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中國人是怎樣學習英語的?


在觀看古裝電影電視劇的時候,偶爾會出現一些外國人與中國人對話的鏡頭,以張藝謀的《長城》為例,劇中的女主人公就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對話。那麼問題來了,早期的中國教育資源和條件遠不如今日充分方便和快捷,那時候的國人又是如何學習英語的呢? 中國學習英語大致經歷了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早期的被動表現為一以貫之的天朝上國稱號自居,我們被動接受外來傳教士、經商貿易的語言影響。傳教士在向東方傳播西方文化的過程中,前提是語言的溝通,這時就帶入了語言,隨著中外通商貿易的迅速發展,各國商人先後來到中國的廣州等地從事商業貿易活動。來華西人在傳教與經商的過程中,開始了與中國人的接觸與交流,中文和英文的翻譯溝通便由此產生。雖說漢唐兩朝時期風氣相對開放,文化交流阻礙較小,但從整個封建社會時期來看,中國向來是對外來文化持一種鄙夷姿態,直到清朝前期我們還是一種被動的學習過程,中英貿易之初還要靠會講廣東話的葡萄牙人或者會講葡萄牙語的中國人作為中介來進行溝通,當時廣州流行一本叫《鬼話》的小冊子,其中就用「曼」代替「man」的發音、today 注為「土地」,口口學授,用漢字給英文注音,這一時期的英語學習並未構成系統。 英語漢字注音

近代英語的學習則進入到了主動階段,這時又可以以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為時間節點來溯源區分。從1840年到1895年,英語教學得到了發展,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出現了一些西式學堂,在一本美國人編寫的英文教材中,開始用音標為英文字母標註讀音。1862年第一所外語學校「京師同文館」創立,這標誌著中國英語教育正式開始;另外還有1895 年在天津創辦的中西學堂,以英語教學為主,那時中西學堂的英語教學已經相當正規,內容也比較完備。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後,開始引入一些原版英語教科書。維新變法後大中學校普遍開設英語課。辛亥革命後,英語教學已貫穿到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英語也成為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對於英語學習的重視。

京師同文館

最後就是走出去的主動學習。洋務運動時期,為了造就洋務人才, 清政府決定派遣學生出洋留學,先後向英美等國派出留學生200餘名,開了近代中國人出國留學的先河,這批出外留學的人才對我國近代的英語教學中國化起了推動作用。赴英美等國留學,留學生在英語母語國學習,在那裡學到的是活語言,一改往日從書中學習英語的現象,活學活用,語境氛圍好,口語實踐性強。這批留美學生回國之後又將在外所學傳授給國內,如此國外國內的交流之間,英語學習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洋務運動留洋學生

參考文獻:

邱志紅:《鬼話東來紅毛番話類早期英語辭彙書考析》徐 毓 :《淺論中國早期英語教育及社會意義》孔麗霞 :《我國早期英語教學的主要特點》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第一個學外語的中國人外語也不是一下子就學好的。都要經歷像兒童一樣學習語言的過程,比比劃劃,不斷的模仿、重複,慢慢理解、練習。經過漫長的時間後慢慢的通曉一門外語,然後可以成為翻譯,或者成為語言老師。

成為老師後,為了高效的教會學生從而對語言的規律進行總結提煉,於是語法產生了。

語言是需要習得的,需要環境長期的練習,國內學校本末倒置,應試教育反耗費大量的時間教習語法,大量的時間做題考試,結果教出了大量高分低能的學生來。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我們一起學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