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糖尿病常常因為沒有癥狀而被人忽視,但是任其發展就會產生危及多個器官與組織的嚴重併發症。被侵害的組織和器官包括心腦血管、腎臟、足、眼底、血管及神經系統。糖尿病可以侵犯大血管和微血管,結果造成大中動脈病變,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中層鈣化。
大血管的病變包括:
① 腦血管病變:腦血栓、腦出血、腦供血不足。
② 心血管病變:主要為缺血性心臟改變,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③ 周圍血管病變,主要為下肢血管病變,缺血性的下肢疼痛、足部潰瘍,嚴重者可導致截肢。
微血管病變包括:
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致盲:糖尿病患者的視網膜病變會致盲。糖尿病病程10年時,60%以上的患者已有視網膜病變,病程15年者,發病率接近100%。
②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是晚期的最常見病因,約佔全部晚期腎病患者的40%。
③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分為中樞神經及周圍神經損害。中樞神經病變表現為神經內分泌改變和認知功能障礙。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多見於血糖未能較好控制或病程較長的患者,以感覺神經損害為主,發病率高達60%。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臨床表現為四肢疼痛、麻木、蟻行感、燒灼感、肢端發涼等感覺異常,嚴重者感覺喪失,癥狀與體征大多數不可逆,而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致殘。
糖尿病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第一個危害:精神上和身體上的痛苦
第二個危害: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第三個危害: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對人類健康有極大的危害,而且這種危害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患者如果平時不注意必要的檢查和正確的治療,那麼一旦發生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或者不可逆轉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就後悔都晚了。每年都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因為對糖尿病的無知而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給病人帶來痛苦與不便,包括精神上的和肉體上的。糖尿病患者想起來確實挺倒霉的,同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必須控制飲食,還得打針,還得吃藥,弄不好還會出現併發症,甚至縮短壽命。所以他們的痛苦與不便是非糖尿病患者難以體會得到的。但是我們從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人要關注糖尿病患者的痛苦與不便,以給他們解決痛苦與不便為己任,這也就是我們防治糖尿病的第一個目的。
2.糖尿病會造成巨大的資金和資源上的浪費。先說資金,糖尿病患者看病得花錢,吃藥、打針、住院得花錢,要是有併發症更得花錢。這個錢未必國家都能給你報,所以你個人肯定要花比較多的錢來看病。不僅你個人,而且社會、單位和國家都得給你花錢。現在據說每年中國糖尿病患者打針、吃藥、住院,大概要花超過2 000億人民幣。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花在什麼上不好,但是我們不得不花在糖尿病患者身上。
除了資金還有資源,你要消耗很多的東西用於糖尿病的治療,包括人力資源。你是糖尿病患者,有了併發症,不能工作了,人力資源也是浪費。所以巨大的資金和資源上的浪費是糖尿病的第二條危害。防治糖尿病的第二個目的也就是給個人和國家節約資金和資源。
3.也是糖尿病患者最為關注的一條危害——糖尿病併發症。老百姓經常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這是有道理的。國際上最大的糖尿病機構——國際糖尿病聯盟也說過類似的話:「如果糖尿病沒有併發症,它將不再是一個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
遺憾的是糖尿病都有併發症,這些併發症不僅使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勞動能力下降,還有可能造成殘疾甚至過早死亡。比如說腦血管病變偏癱,是殘疾;雙目失明看不見,是殘疾;冠心病太重,卧床不起,是殘疾;腎臟功能不好,尿毒症,老得透析,是殘疾;最後,如果爛了腳而被截肢,就更是殘疾。
所以,儘早發現糖尿病,正確有效地治療糖尿病,盡量減少糖尿病及其併發症帶來的危害,是每個糖尿病患者應該做到的。只要積極防治,糖尿病患者就一定能平安度過這一生,甚至可以超過平均壽命,活到百歲——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最長壽的記錄都已經有百歲記錄。我們一方面為別人高興,另外一方面應該把這個定為自己的生存目標。
回答來自頭條號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台,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增多。多數糖尿病患者是到醫院檢查身體或者治療其他疾病時無意中發現自己患了糖尿病,往往耽誤了治療。
糖尿病早期無明顯癥狀。等到有癥狀表現時說明你的病情已經嚴重了。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糖代謝紊亂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臨床綜合征。胰島素分泌,胰島素作用或兩者同時存在的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水、電解質等代謝紊亂,臨床以慢性(長期)高血糖為主要共同特徵,最嚴重的急性併發症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性昏迷或乳酸性酸中毒。長期糖尿病可引起多個系統器官的慢性併發症,導致功能障礙和衰竭,成為致殘或病死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它已被列為繼心血管疾病及腫瘤之後的第3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對人類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動脈硬化及微血管病變基礎上產生的多種慢性併發症,如糖尿病性心臟病、糖尿病性肢端壞疽、糖尿病性腦血管病、糖尿病性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已成為4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壞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系發病率與病死率高2-3倍;糖尿病導致腎功能衰竭比腎病多17倍。總之,糖尿病及其慢性併發症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已引起全世界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很多患者使用普通降糖葯已經很難控制好血糖,需要不斷的調葯或者是聯合用藥。很多高血糖症和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葯的同時配合物理控糖方法,餐後高血糖控制的很平穩,特別是糖尿病前期的患者85%以上的人,使用物理方法源頭控糖,胰島功能都得到了修復逆轉。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以血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為特徵的疾病,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水多、小便多、消瘦,根據胰島素分泌絕對和相對不足,分為1型和2型,1型多見於青少年,2型多見於成年人。隨著我國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糖尿病人越來越多。據報道全世界目前糖尿病人超過3億人,糖尿病前期患者約有2億,這個數字駭人聽聞。血糖升高常與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同時存在。糖尿病的重大危害是會並發心腦腎的損害,如腦梗死、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等,其關鍵在於對血管的破壞。
1.破壞全身微血管 微血管是指管腔極小,介於微小動脈和微小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和微血管網,存在於視網膜、腎臟、心臟、神經等各種組織器官。長期血糖控制不佳,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導致血管內膜增厚,進而導致器官組織的缺血缺氧而導致組織器官損傷。如視網膜損傷,則會出現看東西不清楚,嚴重可以導致失明;腎臟微血管損傷會導致慢性腎臟病,最終導致腎衰竭;心肌損傷可導致各種心臟病,如心律不齊、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心力衰竭、猝死等;神經系統微血管病變損導致末梢神經病變,出現手、腳的麻木、疼痛,最終導致感覺消失。
2.損傷全身大血管 糖尿病可以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病人。全身大血管如冠狀動脈病變,導致冠心病,出現胸口不適,如心慌、胸部憋悶感等癥狀,甚至出現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腎臟血管損傷則出現小便減少、水腫,尿中蛋白含量增高、低蛋白血症,還可以導致電解質紊亂,隨著體內有毒物質的積累,可以出現昏迷,隨著病情進展,最終出現腎功能喪失而需要血液透析治療。腦血管損傷狹窄則會出現頭暈、頭昏、健忘、記憶力下降,甚至痴呆,還可以導致急性腦血管病,導致半身不遂、言語功能障礙等不良後果。肢體動脈損傷狹窄會出現肢體麻木、紅腫、疼痛、潰瘍,嚴重可以出現肢體的壞死而需要截肢。
3.其他 此外,糖尿病還可以增加各種細菌感染的發生,如肺部感染、傷口感染,糖尿病人在進行手術時需要格外謹慎,因為可能發生手術切口反覆感染、流膿,而難以癒合。血糖過高還會引起酮症酸中毒。若錯誤使用降糖藥物,引發低血糖,可導致腦細胞不可逆的損傷,出現昏迷甚至死亡。總之糖尿病對全身的破壞是廣泛的、多樣的,可以號稱是「血管殺手」,它能滲透到人體的各種血管,大到動脈,小到毛細血管,進而導致組織器官的損傷。俗話說「病從口入」,預防和治療糖尿病,要從飲食做起,少吃甜食、肥甘厚膩之品,增加鍛煉,拒絕肥胖,從源頭杜絕糖尿病的危害,還身體一個健康!
糖尿病的危害有哪些?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糖尿病的危害是有很多很多的。
首先,糖尿病可引起種種併發症:視網膜病變、腎衰竭以及周邊神經病變,其中以周邊神經病變最容易被忽略,但後果可能極嚴重,輕者可能皮膚灼傷,重者可能因步履不穩而摔傷。台大醫院的研究顯示五成的糖尿病人都有周邊神經病變,值得糖尿病患者留心。早期的糖尿病神經病變以手指尖、腳趾尖端的麻、刺痛來表現;有些癥狀不明顯的,則會覺得皮厚厚的,赤腳踩在地上並不覺得是赤腳,而會覺得中間隔了一層皮。
其次, 糖尿病影響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的陰莖動脈很容易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導致管腔狹窄,血管內血流速減慢,陰莖不能充分勃起導致陽痿。因為陰莖的血管比較細小,所以出現性功能減退的時間遠遠早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很多男科學者認為性功能障礙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先兆。
最後,糖尿病對關節病的影響是存在的,但是有多麼強烈的關聯很難說,而有些關節疾病當做骨關節炎長期治療後無效,現在我已經開始意識到血糖水平對關節液的影響,並且有幾例病人抽取關節液後檢查其中的葡萄糖含量也高於正常值。至於血糖值和關節液內的葡萄糖值有無關聯就不得而知了。最早的兩個病例引起了我注意這兩者關聯的是肩關節。
糖尿病對人危害極大。凡是你體內有血液流通的地方你的血糖高,就對你血液所經過的所有臟器有危害。甚至
對頭髮腳手指甲蓋都有傷害。所以戰術上要注意它,不可輕敵。但在戰略上要藐視它,也別被嚇死
推薦閱讀:
※大家有沒有即將入睡的時候身體猛抖一下的經歷?
※70歲是否服用阿司匹林(指南推薦)
※愛吃狗肉的人會得狂犬病嗎?
※一斤人蔘可以泡多少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