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常說的投射是什麼意思?
投射,最早弗洛伊德提出來的。他認為,當我們面對焦慮,把焦慮當成一種危險和不愉快的信號時,就會做出反應,形成自我防禦機制。投射就是自我防禦機制的一種。
自我防禦機制,就是「自我」在面對「本我」慾望的壓力,同時又要估計現實的壓力,為了調整自我慾望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可以同時接受自我慾望和現實要求,又不會引起情緒上嚴重的痛苦和焦慮。自我防禦機制包括壓抑、投射、置換、反向、合理化、升華、轉移等等。
投射是把自我不能接受的,接受了就會引起焦慮和痛苦的動機和願望歸咎於他人。一個自卑的人,會把這種動機投射給別人,說別人不尊重他。自己貪污,認為別人都會貪污,由於對某人的敵視、攻擊、傷害等感情衝動,潛意識把它們投射給對方,轉變成某人對他的敵視、攻擊、傷害,這就是精神病患者的被害妄想。
後來克萊因在弗洛伊德理論基礎上發展的出客體關係理論,提出同化投射的機制:在以自我中心時期的孩童期,常認為自己的感覺和他人是一樣的。這就是同化投射。如果這個階段過度的不好,就會在長大之後固化這個同化投射的機制。站在自己的角度認識和推測別人,以已之心度別人之腹。沒有同情心和同理心。
投射是一種明顯的認識偏差,是一種防禦機制。使用得當可以免除內心的痛苦以適應現實,好比是吃了止痛片,不痛了,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了,代價就是漸漸的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真實的自我的感覺。
我覺得我會給一個比較靠譜的回答。
「投射」是一個比較原始的心理機制,正是因為原始,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是第一點。
然後,我們說說它為什麼原始?
實際上,「投射」不會單獨發生,它往往伴隨另外一個心理機制-「分裂」。分裂是指我們把我們的感受分成「好」(舒服的)和「壞」(不舒服)的兩種。有了分裂之後,我們才有投射。既,把這個「感受」看做是外界給予的。
最早的嬰兒,它還無法區分自己和外界,但是他是有感受的。如果他感受到胃部的空虛,疼痛,那勢必伴隨「不舒服」的狀態,於是他會哇哇大哭。當甘甜的乳汁順著口腔進入胃部,他又感受了溫暖,甘甜,被充盈,那一定是「很舒服」的。我們一出生,就伴隨著分裂的心理機制。緊接著,我們就需要「投射」。當更多「舒服」和「不舒服」的經驗相伴而來,嬰兒無法承受住自己這麼強烈的刺激和感受,他會把這些感受給外界--乳房。能給予他舒服的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好的乳房,讓他不舒服的就像是一個壞的。這個心理機制就伴隨著我們終身。
我們和外界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也同樣。這個人讓我覺得很舒服,我就喜歡;那個人讓我覺得不舒服,我就很討厭。「投射」構成了人和人之間情感的互相傳達。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投射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這也可以理解,很多答主說的投射是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給了對方。實際上,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我們都可能會從對方的身上去探尋和發現。
「投射」無關好壞,影響我們心理狀態的是「分裂」。如果我們只能分裂得看對方,要麼好,要麼壞,那我們就無法整合對方的優點和缺點,那我們也無法形成對他人的一個穩定的認識。同樣的,分裂,也讓我們進入到一個情緒的極端化里。
投射是指將自己腦海中的東西,認為是別人的東西,並且用自己的「超我」,也就是道德對錯的評判,去衡量對方。比如,一個悲傷的小孩,看見天空下雨,就認為天空也很傷心,所以哭泣了。
而如果一個人將內在的價值觀與自身的好惡投射到他人身上,我們就將之稱為投射效應。
比如一個女孩從小就很厭惡他的爸爸用棍棒打他,所以她長大了,看見所有棍棒的人都覺得他們是像父親一樣的混蛋。
心理學家希芬鮑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被試分為兩撥,一撥給他們看開心的喜劇,一撥讓他們恐怖的電影。然後,再給這兩撥人看相同的一組照片,讓他們判斷照片上的人的面部表情。結果,那些看開心電影的人覺得照片上的人也是開心的表情,而看恐怖電影的人覺得照片上的人是緊張害怕的表情。
所以,從投射效應我們可以看出:人際關係是一面面鏡子,照進我們的內心。心理學還將此運用到了心理測評上,例如羅夏墨跡測驗。
這裡,和大家分享更實用的「投射」四法則吧。
法則一:從外在看內在,從別人看自己如果覺得你的戀人對你失去了熱情,可能是你對他的激情不再。正如一位婚姻專家所說:
「如果我們的婚姻變得乏味,可能是因為我覺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這個人很乏味。」
比如說你是一個很暴躁的人,你會認為別人常常惹怒你,很多時候其實並不是那個人有多討厭,而是你自身容易在外界看到很多讓人憤怒的理由。這個時候,自我關照顯得尤其重要。
法則三:你內在是什麼,就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很多時候,和我們相處得好的人,反映了我們喜歡並且接納自己的那些內在面向。而那些和我們相處得不好的人,往往也反映了我們內在不接受的一部分自我。
法則四:你想管控別人,自己就會被管控如果你試圖去綁住別人,別人也會綁住你。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你控制別人的時候,如果他不按照你說的去做,你會怎樣? 你也許會憤怒,會不滿。那麼,某種程度上,你的喜怒哀樂也被你想控制的人,控制住了。
到最後,我們發現那些最難得到原諒的人,正是你最需要原諒的人;最難放手的人,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
心有助,不孤獨。歡迎關注盧悅,關注公眾號心之助。
簡單來說,投射就是,手裡拿著鎚子,看什麼都像釘子。
你心裡有氣,看誰都像惹了你,你心裡有怨,看誰都像對不起你。而你心情好了呢,看天天也藍了,看水水也綠了,看隔壁老王都順眼了,這就是投射。古詩里有雲,「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說的就是這種心理現象。
投射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見。你感冒了,去單位上班,猛地打了一個哈欠,突然有一個人站起來往外走,你會下意識以為是對方嫌棄自己感冒不想被傳染,心裡正有點不開心呢,只見他轉身走進來,給你倒了一杯熱水。你才發現,原來人家是在關心你,而你對人家的猜測源自於你自己對自己的嫌棄,或者說,你健康時對感冒者的嫌棄,也就是說,你是把自己有的毛病栽贓到別人的身上了,疑心生暗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投射並非沒有糾正的機會。像我剛才舉得例子,就是剛好能解開誤會,讓對方看清自己投射的事例。但現實中很多時候我們是看不清自己的投射的,生活根本不會給我們那個機會。比如有一天你走在教室里,看見前面兩個女孩兒正在竊竊私語,你盯著她們看了一會兒,越看越覺得她們好像是在說你,而她們的眼光確實好像也是看向你的,但你卻沒有機會證實。
事實證明,對付投射最好的辦法還是讓腦子裡的幻想僅僅停留在幻想的地步。沒有必要把他們當成真正的事實。
投射,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指的是人類把自己內心的感受,放到了客觀世界中,在其他人或事物上看到自己的內心的世界。
比如蘇軾和佛印的故事,蘇東坡去拜訪佛印,與佛印相對而坐。蘇東坡對佛印開玩笑:「我看見你是一堆狗屎。」而佛印微笑著說:「我看見你是一尊金像。」蘇東坡覺得自己在口頭上站了上風,很是得意。回家以後,蘇東坡得意地向妹妹提起這件事。蘇小妹說:「哥哥,你錯了。佛家說"佛心自觀",你看別人是什麼,就表示你自己是什麼。」佛家的這個觀點與投射原理一樣。
還有一種現象,在生活中也常遇到,就是我們總是會討厭某一類人,看到這類人,就會反感,在心理學上,也可能是你把自己內心的感受投射到了這類人身上,你討厭的其實是這類人身上和自己身上某種相似的特質。
投射經常在心理諮詢中運用,諮詢師會讓來訪者用繪畫或者沙盤的形式,把自己所想到的畫面表現出來,根據來訪者的展示出來的畫或者沙盤分析來訪者的心理情況。畫和沙盤上的景物就是來訪者內心的投射。比如自卑的小朋友,可能會畫出色彩單一的畫面,或者畫出來的景和物都特別小的放在畫面的角落,因為他不敢使用大膽的色彩,畫在角落的圖像就像他本人在現實生活中一樣蜷縮在角落。
以上內容均為開火車的老濕機·顧老濕原創,轉載請私信
歡迎關注開火車的老濕機
蘇東坡與佛印的故事我們現在還在津津樂道,中學課本中我們都會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蘇東坡和佛印在一起論禪,蘇東坡對佛印說:「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佛印說:「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蘇東坡聽聞大喜。可他見佛印胖敦敦的,想打趣他一下,便接著問佛印:「佛印,你可知在我眼中,爾乃何物。」佛印搖頭不知,蘇東坡便得意地回答:「然以吾觀之,大師乃牛屎一堆。」說完便哈哈大笑,佛印微笑不語。
傍晚回家,蘇東坡便得意地把今天論禪的經過告訴了妹妹蘇小妹。蘇小妹不以為然道:「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見皆化為牛屎。」
這段故事真假我們已沒有必要去追究,今天我想用這個段子引出一個心理學上耳熟能詳的概念——投射,投射的定義是這樣的:「投射」在心理學上是指個體將自己的思想、態度、願望、情緒、性格等個性特徵,不自覺地反映於外界事物或者他人身上的一種心理作用。如果用這個定義去套用上面佛印的故事,也就印證了蘇小妹的話,因為佛印心中有佛,所以在他看來,世界萬物皆可是佛,我們不去談論佛法的高下,只是透過這個段子再來回頭審視我們自己,我們會發現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或者說,我們只想看到我們想看到的。
一次偶爾的機會,我看到一個概念「信息繭房」,當時真的是把我嚇了一跳,當互聯網剛剛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我們的世界的信息都會共享,我們會整個世界的信息交流會更加通暢,每個人會更加自由,更加全面的了解這個世界。可是,事實卻讓我們大吃一驚,這個世界看似信息大爆炸,我們每天面對瀏覽大量的信息,可是我們對感興趣的信息如饑似渴,對不感興趣的信息視而不見,圈子、社群隨之出現。看似我們有了選擇信息自由的權利,可是這種「自由」給了我們自己織了一個網,這個網會局限我們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只有幾隻可憐的螢火照著我們前方的道路。
我們的世界僅有幾隻螢火蟲是不是顯得有點單調,那我們應該怎樣逃脫這張網呢?我覺得知識的力量是偉大的,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世界,我們會發現,人類興衰發展,起起落落,彈指一揮間,在時間這條線上,我們是何其的渺小;如果從數學角度去看世界,我們的世界都是幾何,都是數字,畢達哥拉斯學派就是這樣來了解這個世界的;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這個世界,我們會發現無處不在的貨幣。如果我們不在用單調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也許我們會更加全面的了解她,同時也會發現這個世界很有趣。
回歸到心理學這個話題上來,投射本來是佛洛依德最早提出來的,它是個體自我對抗超我時,為減除內心罪惡感所使用的一種防衛方式。這就揭示了投射對我們的重要性,當我們的本我的邪惡釋放出來的時候,我們自我為了讓我們活得不那麼累,就會形成一套自然而然的機制,就是我的這些毛病他身上也有,或者說是,大多數人身上都有,這樣我們就可以避免運動,躺在床上繼續刷劇吃零食了。
這僅僅是我看投射的角度,歡迎批評。
百度詞條或者學術解釋的投射,就是認為他人擁有和自己一樣的內在品質、行動方式、思維模式、經驗系統等特質。
但這個解釋大多數人不太理解,也不能在日常事件中辨別。
其實簡單說明,投射就像是照鏡子。你從他人身上感覺和觀察到的一些東西,其實是自己的內在。
簡單舉例:A開車時感覺車內溫度低很冷,於此同時車上的另一個人B正好拉了拉自己的衣領,於是A就認為B一定也覺得很冷,就打開了暖風。但事實是B只是覺得衣服領子皺了,整理一下。這時,A的「B一定是感覺有點冷」,就是「自己感覺有點冷」的投射。
投射,其實就是一種武斷的以己度人。根據自己的判斷,斷定對方一定如此。
有人會問,那這次是猜錯了,如果猜對了,會讓對方覺得很體貼很暖心呀?
我會說,猜測風險大,投射請小心!
我們常常說,兩個人的溝通,其實是六個人溝通,你認為的你、他認為的你、真實的你,和你認為的他、他認為的他、真實的他,所以避免因為投射(過度的以己度人)誤會最好的方式,就是溝通。A只需問一句B「是不是有點冷?我們開空調吧?」一樣會很暖心。
你對待別人的方式,反應你的內心。
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反應別人的內心。
假如我們是B,我們就能立刻明白,我並不冷,「認為我冷」是A感覺冷的投射。
這是表面行為的投射舉例,再深入談一下我們如何利用「投射」來觀察自己內在的思維和行為模式呢?
比如一位朋友說,為什麼我總是害怕和人特別親近呢,並且一旦和朋友特別親近之後,我就會看不慣她們身上的很多缺點,我就會開始躲避或者厭煩她們?
我們再來想想張德芬那句著名的觀點: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表面看,會覺得這是一個挑剔他人完美主義的孩子,其實通過「投射」內觀自我,會發現她是在挑剔自己,她不喜歡朋友的那些特質,也是她不喜歡自己的部分,她對朋友的挑剔,就是對自己的挑剔,深入探索之後你會發現,她對朋友不滿意,其實是對自己的不滿意,內心是一個自卑的孩子。表面看是她挑剔朋友,所以不喜歡和朋友走太近,其實內在是害怕朋友挑剔自己,不喜歡自己,於是「先發制人」。
如果明白你對待他人的方式,就是你內心的「投射」,那就會很容易的觀察到自己的內在模式和明白造成困擾的關係模式在哪裡,做到真正的內觀。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傅紫橋
你可能會遇到過一個奇怪的現象,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會無緣無故的對某個人特別的反感或者是特別的喜歡,可能之前並沒有過多的接觸,但是卻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感覺。其實,這就是一種心理投射的現象,可能你之前遇到的某個人給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讓你產生了不好的感覺,之後遇到的這個人與之前的那個人有某些相似之處,你就會把自己對討厭的那個人的感覺、情感等投射在後者身上。
古人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也是心理投射的最好體現,心理投射就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將個體的情感體驗、特徵體驗等歸納在他人身上的一種心理傾向,強行的將自己的感受和認知等加在他人的身上,例如個體會認為戴眼鏡的人都是有學問的人,他們是從自己的主觀上感知他人,而沒有根據實際的觀察來判定這個人。這是一種不準確的判斷,因為主觀上的臆想佔了主導,忽略了實際上的情況。
實際上投射會使人產生一種認知性的偏差,通過投射而使得自己的認知有所改變,這會嚴重的影響人際交往。通過自己的主觀臆想來判斷他人,對於判斷非常的缺乏客觀性,因為人和人的性格存在差異,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武斷的亂進行心理投射,是非常錯誤的。
但是在生活中,人們常常會不自覺的就將自己的心理傾向強加在他人身上,這也是對於內心自我保護的一種傾向,當你自己撒謊的時候,你也會固執的認為,他人遇到同樣的情況也會撒謊,這是給自己內心的一種安慰,將心中的愧疚或者是自責推卸到他人的身上,使得他人成為替罪羔羊。所以,你可以通過一個人對他人的態度或者行為,來推測他的心理傾向。
心理學西方學說過於簡單,沒有使用價值。
中國人現在知識面很廣,靠簡單的察言觀色的心理學很難掌握人的動態心理變化。
洋學本土化,水土不服,只能忽悠弱智。
有這時間完善自己,干點什麼不好,整天琢磨別人,投機取巧成不了大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