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且不俗氣的青銅器主要出自於哪個朝代?


上圖為婦好墓偶方彝

「精美且不俗氣」這是現代人以當代的審美標準得到的評價結論。青銅器原本就是世俗實用器皿,隨著時代的演變逐漸被賦予了禮器的性質,後來又成了後世爭相模仿的工藝品。

所謂青銅器,顧名思義,是以青銅為原材料製作的器皿。青銅是指紅銅和其它化學元素的合金。中國青銅時代出現的大量工藝成熟的青銅器主要原材都是錫青銅或鉛錫青銅,又被稱為「金」或「吉金」。對於這種鑄器原材的探索,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馬家窯遺址青銅小刀和齊家文化銅鏡、龍山文化銅鬶都證明了石器時代青銅手工業已現雛形。真正青銅時代的到來則從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經歷了夏、商、西周、春秋,大約有1500年。春秋晚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但一直到戰國時期,青銅器的鑄造工藝仍然有盛無衰,甚至一直到漢代還有非常美麗的青銅器出現,比如茂陵出土的錯金銀犀牛尊。

現在在博物館裡能看到的青銅器種類繁多,有兵器、食器、水器、樂器等,而且數量龐大,可以想見青銅時代鼎盛時期鑄造業的高度發達才導致青銅文明的輝煌。其中以商代、西周、春秋三個時期表現最為突出。

下圖西周青銅提梁卣

殷商時期的青銅風格還帶著脫胎於原始社會氏族部落時期的蒙昧感,有種獰厲之美。在當時可能還處於人類對自身的認識加強,對社會發展形態的探索階段,在現在看來可能就叫不俗氣。款式上很獨特,工藝也很成熟,所以就是現在所謂的精美不俗氣。殷商青銅器製作精良,非常精緻,這個時候的特點也非常鮮明。比如人面紋大鉞,人面大鼎、鴞尊、婦好墓的三聯甗、偶方彝以及大型青銅斝等都是殷商時期獨樹一幟的器物。

當武王克商建立西周后,周公制禮作樂,青銅器的使用自然帶上了「禮」的色彩。周禮帶著一種溫情脈脈以及我們後人很難弄清楚的繁複,所以作為「禮」的實物載體之一的青銅器也因為有了這樣的背景而顯然不合我們當代世俗,當然也就不俗氣。周代青銅器在繼承了殷商的基礎上有了非常大的發展。周代一些很有時代特色的類型,比如壺類,尤其端莊凝重,盡顯時代風格。

比之商代,周代青銅器有一個很顯著的不同點就是開始出現了大量鑄有較長銘文的青銅器。商代青銅器上即便有銘文也只是簡單的族名、族徽類。像紂王版方鼎這樣記事類的非常珍貴。而周代青銅器像大盂鼎、牆盤等有長篇銘文的器物本身就兼有珍貴的一手史料。還有比如大豐簋、利簋等更是記錄了一些非常重的歷史事件。器物的價值遠遠超越器物本身。

春秋時期的青銅器是各個諸侯國大放異彩的時代,因此風格非常多樣。西周、春秋時期獨有的國家晉國所制之器異常精美。還有一些西周分封的小國,雖然都沒有能挺到戰國時期,但是有不少都流傳了青銅器作為佐證自己存在過的證明。

青銅文明鼎盛時期的器物之所以讓我們後人覺得精美而不俗氣主要是時代背景原因。到了後世人心思變,心氣全無,就是工藝再先進,設計再精巧,模仿之器也全然沒有了商周青銅器那種有生命的感覺。

下圖為西周早期青銅罍


我國最牛的青銅器主要是商周時代的,當然看精品還是要到知名的收藏有國之重器的博物館去看,在北京地界我給大家推薦《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在這裡,青銅器是主打的藏品,都是由保利集團在海外出巨資收購的精品中的精品,而且很多的青銅器都是孤品,筆者實地探訪過這些青銅器後真實頓感享受了超豪華的視覺盛宴。

多說無益,我還是用幾張親手實拍的西周青銅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這是一件極為罕見的暦簋,它就來自於西周,要知道商周時期的青銅簋上有一對器耳並不奇怪且常見,但簋上有四個耳便是非常少見了。照片上這個便是四耳簋。不用過多介紹,大家肯定覺得此物極為古樸典雅,一點都不俗氣吧,這就是老祖先們的智慧的生動寫照。

你很難能想像出這件器物是鑄造於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早期,簋的頸部還有周圓渦紋,足上飾大型獸面紋,這種紋飾放到現在依舊不過時,重要的是這個四耳簋的稀有程度,據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收藏此類文物的博物館中,四耳簋的數量十根手指都數的過來,可見此造型的稀少。

最為珍貴的是,在此件器物上竟然還有銘文:「亞艅(俞)歷乍(作)父乙彝。」也就是說這個東西是有出處的,從銘文的上看,是西周一個叫「歷」的貴族為了孝敬他老爸「乙」而製作的一個禮器。好神奇,大家可以從一件器物上窺探3000多年前人們的所作所為,也許歷史最大的魅力就在於此吧。


中國是青銅器出土大國,基本上歷朝歷代都有精美絕倫的青銅器出土,但真正意義上的青銅器文明巔峰,還是在唐前尤以先秦時期的為主,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中國古代青銅器文明中最傑出的幾件罕見作品風貌(其他答案里常見的就不說了):

1、西周旅父乙觚:

觚是一種流行於商周時期的飲酒器,商代的觚略顯粗矮,而西周時期則在殷商形制的基礎上將觚拔高做細,形成如同現代「高腳杯」一般的優雅形狀,途中的旅父乙觚就是西周青銅酒器中的佼佼者,精美的夔龍紋配以目雷紋,更是卓顯其非凡的華貴氣質。

本器於1976年12月陝西扶風縣庄白村西周窖藏出土,現藏陝西省周原博物館。

2、戰國錯金銀雲紋犀尊:

獸形尊是中國青銅器中常見的一大門類,早在商代時期的婦好墓中就有鴞尊等獸形尊出現,但這一犀尊仍是中國獸形尊器形中的精品,工匠對於獸形完美的呈現外加金銀錯精美雲紋,使之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寶,也是中國古代曾有犀牛分布的有力佐證。

本器於為1963年陝西興平豆馬村出土,現藏於國家博物館。

3、戰國十五連枝燈:

目前國內出土的尺寸最高的戰國時期青銅器,全燈由15枝燈盤與底座組成,燈盤上飾有飛猿鳴鳥,主幹飾有夔龍紋,底座為三隻一首雙身的銅虎支撐,底座上還有兩個戲猴的人形……每節燈枝均可拆卸,並可根據需要增減燈盞的數目以調節亮度,是實用性與觀賞性俱佳的文物精品。

本期出土於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國王"錯"墓,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4、春秋伎樂銅屋:

應該是中國出土最早的「娃娃屋」了,器形為一三間屋,內有伎樂六人,或撫琴或擊鼓,房屋左右前後通透,屋頂地基飾有勾連紋,屋頂立柱飾有連雲紋,上坐一鳩……本器為國內罕見的房屋形青銅器,推測作用於祭祀等場面有關,具體實際用途不詳。

本期出土於1982年紹興坡塘獅子山306號墓,被認為是春秋北越地區的青銅器工藝水平代表,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5、西漢錯金博山爐:

本爐為漢晉時期流行的博山式熏香爐,器形效仿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底座為樓空的三龍出水,爐盤裝飾以錯金流雲紋。山間鳥獸出沒,神人奔走,再配以錯金紋繪製的草木連枝,飛雲崇嶺,熏香煙氣繚繞之時,便是名副其實的「世外仙境」。

本器於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陵山出土,現藏於河北博物館。

6、西漢鎏金嵌琉璃乳釘紋壺:

本器的特別之處在於青銅器型上鑲嵌的菱形多格綠琉璃紋,是古代青銅器工藝與琉璃工藝的一次完美結合。壺身兩側各有一銜環獸首,器形整體古樸精美,是青銅壺中難得一見的珍品。

本器於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因壺中有「長樂飤官」,推測原本是長樂宮中所有物,後賜予劉勝所有。

7、唐金銀平脫鸞鳥銜綬紋銅鏡:

唐代金銀平脫工藝中的代表作,金銀平脫是一種將髹漆與金屬鑲嵌相結合的工藝技術,是我國古代特有的青銅器裝飾工藝技法之一。本銅鏡中外繪有四隻鸞鳥銜綬帶飛翔,寓意幸福長壽,刻型飽滿靈動,顯示了古代匠人的高超工藝與審美水平。

1963年於陝西西安長樂坡基建工地出土,現藏於陝西省博物館。

還想知道哪些跟古代文物有關的內容?可以在評論或轉發里告訴我。更多與歷史、民俗、神話相關的靠譜內容,請關注本人頭條號,謝謝通讀!


過把「眼癮」,你沒見過的青銅器!

近二十年考古中,有哪些青銅器重見天日?日前,一批精美的從未走出過本省、博物館,甚至是庫房的青銅器與公眾見面!

秦 銅雁

長53厘米 高26厘米

陝西省秦始皇陵叢葬坑出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銅雁出土於距秦始皇陵園最遠的一座陪葬坑,坑內有象徵性河道,46件銅禽排列在河道兩側,其中銅鶴6件、銅天鵝20件,其他為鴻雁等禽類。這些銅禽均仿照真實禽鳥原大製作,與兵馬俑共同代表了東周以來日漸興盛的寫實藝術風尚,表現了製作者對造型藝術的嫻熟駕馭能力。這座陪葬坑未必是象徵御苑,可能體現了某種神仙思想。

今年三月,紐約佳士得拍場上,藤田美術館藏青銅重器高價成交的槌音,仍猶在耳畔。對於藏家而言,如果能收藏一件高品質的青銅器,實乃三生有幸,可這樣的機會總是落在少數人身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過把「眼癮」,體味青銅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難得的良機。

西周晚期 兔形銅尊

高22厘米 長31.5厘米 口徑17.5厘米

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尊為盛酒器。此尊做卧兔狀,中空腹與背上喇叭形口相通,可盛、倒酒。四足下有長方形圈足,腹側各有同心圓渦紋。該墓還出土兩件大小相次的兔形銅尊,背部為方形小銅蓋。三件兔尊均高度寫實、憨態可掬,是商周寫實主義造型藝術的經典之作。在禮制所追求的抽象神秘藝術原則之下,商周時期寫實藝術始終有一席之地,並在東周開始發展壯大。

西周早期 噩侯銅方罍

高62厘米 寬32厘米 厚31厘米

湖北省隨州市羊子山出土 隨州博物館藏

銅罍是大型盛酒器,存世數量少,方罍更屬珍稀禮器。此罍蓋呈廡殿形,捉手為雙鳥首。口沿飾夔紋,肩部飾夔龍紋、渦紋並接鑄一立體吐舌獸首,側面接鑄獸首銜環耳,扉棱做鳳鳥形。蓋面、腹部的主體紋飾為獸面紋,細緻的眉毛、高浮雕耳廓均較罕見。圈足下拴有一鈴,體現了禮與音相合的思想。蓋內有七字銘文「噩侯作厥寶尊彝」。

此罍獸面紋省略了兩側身軀,整器沒有地紋,將西周青銅禮器的簡約風和南方的浪漫氣質融為一體,堪稱佳作。

這些青銅器分別來自湖北省隨州市葉家山曾侯墓地、山西省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陝西省秦始皇陵叢葬坑等,360餘件精美的文物從史前一路沿著夏商周漫步至漢唐,再到宋元明清。

西周 銅方鼎

湖北省隨州市葉家山曾侯墓地出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隨州博物館藏

方鼎代表的等級很高。商周青銅器的鼎蓋一般製成簡單的扁平狀,而這件方鼎的鼎蓋卻極為考究,蓋內有高約1厘米的長方形凸起,是為扣合器口之用。蓋面中部長方形環鈕的兩側各有鏤空狀的夔形扁鈕,十分罕見。

來自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的一批青銅器,精美的紋飾、隨意的線條、不拘一格的造型和構圖,讓楚人的浪漫主義氣質呼之欲出。葉家山西周墓地是近30餘年來湖北省首次發現的高等級貴族墓地,規格和規模在江漢地區乃至長江流域都是首屈一指。墓地自2010年開始發掘,其出土的文物至今未完全整理完,也從未對外展出過。

西周早期 銅觥

湖北省隨州市葉家山曾侯墓地出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隨州博物館藏

銅觥是盛酒器,多為立體動物造型,大都出土於高級貴族墓葬,發現數量不多,體現出崇高的地位。此觥器蓋前段為立體圓雕獸首,器身和觥蓋飾獸面和鳳鳥紋,主體紋飾之間沒有補白的雲雷紋,但仍不失神秘與威嚴之感,體現了周代審美觀漸趨簡潔,與商人喜好三層花繁縟紋飾的意趣已大不同。

周朝的青銅器在器型和紋飾上有著獨特的美學追求。西周、東周時期,新工藝、新理念與鮮明的地域性使青銅禮器的紋飾更具裝飾美,體現的是美學風格的漸變。如果說商周時的青銅紋裝飾拘謹,更為講究對稱,更為繁密擁擠,動物的形態也更為概括,那麼西周由於禮制的確立與完善,之前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不再是主流,所以更加追求簡約與和諧。

戰國至東漢初期 三騎士銅鼓

雲南省江川縣李家山古墓群出土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藏

銅鼓是中國西南滇桂地區和東南亞的一種重要樂器,用於宴會、戰爭、祭祀等重大場合。銅鼓可能起源於炊具釜,當時貴族以佔有銅鼓的數量代表自己的權力。這件銅鼓的鼓面上鑄有三個騎士和一頭牛,騎士頭戴鴨嘴形盔,戴有大耳環,身著對襟衫和披肩,真實再現了古滇國武士的風采。騎士的動感與銅鼓鼓點的節奏相配,突出了裝飾與功能相符的造物思想。

這種美學追求也延續至秦朝。比如來自秦始皇陵叢葬坑的銅雁,仿照真實禽鳥原大製作,與兵馬俑共同代表了東周以來日漸興盛的寫實藝術風尚。

了解更多一線收藏與拍賣資訊,搜索《中國收藏》並下載雜誌APP

答案怎麼樣?關注文藏君喲~~~


《國家寶藏》一共展出27件國寶級文物。其中,青銅器類就佔了7件,接近總數的1/4。

在《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一季中更不得了。25集里,有12集與青銅器類相關,佔了幾乎一半的「戲份」。

青銅器,在歷史文物中可謂重中之重。它是古代政治與權力的象徵,同時,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精湛的工藝水平,是我們談論古代工藝美術時,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大類別。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華夏早期的工藝文化之光,以及隱藏在它們身後的萌萌噠審美趣味。


青銅器上的紋飾,一開始就是以動物紋為主的。

//貓頭鷹

婦好鴞尊,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截圖來自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最常見的紋飾是龍鳳。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早在商代就開始流行——被我們現代人當作萌寵的貓頭鷹

那時的貓頭鷹,被稱作「鴟鴞(chī xiāo)」

千百年來,它一直被認為是「不祥」的代名詞。但在漢代以前,卻被人們當作寶,是吉祥的象徵。商代時,貓頭鷹更是一種備受百姓推崇的猛禽

婦好鴞尊尾部的鴟鴞紋一臉呆萌( ?? ??)?

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劉賀鴞紐玉印。玉印上的鴟鴞匐身回首,瞠目鉤喙,面目兇悍,一副卧止而警醒的神態。

// 饕餮紋

饕餮紋是華夏青銅紋飾中的一個大類,又稱為獸面紋

它是動物頭部正視的圖案,這類紋飾的特點是:有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以鼻樑為中心,兩側呈對稱排列。

饕餮紋罍,商後期鑲嵌綠松石。有一點像變異的奧特曼╭(′▽`)╯

饕餮紋方彝,商王武丁時期。這裡有個長鬍子的老爺爺~

// 象紋

象紋紋飾由於長鼻子形象明顯,比較方便辨認,經常在青銅樂器上作為一種邊緣紋飾出現。

商後期象紋鐃上的憨態可掬的卷鼻象紋。象紋鐃為商代的打擊樂器。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西周刖人守囿車丨受完酷刑去守「動物園」

這件青銅器藏於山西省博物院,是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之一

它不是禮器,也不是生活器具,而是一種專供貴族欣賞的青銅工藝品

車門旁立著一位受刖刑(上古五刑之一,一種殘酷的斷足刑罰)的人。刖人左手拿著拐杖,右邊腋窩夾著門栓,控制著車門的開闔。車體是廂式六輪。體積不大,方寸間卻雕飾了熊、虎、猴、鳥等20多隻動物,器物中可靈活轉動部位多達15處。

囿,即苑囿。是西周貴族「域養禽獸」的場所(實際上就是圈養些虎豹之類來賞玩的,帝王家的世界果然任性)。《周禮·秋官·掌戮》中曾記載:

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內,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積。

「受過刖刑的人使他守苑囿」,如此倒是得到了事實印證。而且,相比守門、守關、守宮內、守糧草來說,應該還是守「動物園」來得更有趣些吧???♀?

// 春秋伎樂銅屋丨中國最早的「練歌房」

浙江省博物館館藏的伎樂銅屋,是青銅器中較為特殊的一件。

它發現於紹興市坡塘獅龕子山,是該墓葬中做工最為珍貴精美的一件,也是目前唯一一座先秦時期的青銅房屋模型,向世人傳頌著流轉千年的越地長歌。

迷你銅屋只有巴掌大小,呈三開間房。屋內前後坐著6位裸體樂師,各作擊鼓、撫琴、吹笙、詠唱等表演狀。放到現代,那也是一支很酷的樂隊好嘛!

至於為什麼裸體,emmm……不好說。只能推測墓主人也許口味比較重,喜歡看男女樂伎裸體表演。又或者是為了什麼不可描述的情趣吧。

銅屋屋頂的四角攢尖,頂部立著八角圖騰柱,柱頂塑一隻大尾鳩,象徵著越人的鳥崇拜

人們猜測,古人在鑄造伎樂銅屋時使用了分築法,即將屋頂、樂伎、樂器、圖騰柱等分開澆築,再逐一焊接。這種工藝在當時是十分了不起的。

// 春秋子仲姜盤丨撒一把來自晉國的「狗糧」

子仲姜盤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這個器物,是用來盛水的。在盤心的雕刻飾物,均可作360°旋轉

攀附盤沿的,盤心的魚、鴨、蛙等小動物形象也與以往禮器的風格有了很大差異。從猙獰變得生動可愛,繼承了西周晚期青銅器「玩器」的風格,也體現了東周文化的精緻化。

不得不說,晉國太師對他老婆仲姜真是好,這把狗糧我吃。

你想想啊,使用它的時候,水流會衝擊到盤心的小動物上。這些動物再隨之靈活旋轉,好像游在水裡,簡直讓洗臉洗手這件平常事都變得有趣可愛起來了!

可以這麼說,子仲姜盤的出現,代表著春秋早期一種新禮器文化風格的正式形成。和商周時期以祭祖為根源的青銅器文化不同,春秋新貴族更多了對世俗審美趣味的嚮往,趣味盎然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


在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了一件叫做「爵」的青銅器,可以作為目前中國青銅器的第一階段,除了這件「爵」以外,還發現了鑿、刀、錐等物件以及一些銅渣。

商代前期,是指被稱為「鄭州文化期」的青銅器時代。在河南輝縣、長江中游湖北黃陂盤龍城等遺址,都發現了鑄銅遺迹。這個時期的銅器,一般都比較樸素。在黃陂縣盤龍城出土的鼎,是鄭州時期青銅器的典型。在同一時期,有很多獸面紋的浮雕效果都與這件青銅器的效果相似。在器形上都保留著陶器的痕迹。

在鄭州文化期之後,就安陽期青銅時代,在《青銅時代》一書中,銅器分為四期:一、濫觴期,二、勃古期,三、開放期,四、新式期。這裡的濫觴期就相當於鄭州期的銅器。而勃古期就是前面提到了安陽期。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以華麗造型而聞名。已經與之前鄭州時期的樸素風格脫離的很多了。在紋樣上也有了明顯的變化,在鄭州文化時期,主要以細線為主,而到了安陽期則更多的成了立體雕塑效果。第三和第四的開放期和新式期,而是到了西周中期以後到戰國時期的風格。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已經失去了商代的華麗,更多的是端莊素樸的形象。在春秋以後,中央王權崩潰,使得工藝有了很大的發展,雖然失去了統一的風格,但多元化的地方色彩,使工藝也達到了極致。


如果按照現代審美的要求,精美且不俗氣的青銅器,主要集中在春秋時期。

青銅器史前就有了。史前及夏朝的青銅器,目前保留下來的不多,而且做工粗糙,以模仿陶器為主,紋飾只有簡單的繩紋和幾何紋,估計是不能符合題主的要求。

商代的青銅器,製作工藝進步了很多,體量也尤其大。司母戊鼎即是當時的產物。但是太大了,就不好收藏。當時的青銅器造型和紋飾種類也少,來來回回就那幾種器型的組合,很容易看膩。更重要的是,當時青銅器製造的審美觀念是高大威嚴,廣泛使用具有恐怖意味的饕餮紋,讓人望而生畏。故此,精美和不俗氣兩點,商代青銅器是難以滿足的。

西周之後的青銅器體型變小,工藝進一步進步,刻字變多,器型變多,紋飾種類變多,而且饕餮紋逐漸被蟠螭紋取代,終於不再恐怖了。但其藝術風格還比較統一,容易重複,所以還是離精美不俗氣有點遠。

到了春秋時期,諸侯分立的政治形勢對青銅器製造也產生了影響。為了證明自己的政治實力,諸侯們都開始大規模鑄造青銅器,造成了青銅器的巔峰時代。這一時期的青銅器,不僅量大,而且器型和裝飾也會因為國家不同而產生變化。並且大一統的局面破壞之後,很少有人再想要鑄造高大威猛的青銅器,青銅器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更有生活氣息。體型更小,器型和紋飾變化更豐富,更有實用價值,這樣的青銅器稱之為「精美而不俗氣」,是合格的。

不過到了戰國和秦代,青銅器就逐漸衰落了。因為人們發現,木質的漆器更加便宜輕便,也更加容易「精美而不俗氣」,再加上社會的大變革導致青銅器的政治意義削弱,漆器就逐漸在貴族生活中取代了青銅器。此時的青銅器,變得簡樸了很多,幾乎就是簡單的實用器了。

秦漢之後青銅器基本上就沒有鑄造了。


我的回答直截了當,不轉彎。

1,論青銅器重要時代,當屬於夏商周三代,而精美且不俗氣的青銅器屬於商中晚期一一西周早期這一時期,這期間的器物鑄造精美,多為幾層紋飾疊加,器型漂亮規矩,上上之品。不多說了,欣賞

這件獸型觥,酒器,造型誇張,鑄造精美絕倫,神獸威武霸氣。

再欣賞

這件分檔獸面鼎,也是商中晩期作品,器型分檔,端莊霸氣,三面饕餮大獸面。

2,西周晚期,也有精美的器物出現,但極為稀少,錯金銀的精美,下圖,但稀少。

本人中國文物學會青銅器專業委員會理事,喜愛青銅器、古銅鏡、玉器收藏,喜歡收藏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我,謝謝??


漢代和明代個人認為。我有漢鏡和明代祖師銅像。只是好多人不懂內涵。



這個要得不?


推薦閱讀:

讀物:「秋官大夫」坊額
擴建廠房發現千餘座古墓,出土春秋第一大鼎,足以煮一頭牛!
考古愛(單)情(身)故事
修復100件青銅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破解殷墟「高加索」人骨之謎

TAG:文物 | 文化 | 考古 |