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青年人自殺問題?


自殺,從社會角度 是一種嚴重毀滅自己的行為;從心理學角度講:是一種嚴重抑鬱程度引發的向內侵犯的行為。

從生物學角度,任何生物 都具有強大的生本能。趨利避害呀,自我保護呀、都是生本能的體現。

作為高級生物的人類。我們不僅有高級的生物功能,更有高級的心理功能。心理功能,有對生存的認知,也有對死亡的認知。但,人類的生本能 永遠大於死本能,這也是人類生物進化與心理發展的綜合體現。

那麼人的自殺,說明此時個體是死本能戰勝了生本能的結果。

青年人,從個體的成長過程講,正處於上升的高峰期。不再是嬰幼兒的傻傻不知,也走過了少年期的懵懂,青年期已經是思維成熟,生理機能成熟,各類的生存技能可以主動的去攝取和學習掌握了。正是開始享受人生,行走社會的大好階段。

青年人自殺:我們可以按這樣的邏輯思考:

1、面對社會、面對環境,自我成熟的思維得出的結論是:生存受到威脅,生存的力量受到了巨大阻礙。每個人都沒有願意主動去死,但在生的努力中,自我認知出現了放棄、妥協、就會讓死本能產生巨能來誘惑個體放棄生求死

這樣的青年人,其實更需要身邊的家人親人的愛的支持與陪伴,阻止這樣的青年人自我放棄,增加他的內心生的力量,感受不是自己一個人對抗死本能,是全家人用愛集體對抗死亡的誘惑,愛是對抗死亡的最有力最有效的利器。

2、個體生病,疾病對機體帶來的傷害與劇痛,讓細胞的生存力量與疾病抗爭中反而激發整個機體更大的傷害與破壞,此時機體神經系統的綜合判斷就會發出相反的指令:放棄對抗疾病,讓疾病勝利,讓機體快速衰竭來避開病痛, 於是個體的認知收穫的就是自殺來解脫。-

這樣的青年人,可能是機體疾病、也可能是心理疾病。總之,家人不可忽視,必須積極與大夫進行密切配合治療。同時,治療有效的時候,萬萬不可 盲目樂觀快速的康復表現。因為疾病 激發出來的死亡能量,是會隱藏和偽裝的,是不被個體和家人所察覺的,當自己和家人都認為康復了,那個死亡的誘惑反而會悄悄回來,這就是常說的複發了。而且往往是康復狀態很好的時候複發,複發的時候來勢兇猛,是自己不可控制的。也是讓家人追悔莫及的。所以康復期是 長期的,幾年的時間都是需要關注與謹慎防範的。

總之,愛的力量是法寶。尤其是被愛的力量越大,死神越逃離甚遠。內心的孤獨,遇事的無助、被自己親人愛人的忽視,都是給疾病與死神可乘之機。

被愛的前提 是會愛。愛別人,不是傻傻的愛,是智慧、分辨、理性的愛,保護自己前提下去愛,這樣換回來的 才是自己真正體會到的被愛。這個能力是在原生家庭中獲得的,所以父母責任之大。我們一起先學會真愛自己的孩子吧


謝邀:青少年自殺成了當今的社會問題,看起來都是自殺,都是走向了死亡,但他們的原因是不一樣的,或者說是引起的原因不一樣。

第一現在獨生子女被父母長輩祟的自已都慣自己,沒有責任感,更談不上社會責任感,對家庭不負責,哪怕對自己都不負責,混日子混社會,根本沒有立志的思想,更談不上去拚博的願望。

第二:看不慣社會,哪都不順眼,思想認識狹隘。不能如社會接軌,成了家庭的崇兒,社會的孤兒,思想上,形為上不能放開如人交流。有了問題,甚至沒有問題,或根本算不上個問題,不能正確對待,好走偏激,心裡承受力太差,光能聽表揚話,經不起半點的批評,認識不到苦口婆心是為他好,以為是在挑剔他,找他的事,遇到問題不能冷靜思考,好走偏激好衝動。

三:學校應該講給青年人聽活著的意義,死亡選擇自殺是多麼的無知,家長不能光想著掙錢,教育孩子是一項工程,家長得攻堅,如果說中國許多老人選擇自殺,是因為沒錢養老,兒女不孝,自已不能自理。青年人有什麼不理由自殺,青年人心理不誠熟,有的因為一點屁大點的事選擇自殺,還有好奇心學別人的,心裡脆弱,缺乏愛心,唯我獨遵,自私自力的青年人才會選擇逃辟,去自殺,就淺談這些,希批評指正謝謝!


青年人作為一個特定群體,心智還未成熟,遇事易激易衝動,容易短視看不到希望,因此形成的心理問題嚴重,極端的後果便是自殺,同於「花凋」「早夭」,是家庭和社會兩者的不幸和損失。

青年人的自殺,雖根於死心絕望,亦植於自私發端,對家庭無感恩念,對社會無責任感,對生命無敬畏感。

自私是人的天性。可是,是誰任其發展?有家庭本身的責任;有社會自身的責任;和社會與家庭關係失諧的責任,比如持續到當今乃止的獨生政策,造成失孤這種「惡而越下」的社會問題。

若放任自私,則何來對家庭感恩?何來有責任於社會?

對生命的敬畏,來源於生命之未來的希望。當一堵不高的牆,遮住了青年不高的個頭;當一團不大的迷霧,掩上了青年前途的視線;當幼稚的熱情與偏執的掙扎,受到家庭和社會的侮辱、打擊、漠視;當以自殘肉體求樂趣和刺激的潘多拉盒子打開……

魯迅說:絕望之於虛無,正與希望相同。以目前的眼光,腳踏實地地走好腳下的每步,再抬首,絕望便沒於飄渺的虛無中,不剩一些痕迹,而同時希望會從虛無中,漸漸清晰而明亮起來……


少年維特的煩惱,當年覺得那不是個事,現在回頭再看看,覺得這本書是當年引起青少年自殺的暢銷書第一名,還是有道理的。結合古人的話,就是,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當人為了一個目的,養家糊口時刻,就沒那麼多閑心埋怨天地了。


推薦閱讀:

人心人脈人相通,求下聯?
三歲萌娃記憶力驚人,應該對其著重培養還是任其發展?
老師跌倒在廁所里,孩子只看不扶怎麼看?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