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某一場只有輸球/不進球,才能出線的足球比賽?
國外的協會有沒有這種奇葩規則,暫且不說,但身邊的協就有腦袋被驢踢的時候,出台過輸球保級的故事。
最難忘的輸球求保級的莫過於重慶隊。那是在甲A末年,由於聯賽次年改制,協會在2002年取消了升降級,在2004年中超元年,由15支球隊變為12支。於是乎,不知道哪個被門擠了腦袋想出了規則,具體做法是:球隊2002年名次×0.5加上2003年名次,排名數值少的位列前面,排名後三位的球隊只能去中甲。看看那年2003倒數第二輪成績,陝西和八一鐵定降級,而排在倒數第三的重慶,利用協會規則,最後一輪只有輸給青島,讓天津隊成績下降一個位次,才能保級,於是乎,重慶在比賽中很快就丟3球,最終如願1-3輸球。原本奪冠熱門上海中遠不可思議的1-2輸給天津隊,這讓後者的如意算盤落空。原因是啥呢?因為協會數學成績糟糕,規則出現了漏洞,只能悄悄地進行做工作,來彌補智商上的缺失。
做啥呢?自己出的題目,自己沒法自圓其說。於是只能想辦法讓「上海國際輸給天津隊」,在協會的動員下,出現了行賄現象,讓我們看到了實力強大的上海輸球,這樣以來,重慶隊的輸球保級夢沒做成。
事後多年,上海對天津的比賽被認定為假球,一大批人受到處理。協會埋得雷,讓幾個人就給頂了。
除了輸球保級以外,協會還出台過一個頭槌算倆的奇葩規則,這讓隊員想著辦法在禁區里打頭槌。不得不說,我們的協在制定規則時,絕對是聰明絕頂。
不說國外,只說國內吧,有兩次比較著名的例子,巧合的是,兩次都與天津隊有關。
第一個,就是著名的末代甲A事件。這件事發生在2003年,由於2004年中超元年,參賽球隊將由前一年的15支減少到12支,足球為了保證進入中超球隊的競爭力,出台了一項規定:2002年聯賽排名乘以0.5加上2003年聯賽排名,確定最終排序,如果兩隊積分相同,2003年成績好的球隊排名靠前,最終積分位列後三位的球隊降入中甲。
2003年甲A聯賽倒數第二輪結束後,陝西國力和八一湘潭確定降級,由於當年聯賽積分過低,重慶力帆在最後一輪尚未開打之際已確定了第13名的排位,結合2002年的成績,它們的積分為16分。在重慶隊之前,天津康師傅當時排名第11位,結合2002年第10的名次,同樣是16分。但由於天津隊2003年成績排名靠前,重慶若想保級,必須想辦法讓天津隊成績再下降一位,而達成這一條件的關鍵就是重慶隊最後一輪的對手青島貝萊特。當時,青島隊排名第12位,考慮到天津隊最後一輪客戰爭冠熱門上海國際,很可能輸球,重慶只要輸給青島,就能保證青島隊在排名上超越天津,將天津擠到第12位。這樣的話,重慶隊就能成功保級。
最終,重慶隊如願1比3敗給青島,可出乎意料的是天津隊卻在客場2比1戰勝上海國際。雖說多年後,天津和上海的這場比賽被認定為假球,但重慶如此輸球保級的做法仍舊讓自己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另外一次求輸的比賽,發生在更加遙遠的1990年。為選拔球隊參加首屆亞洲優勝者杯,中國足協組織了1990年全國足球錦標賽。賽事總共有12支球隊參加,12進6的比賽採取主客場淘汰賽,但相比於如今的賽制,當時的主客場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主客場,而是除去廣州隊和廣東隊,其餘十支參賽隊採取抽籤的方式確定昆明或貴陽為主場。而且,在晉級規則上,足協規定主客兩場比賽都必須決出勝負,如90分鐘打平,進行加時賽,加時賽打平點球決勝,但如果最終結果為一勝一負的話,那麼比較90分鐘比賽和加時賽的總進球數,客場進球算兩球。若是勝負和進球均相等,則抽籤決定晉級球隊。很奇葩的規則是不是?而就是這樣奇葩的規則,就出現了狀況。
當年3月26日,坐陣昆明主場的北京隊憑藉李輝在加時賽的進球1比0戰勝天津隊,第二回合,天津隊坐陣貴陽主場,上半場第44分鐘,魏克興為北京隊攻入一球,下半場結束前,天津隊依靠尹怡的進球在第88分鐘將比分扳平。在這一情況下,天津隊若想晉級必須再進兩球,如果只進一個球的話北京隊將憑藉客場進球晉級。顯然,距離90分鐘比賽結束僅剩兩分鐘的情況下,進兩球並不現實,天津隊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加時。可北京隊卻不一樣,如果90分鐘內1比2輸球的話,它們仍然可以憑藉客場進球晉級。這時,賽場上就出現了奇葩的一幕,北京隊門將棄門出擊,他的隊友們則開始把球踢向自家球門,而天津隊則全員防守北京隊球門。最終,在擋下北京隊的攻門後,90分鐘比賽結束。隨後的加時賽,雙方都沒能進球,最終北京對點球4比3戰勝天津,以5比4取得這場比賽勝利,也為這場鬧劇畫上了句號。
這件事情必須來吐槽一下,你覺得世界上哪個國家哪項賽事會出現這樣的奇葩規則,輸球出線?答案當然是咱們偉大的中國足協。事情是這個樣子的。
2003年末代甲A,足協腦洞大開,具體是哪位領導被門夾出這麼大的腦洞也無從考究了。推出了晉級規則:上年度排名乘以0.5,再加上本年度排名,作為最終排名。
最後一輪,重慶天津爭奪最後一個中超名額。此時重慶驚奇的發現,自己本年排名已定,最後一輪輸給青島,就有機會讓青島超天津,自己可成功晉級!於是重慶開場早早就丟掉了3球,把這道血淋淋的難題扔給了足協(你們這樣難為領導真的好嗎?)足協再一次絞盡腦汁,發現自己的智商只能出題,答案自己都不會。為確保自己的顏面(我覺得沒有必要,因為沒有)足協不惜做工作確保天津戰勝奪冠熱門上海,最後天津2:1力克上海中遠,足協用上海棄冠的代價,掩蓋了自己腦殘的缺陷。
這雖然只是間接性的輸球出現,但是我估計世界上也沒有任何聯賽或者規定可以與之一戰了。中國足協在當年是抱著發明足球的態度,來管理足球的。這樣的事情頻頻發生在中國足球身上,已經不是一兩次了。我再舉幾個例子。80年代中國聯賽實行過一個頭槌算兩個的規則(我已經懶得加奇葩倆字,因為這才是正常的)可惜球員太賊,到門前把球挑起來非得用頭,你讓觀眾領導怎麼看,這不是讓人難堪嗎?最終實行了一年由於球員偷奸耍滑,放棄了該規則。
關於這樣的搞笑事情,中國足球沒少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查。絕對讓你刷新對足球的認識。
覺得末代甲A的事情上面都沒說清楚。當年足協出了一個奇葩的規定,中超資格排名是02年的名次除以2再加上03年的名次作為最後的資格排名,比如02年第3名,03年第5名,最後的資格排名就是3/2+5=第6.5名(請不要糾結排名是不是從1開始,也不要糾結排名是否連續)。最後資格名次倒數的三隻球隊「降」甲級,其他的12隻「升」中超。
奇葩的規則在重慶,青島和天津三個隊之間發生了詭異的關聯。02年名次是重慶6,青島8,天津10。03年最後一輪的時候,重慶13名,青島12名,天津11名。加起來沖超的資格名次都是16。這個時候八一和陝西已經鐵定佔據倒數1、2不能留超,重慶要保證自己的留超資格,只能是青島贏球獲得第11名,天津平或者輸獲得第12名(賽前青島比天津少1個積分,重慶比青島少N>3分),這樣資格名次就變成青島15.5,重慶16,天津16.5,正好天津倒數第三降A,重慶留超。
上面就是重慶的算盤。正好最後一輪重慶對青島,所以重慶必須想方設法讓對手贏,同時寄希望於贏球才有機會奪冠的上海國際贏下天津。可惜最後國際居然輸給了天津(已被調查是假球關了一堆人),重慶的計劃沒能成功,讓中國足協在國際足球的歷史上少了一次難得的可以載入史冊的機會。
畢。
輸球出線的比賽應該沒有,一般杯賽不會出現這麼腦殘的規則與演算法,最多是默契球保送其他球隊出線之類的,但是在中國,曾經在末代甲A有過輸球才能保級的神話故事。
2003年,中國足協設定了一種特殊的積分計算方法,即:球隊上一年最終排名乘以0.5再加上目前積分名次,積分越低者排名越靠前。但萬萬沒料到,這種自認為高明的計算方法,存在著巨大漏洞。
重慶力帆最後一輪之前積23分,已經鐵定排在倒數第三。而青島和天津的積分則是32分和33分,力帆要想衝進中超,唯一的可能就是讓天津排在倒數第四。而要將天津隊「釘」在這個位置上,重慶必須在最後一場輸給青島,因為後者比天津隊少一分。
果不其然,重慶主場落敗,可惜上海國際並不爭氣,在獲勝就可以拿到末代甲A冠軍的情況下輸給天津隊,這樣一來,天津隊依靠自己保級成功,重慶足球則首次降級。
有過,15年里約奧運會足球大洋洲預選賽半決賽紐西蘭3:0吊打斐濟,但最後卻是斐濟出線打決賽最後打進里約奧運會決賽圈
不知道實例,但理論上只有賽季末或者小組賽會出現這種情況,通常都是三方爭取兩個晉級名額。比賽雙方ab兩隊為最後一輪最後一場,且其中b隊輸球後,abc三隊積分相同,同時ab隊凈勝球佔優。結果就是b隊輸球且不進球才能和a隊攜手擠掉c隊一起晉級
1991年中國足球錦標賽北京隊對天津隊,採取假的主客場兩回合比賽(在廣東的兩個城市確定各自的主場)勝者進入下一輪,120分鐘不能出現平局,90分鐘出現勝負按客場進球多者勝,所有兩回合比賽出現平局必須分出勝負。北京隊主場1:0主場勝,客場又1球領先,後被天津隊扳平,全場快結束時北京隊打算打進自家一球靠客場進球多勝,結果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天津三個前鋒防守北京隊大門,而北京隊後衛進攻自家大門,天津隊成功防守住北京球門,這樣第二場出現了平局,按規定必須要加時賽,北京隊全力防守還是讓天津隊進了1球,120分鐘比賽結束,按說北京隊客場進球多勝了,可是兩回合出現平局又進行罰點球,其實罰不罰點球北京隊已經勝了,好在北京隊點球又獲勝。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真奇葩,恕在下孤陋寡聞,從未聽說過,只聽說過某場足球比賽輸球或不進球就可出線,臂如主客制,主場2:1,客場0:1或O:O即可出線,從來沒聽說過某一場只有輸球/不進球,才能出線的足球比賽。也許只有未代甲A或許上演過此類千古奇賽吧,具體的只有當時的足協和某些甲A隊員才能給我們解疑答惑。
額……只聽說過小組賽階段通過輸球避開與另一小組強隊在淘汰賽相遇的(東南亞老虎杯發生過),打平就能出現的(國足魔咒之一),還有踢默契球的。只有輸球才能出線,或者不進球才能出線的…真的沒見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