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用十進位是因為有十根手指嗎?
研究進位要看應用方式和語言邏輯兩部分,而且進位還分變進位和恆進位。
語言邏輯中大部分都有五進位,然後發展為十進位,但是實際使用中,進位非常多而且亂。例如我們還在用360進位的角度,12與60進位的時間,而這裡十就只是一個字而已。
例如重量,我國古代就是變進位,24銖一兩,16兩一斤,30斤一鈞,4鈞一石,這就是變進位,是因為下一級容器不同。時間變進位現在依然在用,60分一小時,24小時一天,30天一個月,12個月一年,這都是受自然規律限制而使用的。
中國古代還有過7進位,忘了哪裡看到過,春秋時期很多人討論進位問題,而最後秦始皇把多國多種進位統一了起來,重量變進位,長度恆進位。
至於語言邏輯進位,英語還有十二進位的影子,不同語言中各種進位也有不同,還有關於是否存在八進位的爭議。
至於全世界文明爭著說自己發明十進位和二進位的事,也很多了,我們千萬別參與,真無聊……印度人說自己發明了十進位和二進位,歐洲人說萊布尼茨(這人是個卑鄙小人,別誇他)發明二進位等等,都是自然問題,誰發明不代表是誰的,誰用的好才牛B。
目前數理學家提出17進位最好用最適合人類,以後是否會普及呢……這樣就要改變語言邏輯了,不過改變後算數真的更簡單。
怎麼說呢?人手指數量和十進都跟數學規律有關的。人有五指,為什麼不是四指或六指呢?在魚類登陸,進化為兩棲動物時,其實有多種指數的,有六指甚至更多,最後剩下的是五指。指頭其實越多越有利,因為可能一隻手干好多事,手少了可以乾的事就少些,但是手指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單指力量就少了,乾的事反而變少了,還有手指多了大腦不好控制那麼多手指,綜合下來五指最合適。
十進位,是在一定程度受手指數影響的,畢竟弄什麼進位,肯定要與身邊熟悉的數目來的,手指頭數就是其中一個,此外還有十二月的十二,七竅的七,兩手兩腳的二十,二的平方四等,一隻手五等,還有六十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了。多種進位競爭最後是十進位勝利了。十進位學習難度不大,六十則要記六十個數字,打敗六十。五進下制,才二十五,數量少不好用,淘汰五以下。初學時拿手指數數就好學了,十二等就不好這樣學,又打敗十二,十六什麼的。二十差距最小,但還是敗了。
人類最開始使用十進位,還真是人類有十個手指,我們可以想想我們來開始算數時,都是在掰著手指在算。一加一等於兩個手指,非常的方便。因為這是我們小時候最能接觸的,最方便的工具,我們再想想我們遠古時代的祖先。他們真的沒有任何的工具可以使用。手指成為了好使的工具。
我們身體攜帶的天然計算工具----十根手指。認為人類遠古時代因為生產力十分低下,並沒有對於大數字運算的要求,只是數數獵物等簡單應用,這樣用最簡單自然的」拌指頭「方式就可以記的更清楚,所以這時手指只是幫助記憶的工具。而隨著獵物數目逐漸增加,十個指頭慢慢滿足不了要求,聰明的人類就學會了用逢十進位這種方式。
十進位值制,就是中國的一大發明。至遲在商代時,中國已採用了十進位值制。從現已發現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當時已能夠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十三個數字,記十萬以內的任何自然數。這些記數文字的形狀,在後世雖有所變化而成為現在的寫法,但記數方法卻從沒有中斷,一直被沿襲,並日趨完善。十進位值制的記數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進、科學的記數法,對世界科學和文化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李約瑟所說的:「如果沒有這種十進位制,就不可能出現我們現在這個統一化的世界了。」
在計算數學方面,中國大約在商周時期已經有了四則運算,到春秋戰國時期整數和分數的四則運算已相當完備。其中,出現於春秋時期的正整數乘法歌訣「九九歌」,堪稱是先進的十進位記數法與簡明的中國語言文字相結合之結晶,這是任何其它記數法和語言文字所無法產生的。
從此,「九九歌」成為數學的普及和發展最基本的基礎之一,一直延續至今。其變化只是古代的「九九歌」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二如四」止,而現在是由「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的還有多用於計算機使用的 二進位(逢二進位),八進位(逢八進位)和 十六進位(逢十六進位),十進位站在這些進位法里看起來有些」奇怪「。
比起其他進位,十進位從一到十一,再到二十一,可以形成無窮無盡的循環重複,極具規律性,而人類為了減輕記憶負擔,總是力圖將科學知識規律化,以便即使忘記一部分內容,也能根據其它規律彌補推算出來。九九乘法表也極具規律,配合中文短促明確的發音,提高了漢語族的數學水平。
在人類的記數史上,許多民族先後創造了許多記數符號和記數方法,同時建立了相應的進位制度。1920年左右,美國一個學者調查了北美尚處於原始社會的部落的記數情況,統計的結果是:採用十進位的佔47.5%,用五進位、二十進位成五進、十進、二十進位混用的佔34.5%,用其他進位制的佔18%。這說明在人類的記數更上,十進位是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進位制。
十進位產生的原因與人有十個指頭有關
因為當人類尚處於屈指數"數"的階段時,人們利用手指的屈或伸,記不大於十的數目是不會有什麼困難的,而對於大於十的數目,就感到屈指難數了。於是,"十"就成了記數的一個關鍵點,它迫使人們去創造一種可以記十以上數的辦法。
本世紀六十年代,考古學家在伊朗境內發現了距今五千年以前人們使用的一種十進位記數法:用小泥錐體表示1,而用較大一些的泥球來表示10。於是像25這個數,就不再用25個小泥錐體表示,而是表示成為兩個大泥球和五個小泥錐的組合。雖然這次考古沒有發現那時有表示百、千、萬的方法,但用兩個泥球和五個小泥錐表示25,卻是道地的十進位。
類似的十進位方式在其他地方也有發現。例如產可叮的地方,人們用可可子記數,每遇到10,便在旁邊放一顆小可可子作為記錄;遇100,則放一顆大可可子表示。
我國也是較早採用十進位記數的國家。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發明了用在龜甲或獸骨上刻寫的數碼字,並且採用十進位記數了。
總結
使用上的方便自然,使得十進位在初期容易出現;這種初期的易出現,在文化交流中也會加劇十進位的優勢,因為雙方都懂得十進位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一些。 久而久之,造成了人類社會普遍使用十進位的現狀。
歷史上人類使用過各種進位,最後才是10進位推廣到全球變得最常用;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印度人發明的0這個符號可以用來方便地表示非常大的數。
中國人最早用二進位(易經)和十六進位(一斤十六兩),歐洲最早用12(一打),巴比倫最早用60,印度最早用10進位。發明0以後記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進位」,歷史上其他的記數都是用更大的單位表達「進位」。
偏個題,其實任何進位都是10進位
00 01 10 11
0 1 2 3 4 5 6 7 10 1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0 11
手動狗頭
應該是的。方便計數嘛,不過影響十進位選擇的直接原因應該是數字的書寫,0到9,再往後就是這10個數的組合,如果當時把a到z叫做0到26估計現在最常用的應該是27進位
推薦閱讀:
※冬天垂釣有什麼規律?
※有沒有jk制服相關的知識分享?
※大蒜泡白酒,泡了三天白洒水變淡綠了,能喝嗎?
※假如股骨頸骨折當時沒有完全斷開,會發生股骨頭壞死嗎?
※癲癇病停葯5年不複發會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