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這是什麼蟲嗎?
這個東西叫蚯蚓啊
中藥裡面叫地龍
地龍主要就是搜風。就是那些經絡裡面難以祛除的風
老道家二樓的陽台有大量非洲小蚯蚓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0, "thumb_url": "dc370004e0810cad3361", "vname": "", "vid": "v020169b0000bgjg2no9lr7f7g6vdek0", "thumb_width": 320, "src_thumb_uri": "1548d0008115a45aa0f96", "sp": "toutiao", "update_thumb_type": 1,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dc370004e0810cad3361",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10.137, "h": 240, "subjective_score": 0, "w": 320, "file_size": 315629}}, "md5": "b6e7c4cf3bb02faa8a1f4415f308bf70", "duration": 10.137, "file_sign": "b6e7c4cf3bb02faa8a1f4415f308bf70", "thumb_uri": "dc370004e0810cad3361", "vu": "v020169b0000bgjg2no9lr7f7g6vdek0"} --}
有一次,老道割了草,暫時沒有處理,就堆積在二樓陽台。後來,過了一天,老道就去把那堆草搬下來,想扔掉。又擱置在門口過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來,發現一地的非洲黑蚯蚓干。
老道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種頭的蚯蚓。有點像蛇??啊
這是蚯蚓啊,在我們那裡的方言,這個也叫曲旋qu xuan。
一般在化糞池旁邊的土地裡面有,以前在老家要釣魚的時候,都會先用糞戳子挖點這個,釣魚的時候給拍死,就可以用來釣魚啦。
當時在野溝里下地籠,也用這個這個做餌,挖到後,用鍋灰灑它們身上,然後放籠子里。
後來,有人到我們那裡收這個,說是中藥材。兩塊錢一斤,不記得是濕的還是晒乾的了,然後村裡的人都拿著杴和鍬,去河邊挖,河邊的蚯蚓比這個大多了,通常一天挖下來。也能掙不少錢呢。
之前在學校還看見一條呢,下過大雨後,從石頭縫裡鑽出來的,旁邊的女生見了都怕的遠遠的躲開了。
我還拍了一張圖片,噁心吧。
不過,蚯蚓這個東西,砍成幾節都是活的,很奇怪。
這種小蟲子叫蚯蚓,我們當地方言叫做曲蛇。在農村柴禾垛下和菜園子里常有蚯蚓(曲蛇)出沒。這種小蟲子一般在6一12cm紫色。不下雨的時候土壤乾燥,它的皮膚會分泌出一種粘液保持濕潤。蚯蚓以爛菜葉為食,是最好的垃圾處理者,排的糞便是上等的肥料。蚯蚓是一個"地下工作者″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見不得陽光。蚯蚓最大的特點是可再生性,它身上有許多腔節,如果你捸住一條蚯蚓斷為兩截,過一陣子後就變成兩條活崩亂跳的蚯蚓了。蚯蚓有很好的藥用價值的:清熱,息風,平喘,通絡和利尿作用。小時候放署假時和小夥伴們經常刨一些蚯蚓去釣青蛙和魚。『青蛙的眼晴靜止的東西看不見,把竄上半截蚯蚓的魚溝不停的晃動挑豆,這樣青蛙才會咬鉤。釣魚就不用這種方法,魚線上有個漂浮在水面,竄著蚯蚓的魚鉤扔到水中。漂微動時,魚在斗鉤這時不要動,等到魚漂突然下沉時魚咬鉤了,這個時侯抓住桿提上來,一條魚便會在空中翻飛。
此物學名蚯蚓、藥用名地龍,自古書藉多有記載。在農村春、夏、秋三季較常見活動預繁,常在夏季雨後滿地爬,是釣鯉魚的絕佳魚餌,也是現代養殖中的高蛋白飼料、餌料用途較廣。中華醫藥用途主要是起到通筋活絡的作用。
古代典藉中講:"蚓無犬牙之利,上食塵土、下飲黃泉,不積小步無以致千里!"
說得就是蚯蚓這種生活在潮濕土壤中的生物,在農民眼中視蚯蚓為改良土壤的益蟲!
這就是傳說中的地龍,這條比較小,還有更大的。一般有二十多厘米長。
地龍晒乾後是這個樣子,可以入葯,一斤八十多塊,價格比較高。地龍也可以燉湯,富含蛋白質。
地龍主要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下,以腐殖質餵食,可以改良土壤。
現在農村有人專門養殖,既可以作為雞鴨飼料,又可以改良土壤,一舉兩得。
現在網上也有人出售,用它做魚餌,效果很好。
四川有一種地龍,有四十多厘米長手腕粗。樣子相當嚇人。
看了上邊這些說明,是不是覺得地龍很神奇,是個寶貝?
那麼告訴你它的常用名:蚯蚓!!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乾地龍,也是蚯蚓晒乾的入葯,魚飼料,營養價值高。
蛾蚋的幼蟲,多見於衛生間等潮濕環境
我們四川方言叫的是屈孫
蚯蚓,從花盆爬出來的應該吧。釣魚用的
好像這種蟲子叫千腳蟲吧,因為這種蟲子肚子下面全部都是腳,喜歡在陰涼的地方出入,要是有小孩的家庭要注意了,因為必須要小心這種蟲子會從孩子的屁股爬進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