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去做心理測試?


當今社會紛繁複雜,工作節奏快、壓力大,這就導致人們受到環境影響相應產生了各種心理問題概率急劇上升。另一方面,隨著國民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日益重視,每個人、每個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清醒地意識到,在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也應該迫切提高了心理保健和心智發育的意識。這使得心理測試這一心理研究診斷的必要手段,在實際生活得到很多人追求和肯定,前景是方興未艾。

所謂心理測試就是綜合運用心理學、統計學等科學方法和技巧,對人的行為、意識、認知等各項心理因素,依據客觀的原則進行量化分析,並得出相對應的推論和診斷。目前我們熟知的心理測試的種類繁多,比如人格測試、職場適應測試、智商測試、記憶力測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測試不是「算命」,它只是反映前一個階段和當前的心理狀態,無法預測未來個體心理的發展。人是存在於不斷發展和變化的環境中,正所謂「人在情境中」,人的心理也會隨著客觀事物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心理測試的結果並不能做出綜其一生的推斷。因此,單純以心理測試的結果評判一個人的話,是缺乏科學精神的。不僅如此,片面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危害,這個危害就是給被測試者貼上「心理標籤」,為其心理變化發展設立了人為的桎梏,制約了改善行為產生。

現如今,有些機構打著心理測試的幌子,到處招搖過市。他們迎合人們心理測試的需求和迫切願望,巧立名目騙取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也為心理知識的普及與發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不良影響。


春節期間有一幅圖轉遍了朋友圈。一副求佛祈禱的圖片,很多人轉發到朋友圈祝福2018年父母身體健康。彷彿靠一張圖片,就能給我們未知的生活帶來好運。

這樣的事情,過去一直在發生,比如,微博上人們競相轉發錦鯉,預祝未來好運。

這反映著人們面對未知的未來,有一種擔憂和恐懼,而乞求某種我們信任的東西,從而期望獲得掌控感,從而避免厄運,獲得成功與幸福。

過去,人們把自己交給神,交給宗教,交給佛,我們向上帝祈禱、懺悔,向佛祖祈禱。以求死後上天堂,求來生幸福。

所以,人們一直有預測未來的需要。

19世紀以來,從達爾文進化論開始,人們開始拋棄神靈,信仰科學。科學一次次打破過往無法在現世完成的任務,實現了以往只在天堂和來世存在的美好。

科學開始替代宗教,成為人們預測未來的重要工具。

科學的心理學研究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對心理現象進行描述、解釋、預測、控制。

心理測量就取代了上帝、佛和真主安拉對未來的預測,用一套科學的方法,來描述人們的心理現象,並解釋我們展現出來的行為,以此來預測未來我們會如何,成為怎樣的人,並且可以採取措施進行控制未來的結果,對心理狀態進行干預,從而將未來塑造成我們期望的樣子。

所以,只要人們一直有預測未來的需求,有掌控未來的願望,心理測量就會是相信科學的人們會追求和選擇的一個方式。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時常感覺到,前來求助的來訪者最初常常關心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我究竟是否正常】或若我不正常【我出了什麼問題】,人們都希望有一套科學的心理測量來給自己下一個診斷,這樣就有了對陣下藥的方式,從而對未來解決心理痛苦有了掌控感。

目前,市面上心理測量很多,可是很多並不是運用科學的方式來編製和提供答案的,而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於未來掌控的需要,做著和【轉發錦鯉】類似的事情。都是利用了人們對未來擔憂和恐懼的心理。

所以,規範心理測量市場的工作,任重道遠。

以上。


前陣子,有個「左右腦年齡」的心理測試刷屏了朋友圈,紛紛稱道:「有點准」的人們被程序猿的真相「啪啪啪」打臉了:測試答案結果隨機獲取,不管怎麼選答案都跟自己的左右腦沒有半毛錢關係…

那麼,心理測試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那些刷屏朋友圈等各大社交網站的心理測驗可信度有多高?

心理測驗作為一種心理測量工具,是根據心理學原理,設計程序,對心理因素進行測量。一個實用的心理測驗必須要具備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只有在正規的專業平台以及醫院學校等正規場所的心理測驗才具備這兩個要求。

那些流傳在市場上,且能使得人們刷屏的心理測試可信度到底多大?這個我們無法去鑒定,但只能說不排除市場上有N多商家利用了巴納姆效應來隱性地達到自己某種利益需求,比如產品或品牌的宣傳推廣,或是引流,甚至是財物。

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廣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他們也往往很容易就接受這些秒速,認為描述所說的就是自己。

網路上很多趣味測試就跟得出這個效應的實驗一樣,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套到大部分人身上都是適用的。而人們也更傾向於準確記住自己覺得準確的描述,甚至廣泛傳播(比如發朋友圈等等),一傳十,十傳百,這樣的心理測驗就驅使更多人去測試啦。

避免巴納姆效應,才能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學會面對自己,提高自己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也可以通過與外界差距的比較來幫助自己更好地認識自己。

除此之外,對於「為什麼會有很多人去做心理測試?」這個問題,不排除其中的從眾心理,人們的好奇心以及追求好玩事物的心理。

總而言之,心理測驗只是一個測量工具,測驗結果也並不代表著什麼問題。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瀚思專欄·心理筆記俠·鄭燕雲)原創,轉載請聯繫。每日談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學媒體,歡迎關注。


首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渴望,就是了解自己,但了解自己不是一件易事,當我們遭受到打擊或不幸的時候,我們會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人生,但在我們春風得意的時候,又總是會迷失自我,飄飄然不知所以。而心理測試卻被認為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讓我們的言行有了理論上的依據。

其次,心理測試可以滿足我們的歸屬感。馬斯洛需要層次告訴我們,人有追求愛和歸屬的需求。作為群居動物,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從屬於一個群體,而不是被看成異類,當我們發現彼此是同類,溝通也會變得容易。比如如果你是處女座,發現對方也是處女座,就會產生惺惺相惜的熟悉感。

第三,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人類天生就對世界總是充滿無好奇,渴望能一窺天機,比如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夢?意味著什麼?其實夢通常是潛意識的反應,如果想了解自己的潛意識,可以通過一些專業的心理投射測驗來進行,比如羅夏克墨跡測驗,主題統覺測驗等,通過讓被試去描述看到的圖形或者根據圖片編故事,發現被試內心的想法。

第四,我們都想要獲得認同及肯定。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有些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但是通過心理測試,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潛力,從而充滿信心地去面對挑戰。

當然,我已上的言論基於正規的心理測驗。可是聽題主的意思應該是指流行的心理測驗,比如通過選顏色看性格等,至於這種測驗,一是做起來快速方便,也確實可以讓我們獲得一定的認同,但更多的,其實就是起個消遣娛樂的作用,因為如果你願意去嘗試把顏色和性格重新混搭,也會發現粉色本來對應的性格像你,但是換了之後的性格也像你。


1、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2,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3,希望尋找另一個自己。

不管信不信、正確看待這些測試結果,是作為一個可以理性思考的成年人最合理的事。如果下次在遇到這樣的心理測試,把它當做「just for fun」去看待會更好一些吧!生活就應該每天樂觀向上的活著!開心就好!


工作、生活壓力太大,處處碰壁、事事不順心,對自己今後如何選擇產生了懷疑。所以說,失去了信心只有藉助心理測試來安慰自己,消除壓力導致的抑鬱和焦慮、疑慮。


謝大師兄邀請!首先,強制科普一下。正規的心理測試,只能在專業的心理學網站,心理諮詢網站以及醫院或者學校的心理輔導室和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才有。單純心理測試的效度一般在60%左右,必須結合專業的心理測評師根據你的詳細背景資料,情緒事件,當前情緒作出綜合的評估,才能達到80%以上的效度。所以不要單純的憑一個心理測評就判斷自己得了什麼心理疾病,這是不科學的。至於朋友圈的心理測評或者叫什麼趣味心理測試就更不要去相信了,最多是博你一笑,或者嚇你一跳。

下面正式回答為什麼那麼多人去做心理測試。原因一,好奇心驅使為了更好的去了解自己。

原因二,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常態化。


會去尋求心理測試幫助的人通常已經處於極度迷茫和無助的狀態,想要通過心理測試當作救命稻草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只是出於無聊或好奇去玩一下),我自己也曾經在失戀痛苦的時候盲目地做過很多心理測試。

個人認為,如果真的有心理上的疑問需要尋求答案,去做心理諮詢更好一些。畢竟心理諮詢師接受過專業訓練,可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做出分析和判斷。

而心理測試只是一系列機械的模稜兩可的答案,也許可以帶來一時的心理安慰,卻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萬一測試給出的答案並不理想,反而誤導人的判斷和選擇。

總的來說,我並不相信心理測試,而是更相信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對於平常人心理測試還是比較符合的,因為心理測試基本都是多鍾實踐總結,重要的試試用的詞語都是多重性的幾乎找不出問題。至於信不信的問題,跟著感覺去做就可以了。別人的東西可以參考,關鍵在自己。只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測試也分專業的和業餘的。

朋友圈那種大多數都是業餘的,騙關注騙流量。

心理諮詢師一般都是專業的,畢竟那麼多心理學的書不是白讀的。


推薦閱讀:

春節的祝福該如何表達?
心理諮詢行業的未來發展-十年
上聯:酒醒方知醉夜難,下聯怎麼對?
「活著的人,要有活著的樣子」
動不動就和對象吵架,有沒有好的方法不去吵架?

TAG:社會 | 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