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那麼多人分不清餃子和餛飩?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我來簡單聊一聊我的看法吧。

作為一個從小生活在南方的孩子,我以前一直以為餃子就是餛飩。因為我一直吃的就是那種皮兒特別薄的餛飩,我們都管它叫餃子。直到後來來北京上大學之後才知道,餃子都是自己擀麵包出來,比較厚,比較大個兒的。

從我的經驗來看,北方這邊的餃子個頭大,餡料種類也特別豐富,豬肉白菜、豬肉大蔥、西葫蘆雞蛋等等,葷素都有,我也算是開了眼界呀。而且,跟我們老家最不一樣的是,北方吃餃子都是不帶湯的,而是直接蘸醬油蘸醋吃。還好我對新鮮事物接受度比較高,還算是挺適應這邊的麵食的。之前有朋友組織包餃子趴,我也跟著學習了一下包餃子的技能,感覺還蠻好玩的。

餃子對北方人的重要性,我真的是嘆為觀止。「好吃不過餃子」「冬至要吃餃子」「立冬要吃餃子」...感覺為了吃餃子而過好多節日。就算是餃子,也不只是煮著吃的,還有蒸餃煎餃等等多種吃法,粘上辣椒香油之類的也是很棒了~

而我們老家的餛飩,皮薄餡兒多,多是鮮肉餡兒的。在廣東那邊叫雲吞,小時候去廣東玩的時候,我媽特意囑咐我,不要說餃子,廣東人聽不懂的。哈哈。而且,我們那邊吃餛飩都是帶湯的,很清淡,放上小蔥、香油,特別好吃,我一般能把湯都給喝了。

所以說,我剛來北京的時候,也不知道原來這邊的餃子都是手工擀麵做的,不像南方都是現成的餃子皮兒,加上餡料就行。其實還是很有區別噠!


造成大家分不清餃子和餛飩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區域的原因。

首先,在秦漢時期,湯餅是餃子或餛飩的統稱。史游的通俗讀物《急就篇》將「餅、餌、麥飯」並列而論。宋人黃朝英說:「凡以面為食具者,皆調之餅,故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而饅頭謂之籠餅,宜矣。」

其次,餛鈍也稱之餅,是餃子的初期形態。「餛飩」一詞,今日所見最早載錄文獻是三國時期(220~265)魏國博士張揖的《廣雅》:「餛飩,餅也。」而在更早一些的東漢楊雄《方言》之中,則記為:「餅,謂之飩,或謂之餦餛。」唐人崔龜圖注《北戶錄》引北齊顏之推(531~?)語云:「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者也。「可見,餛飩早於餃子這樣的稱謂出現,這就是很多人造成混淆的原因。

再次,唐宋以後,餃子常稱之為交子、餃兒、餃餌、角子、角兒等與之諧音的名稱。明清時期,餃子又多了「扁食」、「蒸餑餑」兩種新名字。創作於明代的名著《金瓶梅》中「那日玉皇廟、永福寺、包恩寺等都送蔬米,西門慶看著,迎春美設美飯完畢,下出匾食來……」說道的「匾食」就是餃子。明末清初山東人蒲松齡在《日用俗字》一書中有「扁食捏似月牙彎,蘸上涼水鍋不沸。」的名句。清人徐珂《清稗類鈔·飲食類》也說「北方俗語,凡餌之屬,水餃、鍋貼之屬,統統稱為扁食,蓋始於明時也。」徐珂還說道:「餑餑,餅餌之屬。北人讀如波波,不讀作勃字之本音也。中有餡。」餑餑是北方滿族人對麵食製品的總稱。有蒸餑餑、炸餑餑之別,而用水煮的餃子則稱之為煮餑餑。

你看,餃子的名字越來越細化,越來越多,餛飩的形制也越來越獨立。

最後,從形制上來區別餃子和餛飩經常引起人們的混淆。我們這裡講一講如何通過從皮面的不同來區分開餃子和餛飩。

餃子皮和餛飩皮不同。餛飩皮一般是將水和面(或可在和面時用雞蛋一個)適度揉揣和適宜靜置之後擀成延展均勻的薄片,隨後將其卷在擀麵杖上,用刀在中間順麵杖劃開,然後改刀成均勻適用的梯形小片,即成餛飩皮兒。餃子皮兒則不然。餃子皮兒中心厚,四延薄,呈由中心向四周均勻延展、逐漸趨薄的圓形。總的說來,餃子皮要比餛飩皮厚,餃子皮不宜太薄。

你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餃子和餛飩都是千百年來受到歡迎的麵食品種,是中國老百姓麵食的兩大主力。餃子和餛飩雖然都稱得上南北通食,但在目前的中國,畢竟還是北方人偏食餃子,南方人喜吃餛飩。當然在某些地區,餃子和餛飩還是可以混稱的,區別僅在吃的時候加不加湯一起吃。

早在1500多年之前,北齊的顏之推曾有「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之說,對此,有人認為餛飩,有人則認為是餃子,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至於現在的餛飩餃子,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先來說說餃子。由於北方長期處於政治中心的地位,餃子的地位也得到提升,並且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代表和象徵之一。餃子這個名字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與我國春節食俗聯繫得較為緊密。明《宛署染記·民風土俗》載:「時元旦,作扁食,奉長上為壽。」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還可以根據人們愛好與願望,將意願化作吉祥物包進去,以寄託對新一年的祈望。所以這種食品成為一種帶有喜慶色彩的民俗食品。古代餃子的名稱還有很多,有扁食、角兒、粉角、煮角、水點心和水包子等名稱。把餃子稱扁食至今在北方一些地區仍可聽到。清代薄松齡有「扁食擔似月牙彎」的詩句。

北方人常言:「好吃不過餃子」。就餃子的餡來說,大致可分為葷,素兩種,肉餡,海鮮餡,蔬菜餡,肉菜合餡, 野菜餡,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白菜豬肉餡,芹菜牛肉餡,「蝦米海參魚(或雞蛋) 的三鮮餡及韭菜雞蛋餡。餃子貴在餡心,餡心有葷有素,以同素搭配為好。餃子因餡被包,其味不易散發;餡里的蛋白質又能分解出各種按基酸,因而營養豐富,鮮美可口。餃子的熱加工技巧更是蒸、炸、煮、烙俱全。

全國各地出現的餃子名品亦不少,北京的三鮮餃子、河北的羊肉水餃、陝西的酸湯水餃、上海的鍋貼餃子、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餃子、東北的老餃子等都是遐邇聞名。

餛飩的名字可能還早於餃子出現。中國古代並無餛飩餃子之分。餛飩、餃子都是用薄面裹餡或蒸或煮而食。把這種「包子」稱為「渾沌」,後來改為餛飩,一直沿用至今。據說,在唐代餃子和餛飩分離,餛飩成了一種製作考究的餃子,慢慢有了獨立的風格。據《清稗類抄》記載:「餛飩,點心也,漢代已有之。以薄為皮,有襞(音:臂,泛指衣服的皺紋)積,人呼之曰縐紗餛飩,取其形也。」

餃子和餛飩在現代基本上能很清楚地分開。北方的餃子,千百年來,從形式到內容,沒有質的變化,風格相對比較固定,而南方的餛鈍,卻在不斷推陳出新。名稱叫法在南方各省也各不相同。四川叫抄手,廣東叫雲吞,湖北稱包面,江西叫清湯。

四川抄手

明朝高濂《遵生八箋》中有「餛飩方」一文,文內介紹了餛飩製作的奧秘與粵式雲吞頗為相似,其中提到:「下鍋煮時,先用湯搞動,置竹條在湯內,沸,頻頻洒水,令湯常如津樣滾,則不破,其皮而堅滑。」這種方法稱為江浙和閩粵一帶餛飩的經典做法。

廣東雲吞

餛飩的特色離不開餡和湯。一碗美味的餛飩在大碗里的湯水中飄浮如雲,無論視覺味覺,都是一種享受。《都門雜詠》中記載說:「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清湯潤物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江南一帶街頭曾流行挑擔的「柴爿餛飩」小吃,風味極佳,靠的就是一碗滾熱鮮香的湯。

湖北包面

上海餛飩集各地餛飩之長,強調餡鮮、量足、湯好,發展出大、小餛飩之分,大餛飩是青菜和肉餡的,以薺菜豬肉為佳;小餛飩是純肉餡的,都是十分美味。浙江湖州大餛飩很出名。其周生記選用略帶肥膘的瘦肉和筍衣、芝麻屑、麻油等製成餡心,煮熟後配上鮮湯即成。皮薄餡多,不破不裂,滑而不糊,鮮香味美。粵式雲吞用海鮮入餡,鮮餡靚湯,皮薄味美,入口滑爽,其外觀清雅,風味獨特。四川抄手薄麵皮夾餡,用手一「抄」即成型。四川的紅油「抄手」則以色紅著稱。餛飩皮很薄,餡不小,整體咬起來很有嚼頭。加很重的佐料比如辣椒、花椒、醬油、紅油之類,對口味重的人來說很過癮。

江西清湯

那麼,餛飩和餃子究竟哪個更好吃些呢?一碗餛飩和一碗餃子在你面前讓你選擇,你更偏愛吃哪一個呢?


北方大餛飩皮相對厚,餡兒也多。 非地域貼,但兩種餛飩真的不一樣。 在北方生活的南方人至今沒有吃到南方餛

還是不應該扯地域,畢竟種花家地大物博各個地區習慣叫法都不一樣。 只是LZ從小隻見過圖一那樣的餛飩,大學出來讀書第一次見圖二那樣的餛飩時 疑惑的問舍友「這真不是餃子?」 她也疑惑的問我「這不是餛飩是啥?」 後來發現這邊餛飩普遍都是圖二那樣 隔壁說南方人分不清餃子跟餛飩,LZ第一次反正是把圖二認作餃子了 畢竟比我們那裡餃子的個頭還大,

讓餃子面子往哪裡擱 後來習慣了也就接受了這種大餛飩的設定 綜合樓里大家說的 成都四川好像叫抄手比較多 廣州叫雲吞 江蘇福建那邊也有叫扁食 各地叫法不一樣且做法好像也不太一樣。 餃子餛飩最大的區別是皮兒的形狀,餃子為圓形,餛飩為方形。

也有人根據有湯沒湯區分。 小餛飩,這大約是江浙地區叫法,一種家常食物。在江西叫清湯,福建稱扁食,四川好像是叫抄手的,據說有海鮮和麻辣兩種口味,港粵起名雲吞,個頭大的多,咬一口,蝦肉彈牙鮮美。


這幾種包法,形狀水餃與餛飩,沒有太多差別,只能依大小而論了,小滴是餛飩大滴是水餃,帶湯加料吃滴叫餛飩,撈岀來放盤子吃滴叫水餃唄

各地風俗與包法不同,餃子有許多種包法。我們這裡有兩種包法一種元寶形

一種呢是直形,只把兩端麵皮打一折,老人面愛這樣包叫:大水餃。這樣包的優點是在兩端打折的地方故意留一小小口,以便有湯水灌入,吃起來有湯水餡不至於太干!


這跟包子與饅頭之爭一個道理。餛飩是南方的,饅頭也是南方的。1980前,上海是全國文化中心。之後,文化中心逐漸變成北京,語言稱謂也隨之變更。但歷史的積澱不一樣,遂有諸多爭執。


推薦閱讀:

果皮的營養比果肉更高嗎?
[生活隨筆] 魚市裡的工匠精神
有什麼很辣很香的菜推薦嗎?
如何使火鍋味道更厚重?

TAG:美食 | 餛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