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的區別是什麼?
中美文化差異很多,我只想取一點管窺,以女兒在中美幼兒園吃飯的經歷為例。
女兒在上海上了三個月的託兒所,三個月的幼兒園,後來在美國上了兩年半的幼兒園。
對比之下,也可管窺中美文化差異。
上海時,老師要求所有小朋友不浪費,把飯吃完。女兒吃不完,可能因為本來吃得少,也可能每次我在家會給她吃一些家裡的飯。結果呢,小朋友害怕去幼兒園,老擔心飯吃不完,後來發展到做夢也哭著求助我:媽媽,我吃不完。。。。這下我不得不重視了。
我找我的師母, 一位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
我和老師談了一下,老師表示理解,我也告訴女兒了,但是不小朋友還是沒有改觀。她不相信我和老師溝通過,後來,我當著她的面,又說了一次。三個月離開時,她還在擔心吃不完飯,帶著這個陰影,小朋友來到了美國。
小傢伙怎麼也沒想到,她在這裡會自愈。在美國,她成了「松管娃」,西安話這樣說,老師會尊重任何一個個體,他們相信,餓了自然會吃。
小朋友剛到北卡,先在一個印度人辦的私立幼兒園裡,學費大約九百多美元。
我有時去做志願者,吃飯時間小朋友隨意,時間一到就收走,我看到有的小朋友一口飯沒,一口牛奶沒喝,我恨不得上去喂填他們,就像我們很多中國父母那樣做得一樣。但是在美國老師看來,絕不會強求小朋友去吃,他們認為餓了自然會吃,不吃就是不餓。
這些理念上的衝突其實也體現在中國家庭中的代際矛盾,年輕的父母與老人之間的育兒差異。我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有時可能還是要「強制」一些。
同時,我也感到太浪費了,一盒盒專門對小朋友的牛奶倒進了垃圾桶,一份份飯,有的稍動了一下,有的一下沒動,就倒了,讓我這個在食物匱乏年代長大的人不得不心疼。如果我爺爺在,他肯定會說,老天爺會來捏你的鼻子的。
後來到了K,像國內的學前班,算小學了,也是這樣浪費。女兒沒動的牛奶,我就帶回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中美的教育常常是兩個極端,美國太松,中國太緊,如果能夠中和一下,該多麼好。
謝邀。
討論中美教育的文章多於牛毛,看見這樣的題目本不想寫,頁面關掉以後覺得題目中有「根本"二字,又打開並寫了下面的文字。
其實很多寫美國教育的文章都存在有意或無意的誤導,無意是因為浮光掠影,入之不深,卻自覺得之真傳;有意是明白知道卻偏要告訴你假的,想讓中國教育接他的設定方向發展。此時,美國教育只是一個殼,裡面裝著他自己不可告人的東西。
美國教育是典型西方教育,在當今更是成為西方教育的代表者。因此,分析中美教育的根本區別,不如分析東西方教育的根本區別。首先申明本文不涉及建構主義、快樂教育等理念及操作層面的東西,試圖用上述理論與實踐探討的諸君可以歇會兒。本文只探討文化層面的"根本"性的區別。
東西方文化差距之大,比他們地理位置的距離更大。這種差別投影到教育領域就顯著體現在以下方面。
1.是否以人為本。西方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作為人的個體權利與自由;東方教育包括傳統教育強調以社會為本,以社會評價作為個體價值的依據。客觀地看,兩者都有依據,都有長處,單純以此否彼的觀點都是錯誤的。但是現在教育理論界過份強調以人為本,彷彿以人為本就高出一籌,勝人一等,否則就是落後僵化。
2.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在傳統教育中師和生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形成所謂的「師道尊嚴"。在現代東方教育中,這種不同被限制在課堂上、教學中,但依然被保留、被認可。西方教育認為,師生都是教學活動的平等參與者,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地位的不同。東西方教師的不同地位,實際上決定了教學方式和教學效率。客觀地講東方教師的課堂效率更高,這一點逐步得到西方教育的認可。
3.關於刻苦。東方教育特彆強調重視刻苦,留下了不少勸學文,也留下諸如聞雞起舞、鑿壁偷光等故事。東方教育認為學習不可能是件快樂的事,所謂的快樂不過是「苦盡甘來"。西方教育代表人物斯賓塞就認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質上都是快樂的。本人認為斯賓塞理論的正確性不容置疑,但是過於天真,缺乏對實施層面的正確分析。在現實中,個人刻苦態度與教育效果之間確實存在因果關係。下圖是台灣某初中期中考的優勝榜,有趣的是,裡面引的兩句詩也是大陸學校掛在嘴邊的兩句,強調的就是刻苦。
(本文及圖片均為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謝邀請。中美教育的區別,千差萬別,但各有千秋。首先是教育制度的不同,培養目的不同,所以教育方式更是不同。中國是封閉式,應試式,工作式,刻苦鑽研式,而美國是開放式,自由式,創造式,輕鬆愉悅式!例如:美國似乎沒有所謂的課堂紀律,二十一個人在一個空曠的教室里,隨意坐,課桌上可以放電腦,手機,漢堡,比薩,飲料,可以頂撞教授,不怕考試和論文不及格,中國則不行,那教授一定不放過你!而美國的教授很喜歡這些勇於表達自已觀點的學生,這種開放式的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學到專業知識,更能培養辯證思維能力!
是不同價值觀的塑造。美國注重個性發展,使財團富人更具發展和保全的實力。中國注重人性的培養,形成普適的價值觀,即重視高能人才的培養,更注重做人的培養,有愛家愛國的情懷,有普渡眾生,胸懷天下的情操,有利己(生存)為人的責任擔當,有興國,富民,興邦的氣魄。
所以,就有美式的精英劇樂部和中國的有教無類,全民公平,均等受教的區別。
這種區別就體現出人人為我和我為人人的本質區別。互相尊重,互利共贏,合作發展才是迎取世人擁護,世界大同的主流,也是愛好和平追求美好生活全人類的共識。
中國教育陷入殖民怪圈,波及民間社會
一門英語毀掉百萬精英!給你們舉個例子講個故事,一個美國小孩和一個中國小孩同時出生兩人都是0!兩人都喜歡數學和物理,美國小孩只學母語+物理學,中國小孩母語+英語(非自願被要求學)+物理學(基礎西學多年前已引進漢化)。每人精力110!母語幾乎花不了多少精力(10點精力),美國小孩自然投入精力100,中國小孩投入50精力學 自然,另50精力學英語(理科好的沒幾個能輕鬆學好英語的),產出:美國小孩科研產出100,中國小孩產出50,每當美國小孩有新發現便用自己的母語發表,正好~中國的落後美國50的小孩用自己蹩腳英語翻譯過來看美國小孩又發明了什麼?!哇美國人好厲害噢,中國小孩發出了這樣的讚歎,從此更加熱衷於學美國小孩的語言,有一天美國小孩又有了新發明(某發動機),中國小孩虛心請教,美國小孩說:我不告訴你!中國小孩迷茫了,他感覺被拒絕,為什麼這麼努力卻搞不出自己的東西,他覺得自己很笨,從此他放棄了思考探索創造的念頭選擇了學習模仿,對身處的自然選擇了無視,他認為美國孩子的語言才是發明的母親,大自然不再是!後來美國孩子在精進之下獲得了諾貝爾獎,這讓中國孩子更嚮往了,他決定要更多學英語好去看美國孩子的科研論文!(差距是如何拉開的?能理解吧)
一門英語殺掉百萬中國精英,成了中國諾貝爾人才的墳墓 怪圈循環年復一年,至今中國科技諾貝爾為0!現實中這樣中國孩子又何止百萬(全球化要與世界鏈接,我們可以讓那些喜歡需要外語的人去學英語,但不能全國人人都搞這個)
因為全民必修導致英語在中國已經發展成一個龐大的殖民產業: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英語,但就莫名其妙接受了十幾年的英語教育,最後不了了之!(浪費十幾年徒留下崇洋,淳樸民風正被西方浮躁排擠)這不是精神殖民是什麼??
⊙語文教出是文化、素質、人禮和民風。
⊙數理化教出是知識和宇宙觀,認識宇宙人才們思考自我的哲學問題。
⊙政史等教出的是中華民族政體集體意識。
⊙英語必修:沒教會什麼能用上的東西↑這是美國人在漢語社會精心布置的殖民產業,目前已成功植入中國高考及各大高校門檻以及社會單位求職!!這裡是是漢語社會啊。很多人才深陷其中,讓醒著的人細思極恐。教育部是全中國社會的精神締造者,請正視這個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既要溝通世界也要防範美國人對我們的精神殖民。
謹以此文呼籲外語學習制度的改革!設立外語選修制,讓孩消除抗拒情緒,帶著決定有目的的去選學外語吧,解放中國的諾貝爾人才。
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細思極恐,請沉下心來仔細品味(致當今中國教育部)
中國教育是填鴨式,所有問題都有標準答案,上課要尊師守紀。
美國教育是啟發式,答案五花八門,上課是師生平等討論。
中國學生考試能力強,到了社會善於山寨。
美國學生獨立性強,到了社會創新能力強。
兩種教育無優劣之分,應該不同階段分別採用。
基礎知識學習應採用填鴨式,基礎知識掌握後應採用啟發探討式。
中美教育最根本的區別在於中國教育是為了考試,培養考生,不讓孩子輸在超跑線上,各種培訓、補習、「偷跑」、「搶跑」;美國教育更注意培養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強調答案的多樣性。
區別的社會經濟原因可能在於兩國的發展階段不同:中國教育是為其工業化服務,而美國早已經跨越工業化時代。
感謝邀請,其實中美教學的區別主要在於,應試教育和適應教育的區別。
首先、大家都知道,中國是應試教育,培養的很多孩子學習能力很強,而美國培養的是性格和適應能力,讓孩子提升的是社會能力。
其次,並不是說美國教育好或者說中國教好,其實教育方面各有側重而已,很多科學家都是中國人,當然,也有人會說,很多中國科學家都在國外留學過,不過,這不是談教育方式的事。
中國的教育方式,很多是在幼兒、小學方面,當孩子長大了,都會有自己的一套適應能力。
推薦閱讀:
※兩千年後,她將《洛神賦》畫成中國風繪本,驚艷世界,橫掃各大獎!
※如何看待偉人和凡人對世界的貢獻?
※無人機,上!給世界最大高原懸湖做體檢
※世界允許你的天方夜譚,但不允許你墮落!?
※世界上真的有蠱這種東西嗎?有人被下過蠱或者見過嗎?在我國哪個地區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