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身不動,心不動,如如不動」怎麼理解?


一句禪語。全句是: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從心理學角度講: 人生會經歷很多 波折挑戰,遇事 尤其遇到 不能輕鬆順利解決的事情,思維不亂,心緒就不亂,那麼人的言行也就不會 衝動妄為。 沒有這些衝動 亂套的言行,就不會出現 傷害 他人 和傷害自己的 情況。

反之:思維亂套,心緒煩亂,那麼人的言行就會衝動亂來,衝動下的言行,自己付出體能代價 更會傷及別人,這一系列的傷對方 也傷自己的過程,自身就即刻體會到了什麼是痛苦的內心感受了。

一個人的言行是受 大腦思維支配控制的。我們常說的心,準確的指的是 大腦思維的認知活動的結果。 什麼程度水平的 思維認知活動,就會有了什麼程度水平的態度結果,有了結果,就就會激發一個人的言行與之符合。

心是理性,客觀,積極正向的,那麼此人的言行也多趨於積極促進和諧的。反之 心是非理性,片面 偏執,扭曲 和負性的,那麼此人的言行 也就激發的都是 自己的負性言行,帶給周圍人的 更是擴大的 負性效應反應。

金剛經》第三十二節:"不取於相 如如不動"

這是修行成功的佛與阿羅漢們的心。他們面對一切世間的境緣,心裡不產生執著。不取於相是指他們不執著世間的任何一種事物;如如不動是指他們心的平靜狀態,指他們面對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隨緣與平靜來應對。

與上面講述 心與言行 密切相關 是 相輔相成的。

總之,一個人 一生,遇到的任何人和事情,不可能都是順心如意的,更多的是 各種挑戰,各種不順 波折。 在人生過程里,未來的不確定,未來可能的 不順,都會干擾我們的正常理性的思維和 認知。如果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 平靜面對眼前的或好或壞的事情,都能保持理性的大腦思維,進行客觀分辨與判斷,那麼 由此得出的結論態度 也是 理性 平穩的,於此支配的言行 也是促進事情發展和解決的。良性循環,長久以往,此人就會形成,遇事不驚,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處事風格了。


謝謝邀請。

現實生活中的人,以身心為表裡,互為影響制約和體現。身心雖為一體,二者各為體、用。萬法皆歸一心,心是主導司令,主體為心,身為心用。心念不動身也安,身動身安心之顯。一如一切如,仍歸心之源。動靜皆是心,如如是本然。


空,寂;定,凈。緣起性空。性空寂,無所動亦無無所動;緣起虛妄,無可動無無可動。

身心皆虛妄,本性常空寂。性本恆常空,不動無不動

何動動何動,動何何動何

風幡共動共,動共風幡動

動動共心動,心動共動動

心諸念動出,念歇動動空

心諸皆妄動,歇了恆空寂

空寂恆常性,身心妄念生

妄念生虛妄,虛妄動虛妄

虛妄終不真,去妄真本性

本性空寂常,恆常定無動

本定常如性,不動恆如如


朋友可能誤會了,在佛門,從來沒有身不動之語,只有心不動和如如不動之語。心不動,是指心在作用時,不起執念,不生染著,隨緣起用,了無牽掛,如雁行空,了無跡痕。如如不動,則是指體性而言,無有名相,卻具妙用;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非紅非綠,非皂非白,非方非圓;無前無後,無是無非,無虛無實;豎窮三際,橫亘十方,靈明洞徹,寂照並存。


謝謝,首先祝朋友新春快樂!

人心一動,道心自滅,人心一死,道心自生,人生一世,萬物心升,

世界上之所以繁華,生活中之所以眼花繚亂,是因為你在這個世上生存,凡體還存於繁華當中,

心是人定的湖水,湖面所有的風浪,都是外界的風景,主要是心,如何看景的心情,

心不動,身不動,如如不動!


感謝邀請。

這是一句講究佛法的話。

世界的本性是無常的,在剎那之間便產生諸多變化。當我們弄明白,搞清楚之後,心也變得通達,不再會隨著這些外在的事的變化隨意變化,也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動心,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變化能常常受到自己的支配,保持平靜,順境來了,不會高興的忘乎所以,逆境來了,也不會傷心欲絕。這便叫做如如不動了。


心不動~身不動~動也是白動。

心不動~萬念不起~真定也。

心不動~身有動~不「住」動~自性清靜也。

謝謝邀請,如有不妥,請原諒。謝謝關注。


推薦閱讀:

非要別人服從自己是一種什麼心理?
強迫性窮思竭慮怎麼辦?
喜歡你的人跟你鬧不愉快老是刪你好友然後過好久又會加回來是什麼心理?

TAG: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