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寒假剛到,課後辦班的老師就一窩蜂的招攬學生,難道教師的眼裡只有錢嗎?
題主這個說法是有些問題的。
寒假將至,各培訓機構之間的招生大戰已經開打,作為一名在職教師,我確乎聞到了硝煙瀰漫的氣息。
但是,這些機構都與在職教師沒多大關係。不排除有個別教師以某種隱蔽的形式參與其中,但人數很少,也相當低調,根本不可能如你所說的那樣,一窩蜂招攬學生,鬧出很大動靜。
近年來,國家對教師有償補課打擊力度很大,違規教師一旦被查處,輕則批評罰款,重則處分、甚至辭退,誰敢輕易觸碰這根高壓線?
至於那些校外培訓機構,自國家嚴厲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以後,似乎生意越來越紅火。這也很好理解,因為對他們來說,最強大的競爭者退出了戰場,而蛋糕卻還在。
這足以證明,補課之風盛行,教師不是始作俑者,其背後的根源,是應試教育,是國家的人才培養機制。
市場需求真實存在,甚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還是一片藍海。但是,「寧可合港,不可合田」,在職教師眼睜睜看著培訓機構賺得盆滿缽滿,也只能望洋興嘆。
不過,對於家長們來說,這並非幸事。
講個真事:本地某高中每個星期補課一天,一學期收費600元。有家長覺得太貴,聯名向教育局狀告學校違規補課。到了下個學期,學校不敢再組織補課。
校外機構聞風而動,在學校旁邊辦起了培訓班,每學期收費2200元。家長們在攀比和焦慮雙重壓力下,最後大部分孩子都進了高價培訓班。
學校組織補課,任課的是各班自己的老師,師生之間彼此了解,教材進度同步,收費也相當低廉。
而校外培訓機構任課教師良莠不齊,師生之間幾乎沒有溝通;不同班級的學生雜坐一起,進度不一,授課效果可想而知;但是收費卻比學校高很多。
兩相比較,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當然,我舉這個例子,並不是想為老師們爭辯什麼,在職教師不得參與有償補課,這是國家的規定,我堅決擁護。
我想說的是,總有一些人,對老師心懷偏見。只要什麼壞事和老師沾了點兒邊,不問青紅皂白就開始貼標籤。就像題主,你確定你所見到的那些招攬學生的人,真的是學校的在職教師而不是培訓機構的人嗎?
我承認,老師隊伍中,肯定還有人在偷偷參與有償補課。陽光下也有陰影,這在任何行業、任何地方都會存在。
但我相信,絕大部分老師還是能夠堅持原則、守得住底線的。哪怕收入再低,被再多人瞧不起,但他們仍然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學生,一直以崇高的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
我希望,公眾能把更多讚許的目光投向他們,向他們致以敬意。而不是吹毛求疵、以挑剔的眼光來否定整個教師群體。
有需求才有市場,況且老師不是人?不需要掙錢養家的嗎?非得無私奉獻才滿意?家長都不是傻子,好老師家長找著送孩子去,老師狂攬學生有什麼用?老師兩個字最近太敏感了,老師掙錢不等於眼裡只有錢,人家把你孩子教會了,教好了,你的孩子不也獲利了嗎?當然覺得學的好可以不補課,又不是強制的,中國教育現狀在這擺著,補課早已是常態,所以,沒啥好憤怒的,你不想補課不補課就行了。
在問這個問題之前你應該認真的做一下社會調查,一窩蜂的招攬學生辦班的是不是在職老師,別一提到辦班都說老師怎麼樣,有很多都是一些教育機構,在農村還有很多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教育機構,就是幾個大學生利用假期掙點錢;老師現在可以說是一個高危職業,都是只求自保,辦班的話讓上面查到可就不好了;退一步說,即使是老師辦班,那也是學生自願家長自願,你可以不交錢不補不就行了,你不補也不讓別人補,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有需求就有市場。
這個風氣不好,應該治一治,家長可能考慮孩子的學習,沒辦法阻止教師補課,但是可以去教育局舉報!
教師補課,家長首先要有清晰的認識。給孩子要貫穿一個思想,學校里的上課學習才是正常的,補課是落後的體現,與其課後花費時間,花費金錢,不如在課堂上多用功。
孩子的認識是重點,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根本就不清楚,很多孩子補課是跟風,看別人去,自己也去,其實很多孩子是不需要補課的。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是否有誇大其詞之嫌,假期辦班的,很多都不是老師,提到辦輔導班,似乎都與老師有關,屎盆子盡往老師頭上扣,這是價值觀扭曲的表現,誠然,在利益驅動下,難免有人要蠢蠢欲動,這應了一句俗話: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個別行為,不代表全部,我敢說,教師群體總體是好的,兢兢業業,埋頭苦幹,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默默地付出,傳遞著真善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推薦閱讀:
※慵懶的生活過習慣想要改變怎麼辦?
※側產的媽媽傷口多久才會不痛?
※回答被推薦首頁後,發現有錯字重新編輯發布,還是推薦狀態嗎?
※每天晚上十一點之前睡覺黑眼圈眼袋會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