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小戶自產產品,是否真的優於現代規模化生產的產品?


優質農產品的衡量標準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農產品的外觀包裝情況,營養元素的含量包括人體所需要的一些蛋白質或者是中微量元素,農藥殘留量方面的安全性等等方面。現在有很多商家打出農戶自產產品這些廣告宣傳標語,在這個都追求大規模生產的潮流下,另闢蹊徑,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農戶散養的產品,以及現代化規模的產品,生產上可以說是各有利弊。

首先來談談農戶的散養產品,無論是家禽,雞鴨等這些產品,還是蔬菜等這些作物產品,這種小戶經營模式的優點是照顧會比較精細,投入的人力成本更高,像題主提到的雞鴨這種家畜,散養就提高肌肉含量,提高口感。但是這種模式下,管理沒有標準化,監管力度沒有那麼嚴格,可能就會有執法空隙,比如一些農藥等的用量可能會超標,農戶為了追求高產,盲目的使用化肥農藥,從而農產品的質量得不到保障。

規模化生產的優點是降低了生產成本,標準化操作,產品質量更能得到保障。因為規模化生產,生產流程就會標準化,更容易對其進行監管,一些農產品的生產原料投入要求更為嚴格,當然,標準化生產也有它的局限性,最後題主提到的家畜生產,就不會出現散養這樣的生長環境,它的肉質口感可能就會比散養的差一些。

規模化生產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逐漸提高,農業生產要向著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那麼在產量得到保證的下一步就是要求優質產品,對於生產方式可能得到更進一步的創新,比如說可能就會出現一些公司經營的散養基地,保障標準生產的同時,提高產品品質。


同學,分析問題不是這樣的。這個問題的關鍵點不是家養還是大規模養殖,而是家養和大規模養殖背後的邏輯、標準、方式不一樣。

家養

家養不追求產出,不追求經濟效益,選擇的品種是傳統的品種,基本沒有經過現代的篩選育種。養殖方式是散養,家禽有充分的運動。糧食餵養,沒有過多精細飼料和激素攝入,生長比較緩慢,肉質口感會比較好一些。

養殖場養殖

養殖場養殖是追求經濟效益的,是講究投入產出比的。邏輯可能是要跟家養的不一樣的啦。所以,他們在挑選品種、飼料、餵養方式等等方面都要儘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產出。這套邏輯我們不能說它錯。不然我們去吃肯德基、麥當勞一個香辣漢堡就要五六十塊了。

從營養的角度來說,兩種養殖的邏輯是會有些差異的。家養的營養可能更均衡一些,養殖場的可能營養成分可能失衡。但根據一些研究標明,二者的方式除了一些影響口感的物質成分外,大部分營養成分差別並不大。

至於安全問題,其實跟家養還是養殖場規模養殖是沒什麼關係的。根據食物鏈的規律,肉安不安全,取決於你給家禽吃了啥。如果家養的雞,每天吃重金屬超標的東西,你能說它是家養的就安全?因此,我們不能說哪種方式是更安全。

真正的安全是整個養殖流程透明化,相關環節有法律法規來規範,養殖過程受到公眾的監督,一旦出現問題,當事人會受到追責,我們需要的是一整套社會的規範體系來保證我們的食品安全,而是只是單純從家養的還是養殖場養的做判斷。

如果我們一直要以家養的才能獲得安全感,那將是這個社會莫大的悲哀。


推薦閱讀:

武松喝了十五碗酒為何還能打死老虎?
上聯:鍋底漏干船漏滿。求下聯?
哪個牌子的麥片最好吃?
魚頭豆腐湯能不能吃?
沖繩那霸市裡Tabelog上評價在3.5分以上的店(2016年底評分)

TAG:美食 | 財經 | 農業 | 生活 | 三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