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果父母以身作則不玩手機,孩子真能效仿也不會玩嗎?
首先,手機作為日常用品,已經成為了必需品。人手一部手機一點也不稀奇。
其次,我們先界定一下「玩」字。所謂玩手機,應該是指毫無節制,不分主次,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地過度使用手機。
因為家長們要上班或謀生活,不可能「玩手機」,儘管依賴性是可能存在的。作為學生,他們也有自己的正經事要做,也不允許「玩手機」,儘管他們可能會上癮。
因此,如果家長向孩子明確提出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可以使用手機,以及這種使用方式的時間限制,並且以身作則也只是在閑暇時間裡有限地使用手機,同時還要求相互監督,並給予小孩遵守承諾、進行監督的一些小小的獎勵,那麼,孩子就真能效仿也不會玩。
這些成語說得好:孺子可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言傳身教。上行下效。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耳濡目染,有樣學樣。父母以身作則,孩子也多半不會養成愛玩手機的習慣。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孩子是以怎樣一種心理仿效父母行為的。1、好奇心理
孩子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心,對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種好奇心理,總想看看這個東西是做什麼用的,父母拿它來幹什麼,及有什麼好玩的。
父母若經常玩手機,孩子也會對手機產生好奇心理,趴在一旁看父母如何操作,等父母放下手機,他們會好奇的偷偷的嘗試操作,慢慢的成癮之後,會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
父母若以身作則不玩手機,孩子可能會認為手機就是一個方盒子,能接打電話而已,不再會對其產生好奇的想法,想法驅動行為,自然他也不會放在桌上的手機產生興趣了。
2、從眾心理
心理學中有一種行為心理叫從眾心理,是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的影響。舉個例子,在一次畫展上,女人看到前面一個男人正在一幅畫前向上張望,於是她也朝上看,後面看見他們兩個的人也不自覺的向上看。就在這時,最前面的男人突然打了一個噴嚏,然後走了,後面的人面面相覷
父母玩手機,孩子即使不感興趣,也會湊熱鬧上前去看,因為他會覺得父母的行為是合理的,有價值的,從而給他造成一種錯覺。很多時候,因為父母的不在意,孩子逐漸養成不好的習慣。
父母以身作則不玩手機,孩子就不會湊熱鬧,轉而參加很多讀書等有意思,而且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父母要以身作則,放下手中的手機,參與和孩子一起的活動。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我認為:雖然父母不玩手機,但是孩子不一定能效仿也不會玩,為什麼呢?因為現在周圍環境不一樣了,幾乎每個小孩都會玩手機,有些孩子更是從父母那裡要不來手機玩而大哭大鬧,大人一般嫌棄孩子煩,順手就給了。另外,現在有些孩子自己都有手機。
不過,如果父母不玩手機了,已經是做出了榜樣,如果再花些心思去管教孩子的話,應該會有更好的結果。
圖片來自網路那父母應該要怎麼樣做呢?
父母多花花時間陪陪孩子,陪他玩玩遊戲,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父母要多花點時間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平時跟孩子玩新穎的玩具或有趣的遊戲。遊戲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遊戲,已分散孩子對玩手機的依賴,比如玩玩拼圖,搭建城堡,積木等,也減少玩手機的時間。
購買一些書籍,或是花時間陪陪孩子去圖書館,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放假了,父母多陪孩子去圖書館看看書,或是訂製一個時間表,陪讓孩子多閱讀書籍,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
跟孩子進行教育,說說長期玩手機的危害,收集一些圖文配合著解釋孩子並不知道玩手機的危害,只知道手機好玩,所以父母有必要跟孩子進行解說,從小灌輸這種意思,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對玩手機的看法。
圖片來自網路
另外,孩子的自我控制力較弱,父母要多花時間敦促和教導,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鼓勵孩子去跟學習好的小朋友玩玩遊戲,多多互動,這對孩子來說也是有益處的。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歡迎留言討論,轉發點贊。謝謝
謝邀:
今天有要事遲來一步,對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教育問答達人來說,有必要談論一下。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毫無疑問。父母的表帥直接關係著孩子的舉止學習。這裡應把孩子的年齡區分講一下。十歲以下的孩子,孩子的認識,思維都靠父親及學校老師輸送開導轉變成長過程,教育者怎樣教育,孩子怎樣學習。就象父母,老師教孩子做遊戲,做小兒體操,畫畫,唱歌,跳舞等的學習,孩子通過教才會學做為。因為小孩沒有獨自理解創意思維能力。十歲以上有個別聰明孩子,接受其它事物後有獨立思維,產生出不同認識,有時候以自已的愛好心態面對自已所愛好的事或物,這時候會脫離他人的教育。這是多年來教育者總結出的先進經典語錄。
我們再從一個孩子出生說起,孩子從說話單音到多音,從不會站到學會走,跑,都是全靠大人指教的,不然要是不接觸這些外界引導,勢必孩子不可能自已轉換理性變化成長的,因此時此刻的成長變化,都是由父親所引導給予的。父母怎樣引導孩子就怎樣學習轉變成長。優其是孩子也有最好奇異之心靈,最愛好的最肯用心學習,也最宜學會。
就拿玩手機說,現在的大人特別喜歡,甚至成癮式的,有時邊吃飯邊看手機,晚上睡覺一眨眼,就打開手機看,及乎離開手機無法生活。當然孩子在身邊就自然跟著喜歡上玩手機了,加之現代手機上遊戲類東西多,導致孩子非常喜歡玩。同時有些父母把手機作為哄孩子的玩具,讓孩子玩手機,他們做他們的事。其實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表現。如父母自身作責,不經常玩手機,或逸開孩子玩手機,孩子肯定意想不到玩手機。若是父母喜歡讀書看報或寫文章,你讓孩子讀書和寫作業,學字的話,那孩子也會專心學寫文字等學習,心裡不作二用。也就是父母成為孩子表帥的特徵形象誘惑感和教育形式。
最後再強調一下,為了孩子,希望父母少玩手機,或者是放下玩手機,以孩子健康成長為重,正確引導教育孩子,孩子是家庭和國家的未來接班人,千萬不能勿視孩子的光明前程。歡迎評論出你的建議,共討教育良才。
謝謝邀答。手機已是生活中的主角,那麼,如果父母以身作則不玩手機,孩子真能效仿也不會玩嗎?個人的看法如下:
一、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不能絕對化,如果父母以身作則不玩手機了,孩子當面是可以效仿不玩的,但是,不可能保證孩子一直就不會玩了。
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言傳不如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往往效果是非常好的,要想孩子不玩手機,或少玩手機,父母確實需要做出榜樣,盡量少玩,時間一長,形成習慣,孩子就會不玩或少玩的。
三、手機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和工具,說一下不玩,是不現實的空話假話。為了防止孩子受傳染,迷上手機,最好的辦法不是阻止,而是教育疏導,除了父母帶頭少玩外,主要是要培養孩子做自己該做的事,養成把精力放在學習和其它有益遊戲上的良好習慣,而盡量少玩手機。
妥否,歡迎評論。
凡事不是絕對的。就拿我家鄉來說,會玩4g手機會發微信的只限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且只佔年輕人人數的50%左右,其他的仍用100多元的普通手機,只能接聽電話,相當一部分人根本沒有手機,仍用固定電話。象這樣家庭的孩子是沒有機會玩手機的。至於緊跟時代潮流的年輕人較少,其他人也不捨得買。我家情況是小孩子也有手機,主要玩快手等遊戲,大人不玩手機是不可能的,一旦擁用,就無法丟掉,發微信發視頻,我家60餘人分住天南海北,逢年過節就群聊,小孩子他有手機,你能時刻跟著他嗎?現在小孩子也會查百度,查找學習資料等,只能給孩子講清道理,要以學習為主,在學校絕對不玩手機,在家適當玩一下。現在4G手機正逐步在農村普及,想限制孩子玩手機等於天方夜談。
生活中如果父母以身作則不玩手機的話,理論上來說孩子一般也能效仿父母一樣不玩的!但是事情總是相對而言的,你還得加上一個前提條件就是父母們還要加強對孩子的督促才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果,更要進一步的孩子們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手機的危害性才行!
中國有句古話:有其父必有其子!說的就是父母們的為人處事和生活習慣,相對於這個人人玩手機的時代,作為父母的你們不玩手機的話,孩子們依然處在耳聞目染的環境中,因為在大環境大趨勢之下的孩子們還真的不是你僅僅帶個頭就能說服孩子們的!甚至於有的父母根本就不會玩手機的前提之下,他們的孩子照樣把手機遊戲玩得風聲水起的這種情況處處都在,甚至於孩子們還會認為不會玩手機遊戲的父母們跟不上發展形勢一樣具有同等道理。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只是自己不玩手機遊戲而以為孩子們不玩只是一個前提條件而也,並沒有必然聯繫。要杜絕孩子們玩手機肯定還要從其他方面來作工作才行!比如說不給他們配手機、比如說只給他們配只能接打電話的功能機、比如說不讓他們按觸智能手機、比如說給他們闡述清楚相關手機的危害性……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父母自己能夠以身作則的話,相信孩子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的。
而且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需要父母去正確的指引,還記得「孩子學喜羊羊導致燒傷」的案件嘛,孩子從平常的所看所學中,都能應用到實際,就可以看出榜樣的力量了。
比如說,有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多閱讀一些書籍,自己在家一般不會玩電子產品,而是看書,孩子看到父母這樣,肯定就會很好奇,去詢問父母「為什麼要看書?」而此時,作為父母的你,可以就此給孩子講解看書的重要性,以及經常玩電子產品對身心的危害,長此以往,孩子在家玩手機的次數就會減少。
父母們要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玩具」,相信每一個有手機的人,回到家總要玩一玩,作為父母,我們是成年人,我們沒有學習任務,看起來我們玩手機的時候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們玩手機的時候就叫孩子去寫作業,或者是在孩子旁邊監督他寫作業,我們就在他旁邊玩手機,你覺得孩子能夠安心寫作業嗎?你玩手機到半夜,你就叫孩子回去睡覺,他會有心裡逆反意識的。所以玩手機要有個度,允許孩子玩手機要有時間限制,也不可能都不玩。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在他旁邊看書就行,這叫學習陪伴。實在要玩手機,最好不要在孩子前面玩,換到另一個孩子看不到的房間,以免影響他學習。家長的行為是能夠示範作用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謝邀。
拒絕新事物不是好事,小孩子的很多小遊戲還是可以學習很多常識的。
我們有同事不讓孩子看電視,不讓他玩手機,長期下來兩歲後就不知道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玩了。
推薦閱讀:
※雪天路滑事故頻發.難道僅僅是天氣造成的嗎?其根源是不是應該注意駕駛員的情緒波動?
※愛你的人會一個星期都不和你聯繫嗎?
※我想問下大家,婆媳關係怎麼搞?
※孤獨的極限是什麼樣的?
※孩子脾氣暴躁,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