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有用嗎?


我是精神科醫生,實事求是的說,精神科住院當然有用!

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道理,精神醫學與其它醫學學科的區別,精神科大多屬於功能性疾病,也就是沒有器質性病變基礎,而功能性疾病的特點就是易複發,當然複發會涉及到很多複發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到醫院治療精神疾病的期望度究竟該如何還是要聽醫生的建議,不應該到醫院就盲目要求去根的,或者不管在家多嚴重,多久沒看病,只要到了醫院就應該好?很多精神科患者家屬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對醫生的治療要求就會很高了。

精神科疾病是涉及人腦的一種疾病,可以說是人體最複雜的疾病,治療和緩解都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而且即使出院後也要繼續堅持服藥和調整自己的心態,避免過度疲勞、避免精神刺激,從而避免疾病複發。

其實工作十多年,我治好了很多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有的再也沒犯過,有的一年還要住好幾次……為什麼同樣的疾病,同樣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會相差這麼大?就是因為患者自身的疾病認識和家庭社會支持的不同,所以在院治療階段只是精神科患者處於急性期治療的階段,更重要和漫長的就是出院後的維持期和恢復期的治療啦!

希望我的建議能幫到需要幫助的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屬。最近工作比較忙,很少上問答了,有問題可以私信我,看到一定會幫你解答的。祝你或你的家人和朋友早日恢復健康!


精神障礙患者的診斷和是否住院治療,國家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精神衛生法規》規定「病人是否患精神障礙、是否需住院治療,應由精神科執業醫師嚴格依條件和程序作出判定」。

在遵從「患者自願原則」基礎上,《精神衛生法規》強調,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對精神障礙患者強制治療。

1.患者存在自殺(自殘)風險

2.患者對他人存在殺人(傷人)風險

隨著精神衛生相關法律的完善,病人權益得到充分的尊重。而關於精神衛生的服務模式也在轉變。從傳統的住院接受康復治療,到逐步的醫院與社區並重。而美國、英國等國家對精神障礙患者重新規划了治療方向,設置日間醫院和日間康復中心,以幫助精神障礙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療的同時,重塑社會交往能力。

在具體治療上,常用抗精神病葯,主要包括氯丙嗪、佛哌啶醇、奧氮平等藥物。有些精神科還會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在服用西藥的同時,通過中醫辨證論治,服用湯藥治療。配合較好的患者,還可以使用針灸療法,也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精神障礙患者,在精神科藥物治療的同時,也會進行心理疏導,這就需要患者家屬的配合,積極與醫生溝通患者病情,如實說明患者發病的時間和經過。同時家屬要給予患者足夠的關懷和耐心,精神障礙患者的治療不能單單依靠藥物、依靠醫生,還需要家人、社會的共同努力。

作者:郝丹丹


精神科住院有用這是毋庸置疑的。那精神科為什麼要住院?住院可以先撇開醫療的因素談,首先住院本身就是一種行為治療。這怎麼說呢?精神病人都是因為行為準則,情感交流,認知等方面和社會準則不相符的一種狀態。撇開治療這一關說,住院就是一個準則的再建立過程。對於生活毫無規律的病人,這可是一個歷練。比如六點半起床,洗漱,吃早餐,工娛療,服藥,午餐,午覺,起床……均形成一種規律了。「無規則不成方圓」,對於在家懶散、孤僻、又或者行為紊亂的病人絕對只有利大於弊;對於病人社會功能的鍛煉,絕對利大於弊。

再要說的就是治療準則了。醫院有醫生、護士24小時面對著病人,天天見面,對病人狀況了如指掌,一個小小的副作用都會一清二楚;各項檢查也是病人軀體情況的客觀反映;每種藥物都是個人化選擇,這樣可以做到有的放箭哦。更加有護士監督吃藥,細心護理,保證服用藥物的連貫性。以及一些特殊的治療手段,比如MECT治療,靜脈用藥渠道,只有醫院才可以進行,促進病人的癥狀快速控制。還有心理疏導及CBT認知行為治療,以及各項心理、物理治療等,對於精神病人還是有作用的。

對於有些特殊的狀況更加需要住院,比如激動,興奮,隨時有傷人、自傷風險的情況,在家裡,家人根本做不了什麼有效的治療手段。病人往往因為對自身疾病的不認識,根本沒有治療的依從性,住院只能是唯一選擇了。如何去醫院都是一個頭疼問題,而能夠住院治療對家屬也是一個暫時解放。

精神科住院還有些需要注意的原則:比如癥狀控制了就可以出院嗎?顯然這也是個誤區,為什麼精神病人的住院事以月來計算的?因為首先藥物起效需要這麼多時間,再者對疾病認知恢復業需要時間。就這個認知恢復的過程,實際就是通過藥物治療,改變行為準則以及心理治療綜合作用的結果。恢復對於有些病人非常困難,於是住院時間還需要延長,而且就算延長也不一定達到很好的效果也不一定,這就是精神病難治的原因,但是不這樣治療病人的愈後會比目前所期待的現狀更加可悲。最終目的就是讓病人更好的回歸社會、適應社會。其實住院的環節對於絕大部分重症精神病人必不可少!


精神科病房的設置當然有其必需性。精神科患者也如同其他患者,病情有輕有重。病情較輕的患者可在門診就診治療,每兩周就診一次,醫生根據患者的癥狀及相關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待病情穩定後,就診頻率可適當降低至每月一次,三月一次。而病情較重的患者,就需要住院治療。

一些癥狀較為嚴重的精神科患者一般表現較為興奮、躁動,精神癥狀豐富,可有衝動、消極、外跑的紊亂行為,故其風險較大。通過住院,首先有醫護人員看管患者,避免出現患者自傷或者傷人毀物的危險事件。在住院期間,精神科醫師每日查房,可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可應用一些藥物針劑及鎮靜劑迅速控制患者的興奮躁動,降低其風險。患者在精神科病房可及時接受各項輔助檢查,其飲食、起居也收到醫護人員的照料,醫生可迅速增加患者的藥物劑量至有效治療量。若在藥物迅速滴定過程中,患者出現藥物不耐受,或者其它的各項副作用,醫生也可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這樣患者的精神癥狀可迅速獲得緩解。另外一些物理治療方法,如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因其治療需要靜脈麻醉,故治療前需要禁食禁水4小時,術後禁食禁水2小時,故該治療方法需在住院期間完成。

精神科住院患者在院期間還能接受認知行為治療,團體藝術治療,團體繪畫治療等心理治療及康復輔助治療,對患者的病情改善有益,同時還能促進其社會功能的康復。所以精神科病房的設置非常必要,其可收治癥狀較為嚴重的精神科患者。


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

很多精神疾病的患者存在著打人毀物,或者是傷害自己,甚至自殺的一個危險傾向。這樣的患者必須住院治療,接受藥物治療,甚至是行為的約束,不然如果任其在社會上飄蕩,可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惡果。

小編曾經在幾年前接觸過這樣一個病例,這個患者是一個經常離家出走的患者,有孩子,但是對孩子不聞不問,說走就走,經常是被計程車司機在馬路上找到,送回家。

雖然沒有傷害他人的行為,但這種遊盪的生活習慣,也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

其實更值得探討的是,那些存在危險因素的精神疾病患者。媒體經常報道,很多人將患有精神疾病的家人通過鐵鏈鎖起來,一鎖是幾年幾十年。這種行為看起來毫無人道主義的關懷,但是最後的原因就是,這種人的危險性就是相當的難以控制的,而這樣的患者住院治療是極為必要的。

精神疾病的治療是相當複雜的,而且容易反覆,所以很多家屬會認為,住院,出院將來可能再住院……所以就質疑之前的治療過程和治療結果是無意義的。

這種分析缺少科學性,是不對的。


我是精神科大夫,我要說一下這個現狀,目前精神病人發病的時候家屬送過來都是因為他們控制不了了,所以才送過來,但是他們忽視了疾病的本事,稍有好轉就要立馬出院,精神病人發病的特點就是對疾病的自我認識缺失,住院會更系統的控制癥狀,所以希望以後家屬多了解一下這些知識,做對孩子,或者家人最好的選擇


沒用,看過很多去過回來的人,發現比以前木了,眼睛都直了,好像對外界不敏感了。也就不知道鬧了。也許是被徹底制服了,也許是反應遲鈍了,這大概就是醫生的好轉了吧!如果這樣我可以比他們治療的還好——辦法就是打成植物,保證不哭不鬧,咋擺楞咋是,去一個好一個,費用低廉,手到病除快捷不複發。有願意來的嗎?


精神病人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住院治療,應根據精神科醫生的建議來確定。如果病人處於疾病急性期,精神癥狀明顯、活躍,尤其是在精神癥狀的支配下出衝動、攻擊行為、自殺或自傷行為,為了病人和他人的安全,此時,病人需住院治療。

病人拒絕治療,勸說又無效,無法在門診或家中實施治療,建議住院治療。


這個問題,若是外行提出來,完全可以理解。對嚴重的精神障礙者,

精神住院治療,是必須的,很重要的,這沒有啥懷疑的!如不是真樣,社會.家庭.人際.工作場所,簡直無法形容!

再說吧,精神障者,有特殊病,也應該享受醫療保護性治療。這是他們的權益!

我可以完全的答覆你:毫無懷疑的,完全有作用!(僅參考)


推薦閱讀:

按月份吃水果,2月份應該吃什麼?
洗碗機用的清潔劑有害嗎?
億萬「精兵」為何全軍覆沒?
人死後為什麼身體是冰的,而不是等同於室溫?

TAG:精神病 | 健康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