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頻遭兒子毆打,要斷絕母子關係,你怎麼看?


我剛看了這個新聞,兒子是和前夫生的,孩子八歲時,母親為了更好的發展,把孩子寄養在親戚家。寄養了6年,只是每年寒暑假放假時,才來看孩子。在孩子14歲時,才接回家。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母子倆缺少溝通,孩子沉迷網路遊戲,該女老師就管教孩子,倆人矛盾升級,吵架,就打起來。後來經過民警調解,倆人都做了檢討,以後不再這樣。

看完後,很多人在責備孩子不孝。其實,根本的原因在女老師啊。從八歲到十四歲,這六年正是孩子人生觀,性格養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候,母親卻缺失了。加上父親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有誰替這個孩子考慮過?他就像孤兒一樣啊,就像現在的留守兒童一樣。缺少親情的疼愛,缺少時間的陪伴,母子關係僅靠血緣關係維持的很脆弱。釀成這樣後果。

陪伴孩子究竟有多重要,很多地方都說了。著名教育學家尹建莉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說過,由於工作調動,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父母想把她的女兒帶回老家養。但是,尹老師沒同意,她的觀點就是,父母再苦再累也要和孩子在一起。不再一起情感的紐帶就斷了。而且孩子也能親身感受父母的不容易,性格上會變得更加獨立堅強。

而新聞中的女老師,在自己

打拚的幾年並沒有把孩子待在身邊養,沒照顧孩子的成長過程,又怎麼能渴望孩子一直很好。

記得台灣作家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收錄了她和兒子安德烈的36封家書。原因就是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台離開兒子,離開歐洲,到台灣就職。四年後回來時,兒子已經十八歲。母子關係變得緊張疏遠。於是,龍應台通過給兒子寫信交流,慢慢的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增進了感情。

由龍應台的例子可以看出,女老師和兒子的關係,還是有可能緩和的,主導者在女老師,就看她怎麼做了。強烈的爭執和互打是沒有用的。


事情

2月9日下午,貴州安順西航派出所內,一位43歲的大學女教師李女士向15歲的兒子下跪,向民警坦誠因為受不了兒子對她的毆打,想斷絕母子關係。

記者了解到的信息有,兒子出生前,李女士是一名初中老師。在懷孕時,與兒子爸爸感情已破裂,因為親人勸說孩子會成為夫妻感情的潤滑劑,所以還是生下了兒子。

但是,夫妻感情依然破裂,李女士離婚。之後,李女士出於自身發展的追求,選擇了讀研究生。當時,兒子只有8歲,李女士把兒子托福給親戚撫養,只有寒暑假會回來。

讀研期間,李女士的個人生活也有發展,重新結婚、生子。

畢業後,李女士成為了大學講師。去年,等工作穩定後,李女士把大兒子接回,此時兒子已14歲。

但是,兒子與母親相處矛盾很多。

李女士提到一次,兒子在床上睡覺,母親呼喊他起來,他沒有任何回應,母親打了他以下,兒子立刻起來,回打母親。各種生活瑣事,兩人都有茅盾,都會爆發爭吵,然後發展為兒子對母親的毆打。

9號上午,兒子手機不見了,問母親,李女士也說沒見過,兩人爆發爭吵,兒子又打了母親。李女士受不了了,拉著兒子就到了派出所。

兒子表示,母子每次的爭吵中,李女士都會哭訴自己的不易,給他造成了壓力,也造成了他的失控,所以才將拳頭揮向了母親。

最後,民警協調,兒子保證不打母親,母親表示只要兒子聽話,也願意繼續撫養兒子。

怎麼看

第一感想是,做父母是需要專門去學習的,再高的學歷,也不代表知道怎麼去教育孩子、和孩子相處,成為一名好父母。李女士的教育觀、育兒觀還在比較原始的階段,以自己成人的世界,想當然地要求孩子。她沒有考慮到孩子青春期的特點,也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過孩子成長關鍵期,父母不在身邊的苦悶、孤寂、被歧視、寄人籬下等感受和心理狀態。

首先,兒子小時候,李女士在身邊時,便是單親狀態,只有媽媽。後來,李女士追求夢想,把孩子託付給親戚,不知道親戚家具體是什麼情況,但是,孩子肯定是知道,媽媽只有寒暑假能回來,其他時候都不可以。這和其他孩子的媽媽都不一樣,孩子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8-14歲期間,孩子的成長很大,開始逐漸想問題、形成世界觀、有自己的主見,李女士在這些階段缺席,把兒子接回身邊後,首先要做的是重新建立起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兒子剛回來,肯定心防很重,不可能因為有母子關係,就會對母親言聽計從、佩服得五體投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但是,李女士卻不是這樣的,她要求兒子「乖」,要求兒子「聽話」,如果兒子不從,她便哭訴,這些年多麼辛苦。

李女士的方法並不妥當,首先,要求孩子「聽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並沒有把孩子視為獨立個人,給予平等對話的權力,這在教育學上肯定是不恰當的。之前北大留美學子萬字討伐父母的長信,針對的便是父母的「控制欲」而忽略自己的想法。這和李女士的教子方針是一樣的。

另外,李女士哭訴這些年的辛苦,是希望激發兒子的愧疚,從而達到兒子聽話的目的。但是,一來,兒子委屈多過愧疚,如果你問他當年是要媽媽繼續當初中老師但是陪在身邊,還是當大學老師但是把他扔給親戚,孩子肯定要媽媽在身邊。所以,站在兒子的角度,是媽媽對不起他,不是他對不起媽媽。李女士卻反而把對不起兒子這份負擔扔回給兒子,邏輯就是「如果不是為了給你更好的生活,我會這麼辛苦嗎,我和你的痛苦都是因為你」。

二來,李女士的生活如何,本質上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兒子要求她而做的選擇,兒子不會覺得李女士成為了大學老師,他會受益,但是李女士是覺得自己一切為了孩子。青春期的兒子,口才肯定拼不過娘,那就只能動手了。

誠然,兒子動手不大對,但是卻能理解。另外,男生一般處理情緒的能力不強。心理感到不舒服了,通過武力表達,很可能是成長中模仿身邊的成人學來的。兒子的位置其實很無助,他孤立無援,母親只會給他壓力。

我只能說,最後李女士說只要兒子聽話就好,李女士並沒有看到他們母子關係中的根本矛盾所在。指望一個未成年人為成年人而改變是很難的,李女士如果不從思想上改變自己的教育觀,或者改變自己和兒子說話的方式,那麼,矛盾只會一直存在。


夫妻本是前緣,善緣孽緣,無緣不合;

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

這是前幾天看這則社會新聞時我的留言。正所謂一言難盡啊!先來看看新聞,啪啪啪,敲黑板~我來給你們畫畫重點:

既然「懷孕時,感情就破裂了」為什麼當時不想辦法採取措施?也是前幾天,我看了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視頻,她說,婚後要觀察一段時間,等確認感情穩定了再決定生不生孩子、什麼時候生孩子。我非常贊成她的觀點。不僅如此,我還在以前的文章里和講課中多次強調:新婚夫婦一定要想清楚「為什麼要生孩子?」之後,再決定生孩子。

我在這篇文章中提到:「許許多多出問題的婚姻遲遲得不到順利解決,也正是受到孩子的牽絆。如果當初我們仔細評估過自己的婚姻,尤其是認真思考過『為什麼要(生)孩子』問題,解決起那些問題婚姻就要平順許多,甚至於能很好地預防和規避婚姻出問題。 」

建議有興趣的朋友或者還沒有生孩子的年輕人找來看看,避免像這位老師那樣等鑄成大錯了才來著急。

這位女教師今天所以面對如此尷尬的局面,主要是一、生孩子之前太輕忽這一在人生中如此重大的問題;二、明明夫妻感情已經破裂還聽信別人不負責任的言論隨隨便便就把孩子生了下來;三、離婚之前又沒想好怎麼安置教養孩子,離婚後就把孩子留在了自己身邊;四、在設法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沒有考慮好妥善安置孩子就把年僅8歲的孩子扔給了親戚照管(而8到14歲對於一個孩子成長如此重要的關鍵6年里,沒有爹媽的陪伴,任其自由瘋長,不出問題才怪!);五、再次走進婚姻時,似乎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跟處在嚴重叛逆期、隔膜6年之久的孩子相處時,簡單粗暴不講方法。

把這五條放在任何的家庭,任意的母子之間,不出問題才怪!不知道這位身為兩個孩子母親,兩次學習教育又兩次從事教育工作最終成為大學老師的人,是怎麼學習和實踐「教育」的?

新聞中,黔驢技窮的她只有把孩子帶到派出所,當著警察的面跪在孩子面前,求與孩子脫離母子關係,以求徹底甩掉包袱,悲哀呀悲哀!

現在,請回頭看看本文初的那副對聯,估計就會若有所悟了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啊!希望這位母親能夠看到本文,看到本墨口冷心熱的一番苦心,痛下決心,痛改前非,先從自己改變,逐步帶領著兒子走出母子仇視困局,走向家庭的和諧幸福!


謝邀,由於提問沒有故事梗概,特地搜了一下,做個簡述吧,

1.貴州安順一名43歲的大學女教師一年中被15歲的兒子毆打20多次,2月9日女教師拉著兒子來到派出所,跪在兒子面前要求兒子放過自己並斷絕母子關係。

2.經了解,該女教師也是農村考出來的大學生,在當地做一名初中老師,並與一名當地男子結婚。婚後由於夫妻關係不合。當時已懷孕,親戚勸說孩子生下來後會成為生活的潤滑劑,能改善夫妻關係,最終生下孩子。

3.離婚後,女教師獨自一人撫養孩子。孩子8歲時,女教師為了讓自己更進步,努力考取研究生,並將8歲的孩子留在親戚家寄養。

4.通過自己的努力,女教師最終考取研究生,並在安順一所大學做老師,期間和一位同學戀愛生子。此後的六年,只有寒暑假才會看到孩子,而母子關係越來越淡漠。

5.該女教師於16年把孩子接到身邊,一年時間被兒子打了二十多次。

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1.這位女老師的積極向上是確實值得我們學習的,沒有被困難嚇倒,依然頑強的努力。除開事件,這位女教師的精神令人欽佩,

2.作為一個母親而言,該女教師沒有完全盡到責任。一個寄養的孩子那種膽怯,那種自卑和小心翼翼,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自尊心變得極其脆弱。這是需要親生父母才能做到的細節。

3.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心理導致,6年的時間基本沒有太多接觸,更談不上感情和溝通。孩子的情緒得不到釋放。

4.女教師在這過程中沒收手機,哭訴自己生活的不幸,讓本就心理極端的孩子覺得厭煩,導致情緒爆發而不可收拾。有一次就有第二次。

5.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溝通疏導很重要。這不是父母以外的人可以代替的,父母的愛是其他人給予不了的。何況六年是孩子性格成形的六年呢。

作為家長,溝通疏導以及對孩子的關懷和愛不可或缺,一個優秀的人格健全的孩子,自然離不開美滿的家庭。


看到這則信息,讓我想到瑞士著名心理醫生愛麗絲·米勒說過的一句話,她說: "要想徹底消滅邪惡,就必須從每一個嬰兒一出生時開始,因為只有一開始就體驗過愛和尊重的生命,才知道如何去尊重其他生命,也才不會用傷害別人的方法來滿足自己。"

這句話主要的意思:缺乏愛的家庭是產生邪惡的溫床。為什麼這麼說呢?

孩子從出生那一刻,父母就憑本能給孩子無盡關愛,來消除她們內心的恐懼。比如:啼哭時的安撫;閑時的玩耍逗樂等等。

但是,很多父母因為本身幼時缺愛,導致為人父母后,也同樣漠視自己孩子的情感需求,以及虐待行為。孩子在這種氛圍里變得恐懼,缺乏安全感。

待長大成人後,心中的恐懼卻不會消失,而且會想方設法去尋求父母的呵護。也就是說,這些從小缺愛的孩子成人後,心智仍停留在孩子階段,心裡缺乏安全感,就會不擇手段去控制別人,這樣自己才會覺得安全。

因此也不會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更不會在乎是否會傷害別人,甚至還有更為惡劣的行為。

這個兒子的行為讓人無法接受,但孩子生來都是張白紙,最終人格都是在嬰幼兒時,父母教育過程形成,才會發展到現在的地步的。

在此並非是想指責這個母親或是兒子,而是希望,孩子沒選擇的來到我們身邊,做為父母的我們儘可能給孩子多些愛,教育孩子同時也教育自己。


要我說,各打五十大板吧。

媽媽,用了六年時間,從初中教師奮鬥成了大學老師,可以看出,媽媽是一名非常上進的女人。這樣的女人優點是爭強好勝,缺點是太過爭強好勝。

想必孩子有一些不順她的意,她就非打即罵。而孩子不在她身邊的這六年,早已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思想,再一味的嚴格要求孩子,孩子自然是受不了的。受不了,肯定就要反抗。第一次家暴,母親沒有採取必要的方法,導致孩子一年多打了母親20多次。

男孩子一天大一天的了,母親,肯定早已不是兒子的對手。要斷絕母子關係,也是一時氣話。說實話,看到自己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也曾這麼想過。但理智下來以後,覺得真的也不是自己全對。

【圖片來自網路】

這個現象,給所有溺愛孩子的家庭提了個醒,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採用說教的辦法,來和孩子溝通,切不可方法簡單粗暴,這將不利於家庭的和諧與孩子的健康成長。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很氣氛,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以看的出這位女教師在育兒方面已經出現了嚴重問題。

教師為人師表,按理說上崗前都經過教育心理學的培訓,比一般人更懂得育人的方法。但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師和這位女教師一樣,學了很多理論上的育兒方法或是把別人的經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卻收不到應有的效果。現在的孩子心理發育過於早熟,很多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高速發展的網路時代。

青春期的孩子更加難管,尤其是控制欲極強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具有極強的逆反心理,如果給孩子壓力太大,加上責罵和侮辱性語言,很可能引發暴力回擊。

另外,溺愛型父母一旦突然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也會引起孩子的泄憤心理,動手威脅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

現在網路遊戲在孩子們生活中盛行,也是經常引起父母和孩子發生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若孩子遊戲成癮,一定要去醫院接受專業醫生治療。

當第一次動手毆打父母不被制止或者父母自身不找教育失敗的原因,孩子會變本加厲出現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暴力傾向!

如果女教師無法原諒孩子,孩子經心理疏導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建議雙方去醫院接受心理治療。

當然,如果女教師痛下決心去意已決,在孩子年滿十八歲的情況下,可以諮詢律師考慮斷絕母子關係。


這種兒子不要也罷,對父母不孝天理不容。看標題的意思,這位母親是位人民教師,卻教育出這樣不孝順的兒子,但這一點都不奇怪,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身為老師,可以教育出很多優秀的學生,但不一定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這裡面存在著親情,老師也是媽媽,母愛也會讓她失去對子女嚴厲的教育,母親不管怎樣做都沒有錯誤,錯誤的只有我們這些做兒女的,所以我很同情這位母親 ,但願他的兒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一點點能體會父母對他的養育之恩,能進孝道的來養育自己父母。


謝邀。看到這樣的事,讓人鬧心,心堵。自己是辦學者,每天面對學生,事件中學生是初中生,學校初中生也會犯錯誤,但是發生打母親還是聞所未聞,讓人震驚。

對於孩子,我們要有耐心,要治病救人。錯誤,特別是如此嚴重,甚至傷天害理的錯誤,必須找到病根,給予根治。對於孩子,只要我們有愛心,有耐心,科學施救施教,應該是會變好的,我們期待著孩子能認識到錯誤,認真對待改正,逐漸好起來。

這位母親,是位老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母親,是偉大的,之所以偉大,是給自己的兒女無私的愛,無私奉獻。而這位母親呢,生兒後,就沒有進行很好的哺育教育,孩子從小沒有父愛,失去母愛,沒有父母愛的孩子能成長的怎樣呢?我們閉目想想,從小沒有父母愛,特別是沒母愛的孩子,一天天是怎麼過來的呢?

你是老師,通過自身努力又進入大學做教師,應該說很勵志,很上進,但我要講,你是失敗的,不值得學習的。我在學校多次和學校老師講,我們是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孩子教育不好,培養不好,決不是什麼好老師。一位優秀的老師,不僅能教好自己班級的孩子,同樣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此事件的女教師呢,兒子能到了動手打她的地步,可悲啊!

你是老師,遇到問題孩子,自己問題兒子,得想辦法啊?教育是講科學的,不是蠻幹的。你是母親不假,孩子與你母愛不深之時,你們已經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就不要再以長者自居,應正確看待孩子存在毛病和缺失,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你是教師,教師連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怎麼有底氣去教育其他人呢?這位母親老師,你要好好反思啊!

愛是教育的底色。師生之「育人愛」,母親之「養育愛」,怎麼能說斷絕關係就能斷絕的呢?這位教師母親,問題在你身上啊,真的希望你能想明白,能改變目前狀態。大家都在期待著你們母子和解,有情有愛,兒子能改變、有出息,讓大家能看到一個和睦的幸福的一家人。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呀,願意就教育問題和您聊聊。


首先,作為母親,這個媽媽是自私的。母親這一職業是無私奉獻的,而這個媽媽為了改變生活質量努力讀書沒錯,但你忽略了孩子,在八歲送他走時,他正抱有希望,你在不久之後再婚生子就等於在他心上插了一刀。別說你有再婚自由,站在孩子的立場,這就是要拋棄他了。也許他還在卑微地期待著你去接他,可你呢,讓孩子一等又是數年,終於他絕望了,性格也已形成。終於你與六年後接他了。可在叛逆期啊,你的嘮叨只會讓人生厭:辛苦是為他嗎?你自己清楚。

其次,你的一些行為是古怪的。你可以把孩子放在別人家六年,其實也等於沒關係,你現在把孩子拽到派出所,下跪要求斷絕關係是什麼意思?想要合法遺棄孩子嗎?再也不想在他身上花錢了嗎?沒有一個正常的母親在愛孩子的前提下會在人前下孩子臉的。你很奇怪哎。所以懷疑你的動機。

第三,作為這樣一個母親,你的品德讓人質疑。學校應該出面干預,個人認為她這麼做的影響和後果比扒高鐵車門嚴重多了。為什麼?因為孩子是國之未來!每個孩子在幼時是純潔的,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嘛。然後受父母,鄰居,社會影響才慢慢變了,也許更好,也許變壞。這個媽媽做了什麼?大家一目了然。現在還想把孩子推給社會,他進入社會能做什麼?

最後,請每個父母做到,無私地愛孩子,用自己好的形象去影響孩子,塑造良好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這樣,每個孩子都會有個好的未來,都會是國之未來。


推薦閱讀:

跟婆婆在育兒觀念上有分歧?我是這樣溝通的,有效又不傷和氣
生了女兒,我為什麼要更加努力?這位媽媽的回答戳心了
這個穴位相當於六味地黃丸,孩子發育遲緩,不長個,就推它
25個月寶寶發育指標:寶寶長了幾顆牙?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培養孩子耐心的方法

TAG:教育 | 社會 | 生活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