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營養和營養過剩哪個是好事?
我們中國古人講究中庸之道,所謂「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調和,類比到人體營養攝入和飲食,當然就是「不多、不少、均衡即可」!
關於營養補充,瑋瑋提醒大家:無論多麼昂貴的藥品、保健品都不如食物補充好!除了特殊營養需求的人群,如特殊疾病人群、進食困難的老年人和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嬰幼兒之外,所有可以正常吃飯的人都請不要把心思花在營養補劑上,更不要聽信商家不實宣傳,認為保健品成分好、濃度高,因為我們的身體生來就是用來消化和吸收食物而不是藥片和膠囊的!
所以好好吃飯才是性價比最高的「大保健」!
營養缺乏
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少出現過去較為極端得營養缺乏事件,但營養素從輕微不足到缺乏再到嚴重缺乏是一個很隱秘的過程,如果我們直到身體上出現嚴重反映了在重視,恐怕為時已晚,因為我們的健康已然受到了損害!所以不要想當然的認為營養缺乏離自己遠著呢,快看看營養缺乏所對應的癥狀吧!
對於兒童及青少年:輕微的營養缺乏就會影響生長發育及大腦智力的形成,而嚴重缺乏是則會造成嚴重缺陷,常見營養缺乏症有:呆小症(胚胎期缺乏碘引起,也成克汀病)、佝僂病(缺鈣、維生素D)、克山病(缺硒)、異食癖(缺鋅)、夜盲症(缺乏維生素A)、腳氣病(缺乏維生素B1)、貧血(缺乏鐵元素、維生素B12、葉酸)、癩皮病(缺乏煙酸)、神經管畸形(缺乏葉酸)等。
對於成年人:成年人缺乏營養素同樣會對健康造成極大損害,除了與兒童及青少年相同的營養缺乏病症之外,輕微的營養缺乏也會讓成年人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升高,如:
因缺乏葉酸而導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會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損害,升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輕微的缺鐵則會導致成人容易疲倦、工作效率低下、學習能力下降等;
缺乏鎂元素則會引發心血管疾病與神經肌肉功能性疾病,比如心力衰竭等,同時鎂元素也與骨骼健康息息相關;
而成人缺鈣或維生素D則會造成骨軟化和骨質疏鬆症,其主要危害就是導致骨折,也是導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鉻元素缺乏時則會導致糖耐量異常、血糖升高、血清膽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缺乏維生素A及類胡蘿蔔素則會導致乾眼症、皮膚乾燥、脫屑以及黏膜角化等;
缺乏維生素B2則會引發多種癥狀,如疲乏、傷口癒合緩慢、口、眼、唇、舌和脂溢性皮炎等皮膚疾病以及貧血;
缺乏優質蛋白則會讓成人免疫力下降、皮膚乾燥、貧血、消化不良、脂肪肝(是的,營養不良也會得這個病)、水腫、傷口不易癒合等。
營養過剩不管是成人還是孩童,肥胖最大的危害就是引發代謝紊亂,統稱為代謝綜合症,其中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而這些癥狀不僅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也會增加猝死及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
所以,不管營養缺乏還是營養過剩都是要不得的,我們一定要在營養均衡的同時做到不胖、不瘦,一切正常,所謂「中庸之道」!
生命需要營養,生活也是!和瑋瑋一起營養生活,歡迎關注營養瑋瑋道來!醫學上所說的營養不良包括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也就是說營養適當、膳食平衡對我們的身體才是好事。
人體需要獲得的營養素主要有六大類,分別是: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其中每一類對於人類的長期健康生活都是不可缺少的。
人體缺乏營養會引起一系列身體不適甚至疾病,比如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就是蛋白質和(或)能量攝入不足引起的以全身水腫或者脂肪、肌肉明顯消耗,內臟器官萎縮為表現的營養缺乏病;維生素A缺乏會導致夜盲症;再比如缺鐵性貧血、缺碘性疾病等,都是因為人體長期一種或一類營養素缺乏導致人類正常功能損傷而引起的疾病。
人體營養過剩也會引起疾病,比如能量攝入過度導致肥胖,而長期肥胖者患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的危險性要比一般正常人高很多。微量營養素的過量攝入更容易引發一系列癥狀,比如維生素A攝入過量會發生中毒等。
因此,保證營養攝入的平衡對於保持人體健康是十分重要的。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並向大眾推薦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等,並且會適時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進行調整和修改,以最大程度為人民健康服務,讓大家吃的平衡吃的健康。
本期答主:王璇 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知識!
謝謝邀請,對於這個問題,營養缺乏以及過剩都不靠譜,對於攝入計量而言,只有適當才最為靠譜,請各位注意。
舉一個例子,身體缺水會導致抑制代謝,降低整體的新陳代謝;而水的過量攝入還會導致身體「水中毒」情況的發生,所以,每天建議飲用1500~1700毫升的水最為靠譜。對於營養素而言,舉一個「氟元素」的例子,適量的氟元素能維持機體正常的鈣磷代謝,攝入不足時能使參與鈣磷代謝的酶活性下降,使鈣代謝呈負平衡狀態,磷的吸收率降低。氟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促進作用,對預防老年人骨質疏鬆起著有益的效果
除了缺乏會有問題,氟元素的過量還會導致身體出現氟中毒的情況,同樣出現威脅身體健康得相關問題。
再舉一個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的問題,蛋白質攝入不足很容易導致「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影響身體正常發育;而蛋白質的過量攝入同樣會增加腎臟代謝,增加代謝負擔,嚴重者導致腎衰,相對而言,適量最為靠譜。營養素,對於身體而言有著各自的生理功能,缺乏不可以,過量更不可以,請按照「適宜攝入量」靠譜攝取。還有的人說哪種食物好,哪種食物不好?其實而言,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食物都有著各自的營養特點,起著特殊的作用,沒有好與不好;對於健康而言,只有食物多樣最為靠譜。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內蒙古營養健康促進會 副會長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營養不良是好事嗎?我相信沒有人會覺得營養不良是好事。事實上,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是營養不良,兩者同樣對健康會產生不良影響!
先說營養缺乏:人體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各項機能的正常運轉均直接或間接的依賴於從食物中獲取的能量、營養素。一旦攝取不足或吸收利用障礙,人體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營養素時,機器就會出現故障。不同的營養素缺乏,出現的故障以及嚴重程度皆不同。常見的有:
1、各種維生素缺乏:維生素A缺乏可出現角膜乾燥、潰瘍,夜視力下降,甚至發展為夜盲症;維生素D缺乏則會影響鈣吸收,可能導致佝僂病(兒童)、骨質疏鬆(成人);B族維生素缺乏可出現嘴角乾裂、舌炎、舌裂等;
2、各種微量元素缺乏:鋅缺乏可影響人的味覺,出現味覺減退,甚至「異食癖」;鐵缺乏影響血紅蛋白合成,導致缺鐵性貧血;缺碘則易導致甲狀腺腫大,嚴重者影響兒童智力及生長發育。
3、蛋白質-能量缺乏:對於成人常見的表現就是消瘦、水腫,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若是兒童,則會影響生長發育;若是孕婦,除了影響孕婦本人,還會影響胎兒發育。
再說營養過剩:顧名思義,「過剩」就是多了,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肥胖,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而肥胖卻和高脂血症、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生密不可分;而且過度的肥胖往往會導致心肺機能減弱。 此外,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會在人體蓄積,若補充過剩容易出現中毒,也不是越多越好!
不管是營養缺乏還是過剩,我們都會生病,所以我們在補充營養的時候一定要維持在一種動態平衡之中,既不缺乏,也不過剩最好了!
答案編輯及審核專家:湖北省腫瘤醫院臨床營養科 營養醫師 王良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這還用說嗎,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不是好事,兩者統稱為」營養不良」。
現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在大家的印象當中都是營養過剩,但營養缺乏的也不在少數。
造成營養缺乏的主要原因在於一日三餐不規律,飲食不均衡,挑食、偏食、過度減肥等等。同樣營養缺乏也可造成很多疾病的的發生。比如蛋白質缺乏,可造成水腫、低血壓等;缺鐵、銅、葉酸、蛋白質、維生素B12,就會造成貧血;缺乏維生素B12還可造成同型半光氨酸血症;缺維生素A,視力下降,嚴重時可致夜盲症;缺乏維生素C可得敗血症;缺鈣可得骨質疏鬆;缺鋅可致生長緩慢、皮膚傷口不癒合,味覺障礙、胃腸道疾病等等。而且缺乏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E、鋅、鐵等人體免疫功能下降。當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各種疾病都會找上門來。
營養過剩,那就很明顯了,現代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放開大吃二喝,胡吃海塞,膳食結構不合理,高能量、高脂肪、高糖攝入,以至於營養過剩。營養過剩帶給身體的不利是一系列慢性疾病的發生,比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痛風等等。這也是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共同證實的。
所以,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不是好事。最重要的是平衡。這一點,早在幾千年前的傳統中醫就有很好的詮釋,世間萬物都是由一陰一陽所構成。陰陽平衡才能免於疾病。
其實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都屬於「營養不良」,所以都不是好事。
咱們國家雖然地大物博,但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依然存在,像有些農村貧困人群,存在總體蛋白質能量不足,或者是膳食結構不合理(動物性食物比例太少);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好的人們,高蛋白食物,各類補品過量補充。
那如何進行調整呢?其實很簡單
首先,做到食物種類上的平衡、數量上的合理。
其次,要盡量減少油炸食品、多糖零食及飲料。因為大部分這樣的食物看起來體積小、嘗起來不甜不咸不油,卻屬於妥妥的隱形三高(高脂高鹽高糖),這麼一來第一步追求到的平衡反又會被它打破,未免遺憾對不對
推薦閱讀:
※兩三歲的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
※不用等老去,回想走過的路,你最後悔的是什麼?
※什麼事我們已經不敢做了,什麼事我們已經沒機會做了?
※一餓就胃疼是什麼情況?
※什麼是Horm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