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營養素治病的功能醫學是騙人的嗎?
用營養素治病的功能醫學到底是否是騙人的?No!用營養素治病是今後的發展方向,美國各大醫院都有營養醫生,營養醫生從事的工作主要是用營養素治療疾病,而我國醫院至今還是個空白,營養醫生工作的主要有臨床營養師代替,主要針對重症住院病人進行營養治療。
一、用營養素治病符合細胞的客觀規律
手指劃破了,沒有用藥,但血液很快凝固了,新皮膚接著長出來了;口腔潰瘍了,沒有吃藥,只要多吃點蔬菜水果和五穀雜糧就好了……我們的身體為什麼如此神奇?究竟隱藏著什麼?有時讓我們不用吃藥,疾病就能治好?
這就是營養。
人體由細胞構成,而細胞需要各種各樣營養素,已知細胞需要40多種必需營養素,所以說營養素決定著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質量。如果身體內營養充足和均衡,身體各個器官就會保養在最佳狀態,身體就不會生病,生命就會長壽,頭腦就會清晰,思維就會敏捷,精神就會旺盛,心情就會愉悅。反之,營養不足或過剩,即營養失衡,人易患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說,用營養素治病是符合細胞的客觀規律的。
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1)案例1
由中國科學家發明的再生營養物質(特定配方比例的多種營養素),不僅可以斷指再生,還可以治癒皮膚癌(有臨床報告),足以證明營養素可以治癒醫院治不了的疾病,而用藥不可能斷指再生,任何葯做不到。
(2)案例2
我市一位血液檢查科主任醫生,通過參加營養培訓後,沒有用任何藥物,也沒有動過手術,用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治癒了一位結腸息肉患者,至今保存醫院各種報告單(原息肉處呈白色斑點)。
綜上所述,從營養素治病的功能醫學並不是騙人的!是客觀存在之事實,任何人無法否定!因為事實勝於雄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今後為了推行醫院的營養治療,以「治療為中心」改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國家會對全國臨床醫生進行營養知識培訓,培訓工作由衛健委委託葆嬰公司組識實施,至今已培訓幾批。
如果宣稱營養素治病,就有騙人的嫌疑。因為營養素本身的確是不能治病的。有句話現在比較流行:西醫對疾病是控制;中醫對疾病是調理;而營養素是對細胞的修復。
我們知道,細胞是人體的基本構成單位,如果細胞出現了問題,那麼由細胞構成的人體也必然會出現問題。
營養素對受損的細胞能起到修復的作用,細胞得到修復後,進而由細胞組合成的器官的功能也得到改善,器官對應的系統功能因而也得到調整。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一些疾病因為使用正確的營養素後得到改善甚至好轉和痊癒是可以的。
但因為疾病形成的原因複雜,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僅靠營養素就能改善和痊癒的,還必須配合其他相應的醫療手段。
總而言之,營養素對疾病有輔助的修復作用,但絕對不能說營養素治病!
下面正經回答一下:
功能醫學屬於臨床醫學的一部分,舉個例子可能會比較簡單的理解。
功能醫學好比是做前端的醫學(國家現在倡導的方向也是這個,大家應該聽說了很多「治未病」「新醫改」等)。功能醫學的診斷方法是GO-TO-IT:就是由這幾個步驟組成:信息的收集-組織-重述-整理排序-開始治療-跟蹤隨訪。可以說功能醫學是全方位的矩陣式問診,其中包括遺傳學、環境、心理、生活方式和生理的聯動關係入手。找到發病的原因,從而通過飲食的調節、運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力爭扭轉疾病的發生。所以可以算是前端醫療,尋求原因治療。希望在亞健康狀態就將疾病遏制,回歸健康的狀態。
而臨床醫學,就是真正發生疾病後,治療疾病的一個過程。算是後端的醫療。因為不治的話,重病很快就game over了。這也是為什麼病人極度聽治療他的主治醫生的話,而覺得健康管理師等在前期幫助預防和扭轉的醫師卻是感覺「騙人的」。
隨著社會健康意識的提高和預防保健知識的普及,相信大家對醫學上很多問題都會有所了解。功能醫學在國內還是比較少的,跟國人意識有關。這個跟騙不騙人沒關係,凡是關注你健康的人,一定是為你著想的。即使有些黑心人會打著幌子騙人。所以多學習,開闊視野是活的「安全」的最好辦法!
營養醫學是一門新的學科,在不了解營養醫學的時候請不要對他妄加評論,我們小區有個老漢大約快八十了,騎自行車崗崗的,一天滿大街轉,後來信佛了,忌葷了。先是胳膊疼,按肩周炎治,後來又腿疼,按坐骨神經疼治,在夲地醫院左看右看,錢沒少花,病沒治了。最後兒子領去北京一檢查,說是缺營養了,配了幾種藥片片,不用每天喝,隔天喝。喝的胳膊疼,煺疼全好了。所以我們對某個領域學科不了解,請先去了解再加評論。當然也不能否認有些騙子拿所謂的營養葯騙了不少老年人,但是騙子根夲不懂營養醫學。諸位誰想對營養醫學有所了解請讀讀王濤博士的書。他會告訴你什麼叫營養醫學。
這個標題就是為養生醫學開路,讓人不得病的醫學才是最前位,最先進的醫學。中藥保健食品就是能防病與治病。截圖這位朋友就講得很有理。
營養素不是藥物,是一種食用品,並無醫療功能,不可能是治病的。營養素屬於保健品,只要是保健品就只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和其它外部功能性質的保健器械一樣,都不能直接對疾病作出治療。
營養的缺乏,會導致人體機能的減弱,從而抵抗力不足,容易被細菌病毒感染。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非常之多,不可能全部缺乏,只要去攝入所缺那部分對應的營養素,就能起到一定的吸收補充,是一種預防手法,而非治療手法。
在醫學技術上來說,這是一種科學的嘗試研究,也是一種發展,它只是單純的學術層面,不涉及到其它倫理問題。
醫學倫理問題就比較難說了,但凡是針對人類的研究,就必須得要有個人體試驗,在人道是也是不道德的,凡是影響正常生老病死的試驗,都有違倫理。
在生命科學上來說,它是一種生命的延續,是一種貢獻,與倫理來說完全有著不同的結論,且被容易接受。
醫學發展角度就需要專業研究才有答案了。
不是,首都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石漢平博士醫師就公開發表過保健營養品應當作為疾病預防與治療基礎第一選擇,與藥物治療互相配合恢復健康。有興趣的可以搜一下他的相關視頻。
推薦閱讀:
※卵巢囊腫50%的惡性可怕嗎?
※心臟病的真實原因,心臟病和炎症的關係
※哪些水果早上吃堪比「黃金」,晚上吃卻如「毒藥」?
※怎麼養肝,養腎?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