為文字、音韻結構的一種格式,決定詞的平仄和長短句式的句數和字數,是一首詞的名稱。沒有了五、七言的字數限制,而且詞牌如海,形式靈活多樣,更能展示文人的聰明和才華,是深受的喜愛的一種文學體裁。和唐時一樣,宋代詩人也把宋詞推向了極致,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詞的初期極盡艷麗浮華,流行於市井酒肆之間,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五代時期的《花間集》就很明顯地展露了詞美麗絢爛的文采,但是這期間的詞題材還僅限於描寫閨情花柳、笙歌飲宴等方面,可以說還顯得很「小氣」.雖然藝術成就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但是在思想內涵上層次還不夠.宋代初期的詞一開始也是沿襲這種詞風,追求華麗詞藻和對細膩情感的描寫.像曾因寫過「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得罪了仁宗皇帝的柳永,鬱郁不得志,一生就流連於歌坊青樓之間,給歌妓們寫寫詞.所謂「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當時的詞被認為是一種粗俗的民間藝術,不登大雅之堂,以至於宋朝的晏殊在當上宰相之後,對於他以前所做的詞都不承認是自己寫的.宋朝的艷妓之多,水平之高為其它朝代所罕有,她們和宋朝的才子們一起共同推動了詞這一新興藝術形式在民間的廣泛流傳.


為什麼宋朝流行寫詞,原因有三大重點,如下:

(1) 經濟的繁榮

北宋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治統治, 加強了集權制度, 抑制了地方勢力的興起, 使國內局勢較安定; 宋室還採用一系列措施, 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手工業和商業也隨之興起, 城市經濟頗為繁榮.北宋前期, 中原地區百餘年間沒有受到兵禍, 與社會經濟繁榮相適應的藝術文化也迅速地發展起來, 其中特別是形式簡短, 以歌唱為特色的詞, 如同盛唐之詩,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發展.

(2) 教坊與歌樓的設立

為了適應當時統治者的娛賓遣興,歌舞昇平的需要, 不但宮廷內設有「教坊」, 大城市中都有歌樓妓館, 貴族豪紳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這都促使歌詞更加普遍地發展.

(3) 文學本身的發展

詩歌發展到唐末, 無論長篇短制,古體律絕, 都達到成熟的階段, 作家再難有新的突破, 另一種文體代之而興, 而詞正是代詩而起的新形式.詞在晚唐五代專門摹寫閨情, 而在宋代, 詞則成為士大夫享樂的一部分.由於晚唐五代的詞境界狹窄, 這便給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馳騁才情的廣闊天地.他們運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調, 表達著真摯而坦率的感情, 因此詞的題材越加廣闊, 詞的體制也逐漸完備, 藝術風格上也呈現多樣化, 可謂進入詞的黃金時代.

歡迎在文章底部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蘇秦小哥會認真閱讀你的每一條留言,感謝你的支持與分享!


這是一個文化形式特別是詩歌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並不象編者列題那樣,以為象今天有許多種文化娛樂形式擺在面前可以任選擇。詩歌從誕生開始就是作歌詠的。唐人從配樂的角度需要,創出格律詩講究平仄聲韻,音樂奏起就可吟唱。但宋人覺唐詩千篇一律,音調顯單調,自然就喜愛長短參差並且有長篇大作,節奏更多變化的詞。可能一個詞牌名就是一種曲調。實際唐代就有詞的出現,說明唐人也不滿足千篇一律單調的吟唱。元代更發展為戲曲戲劇,增添劇情內容。這是一個不斷發展開創的過程。


語言發展,文學發展導致的。詩經四言,漢,兩晉以五言為主,初唐詩人別提多崇拜前朝的謝靈運了。楚辭,漢賦,兩晉駢文則四字,七字交雜,長短不一,至唐成七言古詩,在唐朝時五言七言漸交通,變為了七律,七絕,五律,五絕。格律的出現,實質為文學創作縛了手腳,盛唐詩人尚無感覺,詩寫得瀟洒,句也華美至極。但常用的開口詞就那兩三千,寫來寫去,基本也就寫絕了。好多詩不得不追求奇,險,用詞也生僻了。這時的詩已經離開了群眾,成為一些人的玩物。晚唐時的詩人再難上高峰,看看李賀為寫詩吃苦以至早夭,李商隱的詩變得晦澀難懂。都說明詩漸至絕境。盛唐詩人李白寫過清平樂和菩薩蠻的詞,詞出現的也比較早,不過比不得詩流行。在七言,五言表達不好時,人們便用起了更加輕便自由的長短句。在唐末詞就開始興盛了起來。然後就走至五代,一個戰爭的年代,就繁盛了起來,尤其李煜,一國之君樂於寫,其他諸國均流誦,詞開始了風靡。宋朝的人們開始了創作,大量的詞牌和詞都被寫了出來。詞也因為律法制約漸漸生機減少,失去靈活。於是元曲便來了。看元曲吧,寫成劇本唱了起來,一唱唱許久。人們慢慢沒有那麼多時間聽曲子,就有了說書人的興起,通俗話本牛了起來,有了四大名著。再後來能唱的,被玩成了流行音樂,能說的變成了通俗小說。既不能唱也不能說,大聲朗誦就美極的是一些現代詩。不能唱,不能誦,不能說,只能讀的海子詩也出現了,之後中國的現代詩漸漸失去了韻律和可讀性,難聽難看,搞得烏煙瘴氣,玩成官官文化,弄出了什麼梨花體,差點將詩詞整死!大約如此。香港的黃霑,林夕,李宗盛,台灣的方文山,大陸的喬羽,嚴肅,好像還有張行都是現代能唱出來的詞的高手。黃霑,喬羽算是豪放派了,林夕就是花間高手。如果再算上寫讚歌的那估計就是詩經中稱之為作頌的高手。這大約也是文學,音律兩者與民風時代變遷結合產生的變化吧。這樣一寫,詩,賦,詞,曲,小說基本解釋到了。這是我的一家之言,貽笑大方了。


推薦閱讀:

宋代文學概論
宋高宗殺害岳飛,和他早年經歷的苗劉兵變有關係嗎?
為什麼宋粉不願承認宋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朝代的事實?
宋朝時期禁軍教頭是多大官?
宋朝-02:循環,軍制,堅持,內核

TAG:文化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