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身處親密關係中就容易吵架?


身處親密關係中就容易吵架,這是為什麼呢?以下列舉幾個可能存在的原因(包括但不限制於此):

1.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對我們親近的人失去耐心,並且發脾氣;但是對於那些跟我們的關係並不是好,或是壓根就沒有建立起關係的陌生人來說,我們卻是彬彬有禮的態度相對。這是因為親密關係的親密狀態更加讓我們體會到安全性。所謂的安全性,說的也就是因為關係親密,所以覺得不會被這些人所拋棄,無論如何,他們都絕大可能性地不會離開我們。所以說,安全性給了我們做出更多行為的基礎。

再者,就是親密關係,彼此之間接觸的時間也會有所增加,自然就會了解到對方更多方面的信息,比如對方的生活習慣等等;而我們的本能就會促使我們去挑剔,去提更多苛刻的要求,並且一邊提要求,一邊還覺得我們是為了TA好,為了彼此好,甚至沒有意識到對方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些我們提出的要求也不過分,就算過分,TA也應該理解我們的苦心,好歹跟自己的關係這麼親近。所以一旦對方無法達到自己的要求或是提出異議的時候,如果我們無法了解其本質,我們就會暴跳如雷,吵架也在所難免了。


2.也可能是因為原生家庭中,父母親之間的相處模式給自己帶去了無形的影響,還有自己跟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比如說,父母之間暴力相對,這種相處方式也很容易讓自己有所模仿,所以在親密關係中不能很好地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和感情,從而引發各種吵架。

當然,說到底,有可能是親密關係的雙方,其中的一方嚴重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原因,有可能是以上我們提到的父母之間的關係、親子關係所造成;也可能是早期的關係有著不愉快的經歷,讓當事人倍感受傷,患得患失等等,因此在關係中無法做好自己,甚至疑神疑鬼什麼的,從而引發吵架。


總而言之呢,親密關係中的雙方吵架,必然是有原因存在。我們在經營關係的時候,不僅要明確彼此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全是因為相愛才走到一塊;其次,當自己有某些需求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就要用正確的溝通方式去溝通,此處我們推薦馬歇爾·盧森堡的著作《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很值得看一看,對我們認知與練習掌握正確的溝通方式很有效。祝好!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的編輯鄭燕雲原創,圖片來源網路。轉載請聯繫。每日談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學媒體,歡迎關注。


人生奇怪的事,和悖論性的問題很多。關係越親密越容易衝突,就是一見慣不鮮的悖論現象。從心理學的視角分析兩點:1)攻擊性壓抑,遇到了適宜的關係場域。這裡,我把攻擊性壓抑,視為個體的容易吵架,即憤怒情緒;把適宜的關係場域,視為安全地帶,指父母、親子、夫妻等親密關係。這樣我們就好理解,為什麼人在外與人相處,顯得彬彬有禮,而身處親密關係中就容易吵架?特別是出生於上個世紀初的人,如今都是八九十歲的老人了,他們中不乏「外柔內凶」者,對外人的態度像對待上賓,對待家人像是仇人。

其原因在於,他們從小被禁忌的太多,尤其是正常的需求、感受被壓制、被打擊,如果反抗,反遭遇更凶的壓制。這就是一種成長所需的攻擊性壓抑。在人際關係發生分歧或衝突時,那些性格外向、急躁、衝動的人,較容易吵架,及時宣洩了攻擊性,而性格過分內向、隱忍的人,容易剋制或壓抑感受(也叫攻擊性壓抑),但同時,也容易將被壓抑的情緒,以吵架等方式,轉移到其他對象或地方。親密關係,成為收納負情緒最常見的地方,正由於,他們是朝朝暮暮長相處的親密關係,這給「發泄」提供了必然的密集機會。

人們若針對安全、或隱蔽風險,有俗話說:最危險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這反應了人本能的畏懼風險,和躲避風險的智慧。套用這一俗話,人的憤怒情緒,若在外部人際關係中,會因害怕暴怒後的風險(比如,得罪人,或反遭攻擊)而「欲發又止」,但若在內部或親密關係中,卻會毫不掩飾、衝口而出,這仍反應了人的智慧:把越危險的事情——攻擊性釋放,放在越親密越安全的關係里做。釋然怒火,親密關係域之所以最安全,是因為,憤怒過了,咱們還是親密關係。當然,太多太久的戰火,也是會燃裂關係的。

2)原生親密關係的投射。精神分析的研究認為,人的依戀模式有四種:你好我不好的自卑型、我好你不好的自戀型、我好你也好的安全型、我不好你也不好的不安全型。人早期的依戀模式,或叫親密關係模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以後的人際模式。比如,從小在被否定的關係長大的孩子,他的親密關係則是「我不好你好的自卑型」或叫做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那麼在以後的親密關係中,他會極度在乎對方的態度和看法,也極易產生反控制。

進入成人的戀愛、婚姻關係,若總是吵架,很可能跟他們過去的依戀模式有關,即,投射了他們過去親密的戰火——衝突式關係。我們常看見這樣的親子模式:嘮叨的父母--憤怒的小孩,然後發現,這些小孩長大後,在許多人際關係中,都是比較衝動、情緒化,容易發火、吵架的。身處親密關係就易起戰火,很深刻地說明了,人早期受的委屈憋到了又一個親密關係里,總是會突然爆發,或是間斷性的傾瀉出來。吵,是過去學會的講理、出氣的方式而已。

形象的說,親密關係,是裝載個人壞情緒的容器,是承接人們原生家庭後遺症的療養院。


在人際關係中,有些現象很奇怪,這個人對待外人就心平氣和的,怎麼和自己家裡人總是吵架?我們更多的理解為,因為和最親的人吵架,吵不散。夫妻二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完架還能和和氣氣過日子,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但還有另一個原因:

吵架——以另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

我在講課中經常提到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技巧。在正常的人際關係中,比如說一般的朋友或者同事,當自己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會說「你幫我列印一下這個,謝謝」。同樣你會得到你的需求。

但在親密關係中,會是另外一種情況,比如,丈夫回家晚,並且沒接到妻子打來的電話,當丈夫回來後,妻子憤怒的說到「你還知道回來啊!給你打電話你不接,你拿手機是當擺設嗎!」

其實妻子背後的心理需求是:我等了你一晚上,很擔心你,我需要你來安慰我。

如果妻子換成這樣的表達方式「你今天回來這麼晚,是有什麼事情嗎?你沒接到電話,我很擔心你」,那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

原生家庭對索取方式的影響

通常以吵架這種不合理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是在早年經驗中,與母親建立的不安全的依戀關係有關。當小朋友無法用微笑、輕聲呢喃來引起母親注意時,就會採取一些不合理的表達方式來告訴母親,現在需要抱抱。比如說無休無止的吵鬧,或者見了母親冷漠的態度等。

所以,當你的另一半還在不停地吵鬧,你試著看一下他背後正真的需求是什麼,也許就會找到答案。

於際敬,《身心正念療法》創始人,知名心理專家,《愛情保衛戰》等多家電視節目邀請嘉賓,從業20餘年,上千小時諮詢個案

歡迎關注頭條號:臨床心理專家於際敬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在生活中我們當處於親密關係的狀態時的確很容易引起誤會或爭吵,比如我們和父母很容易產生矛盾,我們和那女朋友之間更是極易引起衝突,但是和陌生人之間基本就很少發生這種關係,其很本質的一點原因恰恰在於越是親密的關係,你們之間相互的情感捲入就越多。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吵架有時恰恰是為了維繫雙方的親密關係,畢竟吵架很多時候也是為了冷暴力的出現。

有句話是說「吵架也是感情的調味劑」,通過吵架也許可以得到更好的磨合和相互理解,雙方更加了解對方,也更珍惜彼此。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說很多人會和另一個人吵架,恰恰是因為他們之間沒能真的建立真正健康的親密關係,所以才會試圖通過吵架這種極端的方式去證明彼此之間的聯繫。但是還是那句話,兩個越是親密的人就真的越容易說話無所忌憚,然後很容易就無限方法自己的情緒,從我的個人經歷了來看,這時候自己說話時可能就會缺乏分寸感,興許就會有意無意之間傷害到對方,或者踩入對方的雷電,這時候一場吵架也就在所難免了。

另外還有一點的原因可能是在親密關係中會計較雙方的付出與得失,如果一方覺得自己對另一方一直很好並且付出了很多,但是另一方卻不能做出足夠的回報或者付出,那這種失衡感就會導致雙方關係的矛盾產生。畢竟誰也不願意一直在一種失衡的狀態下長久生活,那隨之而來的爭吵也就不難理解。但不管怎樣,總歸來看,在親密關係中的吵架雙方都還是挺在乎彼此,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涉及到特別嚴重的問題。

答者:暖心理的獨泊伊河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多數情況下,吵架是一種方式,它說明吵架者直接已經不需要防備,沒有什麼需要虛偽的了。另一方面,吵架的方式表面上是激烈的,衝突的甚至有時候話與話之間是直接對立刺傷對方的,但是就是在這種的方式外表下,其實更多的實在展現另一種雷打不動的信息傳遞,那就是:我與你是不一般的關係,我們是在這個關係的基礎上才會表現如此的,我們是在就是論事,爭論的是理,無關乎我們的感情,我們是有感情的,我們的感情是不會受我們爭論的事情影響的,甚至會消磨斷絕的,恰恰相反,通過這種方式,反而還會消除我們之間的矛盾衝突,使我們之間的不同看法和誤會能夠溝通和化解!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大多數都是有著血緣的人吧!再者就是夫妻間,退而求其次的就是朋友同事同學等等了,再有的就是那為了現實的利益發生了衝突的,總而言之,就是越是有親情關係的人,相互間是最容易發生「壞脾氣的」,而關係越疏遠的人卻越容易收斂自己,相互間越不容易發生壞脾氣,結果呢,越是經常發壞脾氣的人,越是親近的人,越是親近的人,這種關係卻月不容易破裂,卻是能長久的維持,而那些客客氣氣的交流交往的人,反而維持不了多長的關係,即使關係能夠長久,那也是表面的不深入的,相互的感情也不會有多深厚的,更不會感到相互之間的感情有多親近的。


推薦閱讀:

現在心理與腦袋很難受,感覺很想談個戀愛,但我沒有什麼行動的慾望,感覺學習還是蠻有意思的。怎麼辦?
家裡有房價值140萬、有車價值10萬、存款30萬月收8000適合在哪個城市生活呢?
你聽過至少循環十遍以上的歌曲有哪些?
如何才能擁有。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生活態度呢?
該如何克服害怕失敗的心理?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