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學"相長,老師和學生誰更重要呢?


重要是說教學過程中能達到教學最優化吧!

具體說到教學過程,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性的過程。包含有五個重點要素。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環境。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的教學都需要通過學生而起作用。沒有學生,就沒有教學對象,沒有了教學對象就不存在教學過程。

學生先前的知識基礎、學習方式、智力水平、興趣和需要等差異,才能夠實施教學,讓教育教學最優化,教學效果最大化。也就是說,教師的水平再高,不關注到學生的這些方面,教學效果都不會達到最好。

學生在學習中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掌握學習的知識、方法,運用學習的技巧,融會貫通。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分析、梳理、總結。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的目標!

如果沒有學生的主觀學習願望,教師的水平越高就越會失望!

教師應該是協調學和教的過程中的協調員。在學與教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以往我們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新的教學模式下,我們強調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只有了解了教材和學生的知識結構,懂得了根據學生和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教學,幫助不同特點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才能夠達到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所以教學過程中,學生比老師更重要。

楊耘: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韋志中心理學網校學校心理學系主任


謝邀請,教,學,老師和學生都是相互的。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老師能力強,講課有方法,能夠調動學生黨積極性,自然學生的興趣濃厚。反之因為學生愛學愛問,也會促使老師教的出色。


謝邀,題主這問題有點自相矛盾,教學相長就已經說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了。老師和學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而不是對立競爭的關係。

不過,在不同階段老師和學生的主體性還是有點側重的,但這個主體性並不是說哪方就比較重要。

在幼兒園、小學、初中,可以說遇到一個好的老師非常重要,因為這個時候多數學生的主動性並不樂觀,所以老師所起到的作用會更大一點

在高中、大學階段,也就是越往後面的學習,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需要不斷加強,因為這時候的學習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高中老師太過壓迫沒有積極主動性,肯定是學習成績不佳的,到了大學階段,學習時間更加自由,如果不會學習,再好的老師也沒用。

從整個學習生涯來看,任何階段都是學生這個主體最重要的,如果學生沒有用心學,名師也是沒用的。沒有壞老師,只有教不好的學生,說的就是這個!

愛豆王


推薦閱讀:

#寒假實習季#實習的公司很小,但卻讓自己得到了提升,實習結束後該留下嗎?
如何看待夫妻各自保管財產的行為?
如何看待讀經私塾稱數學很簡單不重要?
怎樣才能發掘自己的才能?
為什麼有那麼多孩子在被動的喂飯到五六歲?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