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了解膽囊癌?


前些年,我那70多歲的老母說她右腹部疼痛,認為是她幾年前右腿骨折留下的後遺症,讓我給她買些跌打丸再喝喝,我買了好多,都不頂事,又買了不少風濕止痛膏,也沒效果。直到一個月後,母親吃飯後有些噁心,我才覺得母親病得沒那麼簡單,可能是肝炎。於是帶母親趕緊去當地的軍醫院檢查,開了一個肝功能,一個腹部B超。B超檢查醫生說,母親膽囊上長了佔位性腫瘤,已累及到了肝臟,頓時,我覺得五雷轟頂,一出檢查室,我扒在走廊柱子上一頓大哭。看到母親安詳地坐在等候區長椅上慈祥的臉,我心如刀絞,為了安慰母親,我扶著母親拿著檢查單,又回到診斷室,我遞眼色不讓醫生說出實情,只讓母親住院。住院只是支持性營養治療,沒堅持住一個月,我那心愛的母親就去世了。可見,膽囊癌這惡魔,惡性程度很高,一旦羅患這種癌,不僅預後很差,而且病程發展快,真心盼望國家醫學能攻破這癌症。


我是小影大夫。很多朋友都聽過肺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等等,卻很少有人了解膽囊癌。人體的全部組織和器官都會發生癌症,除了頭髮。膽囊癌的發病率比上面所說的癌症要低,所以很多人不了解。但是膽囊癌一旦發生,惡性程度也是非常高,可以很快侵犯周圍的組織,從而出現到處轉移,死亡率高。發現早期膽囊癌,手術切除是唯一最好的方式。

膽囊在哪裡?有什麼功能?

膽囊位於肝臟後方梨形膽囊窩內,如下圖。綠色的就是膽囊,膽囊的作用是儲存和濃縮膽汁。膽汁由肝臟分泌,通過肝內外膽管流到膽囊內進行儲存,人們進食的時候,膽囊就分泌導致排泄到十二指腸內參與消化功能。

膽囊癌的誘發因素

1.膽囊結石或膽道結石

膽囊結石是膽囊癌最重要的誘發因素,膽囊結石長期的慢性刺激容易導致膽囊癌發生。

2.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大部分為良性,但是小部分可以惡變為膽囊癌。 所以無論是膽囊結石還是膽囊息肉,都要堅持複查,膽囊結石導致慢性膽囊炎長期發作可考慮膽囊切除。膽囊息肉增大,也是膽囊切除的一個指征。

膽囊癌癥狀

1.右上腹疼痛

膽囊癌多與膽囊結石並存,結石長期慢性刺激膽囊壁引起疼痛。膽囊癌侵犯膽囊肌層及漿膜層,或周圍侵犯引起右上腹疼痛,還可以放射樣引起背部疼痛。

2.消化不良

膽囊癌向腔內生長,膽囊腔縮小,膽囊收縮和舒張功能不良,導致膽汁分泌不足。那麼沒有足夠的膽汁參與消化,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如腹脹、噯氣等癥狀。

3.黃疸

膽囊癌出現黃疸的時候,多數是侵犯了膽道,引起的膽汁除出障礙,此時已經是中晚期了。患者出現臉黃、鞏膜黃、直至全身皮膚變黃,全身乏力,消瘦等癥狀。

這是一位膽囊癌患者,合併膽囊結石,膽囊部軟組織腫塊,伴肝內膽管輕度梗阻

4.右上腹腫塊

如果能摸到右上腹腫塊,那已經是膽囊癌晚期了,膽囊癌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形成軟組織腫塊。

要提前發現早期膽囊癌,就要重視右上腹疼痛和消化不良這兩個癥狀,特別是有膽囊結石,膽囊息肉的患者,長期反覆的慢性疼痛,一定要去複查膽囊情況,必要時行膽囊切除。 膽道結石慢性刺激容易誘發膽道癌,凡膽管結石的患者都要警惕癌症。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醫學知識,請關注我。


膽囊癌的發病率是比較低的,但是治療效果一般,因為發現的時候,往往是晚期了,死亡率很高,所以膽囊癌是非常危險的,必須早發現,早治療,防範於未然,最好是在疾病的最早期,在還沒有癌變之前,就切除膽囊,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哪些情況是膽囊癌的高危因素?

(1)膽囊結石;(2)膽囊腺瘤性息肉;(3)膽管囊腫;(4)膽管一胰管異常匯合畸形;(5)長期膽囊慢性炎症,如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瓷化膽囊。

70%的膽囊癌與膽結石有關係,膽結石,慢性膽囊炎是發生膽囊癌最危險的因素。

膽囊癌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1)患者早期多無明顯臨床癥狀,合併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者可反覆出現右上腹飽脹不適等慢性膽囊炎症表現。

(2)中、晚期出現右上腹痛漸加劇癥狀。腫瘤轉移至骨骼等遠隔部位或器官,可相應出現轉移部位疼痛不適癥狀。

(3)如腫瘤侵犯至肝門部膽管,可出現梗阻眭黃疸癥狀。

膽囊癌應該怎麼檢查?

彩超檢查是最簡單,最方便,最省錢的檢查手段。彩超可以發現膽囊壁增厚、膽囊腔內軟組織佔位病灶及結石等情況。

如果彩超檢查發現了問題,還可以做其他的檢查,包括腹部CT,核磁共振等檢查。

膽囊癌應該怎麼治療

手術是治療膽囊癌最重要的手段,手術需要切除膽囊、鄰近膽囊床肝組織(肝切緣距膽囊

2—3 cm以上)和區域淋巴結。

如腫瘤侵犯至膽囊周圍肝外膽管、橫結腸、大網膜等一個鄰近器官或組織,可擴大切除範圍并力求使各器官組織切緣均為陰性。

如果腫瘤侵犯範圍過大,手術無法切除,那就只能靠放化療呢。但是,膽囊癌的放化療效果很一般,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歡迎留言諮詢,更多醫學科普,請關注我。


謝謝邀請!

膽囊癌是膽道系統最常見的惡性病變之一,絕大多數病人的發病年齡超過50歲,女性發病的比男性多。

膽囊癌的發生多與膽囊結石的長期存在有關。膽囊結石直徑大於3cm或膽囊結石病程超過10~15年的人容易發生膽囊癌,說明引起膽囊癌是由於膽囊結石長期的物理刺激的引起,可能還有黏膜的慢性炎症、細菌產物中的致癌物質等綜合因素參與也有關係。另外,完全鈣化的「瓷化」膽囊,膽囊腺瘤,膽胰管結合部異常,潰瘍性結腸炎等因素與膽囊癌的發生也有一定的關係。

膽囊癌多發生在膽囊體部和底部。腺癌多見,鱗狀細胞癌、混合性癌、淋巴肉瘤、橫紋肌肉瘤、網狀組織細胞肉瘤、纖維肉瘤類癌等很少見。膽囊癌可以經淋巴、靜脈系統、膽管腔內轉移、腹腔內種植和直接侵犯。主要以沿淋巴引流方向轉移較多見,另外,肝轉移也較常見,尤其是靠近膽囊床的體部腫瘤。

膽囊癌早期癥狀不是很明顯,僅表現為原有的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的癥狀如噁心、嘔吐、右上腹不適、疼痛等,有些病人的膽囊癌是因為膽囊切除後對標本病理檢查時意外發現的。當腫瘤侵犯至漿膜或膽囊床時,會出現如右上腹痛,可放射至肩背部的定位癥狀。當能摸到右上腹腫物時病變往往已到晚期 ,常伴有腹脹、食慾差、體重減輕或消瘦、貧血、肝大,甚至出現黃疸、腹水、全身衰竭的癥狀。有時候腫瘤會穿透膽囊漿膜,發生膽囊的急性穿孔、腹膜炎,或慢性穿透至其他臟器形內瘺,還可引起膽道出血 ,肝臟瀰漫性轉移會引起肝衰竭。

膽囊癌的輔助檢查中腫瘤標誌物檢查CEA CA19-9、CA125等均可以升高,其中以CA19-9較為敏感,但沒有特異性。細針穿刺膽囊取膽汁行腫瘤標誌物檢查更有診斷意義。 超聲、CT檢查顯示膽囊壁增厚不均勻,膽囊腔內有位置及形態固定的腫物,應該考膽囊癌的可能,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確診。超聲造影增強CT或MRI會顯示膽囊腫塊血供豐富,可以診斷為膽囊癌。 膽囊癌合併壞死、感染時需要與膽囊炎或膽囊壞疽形成的膿腫仔細鑒別,但膽囊癌血供豐富CA19-9升高。

膽囊癌的治療中化學或放射治療沒有多大效果。應該首選手術切除,手術切除的範圍依據膽囊癌分期確定。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單純膽囊切除、膽囊癌根治性切除術、膽囊癌擴大根治術如肝右三葉切除, 甚至肝+胰 十二指腸切除、姑息性手術等方法。

因為囊結石或膽囊炎進行膽囊切除後病理檢查偶然發現的膽囊癌,癌腫局限於膽囊黏膜層的,不必要再進行手術。

總的來說,膽囊癌手術治療預後還是不太好,所以,對有癥狀的膽囊結石病人及無癥狀的膽囊結石病史超過10年的人,特別是結石直徑>3cm者;膽囊息肉單發、直徑> 1cm或基底寬廣者;腺瘤樣息肉以及「瓷化」膽囊,應儘早進行膽囊切除,並常規進行病理檢查,確定病變性質,最大限度的預防膽囊癌的發生。

關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謝謝閱讀!


膽囊癌早期無明顯的癥狀和體征,了解這類病的人著實不多,小編曾在臨床上碰到一右上腹痛伴有黃疸來就診發現是膽囊癌的情況,這種疾病在臨床上不易引起注意。隨著癌腫進一步進展後可出現下列表現:

1.右上腹部疼痛 右上腹部疼痛是膽囊癌最常見的癥狀。約有80%的膽囊癌病人以右上腹部疼痛為首發癥狀。疼痛多為鈍痛,於脂肪餐後往往加重。偶爾可為絞痛,並往往逐漸加重。由於部分病人合併有膽囊結石或因右上腹部疼痛就診時經B超提示為膽囊結石,所以該癥狀易被首診醫師和病人忽視。當膽囊癌位於膽囊頸部或合併的膽囊結石嵌頓於膽囊頸部時,可引起急性膽囊炎和膽囊腫大。

2.右上腹腫塊 當膽囊癌或合併的膽囊結石阻塞膽囊管時,在右上腹部可觸及腫大膽囊並伴急性膽囊炎徵象。當右上腹部出現質硬、固定和表面高低不平的腫塊時,往往表明膽囊癌已屬晚期。

3.黃疸 膽囊癌病人中,有明顯黃疽者約佔45%。當癌腫侵犯肝門部或腫大的轉移性淋巴結壓迫肝外膽管時,可出現阻塞性黃疸。癌腫組織壞死脫落進入膽總管也會引起阻塞性黃疸,同時也可伴有膽絞痛。膽囊癌患者出現黃疸是病程已屬晚期的徵象之一,85%左右的病人當黃疸出現時已失去手術根治的機會。

4.其他 部分患者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一般為癌腫組織壞死脫落後所致。也可是癌腫侵入鄰近血管所引起的出血,此時出血量可較大。膽囊癌患者出現膽道出血時可伴有黃疸、上腹部絞痛等癥狀。當腫瘤侵犯到胃流出道或結腸肝曲時,可出現消化道梗阻的臨床表現。腫瘤壓迫門靜脈或形成門靜脈癌栓時還可出現門靜脈高壓的臨床表現。晚期病例可出現消瘦、腹水等惡病質徵象。在膽囊癌就診病人中,體重減輕達原體重的10%以上者佔37%~77%。有的病人有噁心、嘔吐和納差等消化道癥狀。

膽囊癌病人大多仍因上腹疼痛,右上腹腫塊和黃疸而入院治療,當此「三聯征」出現時臨床診斷膽囊癌已無困難,但此時病人已多屬晚期,預後極差。

對於懷疑膽囊病變的時候,B超對膽囊癌的診斷正確率可達85%~90%,是簡便而有效的輔助檢查手段。對考慮膽囊炎或膽囊結石的病人,超聲檢查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手段,高解析度的超聲檢查可檢測出早期和進展期膽囊癌。早期的膽囊癌在B超下的表現可以是突人腔內的膽囊息肉樣病變或局灶性增厚。對於進展期膽囊癌,B超下可以發現肝內外膽管梗阻、淋巴結的轉移情況以及肝臟受浸潤或轉移的情況。

希望以上知識能對您有所幫助,但具體的病情還是建議到醫院肝膽外科具體諮詢醫生。

歡迎關注「中華醫學科普平台」頭條號,獲取更多專業原創醫學科普知識,本條為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膽囊癌是一種非常少見但是惡性程度非常高的惡性腫瘤,由於其發病隱匿,臨床癥狀不明顯,大多數膽囊癌都是在患者進行膽石症探查術時被偶然發現的,由於膽囊癌診斷時往往已處於晚期,故其總體預後較差、5年生存率僅為2%—10%!!!

目前已經發現了多種膽囊癌的高危因素,其中都有一個主要的共同特徵,即慢性膽囊炎症,其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膽囊結石,膽石症是膽囊癌最高危的因素 ,70%-90%的膽囊癌患者存在膽石症。雖然膽石症患者的膽囊癌風險增加,但膽石症患者中膽囊癌的總發病率僅為0.5%,一項研究發現,膽結石>3cm的患者膽囊癌風險是膽結石<1cm患者的10倍;膽石症持續越久時該風險也較高,尤其是40歲以上的患者;
  2. 瓷膽囊,是慢性膽囊炎的一種少見表現,特點是膽囊壁上出現壁內鈣化,瓷膽囊患者的膽囊癌風險增加,近期的研究表明其發病率為2%-3%;
  3. 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壁的贅生物,分為非腫瘤性(如膽固醇和炎症性息肉、腺肌瘤)或腫瘤性(如腺瘤、平滑肌瘤),一些研究顯示膽囊息肉與膽囊癌風險之間存在相關性;
  4.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研究顯示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相關慢性炎癥狀態下發生膽囊腫塊病變的風險更高,推薦對這些患者每年行膽囊超聲篩查;
  5. 慢性感染沙門菌屬,慢性感染患者中,大多數病人都存在膽結石,二者相互作用,導致膽囊發生慢性炎症,有研究指出慢性傷寒沙門菌攜帶狀態與膽囊癌風險上升有關;
  6. 先天性膽管囊腫 ,膽管囊腫是指整個膽道中單發或多發的囊性擴張,據報道,膽管囊腫與膽囊癌症風險升高有關,特別是膽管細胞癌;
  7. 胰膽管合流異常,這是一種罕見的解剖變異,胰管匯入膽總管,形成較長的共同通道(長度一般超過2cm),會促進胰膽管反流導致膽汁中澱粉酶水平升高,蛋白水解酶在膽管中被激活,膽汁成分改變,膽管上皮損傷、炎症、膽管擴張及囊腫形成,從而導致膽囊癌發生,因此,推薦對胰膽管合流異常患者行預防性膽囊切除術;
  8. 藥物因素,某些藥物也與膽癌變有關,包括甲基多巴、口服避孕藥和異煙肼等
  9. 致癌物暴露,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致癌物暴露也可能與膽囊癌發病有關,目前已發現石油、造紙、化工、製鞋、紡織品和醋酸纖維素纖維製造行業的工人,以及氡暴露的礦工發生膽囊癌的風險增加;
  10. 肥胖因素,研究一致發現,肥胖與膽囊癌風險增加相關;
  11. 血糖升高, 一些報道表明,糖尿病與膽囊癌風險之間呈輕度相關。

主要臨床表現如下:

1.右上腹疼痛,由於膽囊癌多與膽囊結石炎症並存,故疼痛性質與結石性膽囊炎相似。開始為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放射;

2.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不佳。這是由於膽囊功能不足以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3.黃疸 黃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癌組織侵犯膽管引起黃疸。同時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現惡病質,皮膚、黏膜黃染,伴皮膚瘙癢;

4.發熱,部分患者出現發熱,長期的低熱或者驟起的高熱;

5.右上腹腫塊,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包塊,因為腫瘤迅速增長阻塞膽管使膽囊腫大;如侵犯十二指腸也可以引起梗阻;另外腫瘤侵及肝胃胰也可出現相應部位包塊。

手術是唯一可能根治的療法,0期、Ⅰ期或Ⅱ期(即,T分期為原位癌、T1或T2)膽囊癌可能實現根治性切除,早期(T1以前)患者的長期生存率為85%-100%;由於T3期腫瘤常侵犯血管或累及多個鄰近器官,所以通常無法局部切除,但也有切除的可能。Ⅳa期(T4、N0-1、M0)腫瘤偶爾可切除。Ⅳb期、M1期或N2期腫瘤無法切除,可選擇放、化療,但治療效果很差!

膽囊癌的治療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於已經出現了上訴癥狀、有相應高危因素的患者,一定要定時體檢、安期複查,對於長期的膽囊結石、炎症,醫生建議手術的一定要手術!!!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覺得有理的,可以點個關注,小編會不時寫一些科普文章。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普外科袁周主任醫師介紹:

膽囊癌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惡性腫瘤,是常見的膽道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在消化道腫瘤中位列第5,預後極差,5 年存活率不足5%。近年來國內外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膽囊癌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膽囊癌的發生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高峰年齡在60歲以上,從性別結構比看男女為1:2左右。

膽囊癌具有以下幾個臨床特點,第一,惡性程度高,第二,病程早期缺乏特異性癥狀而不易診斷,第三,對放化療不敏感,缺乏靶向治療藥物,這些臨床特點導致膽囊癌總體預後很差。由於膽囊癌患者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大部分患者都把上腹部疼痛等不是歸咎於膽囊結石而聽之任之,等出現黃疸、腹水等癥狀時往往提示晚期膽囊癌。臨床中診斷為膽囊癌的患者多為中晚期膽囊癌,大部分患者都因腫瘤擴散或轉移而無法行根治性手術。進展期膽囊癌病人平均生存時間僅為6 個月,但早期膽囊癌行根治性手術後5年生存率約50%。所以,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是改善膽囊癌預後的重要措施之一。


膽囊癌,顧名思義就是膽囊上的癌症,由膽囊上皮細胞惡變形成,女性比較多見。也有人說膽囊癌是癌中之王,實際上肝膽胰腺的癌症,惡性程度都很高,治療效果比較差,預後不好,晚期病人生存期都比較短。

膽囊癌的發病原因

與其他癌症一樣,膽囊癌具體的發病原因並不明確,但其發病與下列幾個因素有關,

1.膽結石 膽結石與膽囊癌關係密切,有膽結石的人群發生膽囊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尤其是結石大於3cm的患者是膽囊癌的高危人群。

2.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有腫瘤性質與非腫瘤性質,常見的幾個類型的息肉有⑴膽固醇息肉、⑵炎症性息肉、⑶膽囊腺肌病、⑷腺瘤、⑸腺瘤性息肉。膽囊腺瘤、腺瘤性息肉和腺肌病與膽囊癌的關係最為密切,是較為公認的膽囊癌癌前病變。

3.家族史 有膽囊癌家族史的人發生幾率上升。

4.瓷化膽囊 瓷化膽囊就是膽囊壁裡面含鈣比較高,這種膽囊癌變率20%。

5.其他 先天性膽管擴張、胰膽管合流異常均與膽囊癌發生有密切關係。研究表明,胰膽管合流異常者,膽囊癌的發生率為25%。

膽囊癌的癥狀

膽囊癌起病隱匿,早期無癥狀或僅僅只有右上腹部隱痛不適,隨著癌腫的長大,壓迫肝臟,可引起右上腹脹痛,並向右肩放射。如癌腫向膽總管浸潤,可引起膽總管梗阻,進而出現梗阻性黃疸。大部分膽囊癌病人會合併厭油膩、納差、噯氣、消化不良、消瘦等癥狀。由於膽囊癌發病較隱匿,早期癥狀非常不典型,直到很晚的時候,累及了周圍的臟器,才產生相應的癥狀。

膽囊癌可以治好嗎?

膽囊癌是惡性程度較高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手術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的方法。早期膽囊癌經手術切除後的膽囊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60%以上。由於早期膽囊癌缺乏典型的臨床表現,大多數患者在診斷時已屬於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術的機會,故膽囊癌五年生存率較低,預後較差。因此,早診斷和早治療是提高膽囊癌預後的關鍵。晚期膽囊癌中位生存時間是6-9個月,幾乎沒有治好的可能,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姑息性手術,放療化療及對症支持治療等等,膽囊癌對化療不敏感,效果較差,總體來說,晚期膽囊癌的預後比較差,病死率高。如有梗阻性黃疸須作膽管引流術,以減輕黃疸和皮膚瘙癢;如產生幽門梗阻,則可作胃空腸吻合術。


膽囊癌是膽道系統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位居膽囊惡性腫瘤首位,由於它的惡性程度十分高,並且早期診斷比較困難,而手術切除率又很低。因此,膽囊癌患者手術後的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5%。所以,充分了解膽囊癌的病因及其癥狀對確診膽囊癌以及之後的治療至關重要。那麼,導致膽囊癌的病因有哪些呢?

其一、可能是由膽囊結石導致的。膽囊結石是導致膽囊癌的最常見因素。根據相關研究,膽囊結石患者發生膽囊癌的概率要比沒有患膽囊結石的人高大概7倍。

其二,可能是由膽囊良性腫瘤導致的。膽囊良性腫瘤包括假性瘤、上皮腫瘤以及間質瘤三種情況。其中,腺肌增生症和膽囊腺瘤最可能導致膽囊癌。

其三,可能是由膽囊炎造成的。膽囊炎是通過膽囊黏膜的逐級增生而促發膽囊炎的,根據相關資料,患上膽囊炎的人病變為膽囊癌的幾率要遠比沒有患上膽囊炎的人大。

除了以上介紹的三種主要病因,先天性膽管擴張、膽囊造痿、胰膽管合流異常、膽囊慢性傷寒桿菌感染等等也可能會造成膽囊癌。此外,肥胖的人也可能更加容易患上膽囊癌。

接下來來看看膽囊癌有哪些癥狀呢?

膽囊癌早期可能會出現的癥狀有:腹瀉、嘔吐、食欲不振、噁心、以及右上腹不適等等,此外,也可能會出現腹水、黃疸。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身體消瘦、劇烈疼痛等等。

喜歡這個回答,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收穫更多靠譜的肝膽相關知識,關注【肝膽外科醫生劉波】


  不管是什麼癌症,它們對於身體的傷害都是很大的,現在有很多人患上癌症,追其根源,其實癌症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同時也與遺傳有關係。膽囊癌在膽囊惡性腫瘤中是第一位的,早期癥狀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右上腹不適的現象,同時也會出現黃疸、腹水,嚴重的會導致劇烈疼痛、消瘦,那麼又有多少人了解膽襄癌呢?

  1、首先膽囊癌確實會導致上腹部、右腹部疼痛不適,消化不良,體重減輕等癥狀,一般女性患者比較多,是男性的三倍,不管是哪一個年齡階段,女性患病率基本都比男性高。

  2、肥胖的人發生膽囊癌的機率更高,與平時過多油膩飲食,缺少鍛煉有一定的關係。

  3、患有膽囊結石膽囊炎的人更容易患膽囊癌,由於膽囊結石,加上慢性膽囊炎症的炎症刺激,容易發生惡變,尤其是多髮型或充滿型結石症患者。隨著膽石體積的增大,膽囊癌的發生率亦提高,內有直徑大於3厘米結石的膽囊比內有小於1厘米的結石的膽囊癌變發生率高10倍。

  總之,如果已患膽囊炎、膽結石,並且癥狀反覆發作,或者平時有胃炎的癥狀,通過藥物治療,沒有明顯的效果,就應該儘早到醫院做詳細檢查,通過CT、核磁共振、腫瘤標記物等檢查,做到儘早發現,及時治療。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跑步,多鍛煉身體,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高脂肪的食物,並且不要吸煙喝酒,有助於身體健康。

點擊頁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查看官方網站 國內知名健康媒體,提供專業的健康科普內容


推薦閱讀:

出門在外,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善良!
什麼叫強共識?比如:數學特別有趣 | 科技袁人
我們的慾望無藥可救了嗎?
有哪些特別的生存法則?

TAG:社會 | 健康 | 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