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藥品要分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全外文的葯在中國銷售合法嗎?
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是國際上通行的一種藥品管理模式 ,是按照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依其品種、規格 、適應症、劑量及給葯途徑不同,對藥品分別按處方葯和非處方葯進行管理的一種制度。處方葯與非處方葯不是藥品本質的屬性 ,而是管理上的界定 。
為了保障人民用藥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1999年6月11日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務會審議通過制定《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類管理辦法》。該辦法予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處方葯和非處方葯的定義:
處方葯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能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英語為prescription drug。
非處方葯不需要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英語為Nonprescription drug, 在國外又稱為「可以在櫃檯上買到的葯」(over the counter),簡稱OTC。非處方葯大都用於如下情況:感冒、發燒、咳嗽;消化系統疾病;頭痛;關節疾病;鼻炎等過敏症;營養補劑,如維生素、某些中藥補劑等。
處方葯與非處方葯的區別:
1 是否需要處方
處方葯需要醫師處方才能獲得,而非處方葯則不需要,可自行購買。
2 安全性不同
非處方葯是依據「應用安全、療效確切、質量穩定、使用方便」的原則 ,經過專家遴選 出來的。安全性是非處方葯遴選的首選原則。一般為根據文獻和長期臨床使用證實安全性大的藥品,基本無不良反應,無潛在毒性,不易引起蓄積中毒,不引起依賴性,無「三致」作用。而處方葯則需要醫師決定。
3 包裝標識不同
非處方葯藥品包裝上一般印有OTC標識,而處方葯則無。
4 宣傳媒體不同
非處方葯可在電視媒體做廣告,而處方葯只能在醫學專業媒體上宣傳。
5 服用時,指導建議來源不同
非處方葯一般為自行閱讀說明書或在藥師指導下使用;而處方葯則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藥品說明書及標籤的文字要求
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管理規定(局令第24號)第一章 總 則第5、6、7條有關於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的文字要求:
第五條 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的文字表述應當科學、規範、準確。非處方葯說明書還應當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以便患者自行判斷、選擇和使用。
第六條 藥品說明書和標籤中的文字應當清晰易辨,標識應當清楚醒目,不得有印字脫落或者粘貼不牢等現象,不得以粘貼、剪切、塗改等方式進行修改或者補充。
第七條 藥品說明書和標籤應當使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公布的規範化漢字,增加其他文字對照的,應當以漢字表述為準。
從上述要求中,我們可以判斷,藥品說明書應該以漢字表述為準。非處方葯說明書還應當使用容易理解的文字表述。因此,全外文的藥品如在中國市場銷售,是不符合《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管理規定》的
首先來看看處方葯與非處方葯的區別在哪?
處方葯 就是顧名思義,需要經過醫生處方之後才能夠從藥房得到的葯,並且處方葯要在醫生指導或監控下 才能使用。
非處方葯就是指那些不需要醫生處方,可以直接在藥店購買的藥品
處方葯為何需要醫生處方後才能購買使用,是因為處方葯的種類:例如:嗎啡類止痛藥,催眠類安定葯等可產生依賴性的藥物,還有就是新上市的對副作用及藥物活性需要進一步觀察的藥物,還有一些屬於藥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或毒性較大的需要醫生指導監控。
非處方葯大部分包含:營養類補劑,感冒發燒咳嗽,消化系統疾病,頭疼腦熱關節炎等藥劑。
藥物和食品不一樣,上市之前需要經過多期臨床藥理實驗,確定對人體有效和安全後才能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批准上市,全外文藥物雖能在國外應用,但因人種不同,其劑量用法不一定適合國人,因此進入中國還需要再次進行臨床藥理實驗證明是否適合國人,如未經批准在中國銷售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
處方葯就是說一定要通過醫生的囑咐來吃,定餐定量,毒負作用非常大,隨便亂吃對人體有傷害;
非處方葯一般來講稍微懂一點醫學常識的人都可以去藥店去買,毒負作用相對來說會比較小一點,不會對人體構成大的傷害。
總的來說,是葯三分毒。特別是西藥,全部都是化學合成劑,以毒攻毒。就是中醫所說的下等葯。
中國人把中藥分成上、中、下三等:
上等中藥就是我們普通餐桌上的食材及配料,比如:生薑、大蒜、香菇、木耳等等,或者是配料:什麼八角、茴香、桂皮、香葉等等,王守義十三香就是十三味中藥製成的;
中等中藥基本上都是中藥鋪子裡面的什麼貝母、牛膝等等,有一定的針對性調理。調理到平衡狀態就好了。人們常說的是葯三分毒就是說調理平衡後繼續服用可能就有點過了。這就像人喝酒,剛剛好會對人體健康有益,喝多了就會有反作用;
下等中藥像砒霜類,以毒攻毒,要慎重地用。
西藥中的非處方葯也介乎於中藥的中、下等之間,處方葯就是中藥中的下等葯,所以一定要珍重醫生的囑咐。
我的見解是這樣的,歡迎大家的點評
謝謝邀請!處方葯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是葯三分毒,許多葯吃了雖然病好了,但是也給人體帶來傷害。可能會引起其他身體部位的病變,嚴重的會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所以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用。非處方葯也盡量不要自己去買,不要過於相信賣葯人說的。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問下醫生,如果自己有點醫學常識,可以去買。另外全外國文的葯在中國銷售合不合法?這一點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賣給外國的產品不可能全部用中文,同樣外國賣給中國的產品,也不可能全是外文,對這樣的葯本人有懷疑,不是懷疑葯假,是懷疑藥品生產企業裝逼。以上是我自己的看法,不喜別噴,謝謝。
藥品對人體的影響太大,有的藥物會致人成癮,很多藥物服用過量會致命,有的藥物長期服用會產生抗藥性,有的藥品混合使用會有毒性或失效,絕大多數藥品都有毒副作用等,這些因素決定了藥物要在受過專業學習訓練的醫生指導下服用,即遵醫囑服用。
國家實行非處方葯OTC(Over the counter)和非處方葯(Prescription Drug,Ethical Drug)是管理上的需求。處方葯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非處方葯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自行購買和使用。無論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都是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其中非處方葯主要是用於治療各種消費者容易自我診斷、自我治療的常見輕微疾病。
國內還有中成藥這種中國特色存在,由於藥名一般代表「療效」,毒副作用是「尚不明確」,醫生很難把握用量和毒副作用,目前大多都是OTC,是否需要由消費者自行決定,後果自己承擔。當然現在很多西醫也開混開西藥和中成藥,甚至部分患者抵制抗生素,還主動要求吃中成藥。
國內有很多全進口的藥品,醫生開單子後會粘貼如何服用的標籤,是不會有問題的。
非處方葯分為2種,標示為OTC!甲類非處方葯,紅底白字。乙類非處方葯,綠底白字。甲類非處方葯在藥師的指導下使用!乙類非處方葯可以自行購買使用。無OTC標示的基本都是處方葯,憑醫師的處方購買使用!從藥品安全的角度上講,乙類非處方葯大於甲類非處方葯,非處方葯大於處方葯!國家根據藥品的安全療效等因素確定處方葯和非處方葯,根據藥品的安全性可以相互轉換,比如大家熟悉的去頭屑頭癬的康王洗髮液就是從非處方葯轉為處方葯!
進口藥品在國內銷售也要應有中文標示!
用藥問題,歡迎關注我,一起努力喔!
葯關乎人命,能隨便買吃嗎?必須分,全外文的商品不合法更不要說是葯了!關於進口商品都是有規定的,首先就是說明書必須有中文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