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難學的原因是什麼?


一個理論沒有明確的標準,要靠悟。這個理論其實特別「好學」。它不像物理學,數學,化學。你說錯了就是錯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新理論很容易就能被證實或證偽。中醫不然,你首先把各種經典背個滾瓜爛熟,經方驗方都背上點,熬上幾年,最好是50歲以後,那就大成了。萬一治好幾個病人,就是華佗在世妙手回春了。有人質疑,雖然你也不一定懂,但還是可以批頭幾句,黃帝內經你懂嗎?易經你懂嗎?君臣佐使你懂嗎?再舉幾個病歷,你村二愣子,得了艾滋病腦血栓淋巴癌糖尿病,吃了老夫的幾副葯,一個星期告別疾病精神抖擻從此過上了健康的生活,你造嗎?若對方還是執迷不悟。您就得搬出政治說辭了,你是不是拿了美分,猖狂攻擊我國傳統,是何居心?你是中國人嗎?


謝邀

首先,中醫的難學是其本身的矛盾性造成→它到底是"文化"?還是"醫術"?學中醫到底是學"文化"還是"醫術"?→學什麼,學了幹什麼?學了中醫是宣傳文還是診病?→這些都是一筆糊塗帳當然難學了!

中醫難學,不是它象內科手術那樣多複雜,難學,而是因為中醫是經驗技術→太主觀,讓人琢磨不定→百草皆葯,抓藥太主觀,望聞問切,看病太主觀!!當然難學了!

中醫是經驗技術,望聞問切的診斷手段是靠體會而來,非常主觀!

→沒有什麼客觀標準,沒有形成系統化的量化的標準。比如中醫所說的"上火",多高溫度才算小火?中火?大火呢?

→再好的中醫師傅也說不出一個靠譜的答案!!

現代科學知識都有明確的答案,客觀標準,所以可以通過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比如西醫就是這樣,可以進行大規模標準化實教。

中藥的配方雖然有不少是固定的,但是是可以憑經驗隨便增減的,用量也是可以自定的,因此如何增減/如何定量也說不個准。

中醫有一套理論"陰陽五行"→用自然界的金本水火土來類比人的五臟,看似在學習"辯證治療",實際陷入"辯證法"的迷宮,相生相剋使中醫陷入了"變戲法"→而對實際的病性判定並無多大幫助。

本來醫生看病就象斷案一樣,要精準地分消誰是主犯,誰是從犯,再依法<標準>進行治理→而經過中醫的一番"辯證"以後,搞得看似道理滿滿,實則主次不分→讓人一頭霧水,誰學誰湖塗,越學越湖塗!!當然"難學了"!!

再一個中醫那些"醫典"古文,古義對現代人是一大障礙!!難學難懂,還難辨真偽,<<黃帝內經>>就有很多謬誤東西→實則是"巫術"→學了只會害人!!

中醫的難學是其本身的矛盾性造成→它到底是"文化"?還是"醫術"?學中醫到底是學"文化"還是"醫術"?→學什麼,學了幹什麼?學了中醫是宣傳文還是診病?→這些都是一筆糊塗帳當然難學了!丨


中醫的確很難學,我已自學二十餘年,現在就把自己的學習體會講一下,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吧;

一,古籍經典,浩如煙海。我是先從本草學起,例如《本草備要》,《本草綱目》,名醫焦樹德的《用藥心得十講》等,然後是《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等,接著利用業餘時間看「醫案」,從自學角度講,沒三,五年打理論基礎是不行的。

二,學中醫要從師學。學習中醫,沒有師傅帶是不行的,不然你無從下手,不知從何學起。古時學醫,徒弟都是6,7歲開始住在師傅家裡,耳熏目染,用心聽,用心記,學習珍貴的臨床經驗,直到成年才獨自行醫,那真是師徒如父子。現在,在學校學習中醫,不可能做到每個學生都有師傅帶,學生理論掌握不少,但臨床經驗大打折扣。

三,學醫必須悟性強。理論是「死」的,如何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則是「活的」。至於如何活學活用,還要看個人的領悟。

四,有超強的記憶力。學中醫沒很強的記憶力是不行的,現在光「湯頭」就約2.5萬餘個,這麼多顯然記憶力再強的人也難以記住。怎麼辦?減繁就簡,把治療常見病常用的「湯頭」記住,其他的也要常讀常參悟。

五,知藥性,治病有「方」,需「定力」。知藥性是指不能光看書上所說的藥性,劑量,對中藥的藥理,配伍必須熟悉。比如俗話講「細辛不過錢,過錢就玩完」,但據我所知我們當地的一個已過世的中醫,就經常把細辛用到兩錢(6克),那是因為把病看「透」了,肺有大寒量小則無效。再有,細辛不可用單方。有「方」是指會分析病因,定力是指醫者須有自信。望聞問切是中醫四大法則,也是診斷的基礎。但有些人自以為高明,捨棄瞭望聞問只用「切」脈,實際上這是無知的表現。殊不知,切脈(號脈)只可作參考,看病主要靠望聞問。因為,有的人是脈有病,人無病,還有的是人有病,脈無病,有個體差異並且差異很大。什麼是定力?定力是自信,把病看準,堅定信心,效不更方。

以上是筆者幾點學習中醫的領悟,因時間關係可能不細緻,甚至有差錯,請朋友們指正,我們共同學習探討。請中醫黑離開,不與中醫黑對話。


除了現在科班出身的中醫技術不行,我還想再補充一點:?一個中醫該怎樣入門,怎樣慢慢成長。

宋代有個陳言,寫了一本《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有一篇談到「太醫習業」,就是說古代的太醫該讀些什麼書。他用儒生來比較,儒生要學「經史子集」,醫生的經,就是《內經》這是所有中醫理論的根基;史就是各家對中藥的解釋,比如《神農本草經》,《本草新編》;諸子就是《難經》《傷寒》《中藏經》,百家就是《鬼遺方》《銅人》《幼幼新書》《產科保慶》。

諸子相當於在醫學上成就非常高的人,同時他們又是全科醫生,而百家則比較專註於某一科。其實按陳言的說法,清代的傅青主,王清任也可以算作百家,一個是婦科大家,一個是提出了淤血理論。

下面就是一個講太醫學什麼的音頻,比較全面一點。

除了那些讀物,最重磅的中醫乾貨在這裡!

中醫理論對疾病的認識分為3個:內傷,外感,不內外因致病。

外感體系對應:運氣學說、傷寒學說、溫病學說

內傷體系對應:土樞四象學說、脾胃學說

不內外因則包含了除上述以外的各類雜病。

下面是詳解:


難學的原因在於現代人不了解"國學"的精髓。沒有讀過傳統文化基礎理論,以至於讀中醫書很多辭彙不理解,感到生澀難懂。

民國開始實施"新式教育"之前,我國的教育一直停留在私塾、書院式教育模式,學生學習的都是《四書五經》等儒學內容,從小背誦現代人看來難以理解的古文雜篇,學生還要掌握天干地支紀年,掌握五行生剋等基礎理論。經過幾年的學習,學生對閱讀理解中醫書籍不會像現代人那樣難以理解接受。

現代孩子從小接觸的是美術,鋼琴,英語等,上學後學習的是數學,語文(還是白話文,文言文僅占語文教學的1/5左右),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等等,與中國傳統文化幾乎沒有任何聯繫,學生連最基本的天干地支都對應不下來,更不要說理解"五運六氣"、"四診八綱"了。難怪讀中醫書感到難懂,難學。

學好中醫真不是一兩天的功夫,需要有很多國學基礎做支撐,只有紮實掌握國學理論才能在學習中醫中融會貫通,事半功倍。


中醫的出現發展到今天,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是能夠名垂青史的醫家有多少?可見要成為名醫有多難!可見中醫有多難學!但為什麼中醫這麼難學呢?

學好中醫首先要有很高的悟性,很深厚的文學功底。我們知道,中醫的《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溫病條辨》這些經典,都是語言晦澀深奧難懂,如果沒有深厚的文字、文學功力,是理解不了其中的含義的。中醫的典籍浩如煙海,你不必都讀,就是想讀也讀不過來,但前面那幾種還是要讀幾遍的。

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想成為名家是空想。中醫的陰陽五行,臟腑之間相互聯繫,八綱辨證,中藥方劑的配伍,哪一樣都得牢記在心,在應用時才能得心應手。

其中最難的就是辨證論治。有的患者來找你看病,什麼都不說,就是讓你把脈。如果沒有至少十年以上的功底,中醫很難確切的說出病人痛處所在。所以在這點上來說,中醫真的是很難學的。

診病過程就是醫生把「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在錯綜複雜的病症中整理出主症,這些主症是什麼原因?和五臟六腑的關聯,概括出發病的機理,才能制定出治病法則。這就要求醫生有縝密的思維,超強的判斷能力。

但並不是醫生能給你說出所以然就一定能把病治好的。只有把病治好才是真正的好醫生!所以用藥更關鍵。因此這對醫生又是考驗!因為不能精準的用藥,可能出現病重葯輕,或者出現葯重病輕的情況,導致沒有效果,或者用藥太過而使病情向相反方向發展。

我們學的這點中醫知識,只是中醫寶庫中的一點點細微末節,先不敢談發揚,我們只是努力繼承而已。但我們中醫人從不敢鬆懈,一直在不斷地學習!


中醫是中國老祖宗所留下來的大智慧,發展至今已有好幾千年的歷史。而中醫為什麼難學,決勝網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中醫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而留下來的書籍也是好幾千年前的書籍。《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等,都是以文言文撰寫。自國家推行白話文以來,文言文是越來越少人看得懂,導致許多人無法研讀第一手的資料。而且這些書籍歷史久遠,所保留下來的不一定是完整的書籍。

二,中醫不止是需要知識,更重要的是經驗。現在中國很多中醫藥大學,可是往往念完大學博士之後還需要去外面拜師學習,因為大學教你的只是知識以及基礎,中草藥的藥性等,而真正中醫師門診更多的是依靠經驗。針灸以及把脈都是非常危險的一項事情,診錯病或者針灸失誤都是很容易令病人留下後遺症。

三,中醫里包含很多老祖宗的智慧,中醫的理論中包含了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在許多的不知者中都會認為這就是江湖騙子用的騙術,有些被騙者由此而對中醫口誅筆伐。中醫里的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等都不是初學者或者道聽途說就可以觸摸到的,他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經驗。

四,中醫跟西醫不是同一個領域的,西醫講求的是治病,而中醫所講的是調理。當你咳嗽的時候去西醫看病,他們會給你咳嗽藥,可能一天就好了;但是中醫不一樣,中醫會給你10包葯,叫你慢慢調理,因為咳嗽是由於你身體受寒或者發熱氣。對於現在什麼都要快的世界,大部分因而接受了西醫,而認為為什麼一天可以治好的要中醫要開10天,而導致對中醫的誤解。

其實中醫與西醫都有各自的優勢,我們無法排除它們的好,也不能只看它們的壞。中醫雖然難學,但是相信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努力,相信會有成為優秀中醫師的那一天。


中醫真的難學嗎?

張仲景是在40歲後才正式習醫,但卻成為一代醫聖。

宋代范仲淹從小立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清代醫家陳修園寫過一本書《醫學實在易》,這個醫學當然是指中醫了。

古代的很多醫生也都是讀書人轉行而來。可為什麼到現代,越來越覺得中醫難學了呢?王正龍先生在講授《難經》時說過,學習中醫的功夫,不在醫內,而在醫外。意思就是,除了四大經典外,還要更廣泛的學習經史子集,釋家道家,棋琴書畫,天文地理等等。為什麼啊?因為中醫的本質是對活著的生命規律的認識,如果能認清生命運行的規律,那不就是藥到病除?所有這些要學的知識都是為了認清生命而服務的。

所以中醫難就難在「法無定法」,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的客觀指標,西醫是死的,中醫是活的,死的易學,活的難控。

此外,今人與古人的思維方式不同,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障礙。古人有古人那一套認識生命的看法,而且中醫就是在那一套看法基礎上形成的。可是,我們現在從小就接受了另外一套認識生命的看法,這一套看法與古人完全不同,怎麼學都是格格不入嘛!如此能學好,絕無是處!

有人說,文字是一個難關,跟師是一個難關,說的對,可是,文字克服了,遇到了好老師,就能學好?恐怕未必。原因如上所分析。


中國古話「秀才學醫,籠中捉雞」,也就是在中國古代秀才學醫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甚至說幾乎所有讀書人都通醫。那麼如此簡單的事情,在現代社會為什麼如此困難?其實是我們的文化基礎發生了改變。中醫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所以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理解程度決定了學習中醫的難易程度。現代社會動輒數理化,動輒現代科學,我們所售的文化熏陶和文化底蘊偏離了中國傳統文化。以西方文化為基礎來學習中醫,這簡直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兒。學中醫其實不難,難在我們失去了紮實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


最難在於讀不懂古人所說的意思,易經、黃帝內經、傷寒金匱、老子之道都是用兩千年前的古漢語所寫成的,且不說現代的我們難以掌握文言文,就算在閱讀時也常常不知道作者所生活年代漢語的具體語義。例如,現在我們對於「無」、「非」、「弗」、「不」等都理解為「不」的否定的意思,很少有人去深究秦漢之前古人的語義。「無」——飛鳥不下來表示某種狀態的不變或維持。「非」——鳥相背,表示背立或對立的事物。「弗」——帶著弓箭妨礙前行。「不」——飛行的弓箭落在地上,表示狀態的停止不變。不懂得作者生活年代的用語,如何理解作者的意思。

其次,難在親身實踐辨證施治,「學而時習之」,沒有實踐的檢驗,讀成書獃子也只能是庸醫。


推薦閱讀:

晚上幾點睡覺最好?
牙齒矯正貴嗎?二十多歲還可以矯正嗎?
為什麼雞蛋蛋清煮熟後成了固體?
瑪咖的功效是真的嗎?
節食減肥和運動減肥,哪一個效果更好?

TAG:中醫 | 健康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