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抗生素對感冒無效,那麼為什麼感冒一輸液就會很快緩解癥狀?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什麼是消炎藥,什麼是抗生素,我們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藥」。
在醫學上,通常把以下兩類葯叫做消炎藥:
激素,如:可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美洛昔康等。
它們都是直接去對抗炎症的,也就是說能直接減輕紅、腫、熱、痛等表現。
抗生素不直接對付病症,而是對付細菌,但是抗生素殺死的不僅僅是引起疾病的有害菌群,也會殺死有益菌群,導致菌群失去平衡。因此,抗生素千萬不要亂用或過多服用,
如果身體的炎症不是細菌引發的,用抗生素也沒用。
基於以上,我們再說說感冒,感冒是可以是病毒性感冒,也可以是細菌性感冒。
而我國目前的狀況是,病人來診,某些大夫有時都不給化驗個血常規,管它是細菌還是病毒引起的,直接「兩頭堵」,先給你上個「廣譜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其實病毒性感冒是自限性疾病,沒有特效抗病毒藥物)輸液組合,或許擔心療效不顯著影響自己的行醫聲譽,也或許是擔心產生「藥物過敏」或「輸液反應」為了安全第一,最後再在點滴裡邊給你加個10㎎的地塞米松(激素),最後病人一輸完液,當然在激素的作用下,癥狀當場緩解,這醫生也收到了神醫的禮遇。其實在我個人看來,這一套輸液下來,被坑的絕對是病人自己!所以家長帶孩子治感冒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是病毒性還是細菌性的,要是遇到啥也沒說直接開藥打點滴的,大概就是以上的神葯了。。。
最近國家衛健委再次發出《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再次升級。數據顯示,抗生素用藥比例佔據了兒童用藥總體市場的88%。通知要求,所有醫療機構要全流程限制抗菌葯使用,重點加強兒童、老年人、孕產婦等重點人群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等。
據調查,我國人均年消費抗生素量約140克,這一數字是美國的10倍,排全球第一,而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人其實不足20%。濫用抗生素等原因導致臨床「超級病毒」的感染而「無葯可用」,衛生部統計顯示,我國每年至少有10萬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濫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濫用問題引起國家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感冒分普通感冒(Common Cold)和流感(Flu),這兩種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上呼吸道癥狀,沒有「細菌性感冒」之說。因此,如無感冒引發的細菌感染,應用抗生素當然無效。一輸液就會很快緩解癥狀,原因有兩種:
感冒的病程到了自愈的時間,一般情況下,不輸液癥狀也會緩解,感冒也會自愈;
輸液中添加了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阻礙了人體的免疫系統與病毒的鬥爭,從而造成癥狀緩解的假象。
李藥師談健康,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知識,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今天李藥師就來和大家重點談一下,輸液的危害和感冒治療中存在的一些誤區。希望看到這篇問答的朋友能耐心看完這篇,對您以後的安全用藥肯定會有幫助!
輸液的危害先說我本人的一個親身經歷,上小學的時候,身體素質不好,易過敏,每到每年的秋收季節,就會發生下肢骨骼疼痛,身上起紅色出血點的癥狀,去醫院檢查,是「過敏性紫癜」,這個病說小也小,說大也大,嚴重者可損傷腎臟、甚至引發腦部、胰腺等並發炎症。於是就住院治療了。
那時候醫療條件不好,住院輸液輸的什麼葯我就不說了,現代的醫療條件肯定都不會用了,一般半個月,我就能痊癒出院,但在有一年的住院過程中,輸液卻出現了問題,一開始是打了很多次打不進去針,換了護士長,最後從腳上打進去了。五分鐘左右吧,出現了劇烈的頭疼癥狀,母親趕緊去叫了大夫,把針拔出來,不記得是否做了其他處理,反正大概有兩個小時左右,我都是處於高熱狀態(39.5℃以上),大汗淋漓,最終雖然挺過來了,那時候沒學葯,也不懂葯,醫學也相對不發達,職工醫院的醫生護士都覺得奇怪卻不知道原因,直到多年後李藥師學習了藥物的相關知識,才明白各種緣由,這很有可能是由於輸液中的熱原未清除,導致輸液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最後雖然扛過去了,但現在想想真是後怕。
再次強調一下:輸液有很大風險!!!
藥物的給葯有多種途徑,口服、含片、皮膚給葯、腔道給葯、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等等等,而靜脈注射是最危險的給藥方式,為什麼這麼說?人體的機體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從皮膚到黏膜,從動靜脈到毛細血管,都是封閉的,正是這個封閉的系統組成了人體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防護著我們不受外來異物的影響和侵襲。而靜脈注射給葯,刺破皮膚,刺穿血管,直接將液體和藥物注射至身體內,等於就是打開了人體的防禦屏障,說的形象點:這不就是一次小手術嗎?只是創口小一點而已。
對於其他途徑,如口服、經皮給葯的方式,藥物都會通過黏膜吸收,膜細胞轉運,肝臟代謝等過程,即使有一些風險性的物質,也會在人體一道道的防禦屏障過濾中去除最後排泄掉了。而靜脈給葯不同,藥物沒有經過肝臟的首過效應,也沒有經過皮膚或黏膜的過濾,直接進入體內發揮作用,雖然起效快,但風險同樣無比巨大,可能通過藥液引入體內的有:
熱原:熱原不是一種細菌或微生物,而是由細菌代謝或死亡所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熱原具有耐熱性、濾過性、水溶性、不揮發性等特點,因此非常不易被清除。研究表明:注入人體的注射劑中如含有熱原量1μg/kg,就可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可使人體產生髮冷、寒顫、發熱、出汗、噁心、嘔吐等癥狀,有時體溫可升至40℃以上,嚴重者甚至昏迷、虛脫,甚至危及生命。雖然注射劑的製造工藝中,除熱原是必須考慮的關鍵工藝步驟,但是沒有絕對的安全,也沒有絕對的無熱原,前面我本人的經歷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當然,這種事發生幾率並不大,但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可能就會悔恨終生。
內毒素:這是常常和熱原被混為一談的一種風險物質,實際是並不相同,內毒素是由革蘭氏陰性菌被殺滅後,殘留屍體所產生的一種脂多糖類活性物質,實驗表明,當機體內毒素濃度國值 > 0.005ng/ml時,可誘生內源性熱原質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和β2—干擾素等,這些因子刺激體溫調節中樞導致機體發熱,細菌內毒素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肝臟和胰腺時,可使肝細胞損傷。雖然同是導致發熱,卻是不同的機理,對機體的損害也不相同。同樣的,細菌內毒素也是大容量注射劑嚴控的指標之一,但世事無絕對,臨床上輸液導致細菌內毒素不良反應的事件也並不罕見。
不溶性微粒:注射液的生產過程中,會嚴格的控制生產環境和經過多次的過濾,不溶性微粒也是出廠時必須檢驗的項目,但並非絕對安全,生產潔凈區潔凈級別的設計也只是控制微粒數量,並非完全沒有,另外輸液袋輸液瓶可能引入的塑料微粒、玻璃微屑等也不容忽視,當這些微粒跟著注射液進入體內,極易堵塞毛細血管,引起局部組織栓塞,壞死或引起肉芽腫。嚴重者可致病人在半小時內死亡。
其他的風險還包括:注射液中存在過敏原引發過敏反應,高濃度注射液導致靜脈炎,輸液速度過快可導致血容量增加過快,加重心臟負擔,甚至引發肺水腫等等。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輸液風險真的很大!不發生則以,一旦發生,很可能危及生命,再次勸誡大家,如非必需,不要輸液!更不要主動要求醫生為您輸液!
感冒治療的三個誤區感冒嚴重就要掛水、打抗生素,這樣好得快!這是多年來掛在老百姓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很多基層診所甚至是正規醫院的做法,首先,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在合理病程內,對症治療,一般均可自愈,當發生重症並發時,應根據併發症情況進行相對應的治療,而不是一感冒就輸液,不輸液就好不了。輸液的風險上文已經談了很多,就不再重複了。
說一下地塞米松:地塞米松是一種激素類藥物,主要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有的說:這是個好葯啊,我孩子一發燒,醫生給打上地塞米松就降下來了。這個醫生醫術高啊,每次我孩子發燒,他給開個地米就降下來了。這個葯造就了很多「神醫」,然而一旦你了解了它的作用機理和副作用,估計你就不會稱讚它(他)了。地米降溫的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就是說,你的身體正在和病毒作鬥爭,鬥爭過程中身體發熱了,不舒服,這時候地米來了,把你身體自身的免疫力給壓制住,病毒不需要鬥爭了,你的身體當然也不發熱了,糖皮質激素能夠增強身體的耐受性,因此原來難受的感覺也沒那麼難受了。那麼何時需要用它?除非高熱,且有引發驚厥的風險時,可以適量使用,降低高熱引發的其他風險,其他情況下,盡量不要使用這個藥物!長期應用激素類藥物造成的副作用有:滿月臉(臉部浮腫)、水牛背(背部彎曲、骨質疏鬆、腹部浮腫)、血糖升高、痤瘡等等。因此,不要看到孩子發燒就著急輸液,不要看到孩子發燒就讓大夫給上地米,大夫再給你開地米時,也請大夫三思!
感冒既然是自愈性疾病,那麼不需要吃藥,抗一下就能過去了。這是從一頭到另一頭的偏激做法。感冒如出現發熱,特別是幼兒,當然要通過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藥物降溫,如出現其他癥狀,也應在安全用藥的情況下盡量緩解,同時注意身體的充分休息及營養補充,一般感冒都會迅速痊癒的,即使後面會有時間較久的咳嗽等癥狀,也不用過分擔心,一般都可通過護理和口服藥物慢慢恢復。如有嚴重癥狀,當然還是要及時就醫,硬抗的辦法是不可取的。
如果小兒病毒性感冒是沒有使用抗生素必要,但是小兒生理和年齡特點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如果有細菌感染的依據是可以考慮使用抗生素。如果是普通病毒性感冒,輸液就會緩解癥狀,需要辯證分析問題。
1、本來感冒就屬於自限性疾病,時間到了,癥狀也自然會減輕,所以不是輸液了感覺很快緩解癥狀。
2、如果感冒,孩子胃口不好,孩子癥狀緩解的是因為補充了液體和能量,而關鍵不是抗生素髮揮了作用。
3、有些兒童因為發燒,開水喝少,不容易出汗,補充液體可以減少脫水,使得體溫容易退些。而不懂道理的人以為輸了抗生素起了作用。
4、當然,對成人來說,還有心理安慰作用,輸液了感覺也爽多了。
5、其實有些診所沒有化驗血液,不知道是病毒性還是細菌性感染,當然也有一部分為細菌感染,輸了抗生素確實氣道殺菌作用,真的發揮了它該發揮作用。
6、這也是很多小兒發燒就診常規查血常規一下意義在於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如果有需要口服或者靜滴抗生素必要,沒有細菌感染依據就建議對症治療即可,減少抗生素濫用。
7、感冒就要輸液抗生素是很多老百姓和家長根深蒂固的觀念,其實和沒有輸液只是對症治療在疾病恢復時間上沒有差異性。
8、診所或者鄉下醫院醫生為了讓患者明顯感覺有效果,也不排出在輸液中加了激素成分藥物,可以緩解癥狀,感覺精神亢進,而老百姓不知道其中輸液中是什麼成分。
9、兒童病毒性感冒輸液有輸液反應,過敏性休克風險,盡量能口服不輸液治療。
10、兒童感冒需要一個過程,父母心態很重要,同時在孩子感冒過程中也要注意孩子病情變化。(圖片來自網路,如侵必刪,請聯繫本人)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發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這便是「神醫」的手段。
絕大多數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感染,少部分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那麼用抗生素肯定是無效的,除非病毒感染同時合併了細菌感染,那麼抗生素就會把細菌幹掉,或多或少能緩解病情。另外,即便明知道是病毒感染,現階段的抗感冒病毒的藥物都是雞肋,作用都很差,比如利巴韋林,用的最多,但是療效很一般,並且有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一般不要常規使用。
既然如此,為什麼感冒輸液後能馬上緩解呢?
這就要了解「輸液"吊瓶裡面的成分了。
一:補液。常規的輸液當然含有液體啦,比如維生素C等等都是可以有的,感冒的人胃口自然也差,沒怎麼吃東西,這時候通過靜脈補充點液體,同時補充一點電解質,人的精神會有所好轉。比如兩天沒怎麼吃東西了,這時候加點液體、加點葡萄糖,加點鉀離子進去,會精神的,不出氣,就好像你開車去加油站一樣,把油加滿了,感覺就是不一樣。
二:激素。這是神醫的拿手好戲。地塞米松是一種常被用來配方的激素,不關你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只要有炎症,在靜脈壺裡面加10mg地塞米松,能立即把炎症消掉,迅速緩解病情。但這不是根本的方法,短期內用問題不大,但如果長期這樣使用,對病人是傷害。但作為一個診所醫生,如果病人來了,頭痛、發熱,一兩天藥物用下去都不退熱,那麼病人就會想了,這是啥子醫生,發熱都解決不了.....久而久之,診所就門可羅雀了。所以,為了興旺,診所醫生會一言不發給點激素,當天見效,患者逢人就誇,還是神醫的葯好,真的是藥到病除。說不清這到底是悲還是喜。本來感冒就是一個過程,正常情況不應該使用激素,緩幾天就能好了,但如果不立刻見效,病人就都會跑光了......當然了,激素也並非猛虎,短時間用一兩次對於一個病人來說不一定會有什麼大上的傷害,但作為一個醫生,如果拿激素當作絕活,當作秘密武器,我看還是不大好的。某些感染,用了激素會導致感染擴散,最終出現大麻煩,吃不了就兜著走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三:心理作用。感冒了,哇,我輸液了,一定能馬上好起來。你看,醫生都往我的靜脈袋上加了這麼多葯,病毒細菌都死光光了,我肯定能滿血復活。
嗯,這種心理作用是好事。
最後,感冒是小問題,即便不治療,成人一個星期以內也能好,是自己的免疫力治好的。如果難受,那就遲點感冒藥,對抗一些癥狀。不要動不動就輸液,完全沒必要。醫生如果主動給人家輸液的,也是不合規範的,應該懲罰。但是,小部分感冒患者,不一定真的是感冒,可能是心肌炎,可能是胃腸炎,可能是肺炎,這種情況就可能需要輸液治療了,而且還可能需要高度警惕。
確實西醫承認治不好感冒,那麼傷寒論大半個篇幅都是講外感的,對症治療的話通常一兩副葯就會痊癒,其有高深的理論作為指導的。那麼有的西醫一旦遇到感冒使用抗生素,癥狀會暫時緩解,這是為何?我有個病號,感冒後用抗生素,感冒很快緩解,以為完全好了,可是過一個禮拜後,突然腰疼不止,找到我夠其尺脈沉澀,由此我推斷出,其受寒在少陰層次,用一些溫陽發散之葯,四五副葯吧,腰疼痊癒,其問是咋回事,我答是用消炎藥所致,其苦寒至極,把病邪往裡壓,這樣看著疾病緩解了,其實入更深層次了,只不過暫時不起現行罷了。好多兒童感冒發燒,遇到不良西藥診所,亂用抗生素後,病邪入里至骨髓深處,往後則低燒不止,導致白血病等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要知道!抗生素並不是一點益處也沒有,如果遇到傷口嚴重感染,高熱等癥狀,還是很管用的,所以遇到問題要分開看,都是拯救人類的醫學,沒有好壞之分,各有長處!
我們平常說的感冒其實我們醫學上的學名叫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病毒性感冒,一種是細菌性感冒。在接診的過程中,幾乎有80%以上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其他少部分感冒為細菌性感冒,主要是由肺炎鏈球菌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那麼問題來了,在沒有分清楚感冒類型(病毒還是細菌),盲目使用抗生素是完全不可取的,因為抗生素對病毒性感冒無效,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效。
你說感冒發燒去診所輸液抗生素就能馬上緩解癥狀,我來為你分析一下,第一,你可能真的患的是細菌性感冒,第二,你確定你輸入的是抗生素嗎?是不是輸入的是緩解癥狀的其他藥物呢?
在我們三甲醫院,用藥前,我們一般會為患者做一個血常規,如果是普通的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血象指標在正常值範圍內,我們一般建議患者只需要飲食上清淡、多喝溫水,如果癥狀特別嚴重,再推薦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藥物,不建議輸液,不管用不用藥,7天以後,感冒就會好。如果血常規檢查結果有細菌感染,我們就要看情況使用抗生素類藥物,一般也是推薦口服。
如果,長時間發熱,即連續三天以上高熱不退,為防止人體電解質紊亂、脫水,需要快速補液,我們才推薦輸液治療,而輸何種液體,還要看血常規結果。我們的用藥原則就是:能不用藥盡量不用藥,能口服的盡量不輸液。因為靜脈輸液的藥物是直接進入血液的,風險(過敏或藥物反應)比口服藥大。
預防感冒簡單掌握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運動、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均衡飲食等做到這些基本能時刻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病毒或細菌入侵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能消滅它們。
2.注重個人衛生,都說並從口入,所以飯前便後、接觸公共物品等都要洗手。流感高峰季節少去人流大的場所。
3.防止受涼。天氣變冷,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我們老百姓都說傷風感冒,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風寒引起免疫力降低而感冒的。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問到,為什麼輸液緩解癥狀比較快?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個人總結了一下,大概主要的有這麼幾條:
1 輸液等於變相補充水分了。感冒以後由於發熱,出汗,進食變差,腹瀉等等原因,身體大多是處於缺水的狀態的,把缺失的水分補足,同時還能補充葡萄糖等能量,人的精神會好很多。體內毒素的排泄也需要大量的水分通過腎臟形成尿液排出。我們常說感冒要多喝水,其實好多人實際都沒做到。輸液等於強制補水,入量可計算,所以會感覺輸液完以後精神會好一些。
2 輸液有助於降低體溫。輸入的液體一般都是室溫的,遠低於體溫。患者發燒的情況下,如果輸入量多,對於降低核心體溫是有幫助的。同時把身體水分補足以後,有助於排汗,排尿,也都能夠促進體溫下降。
3 時間上的巧合。有許多患者本來是不想輸液的,剛開始感冒的時候,吃一點口服藥。結果過了兩三天以後發現加重了,這個時候就忍不住到醫院要求要輸液。其實這正好是感冒發展的高峰期,過了這兩天,癥狀就應該自然開始緩解了。這個時候再掛水,就會誤以為是輸液的功勞。
4 感冒吃口服藥的時候,好多人都是自己到藥店去買,並不知道什麼葯最適合自己,選擇不恰當,當然效果不好。到醫院輸液,必須要醫生開處方,用藥稍微發生一點變化,效果自然不一樣了。有時可能並不是輸液的功勞,而是醫生給你開的口服藥起作用。
5 感冒後期多半會合併有細菌感染,這個時候如果輸液使用抗生素,也是有治療效果的。但是我們仍然主張能不用的就盡量不用,能口服的就盡量口服。
6 有些小診所輸液的時候一開始就會使用上激素。激素對於緩解發熱效果很好,但是這是違反治療原則的。
7 心理暗示作用。輸液就是比口服藥好得快。選擇性地關注輸液好得快的例子,卻忽略了輸液也沒用的病例。
輸液並不一定意味著使用抗生素。也可以用好多其他緩解癥狀的藥物。也不是說感冒了一定不能輸液。但是同輸液的風險來比較,大多數人普通感冒是不值得輸液的。所以我們還是主張,能口服的,盡量使用口服藥。
您好,感冒其實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簡稱,有病毒感染引起的,叫做普通感染,這種時候是無需抗生素的;另外還有細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孩子抵抗不了,病情在加重,就需要抗生素了。
您說的輸液,應該就是輸的抗生素,對於細菌感染引起的,輸上抗生素會緩解癥狀。但是,有些時候,是病毒感染,用抗生素無效的,為什麼輸液後,孩子也會好轉呢?有以下幾個因素:
1.孩子輸液時,必定要輸大量的液體,裡面有葡萄糖、氯化鈉、水,既能補充孩子發熱時丟失的水分,又能給孩子補充能量,這讓病懨懨的不吃飯的孩子充滿能量,當然會看著好很多。
2.孩子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能自己恢復的,啥也不處理,孩子也能好,輸液後,當然也能好,所以,感覺是輸液好的,其實是自己恢復的健康。
3.有些地方,為了讓孩子快些恢復,發熱很快降下來,會在液體裡面加上地塞米松等激素,這樣孩子很快體溫就恢復正常了。
而孩子們只要不發熱,精神頭都會變好,給大人的感覺就是孩子好了。但是你會發現,孩子過幾個小時還會發熱,這說明孩子沒有恢復哦。
以上就是輸液後孩子好轉的原因,建議家長們還是去正規醫療機構,明確孩子感冒的原因,給與正確的處理。
謝邀!
既然抗生素對感冒無效,那麼為什麼感冒一輸液就會很快緩解癥狀?看到很多答主列舉了12345,甲乙丙丁戊。
然而,感冒一輸液就會很快緩解癥狀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輸液瓶中加用了糖皮質激素(人們常籠統稱為激素)。
因為,答主們列舉的所有理由,都不會很快緩解感冒癥狀,除了加糖皮質激素——最常用的是磷酸地塞米松注射針劑。
甚至可以反推回去,凡是感冒輸液後,發燒、全身酸疼等癥狀很快(大約半小時)緩解的,幾乎必然加了激素。
否則不可能有效。
糖皮質激素顧名思義,是由腎上腺皮脂分泌的曾經被認為主要負責糖代謝的激素。體內天然的糖皮質激素是氫化可的松。
研究發現,糖皮質激素具有很多生理功能。其中,具有很強的抗炎、退燒、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質激素為什麼可以快速緩解感冒癥狀我們知道,感冒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但是,感冒的癥狀卻並非病毒引起,而是感染激發身體免疫系統的炎症反應的結果。
癥狀的輕重實質上是免疫系統對病毒戰爭的激烈程度決定的。
糖皮質激素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就是抑制身體免疫系統對病毒的戰爭,曰:
又成不了大事(病毒破壞性有限),管它呢。
戰爭激烈程度減弱,癥狀也就會減輕。
糖皮質激素緩解炎症反應,全身酸疼不適容易理解,退繞作用為什麼也這麼明顯快捷?
就退燒而言,糖皮質激素原本就是一種內源性退燒藥。
我們的發燒,也是免疫反應分泌的炎症因子最終通過前列腺素E刺激體溫調節中樞下丘腦的結果。
但是,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除非是像中樞體溫調節機制失效,發燒的最高體溫總是有一定限度,很少超過41℃,幾乎不會超過有害的42℃。
因此,人們假定了一個體溫調節的調定點假說,認為體溫調節中樞設定了體溫可以到達的最高點,一旦達到就會啟動散熱機制使體溫下降。
但是實驗研究證據並不支持這種假說。
另有研究發現,體內有系列內源性退熱機制,人體溫度不會失去控制的升高主要是內源性退熱機制平衡的結果。
其中,糖皮質激素就是最主要的內源性退燒物質。實驗證明,炎症反應、發燒會激發內源性糖皮質激素的分泌。全身給外源性糖皮質激素,也會抑制發燒而降溫。
向下丘腦體溫調節前部直接注射糖皮質激素還會使腎上腺切除的小鼠退燒。
總之,糖皮質激素有著有效快速的降溫退燒作用。
糖皮質激素對感冒沒有治療作用然而,研究也發現,雖然糖皮質激素可以快速緩解感冒癥狀,但是卻不會減少感冒病程和本身的嚴重程度。
在除中國以外的全世界,沒有糖皮質激素全身用藥(口服或者注射)治療感冒的研究。
從1948年到現在的文獻中,僅有極個別使用鼻部噴劑治療感冒的研究,結果總體上沒有顯示出治療作用。
就更廣泛的呼吸道感染而言,皮質激素雖然可以緩解癥狀,也沒有顯示出治療作用。
比如,在一項研究中,單劑量口服地塞米松就可以在24或48小時內消除咽痛,但是,整體卻沒有治療作用。
在最近的一項下呼吸道感染的研究中,皮質激素也不會縮短病程,改變預後。就是同樣沒有治療作用。
不應該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感冒雖然,糖皮質激素可以快速緩解感冒癥狀,但是,由於沒有治療作用,這些癥狀很快就會捲入重來。
況且,全身使用激素使用會有很多副作用。這個副作用的清單長度至少需要2、3個顯示屏。
因此,醫學規範上,不允許糖皮質激素用於治療沒有哮喘的呼吸道感染。
更不允許以單純退燒目的使用糖皮質激素。
輸液加糖皮質激素緩解感冒癥狀,真正的中國特色如上所述,國外即使有是用糖皮質激素治療上感的少數研究,也是以口服和鼻噴劑使用,沒有全身用藥治療感冒的記錄。
而輸液加糖皮質激素緩解感冒癥狀,是中國在世界上的獨創。
但是,由於這種「治療」效果實在是太「好」了,高熱『、全身酸痛,輸上加用糖皮質激素(通常是地塞米松)的液體,通常半小時左右就會癥狀全消,「跟好人一樣一樣滴」』。
正是這種超級「療效」,導致「只看療效的」患者和醫方達成高度默契,凡是感冒尤其是有發燒、全身不適的,默認的治療就是輸糖皮質激素。
患者的口號是:「咋快咋治」。
醫生的原則是:「咋能粘住患者咋治療」。
結果是,講原則講良知不給使用糖皮質激素的醫生門可羅雀。黑心爛肺的醫生那裡輸液的人滿為患,賺得盆滿缽滿。
即使公立醫院,尤其是兒科,也是這個原因吸引每個感冒季節整個醫院爆棚。
甚至,可以說,加糖皮質激素支撐起了中國感冒治療的半壁江山。
就是今天,很多醫生雖然嘴上高喊不給患者輸糖皮質激素,而他們那裡卻輸液者人滿為患,那麼你可以確定這個醫生的高喊是謊言。
因為,只要不加糖皮質激素,輸液對緩解感冒癥狀幾乎沒有任何作用。還不如口服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有效。
輸液成了中國醫療難以根治的毒瘤,就是從加糖皮質激素開始的不止緩解感冒癥狀,輸液加用糖皮質激素,由於其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還會對日常很多疾病和不適都有神奇療效。
比如,最常見的腰腿頸肩疼,哮喘憋氣,皮炎濕疹,甚至腸炎拉稀,等等,等等,都會「藥到病除」。
輸液一星期,舒服一個月。
在基層,加激素輸液甚至就是醫療活動的幾乎全部。而這些對醫學一竅不通的醫盲,還必然是當地有口皆碑的名醫。
我是個醫生,也說兩句大家參考。還是那句我經常說的老話,因為有不少朋友,包括不少同行老師說的已經很全面,很不錯了,我們再討論時,為了保證閱讀效率,就說一些更深刻的內容吧。
首先,回答問題之前要認真審題。而我們只要認真的審題,就不難發現題主提出了一個很複雜,題面描述又不甚嚴謹清楚的問題。在題主給出的題面中,似乎是說輸液就是輸的抗生素,而據說抗生素對感冒無效,於是才有了題主提出的問題代表的疑惑的。
其實,這裡的事情很複雜。題主的困惑,是因為對現代醫學缺乏了解才造成的誤解。
比如說什麼叫做「感冒」?這就是個還沒有統一和同一共識的事情,在臨床和現實生活中,感冒的定義至少包括三個層面,第一個是最嚴格的層面,就是(特指)指的「急性病毒性鼻炎」,一般情況下(只是一般情況下),急性病毒性鼻炎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不需要輸液。第二個層面是指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上呼吸道感染又分為兩種情況,既只包括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和不止包括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還包括發生在上呼吸道的細菌感染這兩種情況,顯然這個就比較複雜了。比如急性化膿性咽峽炎也被很多人俗稱為「感冒」或者「重感冒」,但急性化膿性咽峽炎是需要輸液使用抗生素的。第三個層面所指更廣泛,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認為,或者感覺自己不舒服了,比如說疲勞感加頭痛感,你就可以說自己感冒了,這個時候的疲勞感和頭痛與呼吸道關係不大,但一樣被很多人習慣性的說成是「感冒」了。還有一些情況,其實是其他系統性疾病的早期表現,或者伴發表現,但在沒有確診前,其非特異性的癥狀體征,也可能會被歸於「感冒了」。而這種情況下,明確診斷和鑒別診斷很重要,更不能一概而論的說輸液不輸液,或者用不用抗生素了。
這也就是說,其實感冒是一個非常非常複雜的事情,有時候所謂的感冒,其實是比如說支氣管肺炎,只不過「通俗」的被稱為感冒,或者重感冒了。如果你不了解,或者忽視了感冒在臨床上和日常生活中的複雜性,那難免產生各種困惑,難免犯以偏概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錯誤了。
再換個說法,因為感冒非常非常複雜,所以你認為的不需要抗生素的「此」感冒,不是需要靜滴(輸液)抗生素的「彼」感冒。此感冒不是彼感冒!再說一遍,在臨床和生活中,「感冒」這件事很複雜!有的感冒不需要輸液,有的感冒需要輸液才行,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你不要把非常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了。
另外,這樣複雜的事情被過分簡單化的問題,在題主的題面中還有很多。我們再說一個,比如說輸液,正確(專業)的說法叫做「體液療法」,或者叫做「液體療法」,液體療法是一門非常龐大非常複雜的治療技術,也比你想得到的要複雜的多!我們舉個例子,比如說有些所謂的「熱傷風」,天氣很熱的時候「感冒」了,其實,這個時候,有些情況是因為天氣炎熱影響了人的食慾(打亂了人的飲食)和消化吸收功能,加上大量出汗,造成了病人的水電解質平衡的紊亂,然後引發了一連串的病理生理反應,讓病人「自認為」,「誤」認為是「熱傷風感冒」了。於是,針對這種情況(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進行輸液(液體療法),讓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得以矯正,這個時候,其實加不加抗生素不是特別重要,只要糾正了生理紊亂,機體內環境回復平衡,自然的,所謂的感冒很快就會緩解了。
醫學是一門非常非常複雜的學科。天底下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病人,自然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感冒。不要把複雜的問題想當然的,聽見風就是雨的簡單化,這是我們正確認識醫學和醫療的前提和基礎。
另外,我們再簡單的說一下抗生素和輸液。為了避免「審核未通過」的尷尬,我們說的「委婉」點吧。我們要知道,抗生素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能使用抗生素是一種幸運的福祉。當然了,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汽車是個好東西,但因為汽車的普及,每年因為交通事故而死在車輪下的人,遠比死在所謂「超級細菌」下的人多的多,多太多了!但我們也不必因噎廢食,不必因為有交通事故,就把汽車視為洪水猛獸了。只要遵守交通規則,汽車還是可以買的!輸液也一樣,輸液當然不是十全十美的治療技術,沒有什麼是十全十美的!但我們也不必把輸液視為多麼邪惡的事情。我的意見,專業領域的問題,還是交給專業人員去解決,去爭論吧。當你不幸感冒生病時,只要尊重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醫囑,那就行了。
好了,就說這些吧,上面的內容僅供參考,拋磚引玉,歡迎斧正,如果你不幸需要醫學幫助,請尊重你的專業醫生的意見,謝謝!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