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缺乏關注,長大後自卑、悲觀、沒主見,怎麼辦?
題目中提到自己童年被父母情感忽視,以至於長大後產生了自卑心理等不良後果。可能很多人有類似的經歷,自己卻還不是很清楚,題主能意識到這個問題已經非常不易。
情感忽視是一種「不明顯的傷害」。情感忽視指: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自己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是不回應、不可及和/或遺漏的。
來自父母長期的情感忽視會使個體在童年時時刻刻都感受到無助(helplessness)、始終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或覺得只能依賴別人等等,而這些都是個體最初自卑感的來源(Wexberg, 2016)。
那麼,成年後的我們該怎麼應對這種自卑感?
1. 練習自我鼓勵和接納自我
Webb博士建議人們去學會用「充滿愛意而堅定」的方式來自我對話。其中,「充滿愛意」意味著當你失敗後,用溫和的言語自我鼓勵,至少不要用惡劣的語句攻擊自己。並且,當你事後回顧失敗之處時,用客觀、不帶評判的方式去描述它,分析其中出錯的地方。
而「堅定」指的是:在我們嘗試積極的自我對話時,腦海里時常還是會冒出負面的聲音,你需要堅定地繼續自我鼓勵,並對那些聲音說:「你們只是我的念頭,不是事實。」來減少這些負面聲音的影響。
2. 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卑
要知道,自卑對人的影響並不是「非黑即白」的,自卑也有積極的一面,比如能夠給我們一些努力的動力。分清自卑可能帶給你的好處與壞處,你需要記住,別讓自卑的感受完全拖住自己,你依舊是你自己生活的主人。
3. 理解自己的過去
你需要更好地理解到過去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認識到你的環境已經和過去不同了,你可以、也有機會重新獲得一個對自己的評價,但必須從不斷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小評價開始積累。
4. 持久穩定的友誼(或好的更加親密的關係)也是我們應對自卑的緩衝器(buffer)
朋友可以給我們一些積極正面的鼓勵,提醒我們關注自己的優點,這些對於有自卑情結的人而言,朋友的肯定都是對他們努力改變的一種肯定和正向強化。
以上。
References:
Webb, J. (2012). Running on Empty:Overcome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New York, NY:Morgan James Publishing.
Wexberg, E. (2016). Individual Psychology.
原來家庭帶來的痛,只有自己最清楚。
但是,不要單純的去怪父母,因為時光不能倒流,責怪也無用。
你已經發現你自卑、悲觀、沒主見了,那麼是否可以在自己的日常行為中有目的的加以改善?
在說自我改善的方法之前,我有一個小建議:
我覺得這個建議會對你非常有幫助!
那就是:
努力去找一個自信、樂觀、有主見的男/女朋友,並想辦法把他/她發展成你的配偶!
在和一個自信、樂觀、有主見的人每天的耳鬢廝磨當中,最容易給自己正向的引導。
這是會讓自己有飛速變化的方法,你可以考慮哦!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現在說說自我改善的方法。
比如:
(1)覺得自己不行的時候,告訴自己試一試,往前邁一步!
也許,就成功了呢!每一次的嘗試和進度,都是給自己一點點建立起自信的過程!
(2)在考慮問題時,有意識的想一想事情好的一面,事情中涉及的人好的一面,多想好處,多想好的結果,也許會改善一點點悲觀的態度。
(3)在選擇上,有意識的鼓勵自己做出一個自己的選擇,說出一個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從生活中的小事練起,一點點過度到人生的大事上,慢慢的讓自己有一點主見。
當然,這所有的努力,也許成效很慢,別著急,飯一口口吃,路一步步走。給自己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你父母沒有控制你的思想,至少他們並沒有成功——
如果他們成功控制了,你是不會來這裡說:父母總是灌輸負面思想,且控制我思想。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其實已經證明了——
①你知道什麼是正面思想,你沒有被負面思想控制。
②哪怕你父母給你灌輸負面思想,試圖控制你,哪怕你遭受了這些壓力,依舊阻擋不了你自由。
所以,你要記住,無論你經歷了什麼,你都有能力超越它們。
你有能力超越你父母給你的影響,你有能力超越你童年的經歷,你有能力超越你現有習慣和人格,你有能力超越情緒的影響,你有能力超越自卑,你有能力超越悲觀,你也有能力超越沒主見。
那到底怎麼超越呢?
這個答案,我一開始就給出來了——
那就是要看到,其實你已經超越了一步。你需要做的,就是繼續下一步而已。
人的信念是很有力量的。
聽說過「自我實現預言」嗎——意思是人對自己的看法,會最後成真。
還有「皮格馬利翁效應」嗎——意思是人對別人的態度,影響了那個人。
還有「霍桑效應」嗎——意思是人注意到自己被關注,就會有言行上的變化。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效應,都在說一件事情:態度會影響人的言行。
所以,看到自己已經超越的部分,很重要。看到這個部分,我們內心就會開始對自己有信心。
這種信心,就會增強我們的樂觀精神、主見。
關鍵性的問題是——在過去生活中,哪些時刻,哪怕很小的事情,怕過程不太順利;我們是樂觀的,我們是有主見的?
在我看來,提問者你來這裡提問,你就是樂觀的,你就是有主見的。
因為
①你顯然是相信,這個問題可以解決,至少未來可以解決。這就是希望,這就是對自己會改變的信心。
②你選擇了這個平台,這個是你的選擇,也就是你的主見。
也許有人會說:說不定是別人建議提問者來問的呢?
這裡的關鍵就是——哪怕是別人的建議,最終還是,提問者選擇接受了這個建議。
每個人其實都是有主見的,只不過有人的主見比較隱蔽、比較曲折而已。
回憶過去的樂觀和主見的經驗,是很重要的。因為那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經驗。而且是正向的經驗。
聽別人的經驗,未必管用。因為畢竟是別人的。但是如果自己經歷過,那很可能就是可以繼續發揚的。
給大家講個故事:
越南有個地方,很窮,孩子們營養不良。1990有位美國的女性,傑瑞·斯特恩,到越南打算幫助當地兒童改善健康狀況。但是,她的經費有限,時間有限。甚至,越南當時的外交部長告訴他:「你只有6個月的時間。」孩子營養不良,是因為當地經濟不太好、基礎設施不好。這麼一看,問題好像是無解的。
但是傑瑞沒有放棄。她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這個地方所有的孩子,都營養不良?」
然後,她下鄉訪問當地的母親們,探訪兒童。
果然,當地母親告訴她:「確實有些兒童更健康。」傑瑞進一步調查,發現有些孩子確實更健康,而且家境和其他孩子一樣。
傑瑞確信:「在這個環境下,養育出健康的孩子,是可能的。」
關鍵就是:這些健康比較好的母親,怎麼養孩子的?
傑瑞繼續採訪,發現某些母親會做兩件事情①在孩子的米飯里加一些甘薯葉。②在田裡抓一些小蝦小螃蟹,給孩子吃。
而這個村裡,大多數人認為孩子不是合適蝦和螃蟹。
傑瑞讓這些母親去教其他母親這些菜的做法。
當地孩子的營養情況,就改變了!
這個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它告訴我們——解決的方案,可能一直就在身邊。只是我們平時不以為然,忽略了。
所以,請問提問者——
你是如何在父母灌輸負面思想、企圖控制你的情況下,保有了現在有的對改變的信心、主動來網上提問的主見?
第二個問題:你說父母沒有關注你。可是你又說父母灌輸、控制你。這難道不也是一種關注?
所以,其實你在說的是:父母給我的關注,不是我想要的關注。
那麼,如果你有這個不滿,那麼你可以找機會表達你的痛苦。
不是指責父母。
而是跟父母說:我知道你們關心我,我也承認。只是我覺得這樣的方式,我也挺難過。
無論你是否接受我上面的建議,你都是有主見的。而且無論如何,你都會承擔後果。
很多人心理是逃避責任的。
所以會無意識的,讓自己「沒主見」。因為這樣,就好像責任在別人身上,不是在自己身上。
但是,回到我們剛才所說的:選擇聽別人的話,也是一種自己的選擇。
更重要的
無論你是聽別人的,還是完全自己想主意——
無論如何承擔結果的,還是你自己。
你聽父母的話去考公務員,你聽父母的話去考研,或者你聽父母的話去結婚生子——
然後承擔這些選擇結果的,其實還是你,不是你的父母。
哪怕你認為:都是父母逼的。
結果還是你承擔,不會有任何改變。
既然無論做什麼,無論是聽別人還是不聽別人,後果都是自己在承擔。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選擇一個「別人的意見」呢?
因為很多人,害怕孤獨。
害怕孤獨怎麼辦呢?
那就要意識到——其實人一直很孤獨。
沒啥好怕的,這麼多年,我們都過來了。
薩特曾在他的戲劇中說:「何必用烤架,他人即是地獄。」
這是說,當一個人缺少自我的認同時,我們會從他人眼中尋求對自身的評價。就像愛美的女士需要一塊鏡子一樣,從他人的眼光中我們得知自己是如何一個人。
可是,若童年缺乏關注,人們會形成一種印象——他人總在忽視我。帶著這種印象,人們去看待周圍的任何人,都會形成一個預設——我不值得他人關注。於是,他人即是地獄。因為人可以從他人眼裡看到忽視、貶低或負面評價。這是「我不值得他人關注」的有力證據。
從「他人總在忽視我」到「我不值得他人關注」的過程,就是題主所描述的,童年缺乏關注,長大後自卑、悲觀、沒主見。這是人們內化的外部世界對待自己的方式。
面對這種狀況,有三種辦法:
1,自我認知調整如果這種影響還在較淺的層次,你可以通過調整自身的認知,去嘗試挑戰「我不值得他人關注」這個核心信念。
每當感覺糟糕時,停下來,告訴自己,「我又被忽視了」這個念頭只是一個想法,並不是事實。
2,從團體中獲得新的體驗
有時候,人們需要更深的體驗,來矯正從童年時期帶來的負面體驗。從他人那裡感知到的負面體驗,需要人們從他人那裡去獲得新的體驗來矯正。
最好的形式是參與一些團體。可以是參與自己擅長領域或感興趣事情的興趣小組、讀書會、社團等等,也可以是參與心理諮詢師帶領的人際團體。
從自己擅長或感興趣的團體,或有增強人際功能的團體中,你可以獲得一種新的體驗——當你發言的時候,他人的關注你的,哪怕你可能不善言辭,說話會讓他人不舒服,你很可能會獲得他人更直接的評價,告訴你:「當你XX的時候,讓我感覺不太舒服了。」這種反饋都是一種很寶貴的體驗,它讓你知道,你對他人是有影響的,你不是一個總被忽視的人!
那更可能發生的是,你不僅會得到這種反饋,還能夠知道,你的某些部分,是會受到他人欣賞、喜歡或正面評價的。那會成為你自信心建立的很大一步。
3,從優質的、親密的關係中獲得成長
矯正你童年負面體驗的那個人,也可以來自一個親密的關係,一個重要的他人,或者一名心理諮詢師。
當你有一個優質的關係,對方會接納你,對你的情緒保持理解,認識到你自卑、悲觀和沒有主見的背後,是過往深刻的負面體驗。在認識到這一切之後,對方依然對你很接納,會支持和鼓勵你去完成你的目標,你想要做到的事情。這個時候,你會像童年從父母那裡感受到「缺乏關注」一樣,在此時此刻感受到「無條件的關注」,這會促進你認識到——我是值得關注的。
謝邀。
我很能理解你的苦惱,童年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是巨大的,兒時缺乏關注,讓你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去探索世界,造成了你現在的自卑、悲觀和沒主見。但既然你已經意識到了兩者的關係,就應該做出改變。
你的自卑來源於缺乏安全感,所以你需要生活中的依靠,建議安全的依戀關係。這種關係是你小時候在父母那裡沒有得到的,所以在你成年之後,你需要通過這樣的一種關係來重新建立基本的安全感。除了安全感的建立,重新獲得自尊也是必要的。因為一直不敢去探索生活,所以我相信你性格也是內向和拘謹的。一個不願意去接觸別人的人,不敢於表達自己的人註定是低自尊的。所以,生活中你首先需要的是改變拘謹、內向的行為方式,敢於去表達,不要害怕會被嫌棄,生活中總會有人給予支持,那就是你安全感的來源。要知道生活本就是充滿了痛苦,就算受傷了又怎麼樣,只要你改變了現在的狀態,就一定可以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
如果你願意,可以試著去做一些公益活動,在活動中試著幫助別人,去傾聽他們的痛苦,去分享你的心情,在助人中助己。當你發現自己可以幫助別人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自己有愛別人的能力,別人也為此感激。
如果你覺得自己仍然難以邁出哪一步,你可以選擇去找心理諮詢師。在那裡,你可以得到足夠的支持和理解,他們也會幫助你了解自己,重新獲得溫暖。
這種就屬於典型的自我破壞型人格。
一些家長會把孩子的學業成績、職業等級、薪水標準啊這些有助於炫耀的成就掛在口邊,並轉化為管教標準。在這樣的管教模式下,孩子有很大可能將外部標準作為自我價值的唯一評估依據,就會發展出兩種類型的孩子。
自我破壞型孩子,也就是俗稱的破罐子破摔。孩子在家長的高標準嚴要求下被拖垮,進入一種危險的「自我破壞」狀態,動不動就放棄,在各種成癮的狀態里麻痹痛苦。她們的成就水平也很低。我們身邊也老是聽到一些叛逆女孩的故事,因為總是被媽媽忽視,就用逃學啊、離家出走、亂交男朋友啊這些讓媽媽傷心的行為來換取關注,還有很多網癮少年,她們用自我破壞和自我傷害來抗議媽媽:「看到了吧?我就是不做你想讓我成為的那種人!」
和自我破壞型相反的是高成就型孩子,也就是大家眼裡的優秀生、好孩子,長大了也就變成女強人、工作狂。她會把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打理的很好。但是實際上她不是自己想這麼做,而是她要向媽媽和世界證明她到底有多優秀。她永遠自我加壓,但是永遠都不會享受。高成就型孩子往往有一些身體或心理上的健康問題,比如焦慮感、失眠、抑鬱等。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就是高成就機動型的例子。從小到大她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但是顯然她得到的成績並沒有讓她獲得滿足感,結果就是她不停的推著自己向前,而且還付出了健康的代價。
不管是自我破壞型,還是高成就型,她們的內心世界是一樣的,源頭都來自於對家長的憤怒,只不過高成就型用憤怒來逼迫自己不斷前進,而自我破壞型用憤怒來傷害自我。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如果能有一個人來幫孩子抵消來自家長的父母影響,比如老師給予了孩子關愛和支持,那麼孩子可能就變成了高成就機動型的人,但是如果得不到別人的支持,孩子就只能把憤怒發泄到自己身上,就更大可能成為一個破壞型動機的人。高成就型和自我破壞型的孩子都很少有安全感、幸福指數也不高,她們會反覆被一些問題追問,百思不得其解。比如,總覺得沒人愛自己,自己很孤獨,別人對自己都不夠好。經常覺得心中空落落的,不知道該幹什麼,找不到做事情的意義。即使是高成就型孩子,像我們社會戲言的「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她們雖然工作非常拼,業績也很不錯,但也會總覺得自己沒幹好,找不到自信。其實這就是因為孩子們選擇的事情從來不是自己喜歡的,而是為了迎合自戀家長的喜好,她們很少真正證明過自己,也很少真正為自己的需求而活。
怎麼破解呢?
其實,作為成年人的你,不要在一直懊悔過去,嘗試著和你的父母達成和解吧,這樣你才能救贖自己。和解的前提是理解。嘗試著去了解父母的原生家庭。因為很有可能的是,他們小時候得到的愛太少了,他們也許也有一個不停批判他們、挑剔的爸媽,從來沒有得到過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沒有的東西,當然也給不出去。其實我們的上兩代都普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那個時候物質不豐富,大家都忙著生存,哪有精力建設精神文明。所以,了解了這些內在原因以後,你就不會再期盼他們有100%對你的完滿回應。
希望你走出受害者心態,培養中立、淡然的心態。如果可能的話,你還可以跟你父母多講一些感謝的話,感謝他們把你養大了,感謝她們把一些好的品質遺傳給了你。
關於「怎麼辦」的答案,從表面上看應該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而心理學喜歡刨根問底,追其究竟,不但看冰山一角,而是要看冰山潛藏在水下的部分,找出問題的癥結,從而對症下藥。
回到題目,根據題主的描述,癥狀表現為自卑、悲觀、沒主見,對上述癥狀的歸因為童年缺乏關注。心理學可以從癥狀以及歸因部分進行介入,採用的方法及可能的預後會不同。
其一,從歸因介入。童年的心理缺失,若沒能進行及時的處理,必然在成年後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是行為偏差。正如每個成年人都有個內心的小孩,若內心的小孩是滿足的快樂的,則成年人會更容易擁有開心快樂的人生;反之,則會出現問題,有時是柔弱、退縮,有時也會是過於強悍用於掩飾或保護內心受傷的小孩。因此,若從歸因介入,好處是有機會根治,但風險在於治療時間會過長,治療過程可能需要重新回到童年時的創傷經歷,若未能妥善處理,則容易導致二次傷害。再者,長大後自卑、悲觀、沒主見的歸因不一定是由於童年缺乏關注,也可能是被過於保護,或只是內向性格上的呈現出的特點。在未能全面評估的狀況下,直接定性為童年缺乏關注而導致的,容易使治療被導向岐途
其二,從癥狀介入。題主描述的這些癥狀表現不夠具體,有多種可能,如自卑可以是處理問題時信心不足,也可以是對自己的一切評價很低;悲觀可以是情緒消極的表現,也可以是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沒主見有很多種可能,缺乏決斷力,知識面不夠廣,或是不善於表達,類似鴕鳥,一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退縮,選擇以逃避來解決問題。不同的癥狀表現可以有不同的介入方法,梳理分析清楚是為第一步。
關注「鵜鶘心理」頭條號,用心理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這個提問者首先是一個很勇敢的人,敢於承認目前的困擾,並且自己有目標去探尋自己的答案。
童年缺乏被關注這個事情確實很遺憾。那麼這個童年的感受是你自己記憶中的,還是後來大人跟你說的呢?
其實,缺乏關注是主觀體驗。父母關注孩子多久是正常的?每天18個小時?15個小時?還是12小時,抑或10個小時,或者更少5個小時?
每個人給出答案是不一樣的。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那麼怎麼看待這件事就變得很重要啦。或許父母因為生計,很少在家裡陪伴自己的孩子,這也是現在80,90後,甚至00後普遍遇到的事實。很多年輕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有很多是跟自己的隔代長輩長大的。因為隔代長輩的去世,毫無疑問也伴隨著不能承受的"喪失之痛"。雖然喪失能夠帶來人的內在結構建立。但對小孩來說無疑隔代長輩就是"客體媽媽",而這種無法面對的 ,沒有告別的痛就是形成了未完成事件和創傷。當這樣的孩子回到真實的父母身邊,除非父母付出特別多的陪伴帶來安全感,不然小孩就一直停止在喪失的恐懼里,甚至不明白是不是因為戲自己的原因,失去啦,而變得自責喝內疚。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是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就不會出現被忽略的情況呢?不一定。一些父母的人格並不成熟,有的父母面臨很大的現實壓力,這些壓力伴隨著焦慮和和恐懼,而最直接接受到這些情緒的,就是自己的小孩。從社會標準來衡量的失敗的父母往往把自己的孩子當投注對象,把所有的負面情緒傾倒在小孩子心裡。
對小孩子來說如果認同自己的父母就會習得到父母的模式,毫無疑問你不允許自己成功,如果你成功啦那顯得你父母太失敗啦,而且你內化到心裡的模式已成型,就是你潛意識裡在重複你父母的模式,但你的意識認識到有些事情再這樣下去是不對的。如父母灌輸負面思想,如她們還想控制你。這部分太好了,能讓你從這個成長的,有動力的角度去覺察到自己,去發展出你有別於你父母的機會和嘗試。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姜娜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童年時期的我們懵懵懂懂,對於期間發生的很多事情都似懂非懂,但是這些事往往會對以後產生深遠的影響。從兒童自我的發展和完善的角度講,母親等重要他人應給予兒童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讓兒童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不依託於自己的行為和表現,而是自己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但並不是每一個初為人父母的家長都能很好的做到這一點,所以很多人都會多多少少受此影響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自卑。好在我們的早期經驗雖然十分重要,但並不一定會影響終身。
在諮詢中經常碰到受自己早期經驗困擾的來訪者,這時候諮詢師往往會採用「經驗重構」的方式幫助他們走出陰影。這種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用現在的經驗和閱歷重新看待過去的關鍵事件,改變年幼的我們留下的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如果自己來調整的話可以嘗試給過去的自己寫信,在信中描述當時的情景和當時你的想法,再寫下你現在看待這件事情的方法,完成自己經驗的重構。但這對於個人而言是有一些難度的,畢竟自己身處其中很難跳脫出來,如果個人嘗試無效的話還是建議尋求心理諮詢師等專業人士的幫助。
無論是個人嘗試還是心理諮詢,重構過去的經驗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在這段時間裡你可以嘗試給予自己一些肯定。你可以每天記錄一件你覺得很成功的事,不用在意事情的大小,主要是通過這樣的過程肯定自我的價值、關注生活中的積極事件、建立自信,以一種新的面貌去生活。
童年缺乏關注,孩子長期被父母在情感上(甚至是物質上)忽略,孩子常常會感覺到「我是不重要的」、「我是不值得愛的」。這種孩子在人群中經常會被忽略,因為他習慣了隱藏自己的需求,甚至吸引大家「忘記」他的存在。然後這個孩子又會感受到自卑,因為大家好像真的如他所想,認為他不重要,因為大家總是忽略他的需求。他一面感受到「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的不公平,一方面還是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因為童年太多次失望,他已經相信自己的需求不可能得到滿足。如果一個忽略型家庭養大的,成人以後開始希望改變,那麼我們可以給的建議是,嘗試表達自己的需求,先從親近的關係開始,慢慢擴展到陌生人,先從私密場合再逐漸到公開場合,一次又一次嘗試多表達。成功的經驗會逐漸改變長期塑造的神經網路,幫助你形成新的行為模式。
如果是父母灌輸負面想法,控制思想,這是高控制家庭的特點。父母對這個社會有著他們自己的認知,他們極力控制自己的孩子所思所為,確保孩子成長的安全。這時父母對孩子的真實需求視而不見,所以孩子會感覺自己沒有被真正看見,自己的聲音沒有被聽到。這時父母跟孩子邊界其實是不清晰的,孩子被父母當成自身的延續,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父母也無法意識到孩子是有自己的感覺和想法的,更沒有想到孩子的世界跟自己的世界是不一樣的。高控制的背後,是對失控的恐懼。這樣的環境常常讓孩子感到窒息。因為父母身邊嬰幼兒時期就開始的行為模式,個人是很難抗衡的。即使當事人下定決心,意識上非常堅定,一到父母身邊,就又會陷入自動化反應中,各種情緒就不受自己控制了。
這時建議已經成年的孩子可以嘗試離開家庭,分清跟父母的邊界,獨立生活一段時間,等自己新的行為模式已經比較穩固了,再回去影響父母。要從「舒適圈」中走出來是很困難的,不過如果父母的確過於高控制又負面影響太多,也許需要一些你自主的調整和改變,才能讓你獨立自主的能力變得更強。
你的心事和故事,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跟我們傾訴。寫下你的困惑,我們幫你解憂~推薦閱讀:
※怎麼樣高情商的哄女朋友?
※有一種人總關注自己的內心,另一種人總在乎對別人感受,如何評價這兩種人?
※2017馬上過去,這一年你覺得最虧欠父母的是什麼?
※《歡樂頌》裡面大家最討厭誰?
※所有命運的饋贈,都已經暗中標好了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