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人在感情打擊之後,會有心痛現象,其醫學原理是什麼,對身體有害嗎?



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的會遭到一些比較重大的情感打擊,如失戀、婚姻破裂、親人去世、破產......等。面對這些重大的情感的打擊,有的人會突發憋氣、胸口痛等問題,醫學上來說這是破碎之心綜合征在作怪。

什麼是「破碎之心綜合征」

由於心痛的感覺就像是心真的碎了一般,所以把它稱作「破碎之心綜合征」,也稱Tako-Tsubo心肌病、應激性心肌病、左心室心尖球囊綜合征。

「破碎之心綜合征」的癥狀

「破碎之心綜合征」的癥狀和急性心肌梗塞很相似,病人會覺得憋氣、胸口痛,但心臟沒有實際上的損壞。最早於1991年在日本被承認,研究顯示,女性患破碎之心綜合征概率更高,男性患病率只有10%。雖然悲劇事件往往是突發的,但一般情況下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後果。

夏基博士說,「應激性心肌病意味著每個人都有壓力事件,但患者約15%不會控制這種壓力」。

這種癥狀在失戀或遭遇重大感情打擊後,特別容易出現。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患者往往會被送入心內科進行診斷,心電圖的結果往往會出現異常,這表明患者的心臟確實出現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癥狀;然而造影的結果卻又顯示心臟並沒有出現器質性的病變。這就提示著,很可能是心因性的疾病——「破碎之心綜合征」了。

「破碎之心綜合征」高發人群

人在遇到重大的情感打擊時,交感神經大量分泌兒茶酚胺、心肌腎上腺素等,這些激素的過量分泌刺激下,導致心臟心室收縮無力,出現心尖球形改變,這時,心臟的跳動能力突然減弱,造成類似心臟病發的癥狀:劇烈胸痛或呼吸困難。

美國曾有專家調查發現,失戀後的被調查者中,因遭受了極端的情感緊張,2/3的人出現了「破碎之心綜合征」的癥狀,癥狀輕重不一,其中有1/5的人情況危急,需要送進急診室搶救。

此外,「破碎之心綜合征」雖然在失戀時更容易出現,但其實一些比較大的精神打擊,比如親人突然去世、巨大的恐懼等,也會出現這種癥狀。

心臟衰竭和破碎之心綜合征

夏基和他的同事在明尼阿波利斯心臟研究所研究了200多名「破碎之心綜合征」病人的病史,他們發現有些患有破碎之心綜合征的病人同時患有嚴重的心臟衰竭和低血壓,45例破碎之心綜合征病人中20%患有心臟衰竭。夏基說,這項研究的結果很重要,這不是院內典型的死亡患者兼有心臟衰竭和心肌梗死,或心臟發作更高,作為對確定的破碎之心綜合征患者來說應認真對待這一情況。

該組中45例患者在接受積極的治療後,依然死亡9例,其性別均是女性,與此同時,破碎之心綜合征患還會增加患有其他疾病的風險,例如晚期癌症,阿爾茨海默氏病,和腦出血。

好消息是,原本健康的人即使在患有破碎之心綜合征後伴隨著心臟衰竭狀況也有可能從中恢復過來」,夏基說。臨床報告證實,在醫院單純的破碎之心綜合征死亡病例並不多見。

「破碎之心綜合征」是可以被治療的,所以當生活中出現「破碎之心綜合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專業的檢查和治療,積極的配合治療,早日恢復。


受感情打擊後,會有心痛,心痛分為:心理痛的感覺和生理上的心臟疼痛,身心一體,情緒和生理是相通的,在中醫上有講:醫病先醫心,恐傷腎喜傷心,在心理上的恨和心痛也會反應在心臟上,不同的心理痛苦會反應在相對應的生理的器官上!

比如有個人和初戀分手,因為非常相愛,但是家長不怎麼喜歡,分手後天天哭,心痛得活不下來,一想起來戀人來,就心疼,一呼吸就疼,當這種痛苦,心理上承受不了了,有一天突然就像什麼東西被抽走了,什麼都不記得了,然後總覺得什麼丟了,但是又什麼都想不起來了,自然心理上的痛苦也沒有!

但是之後就得了心肌炎,一呼吸就疼,還有支氣管炎,每到分手的那兩個月就咳嗽,怎麼也不好,後來是做心理成長的時候,探索咳嗽的心理根源的時候,分手的事情才回憶起來了!轉化完以前沒有哭完的眼淚和心痛後,支氣管炎再也沒犯了,心痛的癥狀好了很多!

不是所有情緒都會轉換成生理上的疾病,除非情緒很強烈或長期如此,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會生病!

不同的情緒積累,得的疾病也不同!

比如從小受的委屈多的話,容易腸胃不好!

有的人心中對母親有很多怒氣的女性,子宮或者乳房會容易出狀況

儘可能不要積累情緒,情緒如洪水,可疏不可堵!


人一旦受到打擊,心痛是最為突出的體現,尤其是情感上的打擊,不只有著心痛的感覺,還會有著胸悶,有著心堵到喉嚨口的感覺,還會有著發慌或者是顫抖,就像被什麼東西在觸碰。

受到打擊的心痛,其醫學原理,大概就是,人的心理是跟生理,有著一定的關係吧,比如人的身心,是由神經支配的,神經又是分布在身體里每一個部位,之所以人在經歷到,什麼難以忍受的事情時,會有著心痛的感覺,那是心有想像的能力,便會泛出或痛或悶或堵的感覺。

回答對身體有害嗎?這個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有,痛即是疾,長久有著心痛感,會讓人有著心理疾病,久了就會轉化成生理疾病,曾經以為,感覺上的痛只是精神上的痛,事實上,感覺上的心痛,會影響到身體各個部位,五臟六腑都會有著反應,這裡無法表達清楚,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感覺到生理上的變化。


說起心痛估計再沒有誰比我更有發言權啦,大家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爆發的那場股災嗎?未到30歲的我做了一棟樓出售完,剛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一百萬,就啥也不懂的一腳踏入股市賠了個精光,記得在那些灰色的日子裡,把我急成了全市最年輕的心梗患者。

在經歷過與死神擦肩而過之後的我,從此就對名利看淡了太多,遇事不溫不火,就這樣轉眼我又度過了人生的美好十年。在這裡我要奉勸大家,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千萬不要隨便著急上火,如果把自己的情緒憋得太抑鬱了,就會傷心傷肝,給自己落下什麼大病根就太不划算啦。

沒有什麼事是心平氣和解決不了的,祝大家都有一個好心態,年年發大財,歲歲報平安。


不論男人女人,都想找個條件好的男人。這不是勢利,而是條件好的人相處起來更容易。有足夠生活實力的人,不敏感不自卑,不會因為芝麻綠豆一點小事糾結傷了誰的面子。真正強有力的人,不論身處何等位置,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被人踩在腳下!所謂的好性格,恰恰都是生活優待出來的。


人在感情受打擊後會心痛,對身體是絕對有害的。

我有過一次真正的心痛,撕心裂肺,感覺整個心臟快爆裂了,那種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懂得。

第一次和女兒分離,從來沒想過的境遇和打擊讓我無力承受,哭已無淚,心痛便在那時留下的。

我不說細節了,那一個星期里,我暴瘦七斤,心臟也時不時的痛,有早搏的徵兆。

最近一次分生在家裡,由於我情緒過度的激動,心臟出現了不舒服。當時我哀求說自己心臟不舒服,可能是誘發心臟病了,他卻說我是裝的。

萬般無奈,我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揚手就是一巴掌。

我的感情極其的不順,情感的傷害也接連不斷,心痛自然避免不了,整個人都憔悴了。

昨天又一段感情的結束,結局其實我早就知道,可還是很受傷。

今天我想了又想,不想受傷害就是不要接受任何人的感情,有接受就有傷害。

感情打擊對心臟傷害是非常大的,靜心靜氣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人生難過的就是情關。

人身的主要主宰就是——氣血。

人的情緒失控後,氣血會淤堵,臟腑功能會失調。別說是心臟,其他功能都會受損。

愛惜自己比什麼重要,別再為不愛你的人徒增傷悲。

退一步不見就海闊天空,起碼不要讓自己過度的損傷臟腑。自己不疼自己,沒人會疼你。

這句話是姐們今天送我的。

揮揮手,淚不流,今天的事兒今天走。

退一步,換個想法,明天才是要奮鬥的原由!!!


首先,在醫學層面上是有依據的。

心臟就像一個發動機,血液就是燃油。在心臟和身體各行其職時候,在一個適應的血供(汽油供給)上,會相安無事。但是,在情緒激動等應急情況 (就好比正常高速行駛的五檔你非要用來上陡坡)下,身體各部分血供會受應急影響,心臟要供應全身血液,但是這種情況自身血供會不足,發動機沒有汽油會怎樣?自然,心臟血供血供減少會有心痛等,情緒改變等瞬間臨床表現。但是這種情況只是短暫的,身體會優先供應重要臟器(心臟,大腦),所以一般,等情緒平復這種緊急情況會恢復。然而,老人等原先有心臟病等人群,可能就會不能回復甚至急救,就是個人身體情況和疾病基礎共同決定的。

再有,什麼長坂坡一夜白頭等故事,我不敢妄說。但是人的內心世界真的是一個強大的武器。人的衰老是一瞬間的。可能就取決於一句話,一個念頭。一個服軟的動作。關於類似的例子,我不想列舉。大家對號入座。

真的是一念天地!!!


我也沒發泄出來 誰也沒說 記得第二天上班 我喝了十幾杯水還很口渴 停不下來 後來跟我媽提起 她說這是傷了身體的肝臟


做一些個人推斷,不太懂醫學,見諒!

人在產生悲傷情緒的時候,腦垂體分泌濃烈的情緒激素,對呼吸中樞和循環中樞產生微妙影響,因此,人在難過得厲害時,一方面可能「無法呼吸(心理的,不完全等同於生理的)」,另一方面,心肌搏動失速,引起一過性心肌缺氧(「一過性」就是指暫時性、短期性),從而產生缺氧性疼痛.

其實不論是心臟或是大腦都有反映,只不過反映的結果不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大腦會發出命令:難受時人只會徘徊在令自己難過的事情中,心想:這件事是為什麼這樣呢.

另外,順便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個問題(跟本問題沒有直接關聯的):人在難過、壓抑時,眼淚可以排出毒素,降低很多疾病的發生率,所以「想哭就哭」其實是有利於健康的,心情不好時千萬不要硬撐


這其實源於人類大腦的激勵機制,主要是進化過程中為了鼓勵對身體有利的行為大腦會分泌多巴胺這種讓人愉悅的激素,同時也會分泌讓人痛苦的激素來懲罰我們做出對身體不利的行為。情感問題因為涉及最核心的生殖擇偶大事,這種激勵和懲罰也格外的嚴厲,所以才會那麼痛苦吧。


推薦閱讀:

男朋友過節發13.14和5.2的紅包是什麼心態?
為什麼現在的人更願意以文字溝通,恐懼電話溝通?
不想結婚難道就成了人類的「叛徒」了?
你有過和混混發生衝突的經歷嗎?
心理諮詢師證有用嗎?

TAG:健康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