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何解釋「關心他人反被嫌棄」這一現象?
有人失意難過,我們便自然地給予關心安慰,看似正常的社交反應,卻常會引起我們的困擾:為什麼發自內心對別人關心,得來的卻是別人的嫌棄。
如果你也有同樣困擾,不妨與有書君一起聊聊嫌棄你關心的人究竟抱著何種心理。
1、悲傷情緒——拒絕""錯誤對象""的關心
像歌詞里說的「喜歡的人不出現 出現的人不喜歡」,希望關心自己的人沒有在身邊,而身邊關心的人卻是自己認為的""錯誤對象""。
這種希望破滅的失落感會讓人感覺悲傷。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擁有悲傷情緒的人,會經歷否認、憤怒、迷茫、消極和接受這五個階段。
如果能夠順利度過這五個階段,他們也就自愈了,倘若未能順利度過的話,可能就會出現你所看到的,關心反被嫌棄的效果。
也許,你關心的人也正處於悲傷情緒中的第一階段——否定,這時的他們很難聽得進你的任何忠告或關心,與其關心反被嫌,不如保持安全距離,等他們自行接受已發生的事。
2、舒適區心理——""自愈""比""他愈""更安心
從心理學角度,舒適區是一個你認為構想出來的讓你保持安全感和免受不舒服的感覺的邊界。通俗的說,就是讓你覺得最舒服且沒有壓力的心理邊界。
習慣自愈的人,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都是自己難過,自己治癒。別人突然的關心,對他們來說不是好事,反而是麻煩的事。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他們已經長時間處於自己編造的可自愈的舒適區里了,一時要他們接受你的關心(他愈的方式),會讓他們覺得彆扭。
也正因為這種突然的關心超出了他們認為舒適區,才會使他們產生抗拒的樣子。
而他們只需要,一點點時間去適應,去適應你給於關心而已。
3、面子心理——""接受關心""等於""示弱""
馬斯洛需求中第四層次【尊重的需要】提出為了個人能力和成就被社會認可。
我們會更熱衷於努力得到別人尊重、信賴和高度評價,而面子就是社交中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面子就是個體的聲望、成就、社會形象、個體能力的表達載體。
好面子的人,覺得接受別人關心,傷自尊。更有甚者認為別人的關心,其實是帶著嘲笑或者侮辱。
對於好面子的人而言,有困難就接受別人的關心或者幫助,就等同於承認自己是弱者。
一言概之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要面子的人,只願意自己蹲在角落自行解決問題,然後再風光出現在人前,而不願讓別人看笑話。
這樣好面子的人,與其強求他們接受你的關心,不如看他們自己的造化,是死要面子,還是真有能力撐起自己面子,時間久了,自會分曉。
4、消極心理——""關心""無用論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認為關心無用,甚至連他人的關心都懶得去回應的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理。狹義上,持有消極心態的人會有多疑、易慮、恐懼、過分自我保護和強烈排斥的表現。
他們認為任何人都無法了解自己,也沒人能夠幫助他們。沒有人值得信任只有自己信任自己。
認為很多煩惱不是別人的一句:""你還好嗎?""就可以忘掉,認為關心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需要費心去回應別人的關心。
這樣的關心,他們既不需要,也不想回應,只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有書君以為,關心一個人有時候並不需要太多言語,你可以在他身邊安靜地坐著,給他第一杯水,一個擁抱,便足矣。
你的關心並非要別人給予回應或道謝,你只是想要給失意的人以寬慰。
在別人難過煩惱時,你已經做了當下自己認為該做的事,至於別人是嫌棄或者無視都已無所謂。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關心」,說起關心,我想起心理學中的一個詞:「利他行為」。有本書名字叫《自私的基因》,其中有關社會行為動機的內容值得深思:人類彷彿生來自私。
在此,且不論「人類是否生來自私」這個命題,但自私的現象在社會中是很常見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在社會中善行帶來的除了讚許,更多地是質疑。某明星捐了多少多少給災區,人們開始議論捐贈的金額與收入的關係,開始探究這樣的行為是否帶來了該明星好處;某好心人將積蓄捐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人們第一反應在想這個人是不是腦子壞了,還是專門這樣做來博取關注。
在對待「利他行為」的時候,由於其無私性,大部分的人們的第一反應,是質疑。
其二,關心的種類及方式。
# 當A生病時,B給A做了愛吃的東西或是買了禮品,送給A,A很開心。
# 在課堂作業時B提前完成,然後來幫助A,A的想法會有兩種:1.B是來真心幫我 2.B在嘲笑我。嘲笑我沒有做完。 取決於B幫助的方式及幫助的頻率
兩個例子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不同種類的關心,效果不一樣。當只涉及到單方,且沒有競爭關係利益關係之時,只要方法不是太離譜,關心都能為人所接受(比如例子一中生病看望,送禮品,只要你不送「鍾」,一切都好)。
但是,當涉及到競爭關係和利益關係時,關心很容易被誤解。例子中B的行為很容易被A認為是一種炫耀,一種嘚瑟。而且,在此類關心中,你的關心次數太多,會讓別人覺得你很強勢,說白了,會讓他覺得你在干預著他的決定,或是你在顯示著你的地位,他覺得嫌棄,反感也就很正常了。
怎麼辦呢?注意你關心的方式,千萬不要過於強勢,讓他的自尊受到傷害。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事兒,高中的一個老師,心地挺善良,就是有點「直」。她想資助一個班裡的貧困同學。平時她會把自己兒子的衣物給這個同學穿,但是,有幾次她都當著全班的面問衣服合不合身, 需不需要改,就讓這位同學很尷尬。她沒有顧忌到這個同學的自尊,後來這位同學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想和這老師說話。
資助也好,平時生活中的關心也罷,牢記一點,千萬別因為給予關心而太過於感覺良好。你的關心,方式對了是關心,方式不對,就是干涉。
此外,換位思考,也是必要。
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完完全全是靠自身來感受,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嗅。從出生開始便是如此。這也導致了我們在對我們自身以外的事物認知的局限和片面性。我們總是習慣性地,不自覺地,用自己的角度去解讀,去行動。
當我們給予關心的時候,有可能,所給予的關心並不是別人所需要的。同樣地,上面提到的給予關心的方式,同樣需要通過換位思考來決定。
其實很可能有很多種心理不同的現象,我就說說,我自己觀察到的。
1.社會達爾文主義者。
這種人呢,往往是弱肉強食的人,他們會想著如何如何的讓自己變強,這樣不會被欺負,然後,怎麼戰勝他人。他們的邏輯就是典型這樣的。假如,出現了一個人,來關心他,他很可能會把這種人,首先定義為弱者,看不起,當然,這也有自卑心理作祟了,往往會把別人對你關心,當做是一種,弱者對強者的供養之類的心理。
2.關心的不在點上。
假如,這個被關心者,需要的是虛榮心,而不是你的噓寒問暖,你怎麼能夠讓他滿足虛榮心,他就肯定會重視你,反而,僅僅是滿足他的一些細枝末節的需要,不是那麼主要的需要,他就覺得你至少沒那麼重要,加上,上面的心理,他就可能會嫌棄。還比如,會瞧不起,微小的事物,這種人,往往都是被高大上觀念洗腦了,腦子裡裝不下實質性的好。
往往,這些人,會在經歷社會的磨鍊,經過眾叛親離,經歷過,喪失信任,重新會對人的關心,有新的理解。
關心他人反被嫌棄,這個現象很有意思。
如果我們來畫一個線路圖的話,你會看到,在這個線路圖的任何一個點,如果被卡住,都可能會出現這種現象。
1、主動關心的人,產生想要關心別人的想法
2、主動關心的人,表達自己的關心
3、被關心者,對於關心的解讀方法和方法
4、被關心者,對於被關心之後的回饋方式
在這四點裡面,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會讓關心變成一種嫌棄。
比如說,前兩種情況:
女孩子嫁人之後,在婆家生活,每次離開娘家時,家裡人都囑咐說,你要好好孝敬公婆,要好好跟老公過日子,要懂得關心人。這些關心沒有錯,這是娘家人在表達關心,是會幫助女孩子在婆家和諧的過下去的方式。
但是假如這個女孩子,本就是討好型的人,一心只為別人著想,如果娘家人還是這樣關心她的話,女孩子聽到的會是什麼?
我已經做了很多了,為什麼你們還是不放心我?還是不信任我?還是覺得我做得不夠?你們根本都不懂我。女孩子便會對娘家人的囑咐產生憤怒。
這是想要關心別人的人,有關心別人的心,但是並不懂對方的需要,結果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反而讓對方認為「你不關心還好,一關心就讓我知道,你根本就不了解我」
再比如說,後兩種情況:
冬天很冷,一個女兒給農村的老媽媽買了件很貴的皮大衣,這是女兒對媽媽的關心,但是媽媽收到禮物之後,不斷的責怪女兒,你幹嘛給我買這麼好的衣服?我不要不要,你去退了吧!
為什麼會這樣?
我遇到過這種實際的例子。當媽媽這樣反應的時候,有幾種可能性:一種是媽媽內心面對這麼貴的皮大衣,是有自卑的,覺得自己配不上,人對於讓自己自卑的東西,都會有一種迴避的態度,避免這種自卑的感覺。
媽媽讓女兒趕緊退了去,一方面自己想避開這種配不上的感覺,一方面也害怕會被別人說,這大衣這麼貴,你配得上嗎?她在嫌棄大衣的同時,其實是害怕被這麼貴的大衣給嫌棄的卑微感,她的嫌棄是一種自我保護。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被關心者的反向表達,她不會表達感激,對於關心自己其實是喜歡的,渴望的,但是因為太久沒有得到過關心,關心對自己來說又太珍貴,偶爾得了一次,害怕自己會上癮,甚至心存妄想,但是卻再也得不到,而讓自己感覺受傷,所以用嫌棄來保護自己。
總體來說,關心是門技術活,關心的前提是你了解對方,你懂對方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麼,而不是按照自己的需求去給,才不會被嫌棄。
去懂一個人,了解一個人,好過敷衍的自以為是的關心。
關心別人反而被嫌棄,我們會覺得好心被當驢肝肺,卻沒有反思過自己是否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
- 在關心他人的時候,是否沒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出發,沒有與之共情,說的都是大道理,可是悲傷的人是喝不下心靈雞湯的。越聽這些話越覺得煩躁。
- 關心的話是否點到為止,難過的人需要自我的空間,需要自我調節,需要安全距離。如果是過多的言語,反而別人沒有思考的空間,腦袋會更亂。
- 有時我們關心別人,會不自覺的說你不要想太多,不要。。。這反而是在暗示他人。就像告訴你說不要去想粉色的大象,你腦海里就會自動出現粉色的大象,有些話說出來適得其反。
- 不要現在道德高地去評論一件事,每個人都有做錯的時候,有些關心有些安慰,如果用錯了方法,反而會讓人更痛苦。
新人+原創。這年頭手寫不易,煩請關注,下次更新大家就能看到啦!歡迎評論,共同探討!比心????
人們時常會有此類困惑,「我明明是好心關心他,他怎麼不領情?」
這可能是由於你所表達的關心,在他人看來不是關心,而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心理學家總結出了以下三種錯誤的關心方式,我們先來看一看。
當你的朋友向你傾訴生活的不開心時……
第一種:「哎,聽你這麼說的確是挺糟糕/慘的。不過,你至少還有份工作啊,很多人可能連這些都沒有呢。想開點吧,生活還不算太糟。」
這種關心看似是在安慰對方,實際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評價對方的生活,「生活不算太糟」更是對他目前感受的否定。
第二種:「我之前也遇到過和你一樣的狀況,我也經歷過這些痛苦,你的感受我都有過,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相信我。」
這種關心看似是感同身受的,但實際上是貿然地假設對方此刻和你過去的感受是一樣的。其實,即使遭遇相似的經歷,每個人的感受並不會相同。如果你過早地假設對方和你過去是同樣的感受,說明你對對方的真實感受毫不在意,這會讓被關心者失去傾訴的慾望。
第三種: 「不開心也沒有用的。我覺得你現在遇到的這種狀況屬於…,你可以這麼做:首先,…;其次,…;然後…」,「你應該這麼想…,然後,應該這麼處理…」
這種關心方式看似滿腔熱忱地想要幫助對方,但可能根本沒弄明白對方是否真的需要幫助、以及需要什麼幫助。
這種錯誤的關心方式在親密關係中時常會出現,當一方向伴侶抱怨一件事時,他可能只是需要情感上的支持,而他的伴侶有時會忽略情感的部分,直接給出解決方案。這會使被關心者覺得對方不懂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沒有在真正地關心自己。
(圖自Pexels)
上面三種錯誤的關心你中招了嗎?那麼,正確的關心是什麼樣的呢?
正確的關心是一種「共情」的關心,它表達的應該是「無論我是否經歷過,我都會從你的角度去相信你的遭遇、你的感受。我不會貿然給出幫助,但我願意了解你的需求、並儘力提供你所需要的支持。」
比如,「我能想像你現在遭遇的這些事情,也能想像你在經歷這些時候的那種痛苦感受。你是不是遇到…,你是不是覺得…?你需要我做些什麼?」
這種真正從對方角度想像對方的遭遇和感受,試著去了解對方的需求並儘力給予支持的關心,能夠讓他人感受到被懂得、被愛著、被在乎著。
這種關心才是正在經歷困難、傷痛、低谷的人所需要的。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最犀利的人性與心理分析、人際交往與戀愛技巧都在這裡。 關注KnowYourself 微信公眾號,可預約國內最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References:
Stern, R. & Divecha, D. (2016). Theempathy trap. Psychology Today.
Burton, N. (2015). Empathy vs. Sympathy.Psychology Today.
Chase (2015). The Consequences ofEnmeshment. Narcissismschild.com.
簡單來說,每個人的想法過於主觀,我們所做的哪怕是出於好心,也未必是別人真正需要的,從表達內容、表達形式、表達的程度,都會影響到他人對於你的看法。有時,會覺得你小題大做,有的會認為你無事獻殷勤,甚至還會被嫌棄...
例如,從感情而言,有的男性比較愛玩手游,而你一天天看著他不上進,心理也很煩躁,於是就會這樣說:「能不能不要一回家就抱著手機玩?」 一來二去,肯定就是相互不理解的吵架等著你們了...
其實,在我們做勸說這類行為時,是帶有情緒的,希望你的勸說被他人認可,但往往良藥是苦口的,並不太能夠在當下接受,當然,這完全取決於你的表現口吻。所以,就算是男女朋友、夫妻雙方,也需要關注兩人之間的空間,肯定是存在一定邊界的。
但我們更需要對自己的提議拋出疑問:
這個建議適合他嗎?
這個建議我這樣說他能接受嗎?
不接受我應該怎麼辦?
所以,我們的建議並非是100%正確的,也不可能100%適合對方,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提出意見時,真正的核心是因為我們想要改變對方,按照我們的意見執行,因為這樣做,我們能從中得到或體驗到價值感...
so...了解對方真正需要的,為對方著想的角度合適去表達,尊重你們的空間,你的關心才可能傳遞給對方。
大致先寫到這吧,如果對心理科普或心理引導技術感興趣,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霖士心理」,最近也正在做官方抽獎,只要轉發首頁的置頂信息,就能參與抽獎嘍,希望新的一年大家能收穫滿滿,得到解壓心理工具哦~~~
關心者也分為主動關心和被動關心,一般被動關心是 受關心者主動需求移情,主動關心是 受關心者被動強加移情。
一個自戀,耿直,說話帶刺的人不當的主動關心別人一定會招人煩。
拿《歡樂頌》這部電視劇來舉例子吧。
邱瑩瑩為什麼討厭曲筱綃?而邱瑩瑩為什麼把樊勝美當做知心大姐大?為什麼邱瑩瑩能和關雎爾能成為知己?
邱瑩瑩就是被關心者,曲筱綃是主動關心者,樊勝美是被動關心者,和關雎爾是平等關心關係。
曲筱綃就是那個自戀,耿直,說話帶刺的貌似關愛弱小的關心者,邱瑩瑩與白主管談戀愛,她找人去調查白的各種信息,使用一些極端的手段逼迫白顯出原型,然後把自己對渣男的厭惡感,通過刺耳的言語移情到邱瑩瑩身上,強迫邱瑩瑩接受她的主張。這就是物極必反,原本是白主管與邱瑩瑩的矛盾,因為言語不當,轉變為邱瑩瑩與曲筱綃之間的矛盾。
曲筱綃人壞嗎?不壞,很正義很講義氣,但是她的關心只會給別人添堵,不能正確的引導他人接受她的關心和建議。在她看來邱瑩瑩是個單純幼稚的孩子,關雎爾是個沒主見,膽小怕事的小白,樊勝美是一個拜金虛榮,整天想著嫁個有錢人的現實大齡剩女,唯一把安迪視為榜樣。
她的對別人的關心總是把自己對別人的偏見,毫無掩飾的統統移情至受關心者身上,總是想著去打擊別人,去改變別人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和主張,那麼就會得到適得其反效果。
而樊勝美和關雎爾關心邱瑩瑩的方式和方法就完全相反,都是委婉的引導她,不是命令式的口吻也不是諷刺性的語言,這樣她們就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邱瑩瑩得到一些開導反而會主動的去尋求關心,尋求幫。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經常遇到這個關心的困擾
比如想去創業,很多人都會說:創業就是一條死路,你有經驗嗎?你有能力嗎?你知道現在某某行業很多人做了,已經很難做了。不可否認說的是事實,但是說這些話有意義嗎?這些情況肯定了解了的,做為被關心者,我需要的是解決辦法,是突破困難,不是那些無意義的蓋棺定論,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的定論。通過幾個成功的案例分析,可以證明不是一行人不說一行話,外行人只會道聽途說,內行人看門道。
還有一種比較特立獨行的人,這類人很有主見,也不太喜歡別人主動的去關心他,因為他們完全清楚自己做的是什麼,目前事情是什麼狀況,該怎麼有效的去處理一些問題。一些好心人明明想去關心他的狀況,但是會被他視為一種八卦心理,又不是一個領域的人也沒什麼好細說的,會厭煩關心他的人。
還有很多很多,等你來補充!
這個過程中一定出現了一些不對等和不平衡的現象。不對等的是什麼呢?就是對方需要的安慰和你提供的安慰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對方並不需要安慰,只是你認為對方需要幫助。
很多時候,發生在對方身上的一些事,如果放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想要得到一些安慰。推己及人,就想要去安慰別人。但有時,對方並不在意所發生的事情,並不需要別人安慰,這時卻莫名收到別人的「好意」,一定會感覺到很奇怪,並且難以接受。
2.對方需要安慰,但不是你提供的安慰
有時,別人確實需要安慰,但Ta需要的安慰跟你能夠提供的安慰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對方可能只想自己靜靜地療傷,不想跟別人過多地敞開心扉,但對方卻不斷的安慰對方,而安慰的方式需要對方做出一定的回應或是暴露自己的一些個人的事情。這個時候,你安慰了別人,別人卻覺得很煩躁,只是敷衍地回應你,你會覺得Ta「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但其實是你打擾了對方的「療傷」過程卻不自知。
可能大家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當我們去關心別人的時候,對方卻不領情甚至表示很嫌棄;而在有些時候,當有人來關心我們時,我們內心也是非常不情願或者不爽,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覺得理解這個問題可以從心理需求的角度來看。心理需求,簡單地說,我想應該是相對於「物質需求」的一個概念吧。物質需求可以理解為我們對食物、衣服、金錢、房子、一塊手錶、一杯水這種所有有形的東西的一種需要。而心理需求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往往是一種精神上的需要,比如需要被肯定、需要被關注、需要被理解、需要表達自己、需要宣洩情緒等等。就像人們每天都會餓、都會渴,於是就需要水和食物一樣,其實大家時常都會產生對愛、別人的關注、獨處、情感等等各種各樣的心理需要。如果這種心理需要被滿足了,我們當然會開心,但是如果這種心理需求被拒絕或者否認了,我們就會感到非常不爽哦~
當我們去關心別人的時候,這看起來似乎首先是滿足了我們自己的心理需求。比如這可能來自於我們心裡需要去同情一個弱者,這樣潛意識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棒);也可能來自於當我們看到一個好朋友很慘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感覺很糟糕,為了緩解自己的這種糟糕感覺,我們去幫助或者去關心這個糟糕感覺的來源,等等;又或者,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是出於責任感而卻關心別人,因為你覺得他/她過得不好是你的責任——換句話說,如果不讓他們好一些,你就不算是一個「負責」的人。你內心深處是不想擔上這種「不負責任」的名號,所以才去關心別人。總之,大部分情況下,我們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才去關心別人的。
然而換到被關心的人那邊,他們需要你的關心么?說實話,有時候並不需要。相信大家身邊都會有這樣的例子,比如某位朋友的生活出了很大問題,但他/她反而不想讓大家知道。或許他想自己把問題處理好,或許他不想被人同情,或許他不想讓大家擔心。但總之,他現在需要的絕不是被關心。如果這時候你從某個渠道聽說了他的問題,非要去獻上自己的關心,當然會讓人對方嫌棄或者不爽啦。
在生活中,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想問題,比如「我明明是去關心他,為什麼他還這麼嫌棄」,或是「我是為了他好,他還這麼不領情」。但人和人是不同的,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和態度也可以千差萬別,所以雖然你的關心和你認為的「好」,充分滿足了你的需要,卻可能和對方的需要完全不對盤哦~其實很多時候只要換個角度,換到對方的視角去看待問題,你就會豁然開朗噠~
推薦閱讀:
※人與人之間要想保持長久的舒適關係,需要靠什麼?
※2017年即將過去,哪首歌最讓你懷念?
※下聯:一蓑煙雨任平生,請對上聯?
※人這一輩子為了什麼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