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滅亡後,為什麼滿清皇族不和元朝一樣逃回北方?


回答者:季我努學社青年會員 岳忠豪

在接受了革命政府的優待條件後,1912年2月12日(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了退位詔書,結束了清朝的統治。應該說,清室接受優待條件,頒布退位詔書,就已經達成了與革命政府的和解,去除了退回東北的可能,同時也安排了滿族在新政府的位置,"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

(宣統皇帝溥儀)

在清朝統治搖搖欲墜之時,皇室曾考慮過退往東北,保存實力,日後藉助外國勢力以圖再起。而且清廷尚握有重兵,並且未到兵臨城下的地步,應該說退往東北,條件還是比較充足的。在此思想指導下,清廷派出肅親王善耆秘密前往東北活動。清史學者喻大華指出,正是由於《優待條件》使皇室內部分化,打消了他們退往東北的年頭。證據之一就是,在皇室召開御前會議之時,多數皇族表示如果孤注一擲,對抗革命,「勝了固然好,要是敗了,連優待條件不是也落不著了嗎」,而且有被送上斷頭台的可能。皇室中具有影響力的奕劻、載灃也都是堅持接受優待條件的,所以皇室內部逐漸達成了與革命政府和解的共識。優待條件包括《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關於滿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條件》三項文件,除清室皇族外優待條件外,同時規定滿蒙回藏「王公世爵概仍其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邊疆的分裂傾向。

(善耆)

《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共8款:

(1)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2)清帝歲用銀四百萬兩由民國政府撥用;

(3)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人等,照常留用;

(4)清帝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民國政府酌設立衛兵,妥慎保護;

(5)德宗陵寢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並由中華民國支出;

(6)以前宮內所用各執事人員,可照常留用,惟以後不得再招閹人;

(7)清帝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

(8)原有之禁軍歸中華民國陸軍部編製,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可以看見,皇帝辭位的優待條件是非常優厚的,不光皇室財富得以保存,生活無虞,而且皇帝特權、政治地位依舊很高,「尊號不廢,陵寢永奉」,這些優厚的條件使清室迅速接受了遜位的要求,結束了千年帝制。與之相比的是,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逐出紫禁城,溥儀很快被清朝遺老和日本人利用,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優待條件對皇室的拉攏分化作用,使中國在最危險的時刻避免了國家分裂的風險,維護了法理上的統一,積極意義應當得到肯定。

(馮玉祥)


首先兩個朝代不具有可比性。元朝建立到滅亡不到100年,在這簡短的時間裡,他們拒絕漢化,而且有漠北做為大本營,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可以隨時撤離。所以元朝末年,面對著起義軍的攻勢,元順帝選擇北遁。

清朝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當時東北的形勢也不容樂觀,面對著來自沙俄和日本的威脅,清朝統治者也是猶豫不決的。而且,辛亥革命發展的速度太快了,發生後不久,南方各省就落入了革命黨的手中。這個時候,只有袁世凱的新軍能夠跟革命黨形成相峙狀態。

不甘心聽命於清朝的袁世凱,就開始對清庭威逼利誘,要清帝退位。清朝軍隊的大權掌握在袁世凱手中,如果說不答應退位。那麼清朝統治者的,生命就得不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之下,得到《清室優待條件》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更不要說退回東北了。

總結起來就是,清朝已經對漢文明形成了深深的認同感,而且當時東北的形勢不容樂觀,退回去也不是一條好道路。更為關鍵的一點是,清朝沒有退回去的時間和能力。


實際上清朝前期是有這個打算的,但是後來種種變化使得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

先說元朝為什麼還能退回蒙古。首先是蒙古人整體拒絕漢化,雖然在中原一百多年,但是依然沿用蒙古習俗,說蒙古話,保持蒙古生活習慣。其次,元朝牢牢地把控住了自己的龍興之地蒙古草原,蒙古族在蒙古草原依然佔據優勢。所以內地出了岔子也可以退守草原。

滿族入關之後也有類似的計劃。在他們看來,這天下得到的過於容易,很不踏實。所以初入中原的滿族,經常燒殺搶掠,並且推廣殘酷的奴役政策。反正失敗了也可以退回關內啊。

當時清朝為準備後路是非常認真的。首先也是堅持不被漢化。滿族聚族而居,全民皆兵,在政治上和經濟上與漢族人分開,並且強令滿語成為政府工作語言。另一方面,清朝收緊了漢人進入東北的口子,使得自明朝以來轟轟烈烈的闖關東戛然而止。這個限制出關的政策,直到光緒年間才廢除。

但是經過三代的統治,到了康熙朝的時候,滿族在中原已經基本穩固了,而且還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得到了人民的擁戴。這個時候滿族也就認為自己可以在中原長久地待下去,故而逐漸轉變心態,開始逐漸漢化。

基本上到清朝末年的時候,滿族已經是個主體在關內的民族了。在東北,只說滿語並且保留滿族生活習慣的滿族人的人口數量已經很少,滿族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退回關內的條件。

另外一個因素是時代的變遷。清朝滅亡的時候,也是東北最危險的時候。日本和俄國正在激烈地爭奪東北,清帝有什麼資格和這兩家爭奪東北呢?所以最後溥儀雖然回到東北成立了偽滿洲國,但是終究不過是個傀儡。

所以說,游牧民族入住中原之後還想能夠退回發祥地,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被漢化。但是其實也沒必要非得退回去,擔心什麼呢?雖然清朝初年,滿族人對漢族犯下了血海深仇,但最後寬宏大量的中華民族,也沒有對滿族做總清算。只不過是失去江山而已,滿族實在沒有退回去的必要。


清帝是被推翻的嗎?不是妥協禪讓嗎?搞得好像革命軍北伐兵臨城下了?兩者完全不同


在北京天津有家產,另國民政府也未與其清算。溥下台還住皇宮就這理兒。元朝人不回北方沒辦法,明朝人殺他們。


最根本的問題,元朝末年還處於冷兵器時代,逃亡北方完全沒有問題。清朝末年大炮火槍已經普及甚至飛機都有了,逃得了嗎?即便是他們孤兒寡母主張逃,實際軍事方面已經被袁大頭控制,有心也無力。不逃是最明智的選擇,起碼袁大頭給了他們優待,逃了小命都難保。


不是不想逃,而是逃不掉也來不及逃,是他們根本不知道也不敢相信大清亡了,清王朝的八旗子弟安逸了幾百年根本不知道中干外強的清朝會如此不堪一擊。等到八國聯軍打入紫禁城時,與其逃難時死在路上,不如碰碰運氣,說不定佔領者是好人。


滿族貴族與市井文化早已在200多年與漢族共同生活中所同化。入關後一直使用漢文化治理國家。其原來的民族文化與習性歷經數代早已失去根基。完全已經溶合進中華民族漢文化大家庭中。

溥儀的偽滿州國是日寇扶持的偽政權!是清王朝遺老遺少貴族集團與漢奸組成的傀儡皇室。這個偽政權一樣是沿用著漢文化。並沒有另啟文字。而且漢奸們才是這個偽政權的核心力量。(滿族除了貴族之外平民很少)

清王朝與蒙元不同,蒙古人與漢民族的淵源一直處於戰爭階段,主要是他們沒有被漢文化所徹底同化。文化征服才是軟實力的體現!清王朝入關後,八旗子弟分布全國各地。東北的女真人己經很少。居住北京的這些旗人完全變成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可想而知重新集結復辟豈有可能?更何況東北漢人是滿人的十餘倍。

以上這些原因是蒙元北歸與清王朝無法回到東北的主要原因。


這麼問的人不如往前倒倒問,為什麼當初金人不退到黑山黑水之間。那時候東北開化程度還狠低,依靠森林等地勢和蒙古打游擊,蒙古未必能贏。但是女真人舒服慣了,退回去沒人願意呀。八旗子弟更不用說了,更不願回去。回去也打不過刀口舔血的闖關東漢人。至於蒙古,文化上一直是草原文化。天順帝也是個半生漂泊的皇帝,比較能吃苦。所以才能全身而退


我說的簡單一點,隆裕皇太后是個家庭婦女,鼠目寸光,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皇室優待政策,讓袁大頭給忽悠了,夢幻普世濟民的五族共和體制,隆裕怎麼能看的懂中國政治,早知道馮玉祥這無賴行為公開挑戰中國憲法與老袁有什麼好談的,北方三十萬清軍也不是吃素的,當時畢竟大清是中國維一合法政府,婦女就是婦女,心軟了,一個朝代的宿命。


推薦閱讀:

諸葛亮:我有臉盲,根本不知道妻子漂不漂亮
《南明史》- 第九章讀後
歷史上的皇后都是丞相的女兒嗎?
歷史上不能忘記的三大漢奸,改變中國歷史,第一滅亡自己祖國
【歷屆瑞典大選】1924年瑞典下院選舉——狂瀾初現

TAG:清朝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