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在的孩子應該怎麼教育?


五歲的孩子有拖拖拉拉的習慣,這很正常。小朋友做事情總是磨磨蹭蹭,他的思維方式並不像大人那麼理性。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他不知道什麼叫快,什麼叫慢,包括十分鐘、五分鐘的概念都不清楚。

一個人做事麻利,尊重時間,追求效率,並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的培養。如何培養孩子抓緊時間的習慣,克服拖拖拉拉的毛病,我給你以下三點建議。

一、幫助孩子感知時間。

五六歲的孩子要讓孩子對時間有初步的感知,他能夠體驗到十分鐘大概是多長時間,半個小時大概是多長時間。我在生活中和孩子在一起,經常採用計時和倒計時的方式來讓女兒初步感知時間的概念。比如從家裡到一個地方,我首先讓孩子猜會花多長時間,然後計時。到達目的地後公布答案。下一次同樣的路程,告知她上次用了八分鐘,和她一起挑戰七分鐘能到達嗎?再比如說做一些手工作業,我首先估摸著他十分鐘能做完,所以就用手機倒計時十分鐘,在滴答聲中,孩子就有一種緊張感,完成後獲得一種成就和放鬆。

二、尊重孩子自主決定。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一些初步感知之後,我們就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做決定。家長不要總是使用「快走,快走,快點兒,快點兒,趕緊,趕緊」這樣一些模糊的話來催促他。應該問他,你準備幾分鐘之後出發。讓孩子自己來決定他出發的時間,他一般會說三分鐘之後,那麼三分鐘之後提醒他:好了,時間到了,我們走。就這樣愉快地一起出發吧!

三、嚴肅批評故意磨蹭。

孩子還是有時候有一些心理在作怪,他想挑戰家長的權威,他以拖延磨蹭的方式,看家長能把他怎麼樣。這時候一旦家長和孩子之前已經說好了在幾點鐘做某事,如果孩子還磨磨蹭蹭的話,一定要對他進行嚴肅的批評。所謂嚴肅的批評,包括嚴厲的責備、不容商量的堅持,以上方式都不奏效的話,那麼啟動終極手段——體罰。當我們一切教育的方式方法都用過了之後,才選擇體罰,體罰是最後一招,不要輕易使用。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手機打字不易,且看且點贊。歡迎關注討論。


這位家長您好,看您題目中的描述,您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還是很不錯的:會陪著她一起放飛機、一起跑步、一起去遊樂園等等。要知道,一個能陪著孩子進行遊戲活動的家長,是很容易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的;所以,首先要恭喜您和女兒所擁有的良好的親子關係。

雖然孩子很可愛,但是在遇到孩子拖拉的時候,您也很煩惱;在這裡您舉了個例子,說比如是去學習畫畫這樣的事情,孩子要等到您發火了才能出家門。那麼我想問一下,學習畫畫的興趣班是您直接幫孩子去報的;還是在徵求了孩子意見的前提下,幫孩子報的興趣班?

我不清楚有關興趣班的情況,所以並不能下定論孩子是否因為不想學畫畫、抵觸這件事情,所以才會磨蹭;但是家長您可以回想一下當時報班的情況、孩子現在在畫畫班學習的情況、每次畫畫是否高興、每次畫好之後是否樂意同家長分享畫畫的成果等,以此來判斷孩子的真實想法。

如果孩子真的是因為不喜歡畫畫才會磨蹭,那麼我建議您可以在本期學完後,暫時先幫孩子停掉;畢竟報班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如果造成孩子反感的話反倒不好。

如果孩子在其他情況下也會磨蹭,那就顯然不是因為興趣班的原因;比如,孩子在每次去遊樂園的時候,也會拖拖拉拉好久再出門。如果是這樣的話,家長要幫助孩子改掉磨蹭這個習慣。

1、家長要以身作則,凡事不能拖拉。我們一直說身教勝於言教,說的就是在每時每刻,家長都要成為孩子的榜樣。

如果發現孩子拖拉,那麼我們就先來反省自己有沒有拖拉的習慣;只要家長改掉了這個壞習慣,過不了多久孩子的習慣也就糾正了。

2、給孩子預留一點時間。對於小孩子來說,由於年齡的關係,可能馬上執行的能力會稍弱一點;所以在請孩子做事情之前,可以給孩子預留一個準備時間。

比如如果七點鐘要出門去畫畫,那麼可以事先跟孩子說清楚是七點出門;等到六點四十五分或者六點五十分的時候,再提醒一下孩子,讓孩子知道再過一會兒就要出門了。孩子有了心理準備,也就能比較準時地出門了。


我是一個五歲男孩的媽媽,看到你的描述,你女兒跟我兒子一樣大,你現在遇到的問題在我的孩子身上之前也有所體現,我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驗供你參考!

五歲多的孩子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喜好,也會開始想一些辦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遇到一些她不想做,不喜歡做的事就會拖拉!而如果遇到孩子拖拉的情況下,我一般就用鼓勵加獎勵兩種方式來引導。

當孩子做一件事情拖拉的時候,首先就是不喜歡這件事,那麼我一般就會跟他說做這件事會有很多的好處,會讓他獲得什麼?不做又會會怎樣。

比如在今年暑假的時候,給孩子報了一個美術班,從9:10到12:10,他去上了兩天上了一天課,回來就跟我說不想學,我就問他為什麼,他說太辛苦了。

我我沒有責備他,就跟他想好好的說,你說媽媽一天起早摸黑的上班,辛不辛苦啊?然後就跟他打比喻說,如果你不去學習,那麼你將來就只能討口當叫花子,就像你去公園看到那些一樣,你想不想像他們一樣?他說不想,我還是繼續學畫畫吧!

其次適當的獎勵引導

當孩子做事很拖拉的時候,可以給孩子適當的獎勵,引導孩子去先做完事後享受,比如說你得多長時間完成什麼事情,我就找你一個你想要的東西,這是一餐美食,這是一個玩具!剛開始可以這樣,慢慢的當孩子形成習慣以後,這些獎勵就不需要!

綜上所述兩點,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知道你怎麼看?


我看到您和孩子之間經常互動,關係還是不錯的,那麼如何在不損害親子關係的前提下,更好的去幫助孩子改善拖拉的問題呢?

作為五歲孩子,造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這個年齡段孩子對時間的理解是很抽象的,他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什麼是:「等一下」、「馬上」、「一會兒」、「5分鐘10分鐘後」這類描述。所以當我們叫孩子快點走,5分鐘後走的時候,她是無法迅速調整好,讓自己的行為和被要求的時間保持一致的。

而且五歲孩子他們的注意力也很容易被周圍的事物給牽引走,比如他們一穿鞋子就可以穿半天,有時候不是因為慢,而很可能是因為孩子發現了鞋子上有一個好玩的帖紙,這時候他們的行動自然就慢了下來。

包括我們大人經常採取催促孩子的互動方式,也會讓他分不清楚什麼是重要和不重要的,最後乾脆左耳進右耳出啦。

那麼該怎麼去解決呢?

首先,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建立時間的概念。讓她能慢慢理解1分鐘、5分鐘甚至10分鐘的區別到底有多大。具體的辦法就是借用沙漏、鬧鐘、計時器等小工具。比如:當孩子刷牙的時候,我們大人可以幫忙計算時間,刷完了告訴孩子他用了多少分鐘。反覆幾次孩子就會了解到原來5分鐘大概是我刷個牙那麼長的時間。諸如此類,在生活小事中引導孩子感受和關注時間的長短。

其次,建立生活作息慣例表。將孩子日常的生活列出來,並和孩子一起將這些行程標出順序。等孩子熟悉流程和時間長短後,再加入時間的概念。當然,可以做不同的慣例表,比如平時和周末的、上學和假期的。慣例表可以隨著孩子年齡和生活情況做修改,慢慢建立孩子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習慣。

最後,大人要調整心態。當明白孩子的拖拉行為有時是適齡問題的時候,就不要再多加催促啦,因為這往往會造成大人越催,孩子越慢的結果。而更多是要回到問題的本質上,去幫助孩子提高時間觀念。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我同名頭條號文章《教你三個方法,解決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兒童發展心理學專業,專註家庭教育。堅持原創,歡迎關注同名頭條號,期待更多的互動。


調皮一些有什麼不好?要是把孩子訓得更士兵似的,指哪打哪,言聽計從,做父母的就高興了?

打孩子就更不對了。孩子有什麼錯,孩子這樣還不是大人教的(影響)?

孩子拖拉,一般是沒有時間觀念,可是你想想,自己有沒有拖拉的毛病?尤其是當媽媽的,出門前化妝打扮比孩子還磨蹭的比比皆是吧?

沒有時間觀念的不僅僅是孩子。要是大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得好,孩子的這類小毛病就要少的多。

所以,要多引導,多鼓勵,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而不是打罵孩子。

另一方面,孩子拖拉是在和爸爸媽媽撒嬌,講條件。想一下,平時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現象?如果孩子覺得撒嬌談判有效果的話,那隻會事事拖拉,處處拖拉。

要和孩子講清楚,哪些場合不能拖拉,哪些事情不能磨蹭,哪些事一點條件不能講。如果做不帶,會有什麼後果。

玩是如此,寫作業更是如此。要有獎懲,會給孩子分析利弊。多鼓勵,少打罵,孩子會逐漸進步的。

另外,孩子太小的話也別太苛刻了,大了上學了慢慢就好了。


這是我以前在天雲雅集上的一篇文章,觀點是:孩子的教育,從用「心」開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我們先看什麼是教育?

無論當前對教育有多麼嚴格的定義,我還是習慣從字面上來分析它本身的含義。我相信中國漢字的魅力。

「教」,左邊是孝,孝道,可廣義理解為傳統文化;右面是文,可理解為所有的知識。我們要教給孩子的,無外乎是有關德與智的故事;

「育」,即養育。表面看上下拆開都不是字,但意義深遠。上半部分少一點,變成"亡";下半部分多一點,「月」即成「目」。育少一點,長年累月變心智全亡;育多一點,成年累月則變鼠目寸光。

由此可見,教育兩個字,不但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內容,道德和知識,而且給我們表達了教育的理念:過猶不及!

那麼,如何來做?我堅持認為,教育要從用心開始。

如何用心?同樣,我們先看看「心」字的結構。"心」字如人。

「心」字中的三個點,左右兩點,宛若成人的兩隻手,代表著行動,意味著管教;而中間的一點,恰似家長的嘴,代表著言語,意味著嘮叨。而最重最長的一筆,莫如人的心臟,代表著家長的肚量與胸懷,意味著成長。

試想:如果我們把左右兩點無限拉長,心字變成了什麼?手伸得過長,管的過多,自己心氣變高了。導致的結果?看孩子不順眼,難免要生氣,難免有矛盾;同樣,中間的一點延長會怎樣?話太多,嘮叨太多,直入心臟,自己心碎撕裂,能舒服嗎?

因此,言不用多,但一言九鼎;管不用多,但恰到好處。適可而止,學會用心,比多用心有效得多,尤其是對孩子的教育。

對孩子教育的用心,須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對孩子教育的用心,須做到言行一致,適可而止。

做好了,孩子教育離成功就不遠了。

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就做好了。

因為只有父母才是原件,孩子僅僅是複印件。


首先說打要是能解決問題,我們做父母的只需要一個竹杖就好。

孩子對時間上認知

其實,個人看孩子快慢,更多時候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觀念。一分鐘,五分鐘,他們根本就沒有這類時間觀念。細想,如題主所說,孩子5歲,從她誕生到今天才短短1825天,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參照點很少,不會覺得時間過得快,對於他們來說時間好漫長的。跟父母比,我們都清楚時間不過等任何人,浪費就沒了。我們的時間感覺上是很快的。不要過度苛求孩子,馬上明白時間重要性。

興趣班

題主說的畫畫班,是否是孩子自己選擇的?其實,題主陳述,更感覺孩子是沒有積極性去繪畫,其實都是有孩子的父母,想想要帶孩子出去公園或其它他們感興趣的地方。他們是不是一直催促父母。

如果,孩子不想去興趣班,個人看法就尊重孩子選擇,關於興趣這個東西,個人看法孩子很難確定自己真正的興趣愛好,不要說孩子,很多成年人也不清楚自己具體興趣愛好。孩子的興趣班,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只能這樣不斷試錯來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

總結,孩子不是慢,很多時候是他們沒有時間概念,再有就是對父母提出的事情沒有興趣。建議不要給孩子亂貼標籤,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是很積极參与的。


17-12-21日頭條號寫過一篇淺顯的關於孩子時間概念養成的文章,有空可以看看是否有幫助。也可以留言一起老討論。先關注才能看到歷史文章。


孩子很調皮可愛,並且你們的親子互動很好,但是孩子有時候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就像你說的,去學畫畫的時候,這隻能說明一點,孩子對畫畫不感興趣,或者是興趣不大。如果孩子對畫畫特別感興趣,他自己就會到時間主動的去,不用家長催促,只需要家長跟他說一下「寶貝,我們要去學畫畫的時間到了,出發,去學畫畫了。」孩子就會把學習畫畫需要東西準備好,並且帶上去學畫畫。

這就涉及到孩子對學習畫畫的興趣了,如果興趣不大,可以培養孩子對學習畫畫的興趣,開始時家長給孩子講述色彩的美,並且帶孩子出去讓孩子體驗大自然的五顏六色,同時家長也給孩子講述什麼顏色跟什麼顏色搭配很漂亮。人人都喜歡美的事物,孩子也一樣。

讓孩子在畫畫的同時也交一些好朋友,讓孩子們一起,互相之間有個鼓勵。孩子有伴以後也會愛去畫畫的。

在孩子圖畫以後,善於發現孩子的美,多表揚孩子畫的好,同時把他的好作品掛在最顯眼的地方,時常的誇獎孩子畫的好,或者是一定物質獎勵,促使孩子上去心爆發,慢慢的孩子會喜歡上畫畫。

孩子對畫畫產生興趣以後,不用在家長催促,孩子就很自覺的去學習畫畫。想要孩子不拖拉,就要讓孩子對於去做的事情產生興趣。


這位家長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有拖延症呢?現在普遍人都存在這個問題。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都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發展。這位家長不知道孩子的拖拖拉拉是什麼原因?我估計60%以上都是學習了家長們的行為。現在的信息越來越吸引我們社會人的關注,因此有好多家長都是手機控,每次玩手機的時間都已經超過了工作時間。在周末假期的時候,他們也是手機不離手,這樣的舉動直接影響到孩子。有的學生甚至抱怨家長,手機是你的孩子,爸爸媽媽根本不愛我了。

拖延症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懶癌,並不是實際的癌症,而是由於信息爆炸的社會,社會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有的人已經是懶癌晚期了,根本就沒有精力去完成工作任務。這樣的人有了孩子之後,孩子也會跟家長學習,由此他們也養成了拖延症的習慣。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不妨給自己的孩子多設計點遊戲環節。完成一項任務進行獎勵,沒完成就開始懲罰。這樣堅持幾個循環,孩子就會慢慢養成習慣的。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慢工程,千萬不要急於攻破,一定要逐步培養。


這是父母教子水平匱乏的表現。最簡單的解決方式是:

1、還有10分鐘就要出門了

2、還有5分鐘

3、現在我們馬上穿衣服出門

不用焦慮,也不要埋怨,就簡單提醒,到時間採取行動去好了。


推薦閱讀:

是在本省念大學好,還是在外省念大學好?
【義大利美院申請】怎麼能讓作品集更好看?會排版啊!
失學日記-6
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都是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為何同工不同酬?

TAG: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