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日常用餐有哪些講究?


應該說,清朝皇帝對於日常飲食和身體保養是極為重視的,達到了食不厭精的地步,而且總是傾國之力來維持這種奢侈性的消費。

因為每個皇帝都有特殊的飲食愛好,這裡只就大略地說。

首先是每個皇帝的食材都有嚴格的規定,每天多少斤牛肉、多少斤豬肉、多少個蘿蔔,有著詳細的記載。由於食材豐富,所以基本上每次吃飯,菜的品種都會在20個以上。只要是在這個標準之內的,都不能算是「過份」。

其次是輔料。在北京時,皇帝所用之水,都是西效玉泉山的泉水,專門運過來供他消費。即便是到了民國,末代皇帝還享受這種特權。除了水和皇莊里種出來的東西,各個地方也少不了向皇帝進貢各種美味。熊掌、荔枝之類的東西,自不在話下,通常都是通過驛站快馬來遞。

清代的皇帝一般一天吃兩頓,即早餐和晚餐,其實晚餐就是類似我們今天的午餐,只是時間稍晚一些,兩點以後就不吃正餐。如果皇帝餓了,會隨叫隨補。

這兩頓正餐,被稱為「進膳」,因為皇帝的飯不是普通的飯,而是「膳」,所以做飯的地方也不叫廚房,而是「御膳房」。

這是在宮裡,如果皇帝出了宮,廚師就會帶著鍋灶跟隨,隨時開飯,稱為「行灶」。有時為了應急,也會用提前準備好,需要的時候用燒熱的鐵板加熱,稱為「熱鍋」。

清代皇帝也有一些特殊的飲食習慣,比如他們大多愛吃燕窩、豆腐和鴨子。特別是後兩種,最受乾隆皇帝的喜歡,清火之物。


恰好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有關於他的飲食的記載。從中可見一斑。

溥儀說: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排場,莫過於吃飯。

首先伺候皇帝吃飯,就專有一套術語,下人絕對不允許說錯。比如:不能叫「飯」,要叫「膳」,所以吃飯叫「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自然叫做「御膳房」。

吃飯的時間不固定,由皇帝自己決定,隨時吩咐一聲「傳膳」,御前小太監就對養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監喊一聲「傳膳」,這話再陸續傳給養心門外的太監、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

幾乎同時,就由幾十個太監,抬著大大小小七張桌子,捧著幾十個金龍朱漆盒,浩浩蕩蕩從御膳房道養心殿來,由套上白袖頭的小太監接過,在東暖閣擺好。

菜肴平時兩桌,冬天會增設一桌火鍋。其餘有各類點心、米膳、粥品三桌,鹹菜一小桌。每個碗碟都有一個試毒的銀牌,並且來之前都要經過一個太監「嘗膳」。

在所有菜肴擺好之後,小太監喊一聲「打碗蓋」,其餘四五個小太監便動手把菜上的銀蓋取下來拿走,這時皇帝才開始用膳。

宮中是只吃兩餐的,所謂的「早膳」,其實就是午飯。

宣統四年二月的一次早膳,內容有:

口蘑肥雞 三鮮鴨子 五綹雞絲 燉肉 燉肚肺 肉片燉

白菜 黃燜羊肉 羊肉燉菠菜豆腐 櫻桃肉山藥 爐肉燉

白菜 羊肉片川小蘿蔔 鴨條溜海參 鴨丁溜葛仙米 燒

茨菇 肉片燜玉蘭片 羊肉絲燜跑躂絲 炸春卷 黃韭菜

炒肉 熏肘花小肚 鹵煮豆腐 熏乾絲 烹掐菜 花椒油

炒白菜絲 五香乾 祭神肉片湯 白煮塞勒 烹白內

不要驚嘆溥儀能不能吃掉,因為實際他並不吃這些,他吃的是隆裕太后或太妃們送來的宴席,她們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都是高級廚師。隆裕太后繼承了慈禧的排場,每頓的菜肴都有一百樣左右。

御膳房抬來的食物,除了作為排場和擺設,沒有任何作用。


在我們的印象里,中國人吃飯最喜歡熱鬧,所以就覺得講究排場的皇室也不會例外。但實際情況卻是,皇室用餐的形式是類似西方流行的自助餐。這是由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決定的。

其實在清朝初年,只要皇帝下旨,後宮妃子、皇子、王爺甚至文武大臣,都能和皇帝同席。但隨著禮儀的逐步規範,皇帝用膳的「專檔」就成為了禮制,後來的皇帝們也就開始了類似「自助餐」的用膳方式。

皇帝吃飯,按清朝的生活習慣,分早、晚兩頓正餐。早餐一般在卯正一刻(上午六點以後),但有時推遲到辰正(上午八點以後)。晚餐在午正一刻(上午十二點以後),或推遲到未正(下午兩點以後)。兩頓正餐之外,還有酒膳和各種小吃。而且皇帝吃飯,並沒有固定的地點,多半在他們經常居住和活動的地方。

御膳房煮飯做菜用的水,是從北京西郊玉泉山專門運來的泉水。吃的米是黃、白、紫三色老米,還有各地的「貢米」。 膳房用的雞、鴨、魚、豬肉及時鮮蔬菜,都是在市場上買的。各種山珍海味,奇瓜異果,和各地方著名乾菜等,則由全國各地呈貢而來。

乾隆日常的晚膳,通常用各式菜色二十多道。按照清代制度的規定,皇帝和后妃以及宮內人役都有一定的份例。在皇帝的份例中,僅膳食一項,每日用白銀五十兩(相當人民幣30000元),不管皇帝用膳與否,用多少,飯菜都是按照每日膳單呈送的。皇帝每次用膳畢,往往將吃不完甚至動也不曾動過的飯菜賜予他的臣下。宮內的妃嬪、皇子、公主及御前、內務府、軍機處、南書房入值大臣等,經常得到皇帝的賞賜。


推薦閱讀:

曹雪芹寫《紅樓夢》為什麼要用甄士隱和賈雨村的故事作為開篇?
上聯:山重水湖疑無路,下聯怎麼對?
究竟是為什麼原因,使人如此貪慾無度?
清茶梅雪爐火暖,下局怎麼對?

TAG:文化 | 歷史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