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現在許多媳婦都在說婆婆不會帶孩子?


其實都是為了孩子好,只是方式不同,而且婆媳關係不同母女關係,難免會有芥蒂。說一個我身邊朋友的故事吧,有些小智慧能夠借鑒。

一位朋友,夫妻倆平時工作很忙,她自己創業,老公在設計院,常常加班到夜半三更,三歲的幼女通常是交給婆婆帶。

婆婆和他們同住,幾年來關係和和睦睦,從來不聽她有什麼抱怨。我們差不多年紀的幾個姐妹先後結婚,沒有誰不抱怨婆婆的,她是個例外。

因為她能忍?她可不是小家碧玉,我這朋友是直性子,有什麼說什麼,大大咧咧,不拘小節,有時候讓你哭笑不得。

我去她家裡做客,發現婆婆非常喜歡這個兒媳,逢人就誇,甚至和小區里的大媽聊天都誇兒媳好、孝順。

這讓我非常好奇,多少家庭,婆媳關係即使不是雞飛狗跳也只能算勉強風平浪靜,表面的客氣,賢惠溫順的媳婦不一定和婆婆關係好,而她忙的幾乎沒空在家相夫教子,為什麼婆婆反而對她讚許有加?

於是有天在她家廚房吃水果的時候偷偷問她,你和婆婆沒有習慣差異嗎?你不覺得和婆婆住堵得慌嗎?

「莫談瑣碎。」她的答案簡潔明了。

瞬間,如醍醐灌頂。

她又說,哪家沒有磕磕碰碰,意見相悖的時候。只是她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和精力為這些事情糾纏不清。婆婆能從老家過來幫她帶孩子,給她省了不少力。再說,婆婆也是平常媽媽,逢年過節,或者哪天心情好時間允許,她就陪婆婆逛街,給她買東西。怎麼對自己的媽,就怎麼對婆婆。每年春天婆婆老家採茶時節,她還幫著婆婆宣傳,幫婆婆賣茶。這樣的兒媳,婆婆自然高興地合不攏嘴。

俗話說:「婆媳親,全家和」。 他們夫妻的關係更不用說了,婆婆都能為兒媳撐腰,老公還會有什麼不滿呢?

原來,是我們太在乎細節,以為自己能幹勤快,有知識文化,年輕氣盛就永遠站在正確的一面,而忽略了婆婆的感受。其實,看似大大咧咧的她,才是心中有大智慧的姑娘,別人家長里短鬧得一地雞毛,她卻落得好口碑又不傷精費神。家庭關係沒有多少大事,沒有誰對誰錯,放下執念,會輕鬆很多。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也曾經覺得婆婆不會帶孩子。可是,漸漸的,發現自己和婆婆比起來,真沒強到哪兒去。

人家已經把孩子拉扯大了,自己只是看過幾本育兒書,就以為掌握的理論很了不起了。實際上,差遠了。

現在覺得,並不是所有的隔代人教育都是糟粕。老年人對待孩子更有耐心,有很多值得新手爸爸媽媽學習的地方。

老人們犧牲了晚年的時間,幫忙帶孩子,做父母的應該感恩。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應當。

我小時候,是姥姥帶大的,至今想起來,兒時的記憶都充滿幸福。而這種幸福,很多都與姥姥有關。


現在的兒媳婦都在說婆婆不會帶孩子,說婆婆這不好那不好的。就是因為她們忘記了,,睡她的男人都是她的婆婆生的並且帶大的。人家帶的兒子你們愛的要死。還說婆婆不會帶。你媽會帶?你媽好?那你別結婚守這你媽呀?你讓你媽給你帶孩子。你媽帶孩子累的像狗,人婆婆自己玩的更瀟洒。哈哈,,


現在大部分的兒媳婦都是90後,而婆婆是六零後,或者是70後,相差二三十歲的年齡。會讓婆婆和媳婦兒二者之間產生很大的代溝。

60年代和70年代,大部分的思想觀念就是把孩子養大,有學上有飯吃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大部分的90後,不僅要求自己的孩子,成人更要成才,因此在教育方面就會產生很大的代溝。

注重現在的90後大多追求享樂主義,而6070則要求更實際,因此在生活習慣等方面也會產生很大的差異。


毫無含糊,婆婆肯定是盡最大努力帶孩子的。孩子是誰啊?親孫子,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里,孫子比兒子還親。

之所以媳婦嫌棄婆婆,是因為倆人的觀念不同,認識不同。婆婆是按照她那個年代帶孩子的,社會在進步,帶孩子的方式和諸多細節也在進步,像衛生要求、飲食習慣等都發生了很大進步,婆婆跟不上社會的進步,媳婦就看不過去,自然就嫌棄。

那麼給怎麼做呢?

首先,要說教媳婦,老人儘管帶的跟不上社會,但也是儘力而為,絕對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操心,作為媳婦要多些理解,多些寬容。

其次,要給婆婆講解一些帶孩子的方法和技術,帶孩子絕對是個技術活,把新的理念和技術給婆婆多講講,當然講解要語氣平和 甚至要帶著商量的口吻輸灌帶孩子的理念和技術,否則讓婆婆感到在說她的不是。

第三,媳婦和婆婆多溝通,多交流思想,增進感情。婆婆和媳婦本來就屬於兩代人,兩代人的觀念截然不同,尤其在告訴發展的社會裡,代溝越來越大,不加強融合,兩代人的分歧愈來愈大。


為什麼現在許多媳婦都在說婆婆不會帶孩子?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育兒觀念不一樣,老一輩還是以前的舊觀念育兒,而現在年輕人都講究科學育兒,育兒觀念不一樣,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事。

出現分歧了應該怎麼化解呢?題主所說的媳婦整天在外面數婆婆的不是,這肯定是不對的,哪個奶奶不是為了孫子好,隔輩親,在他們眼中,孫子比兒子都要親些。

第一,心平氣和。在講的過程中態度要好,語氣要溫和,要告訴婆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我們也得進步,不能再按照以前的舊觀念來育兒了,怎麼樣才是對寶寶好。

第二,好好溝通。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寶寶能更好。所以遇事要好好溝通,不能一味的責備,老人掏心掏肺帶孫子,最後落不得好,還被數落,該傷老人的心了。


所謂不會帶孩子,也是站的角度和扮演的角色不同。 一輩一輩都這樣過來的,我婆婆還說她婆婆不會看孩子,把孩子一隻腳綁在凳子腿上,就去幹活了。

我婆婆倒是不這樣幹了,但是她也不會光看孩子不幹別的啊!現在我們嫌婆婆不會帶,因為婆婆按照自己的經驗來帶孩子,說起來也不是不會帶,是時代的產物。時代不一樣了,很多書本上和一些育兒專家都提出了新的觀念,也出現了很多新的餵養食物、用品等等。有些東西更精細化了,新一代的媽媽們自然也就耳濡目染,就像小孩出生後在一直在一個地方,就會說哪裡的語言。

還有一點就是隔代親,不是怕凍著,就是怕餓著。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說不好受,一鬧就說該餵了,動不動就要抱起來。

不過都是圍繞一個中心孩子,心是好的。不管會不會帶,都不能丟給婆婆看,自己不管了。


推薦閱讀:

上聯:移山不忘愚公志,如何對下聯?
在家裡如何製作酸梅湯?
要不要跟愚蠢的人講道理?
大家最近做過的最有意思的夢是什麼呢?
你認為中國第一餐飲是哪個?

TAG:媳婦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